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4604发布日期:2019-03-22 21:1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用于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一体化组件。

一个完整的液晶显示器件在行业内又称open cell,open cell由液晶面板玻璃、偏光片、驱动IC(又称COF)以及PCB线路板组成,驱动IC通过ACF(异方性导电胶膜)经热压绑定后与液晶面板内部的半导体元件形成电器导通,这种将COF绑定到液晶面板玻璃的过程在open cell的生产中是一种全自动化作业,全自动化作业中绑定的COF有不良品的或正常使用中的液晶显示屏由于COF损坏造成故障的需要通过手动绑定设备来更换COF,手动绑定设备包括可调整COF位置的手动调整治具。

传统的COF手动调整治具如图1所示,其包括XYR微调底座、通过安装座安装在XYR微调底座上的R摆动臂、与R摆动臂连接的二节摆臂,XYR微调底座用于实现前、后、左、右以及水平旋转的位置调节,R摆动臂用于实现竖直平面内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摆动调节,二节摆臂用于实现竖直平面内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摆动调节,以及连接COF固定结构,两箭头分别指代R摆动臂的摆动方向以及二节摆臂的摆动方向。

传统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螺丝实现的,调节螺丝穿过开设在R摆动臂上的螺孔,下端倾斜支撑在R摆动臂的安装座上,通过转动调节螺丝实现R摆动臂的摆动幅度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存在缺陷:以调节螺丝为中心扭动时产生的绝对只作用于用来扭动螺丝的纯扭力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扭动调整螺丝的同时难免会有可能产生上下左右等不同方向的外力,这种外力将直接施加于R摆动臂上,造成R摆动臂不能按照应有的摆动轨迹纯粹的摆动,而是向不同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微动,若此时电极的对位已经接近理想位置而只是仍然需要对R摆动臂做一个轻微的摆动调整时,那么这种向不同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微动将会影响这种理想位置,因电极数量众多且电极的宽度小(常用的电极宽度约0.005mm到时0.05mm之间),这种微动有可能使得电极明显偏离原有的理想位置,需要再次重复调整,效率和精准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COF手动调整治具的R摆动臂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R摆动臂,所述安装座用于固定在XYR微调底座上,所述R摆动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用于与二节摆臂连接;

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有微调千分尺,所述微调千分尺的调节端朝后且顶出端朝前;

所述R摆动臂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沿竖直面弯曲的支撑弧面,所述微调千分尺的顶出端顶接在所述支撑弧面上。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通孔,所述微调千分尺贯穿该通孔。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R摆动臂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刚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联动轴套在该连接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孔垂直。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形结构。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R摆动臂与所述安装座的铰接位设置有滚珠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微调千分尺以及限位块的设计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调节螺丝,能够大大的减小R摆动臂摆动调节过程中的非理想轨迹微动程度,能够大大提高COF手动调整治具驱动COF移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COF手动调整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XYR微调底座,2-安装座,3-R摆动臂,4-调节螺丝,5-二节摆臂,6-COF,7-轴承,8-联动轴,9-限位块,10-微调千分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2以及R摆动臂3,安装座2用于固定在XYR微调底座上,R摆动臂3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2上,另一端用于与二节摆臂连接;

安装座2固定设置有微调千分尺10,微调千分尺10的调节端朝后且顶出端朝前;

R摆动臂3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设置有沿竖直面弯曲的支撑弧面,微调千分尺10的顶出端顶接在支撑弧面上。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安装座2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通孔,微调千分尺10贯穿该通孔,这种布局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R摆动臂3与限位块9之间通过联动轴8固定连接,联动轴8的一端与安装座2的侧壁刚性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9固定连接。联动轴8的设计是为了拓宽限位块9以及微调千分尺10的安装位置,利于结构布局。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限位块9开设有连接孔,联动轴8套在该连接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螺栓与连接孔垂直。限位块9与联动轴8的这种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设备的维护。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限位块9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形结构,该椭圆结构包含有上述支撑弧面,加工方便,且属于常见结构部件。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R摆动臂3与安装座2的铰接位设置有滚珠轴承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R摆动臂3在摆动过程中,是以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的;

R摆动臂3的一部分重量通过限位块9向下支撑在微调千分尺10的顶出端,

通过前后调整千分尺的伸出距离可改变限位块9的位置,从而带动R摆动臂3以铰接点为中心而转动;

图2中直箭头为微调千分尺10的伸缩调节方向,而曲箭头为R摆动臂3的转动方向;

限位块9相对于微调千分尺10而言,两者之间非一体化性质,限位块9的运动属于被动运动,在扭动微调千分尺10时的扭动力量非直接施加于R摆动臂3之上,且微调千分尺10的调整螺纹是一种间隙较小的精密调整螺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R摆动臂3调节螺丝而言,扭动微调千分尺10产生的除了纯理想的扭动作用力以外而产生的其它方向的作用力、给R摆动臂3造成一种偏离原有摆动轨迹向不同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微动将被大大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拓展,可选择性的在微调千分尺10的顶出端增设滚珠,微调千分尺10与限位块9之间通过滚珠抵接,能够进一步的减小调节过程中的结构抖动。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