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652发布日期:2020-01-07 08:5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中,将灯源和电路结构设于背灯源底部。灯源发出光线后,光线经由底部反射片后和表面扩散板实现散射,进而实现均匀的导出光线至显示区。但是,显示区的中部相比较于边缘的光线较为集中,导致显示区的中部比边角亮度较高,也就是说,由于显示区的边缘和中部的受光不同,导致显示区形成暗带。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旨在如何解决背光模组的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载板,所述背光载板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灯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且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以及光学调控膜,所述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周缘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所述调光部背向所述背光载板延伸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支撑框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多个所述调光部,所述本体的边和/或角与所述调光部连接;每一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本体呈角度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光部朝向所述背光载板的一侧呈弧面设置;所述支撑框邻近所述调光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调光部一侧弧面配合的弧形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载板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容置槽侧壁的至少一个扣紧件,所述调光部设置有扣紧孔,所述扣紧件穿过所述扣紧孔与所述调光部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背光载板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容置槽侧壁的至少一个扣紧件,所述支撑框设置有避让孔,所述调光部设置有扣紧孔,所述扣紧件穿过所述支撑框和所述扣紧孔与所述调光部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灯源阵列排布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邻近所述容置槽侧壁的灯源对应所述本体与所述调光部的连接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本体至所述容置槽底壁的垂直距离为h,8mm≤h≤15mm;且/或,定义相邻两个所述灯源之间的间距为w,1mm≤w≤100mm;且/或,定义所述灯源至所述容置槽侧壁的最短垂直距离为d,1mm≤d≤80mm;且/或,定义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θ,5°≤θ≤9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控膜为亚克力材料;且/或,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为一体热塑成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槽底壁的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阵列排布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且所述本体与多个所述支撑柱抵持。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玻璃和所述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载板,所述背光载板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灯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且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以及光学调控膜,所述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周缘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所述调光部背向所述背光载板延伸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支撑框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液晶玻璃设于所述光学调控膜背向所述背光载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玻璃和所述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载板,所述背光载板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灯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且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以及光学调控膜,所述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周缘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所述调光部背向所述背光载板延伸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支撑框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液晶玻璃设于所述光学调控膜背向所述背光载板的一侧;或者,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载板,所述背光载板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灯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且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以及光学调控膜,所述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周缘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所述调光部背向所述背光载板延伸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支撑框