一种车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142发布日期:2018-12-21 19:3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用于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后视镜的也逐渐发展成为电子器件,集成各种功能于一体,例如,防眩光功能、显示屏功能、触控屏功能等等,但是各种功能之间也存在相互干扰,各种功能组件无法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解决了车辆后视镜各种功能组件相互干扰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高后视镜的触控功能和防眩光功能的可用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包括:

依次设置的触控面板、第一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第二玻璃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层一侧的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电源相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通过透明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ITO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环形胶框和封装于所述环形胶框内的EC液。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贴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装饰层。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指纹涂层。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层。

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反射层背离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油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包括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等组件,形成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可感应触控指令的触控组件。并且将和触控面板距离较近的第一导电层接地,而第二导电层和电源相连接。当后视镜需要启动防眩光作用,直接对第二导电层施加一个不等于0V的电压即可。

将第一导电层接地,既不影响后视镜的防眩光功能的实现,又使第一导电层充当了触控面板的屏蔽层,避免了第一导电层的电信号对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功能产生干扰。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很好的解决了集成有触控功能和防眩光功能的后视镜的兼容问题,使得后视镜的触控功能和防眩光功能能够同时被良好的应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车辆后视镜可以包括:

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具体包括贴合第一玻璃基板1表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3、电致变色层4和第二导电层5;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电层5背离电致变色层4一侧的反射层10。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具体地均可采用ITO导电层;电致变色层4可以包括环形胶框以及封装于环形胶框内环中的EC液,该EC液为常用的一种液态电致变色材料。

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表面的触控面板6。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6设置于第一玻璃基板1的上表面。

可选地,该触控面板6可通过透明光学胶7黏贴于第一玻璃基板1的表面。

在触控面板6通电后,即可对触控面板6进行触控操作。具体地,可以将触控面板6接收到的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电信号判断用户在触控面板6上操作的触控姿势,处理器再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各种触控姿势所代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种具体地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可以预先设定,用户在触控面板6上手指左滑表示将后视镜角度向左微调,手指右滑表示将后视镜角度向右微调。那么当用户在触控面板6上手指左滑,处理器接收到触控信号后,控制后视镜角度调节的驱动电机,驱动后视镜的镜片向左偏转一定的角度。具体地,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指在触控面板6上滑动距离长短确定偏转角度的多少。类似的还可以设定用户手指在面板上的单次点触、双击点触、固定区域点触等等不同的触控姿势向处理器发出不同的指令。使得车辆后视镜的操作更具科技感。

另外,因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不仅能够实现触控感应功能,还能够实现电致变色功能。但是在实现电致变色功能时,需要对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进行通电,使电致变色层4处于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所形成的电场中;而触控面板6在实现触控功能时,就是感应触控面板6上的电信号的变化,而第一导电层3和触控面板6之间仅仅相隔一层第一玻璃基板1,第一导电层3通电后,不可避免的会对触控面板6产生影响,例如会产生影响触控面板6电压的静电电荷等,导致触控面板6不能正常工作。

目前,对于一个器件要避免其受外部电荷或带电器件的影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给该器件加上一层静电屏蔽层。

而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另一方案,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一导电层3接地,而第二导电层5和电源相连接,那么当第二导电层5的电压不等于0V时,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之间就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场,从而保证电致变色层4的正常工作。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导电层3接地,相对于触控面板6而言,相当于是一层静电感应层,保证了触控感应面板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集触控功能和电致变色功能于一体,既能够在达到后视镜的防眩光功能,又能够为用户提供触控操作的高科技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以实现电致变色功能中的第一导电层3充当触控面板6的静电屏蔽层,使两种功能的组件能够配合工作,提高了两种功能组件的兼容性。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包括:

所述触控面板6贴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装饰层9。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目前电致变色后视镜中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通常通过电极夹8和电路相连接,和第一导电层3相连接的电极夹8是需要部分贴合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上表面的。为了避免用户透过触控面板6观察到车辆后视镜内部边缘处的部件,例如,电极夹8,可以在触控面板6的下表面设置装饰层9,对后视镜内部边缘位置的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触控面板6背离第一玻璃基板1的表面设置有防指纹涂层。因为后视镜主要作用是用于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环境,给后视镜加上触控功能后,不可避免的会在后视镜上印上指纹,这会影响驾驶员观察后视镜中的画面的清晰度,为驾驶员形成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触控面板6上表面设置防指纹涂层,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触控面板6背离第一玻璃基板1的表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层12。

需要说明的是,光线入射至触控面板6表面时,其反射率往往较高,如果反射的光线强度在人眼可视的范围内,且由于触控面板6和反射层10之间间距较远,那么有触控面板6表面反射的光线和反射层10反射的光线往往不重合,而通常情况下,用户需要观察到的画面是反射层10反射至人眼的,触控面板6表面反射的光线和反射层10反射的光线就会产生重影现象,用户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画面的清晰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后视镜上设置减反射膜层12,能够降低触控面板6表面对光线的反射率,降低该表面反射光线的强度至人眼不可视的范围,从而消除重影,提高后视镜画面的清晰度和行车安全。

进一步地,反射层10可以设置在第二玻璃基板2背离第二导电层5的表面。

对于图1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反射层1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5和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以减小反射层10和触控面板6之间的间距,降低反射层10表面反射的光线和触控面板6表面反射光线的不重合的程度。而在反射层10和第二导电层5之间还需要设置缓冲层11,避免反射层10被液态的电致变色材料污染。

如图2所示,因为触控面板6表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层12,反射层10可以设置在第二玻璃基板2背面,无需再设置缓冲层11。

进一步地,反射层10背离第二玻璃基板2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油墨层13,避免外部环境对反射层10造成污染和损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