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879发布日期:2019-04-16 23:5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量产的液晶电视主要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入光方式,在用户追求超薄电视的前提下,侧入式入光方式得到大量应用;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中通过导光板的全反射和折射,以及底面网点的散射,将侧边入射的光转变为垂直方向的面光源,实现面板均匀出光,但是导光板的光程长,易造成亮度损失,且导光板的成本较高,导致侧入式TV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旨在省去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扩散板,其中,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结构,所述反射片结构与所述扩散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光源和透镜,所述光源的长度方向、所述透镜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扩散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扩散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透镜用于聚合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以增加光线出射到所述反射片结构上的距离,所述反射片结构用于将所述透镜出射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扩散板上。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射片结构包括与所述扩散板相对设置的底面反射片、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面反射片长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反射片;所述侧面反射片与所述扩散板连接;所述光源和所述透镜均位于两个侧面反射片之间。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底面反射片为弧形。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底面反射片远离所述光源一端到所述扩散板的距离小于所述底面反射片靠近所述光源一端到所述扩散板的距离。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底面反射片为漫反射反射片,所述侧面反射片为镜面反射片。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条状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条状PCB板上的若干个LED灯珠,所述若干个LED灯珠沿所述条状PCB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透镜包括元宝形透镜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朝向所述光源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LED灯珠,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的中间凸起部位、所述凹槽以及所述LED灯珠沿所述扩散板的宽度方向依次相对应。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包括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起两端并分别向所述扩散板和所述底面反射片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开口两端并分别向所述扩散板和所述底面反射片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将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均为弧形,所述凸起背离所述凹槽一面为自由曲面。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背光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聚合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以增加光线出射到所述反射片结构上的距离,使所述反射片结构远离所述光源一端能够接收到光线,所述反射片结构上能够接收到光线的面积最大化,所述反射片结构将光线反射到所述扩散板上,所述扩散板接收所述反射片结构反射的光线形成出光均匀的面光源,从而省去导光板,减少亮度损失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所述反射片结构及所述扩散板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源、所述透镜、所述扩散板及所述底面反射片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5,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所述反射片结构及所述扩散板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源、所述透镜、所述扩散板及所述底面反射片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的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扩散板1,所述扩散板1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结构2,所述反射片结构2与所述扩散板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光源3和透镜4,所述光源3的长度方向、所述透镜4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扩散板1的长度方向,所述光源3位于所述扩散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透镜4设置在所述光源3的出光侧,所述透镜4用于聚合所述光源3出射的光线以增加光线出射到所述反射片结构2上的距离,所述反射片结构2用于将所述透镜4出射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扩散板1上。

所述光源3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透镜4、所述反射片结构2出射到所述扩散板1,所述透镜4接收所述光源3发出的光线后,将光线聚合,增加光线出射到所述反射片结构2上的距离,即所述透镜4将所述光源3射出的光线进行二次分布,使所述反射片结构2远离所述光源3一端能够接收到光线,所述反射片结构2上能够接收到光线的面积最大化,所述扩散板1接收所述反射片结构2反射的光线形成出光均匀的面光源3,从而无需在所述背光模组内设置导光板,减少亮度损失和生产成本。

所述扩散板1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反射片结构2包括与所述扩散板1相对设置的底面反射片2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面反射片21长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反射片22;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与所述扩散板1连接;所述光源3和所述透镜4均位于两个侧面反射片22之间。

所述底面反射片21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远离所述光源3一端到所述扩散板1的距离小于所述底面反射片21靠近所述光源3一端到所述扩散板1的距离,即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远离所述透镜4一端向所述扩散板1翘起,且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远离所述透镜4一端相对于其靠近所述透镜4一端翘起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透镜4整体高度的3/4,使得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远离所述透镜4一端更易接收到经所述透镜4聚合后的光线,实现所述底面反射片21接收光线面积最大化,从而使得所述扩散板1成为面光源3并均匀出光。

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底面反射片21与所述扩散板1之间,所述侧面反射片22的两面分别与所述扩散板1、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连接;所述底面反射片21、两个所述侧面反射片22以及所述扩散板1围成用于容纳所述透镜4和所述光源3的容纳空间。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上连接所述底面反射片21一面为弧形面,从而与所述底面反射片21相适配;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上连接所述扩散板1一面为平面,从而与所述扩散板1相适配,使得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与所述扩散板1之间、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与所述底面反射片21之间均无缝隙,避免漏光。

