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5131发布日期:2019-09-17 19: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应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利用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扩散板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声、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想象,通过在PMMA、PC、PS、PP等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声、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声、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声、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扩散的效果,导光板配合扩散板可以达到更加优异的发光效果。

现有的导光板和扩散板一般都是组装在一起进行安装,这样在组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空腔,影响光线的传导,不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导光板和扩散板的组装进行改进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解决了导光板和扩散板一般都是组装在一起进行安装,很容易形成空腔,影响光线的传导,不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包括内导光板和扩散板,所述内导光板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扩散板的顶部贴合,所述扩散板包括上填充层、集中导光板和下填充层,所述上填充层和下填充层的内部均填充有扩散粒子层和弹性填充料,且扩散粒子层呈倒锥形排列,所述集中导光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梅花导光点,且集中导光板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搭建板,所述扩散板的底部通过粘合剂贴合有外保护板,所述内导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导光点。

优选的,所述内导光板包括保护层、第一抗老化层、第一耐热层和第二抗老化层,所述保护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抗老化层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一抗老化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耐热层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一耐热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抗老化层的顶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板包括第三抗老化层和第二耐热层,所述第三抗老化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耐热层的底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弹性填充料采用PE、TUV或HUS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采用玻璃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抗老化层采用石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二抗老化层和第三抗老化层均采用ABS塑料制作而成,且第三抗老化层底部的表面采用打蜡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老化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上填充层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二耐热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下填充层的底部贴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扩散导光复合板,通过在扩散板包括上填充层、集中导光板和下填充层,上填充层和下填充层的内部均填充有扩散粒子层和弹性填充料,扩散粒子层呈倒锥形排列,集中导光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梅花导光点,且集中导光板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搭建板,扩散板的底部通过粘合剂贴合有外保护板,内导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导光点,配合内导光板、扩散板、上填充层、集中导光板、下填充层、扩散粒子层、弹性填充料、梅花导光点、搭建板、外保护板和内导光点的设置,直接将导光板和扩散板加工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板,利用倒锥形聚集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发光效果更佳,解决了导光板和扩散板一般都是组装在一起进行安装,很容易形成空腔,影响光线的传导,不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2)、该扩散导光复合板,通过在内导光板包括保护层、第一抗老化层、第一耐热层和第二抗老化层,保护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抗老化层的顶部贴合,第一抗老化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耐热层的顶部贴合,第一耐热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抗老化层的顶部贴合,配合保护层、第一抗老化层、第一耐热层和第二抗老化层的设置,对复合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了因内层板材长时间接触光源出现热量形变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光板结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散板结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保护板结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中导光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内导光板、2—扩散板、3—上填充层、4—集中导光板、5—下填充层、6—扩散粒子层、7—弹性填充料、8—梅花导光点、9—搭建板、10—外保护板、11—内导光点、12—保护层、13—第一抗老化层、14—第一耐热层、15—第二抗老化层、16—第三抗老化层、17—第二耐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扩散导光复合板,包括内导光板1和扩散板2,内导光板1包括保护层12、第一抗老化层13、第一耐热层14和第二抗老化层15,保护层12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抗老化层13的顶部贴合,第一抗老化层13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耐热层14的顶部贴合,第一耐热层14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抗老化层15的顶部贴合,配合保护层12、第一抗老化层13、第一耐热层14和第二抗老化层18的设置,对复合板进行保护,有效降低了因内层板材长时间接触光源出现热量形变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内导光板1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扩散板2的顶部贴合,扩散板2包括上填充层3、集中导光板4和下填充层5,上填充层和下填充层5的内部均填充有扩散粒子层6和弹性填充料7,弹性填充料7采用PE、TUV或HUS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造而成,扩散粒子层6呈倒锥形排列,集中导光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梅花导光点8,集中导光板4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搭建板9,扩散板2的底部通过粘合剂贴合有外保护板10,外保护板10包括第三抗老化层16和第二耐热层17,保护层12采用玻璃材料制作而成,第一抗老化层13采用石墨材料制作而成,第一耐热层14和第二耐热层17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第二抗老化层15和第三抗老化层16均采用ABS塑料制作而成,第三抗老化层16底部的表面采用打蜡处理,打蜡处理可以有效保证复合板外露面的光滑,降低划痕出现的几率,保证复合板的美观,第三抗老化层1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耐热层17的底部贴合,内导光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导光点11,配合内导光板1、扩散板2、上填充层3、集中导光板4、下填充层5、扩散粒子层6、弹性填充料7、梅花导光点8、搭建板9、外保护板10和内导光点11的设置,直接将导光板和扩散板加工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板,利用倒锥形聚集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发光效果更佳,解决了导光板和扩散板一般都是组装在一起进行安装,很容易形成空腔,影响光线的传导,不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第二抗老化层15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上填充层3的顶部贴合,第二耐热层17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下填充层5的底部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