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892发布日期:2019-05-21 20:45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行业中,因其自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中包含胶框、反射膜、导光板、FPC(柔性电路板)、扩散膜、增光膜等。其中反射膜设置在导光板下侧,分为朝向导光板一侧的反射面和朝向胶框的非反射面,它将光源射入导光板的光线充分反射回导光板,达到较高光利用率的作用。现在市面上有PET镀银反射膜、PET镀铝反射膜及3M ESR膜材(也称双面银反射膜)等几种常用膜材,其中3M ESR膜材因高的反光率及抗摩擦性能得到背光源行业的喜爱。然而因3M ESR膜材结构原因,肉眼难于区分反射面和非反射面,在背光源生产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射面和非反射面装反的情况,光反射效果差,产生不良品,影响良率。还需要人工或机器检测区分反射面和非反射面,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影响生产速度及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用于解决因反射面和非反射面装反而产生不良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射面和非反射面,且反射膜靠近光源一侧设有两倒角,再在其中一倒角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沿反射膜底边方向的长度小于1.0mm,沿反射膜侧边方向的长度在0.3-0.6mm之间,其厚度等于所述反射膜的厚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放置的胶框、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覆盖住反射膜的缺口以及反射膜缺口对应的导光板、扩散膜与增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膜底端设有若干锯齿。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膜靠近光源一侧设有两倒角,再在其中一倒角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而对其他膜材及胶框无需进行更改处理,也不需要安装时进行人工及机器的检测区分,就能够通过该缺口位置区分反射膜的反射面和非反射面,有效防止背光膜材在安装中因反射膜材装反影响光反射效果的问题,该反射膜缺口结构具有“防呆”作用,操作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反射面的位置完成正确的操作。可降低不良率,减少人力物力。且工艺简单,方便操作,对于四角为圆弧型的背光模组,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射膜缺口为半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射膜缺口为矩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背光模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反射膜装反的背光模组100,包括反射膜20,所述反射膜20包括反射面21和非反射面22,且反射膜20靠近光源一侧设有两倒角24,在其中一倒角24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25。所述缺口25形状可为半圆形(如图1所示)、半椭圆形、矩形(如图2所示)或三角形。所述缺口沿反射膜20底边方向的长度小于1.0mm,沿反射膜20侧边方向的长度在0.3-0.6mm之间,其厚度等于所述反射膜20的厚度。

背光模组100结构实施例如图4,其中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胶框10、反射膜20、导光板30、FPC(柔性电路板)40、扩散膜50、增光膜60及遮光胶70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放置,在反射膜20的右侧的倒角24边缘裁切一个缺口25,安装时按照所述缺口位置放置,这样,工作人员只要将缺口25朝向右侧放置即可,就不会将反射面21与非反射面22装反。

所述反射膜20底端设有若干锯齿,相应地,胶框10对应该锯齿的空隙处设有若干凸起,该凸起嵌入至锯齿的空隙处,起到固定反射膜20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缺口25的设置,对反射膜20的反射面21及非反射面22进行区分,操作人员能够迅速辨识反射面21的位置,可保证膜材安装正确,保证产品良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