所述底面反射片21为漫反射反射片,所述侧面反射片22为镜面反射片;较佳的,所述镜面反射片的反射率为85%。

所述光源3包括条状PCB板31以及设置在所述条状PCB板上的若干个LED灯珠32,所述若干个LED灯珠32沿所述条状PCB板3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透镜4包括元宝形透镜本体40以及设置在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40朝向所述光源3一侧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开口朝向所述LED灯珠32。

所述凹槽4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条状PCB板3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凹槽41的深度方向沿所述光源3与所述透镜4的排列方向设置,所述凹槽41呈U字型,所述凹槽41的开口朝向所述LED灯珠32,并保证从所述LED灯珠32出射的光线能够全部穿过所述凹槽41的底面412及两个侧壁411,以使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40对所述LED灯珠32出射光线进行聚合。

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40包括凸起42、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起42两端并分别向所述扩散板1和所述底面反射片2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3和第二延伸部44、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41开口两端并分别向所述扩散板1和所述底面反射片21延伸的第三延伸部45和第四延伸部46、将所述第一延伸部43与所述第三延伸部4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7、以及将所述第二延伸部44与所述第四延伸部46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8。所述第一连接部4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延伸部43背离所述凸起42一端、所述第三延伸部45背离所述凹槽4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延伸部44背离所述凸起42一端、所述第四延伸部46背离所述凹槽41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47与所述第一延伸部43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47与所述第三延伸部45之间具有钝角夹角。

所述元宝形透镜本体40的中间凸起部位(即所述凸起42)、所述凹槽41以及所述LED灯珠32沿所述扩散板1的宽度方向依次相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部47、所述第一延伸部43均为弧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47、所述第二连接部48均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延伸部43、所述第二延伸部44均朝向远离所述光源3一侧凹陷,所述凸起42背离所述凹槽41一面为自由曲面,所述凹槽41的底面412为自由曲面。

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凹槽41的宽度、所述第三延伸部45及所述第四延伸部46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凸起42的宽度;所述凹槽4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起42的中心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凹槽41的侧壁411的宽度为2.3mm,所述底面反射片21的圆弧半径为4653.36mm,所述底面反射片21的弧度为0.823。所述凹槽41的底面412用于接收从所述光源3出射的小角度光线(出射角度小于36°的光线),并将小角度光线扩大,使扩大出射角度后的光线能够尽量沿所述凸起42的入光面分布;所述凸起42用于接收从所述凹槽41的底面412出射的光线,使光线向所述底面反射片21出射,并将出射到所述底面反射片21的光线的光锥角控制在7°,以保证在所述弧形底面反射片21的弧度配合下,光线能够均匀的打到所述底面反射片21远离所述光源3一端,从而避免所述扩散板1上产生暗影。

所述第三延伸部45和所述第四延伸部46均用于接收从所述光源3出射的大角度光线(出射角大于36°的光线);所述第一连接部47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延伸部45出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全反射到所述第一延伸部43;所述第二连接部48用于接收所述第四延伸部46出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全反射到所述第二延伸部44;所述第一延伸部43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延伸部45出射的光线后对光线进行控制,使光线达到所述扩散板1中部光线较暗区域,以对暗区进行补偿,提升均匀性;所述第二延伸部44用于接收所述第四延伸部46出射的光线后对光线进行控制,使光线达到所述扩散板1中部光线较暗区域,以对暗区进行补偿,提升均匀性。所述侧面反射片22用于接收从所述透镜4出射并未被所述底面反射片21接收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其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结构,所述反射片结构与所述扩散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光源和透镜,所述光源的长度方向、所述透镜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扩散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扩散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透镜用于聚合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以增加光线出射到所述反射片结构上的距离,所述反射片结构用于将所述透镜出射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扩散板上。即所述透镜将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进行二次分布,使所述反射片结构远离所述光源一端能够接收到光线,所述反射片结构上能够接收到光线的面积最大化,所述扩散板接收所述反射片结构反射的光线形成出光均匀的面光源,从而无需在所述背光模组内设置导光板,减少亮度损失和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