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调光部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距离背光载板的底壁设置有光学调控膜,并在背光载板上设置灯源的结构,也就是说,灯源设置在光学调控膜和底壁之间,灯源发出光线,并通过光学调控膜实现光线的折射和散射,以此实现导出光线至液晶面板;另一方面,支撑框设于与容置槽的侧壁连接的结构,用于支撑光学调控膜,避免光学调控膜与背光载板支架发生摩擦,提高安装光学调控膜的稳定性;又一方面,光学调控膜包括本体和与本体周缘的边和/或角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以使得调光部与本体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增大光线的入射面积,且增大了光线入射至光学调控膜的角度,减少光线的反射率,提高光学调控膜周缘的角和或边的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背光载板21弧形面11容置槽22避让孔12灯源3光学调控膜13扣紧件31本体131插销32调光部132锁紧盖321扣紧孔1321限位槽4支撑柱2支撑框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载板1、支撑框2及光学调控膜3。背光载板1,背光载板1形成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灯源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灯源12为用于照亮一定区域的发光体,可以理解地,灯源12可为条形的灯源12、点散射型灯源12和/或环形光;另一方面,灯源12可为发光二极管、节能灯、日光灯、卤素灯和/或白炽灯,在可实现发出光线的前提下,在此不做特定限定。支撑框2,支撑框2与容置槽11的侧壁连接,且支撑框2远离容置槽11的一侧凸出于容置槽11的槽口设置;以及光学调控膜3,光学调控膜3包括本体31和与本体31周缘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32,调光部32背向背光载板1延伸设置,调光部32与支撑框2连接,本体31和调光部32盖合于容置槽11的槽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学调控膜3与多个灯源12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背光载板1能够均匀的发出光线,背光载板1设置有多排线性排布的灯源12,且相邻两个灯源12之间以恒定距离的间隔,多个灯源12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特定阵列。可选地,相邻两个灯源12间隔形成大于和/或等于1mm的间隔区间,在可实现充分照明的前提下,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可控制背光载板1上灯源12的发光或关闭,背光模组可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于背光载板1,灯源12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可选地,为了增强灯源12的光线散射,可在灯源12处设置有散射膜件,例如:散射膜件为塑胶或硅胶制品,通过在散射膜件的表面设置有纹路,纹路可为环形纹路和或条形纹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框2可与容置槽11的内壁或外壁连接,可以理解地,可通过锁紧件穿过支撑框2和容置槽11的内壁或外壁,以使得支撑框2与容置槽11的内壁或外壁,其中,锁紧件可为卡扣、螺钉及铆钉等。或者,可通过在支撑框2与容置槽11的内壁或外壁之间填充粘合剂,使得支撑框2与容置槽11的内壁或外壁连接,在实现支撑框2制成光学调控膜3的前提下,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光学调控膜3与背光载板1摩擦,导致光学调控膜3被损坏的事故发生,支撑框2可为弹性材料,例如:硅胶材质或塑胶材质,在可实现支撑框2支撑光学调控膜3的前提下,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地,支撑框2和光学调控膜3之间可设置有定位结构,也就是说,可在支撑框2上设有槽孔结构,在光学调控膜3上对应支撑框2上的槽孔结构设置操控结构,以使通过锁紧件穿过槽孔结构将支撑框2和光学调控膜3连接。其中,锁紧件可为卡扣、螺钉及铆钉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光学调控膜3的均匀导光,光学调控膜3的厚度可为1mm至5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在距离背光载板1的底壁设置有光学调控膜3,并在背光载板1上设置灯源12的结构,也就是说,灯源12设置在光学调控膜3和底壁之间,灯源12发出光线,并通过光学调控膜3实现光线的折射和散射,以此实现导出光线至液晶面板;另一方面,支撑框2设于与容置槽11的侧壁连接的结构,用于支撑光学调控膜3,避免光学调控膜3与背光载板1支架发生摩擦,提高安装光学调控膜3的稳定性;又一方面,光学调控膜3包括本体31和与本体31周缘的边和/或角呈角度设置的调光部32,以使得调光部32与本体31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增大光线的入射面积,且增大了光线入射至光学调控膜3的角度,减少光线的反射率,提高光学调控膜3周缘的角和或边的亮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学调控膜3为亚克力材料,也就是说,本体31和调光部32也为亚克力材料制成,通过热熔亚克力材料实现本体31和调光部32的一体热塑成型。或者,也可为以亚克力材料为材质,分别制成本体31和调光部32,在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使得本体31和调光部32一体压合成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灯源12设定在背光载板1的稳定性,可在背光载板1上设置阵列排布的多个容纳槽,灯源12容纳于容纳槽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调光部32的横截面可为棱形结构或矩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或弧形结构,甚至,调光部32的横截面也可为不规则形状,在可实现光线的散射或折射的前提下,再次不做特定限定。可选的,光学调控膜3包括本体31和多个调光部32,本体31的边和/或角与调光部32连接;每一调光部32与本体31呈角度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本体31周侧的每一角上设置有调光部32,调光部32朝向本体31背向灯源12的一侧设置,以使得多个调光部32和本体31围合形成导光腔(图未标识),进而实现光线通过调光部32和本体31导出至导光腔;另一方面,调光部32为朝向本体31背向灯源12的一侧设置的结构,以使得光线与调光部32之间形成存在较大的光线入射角度,减少调光部32对光线反射,且使得光线沿着调光部32导出,以使得提高光学调控膜3周缘的角的亮度,避免形成暗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本体31周侧的每一边上设置有调光部32,调光部32朝向本体31背向灯源12的一侧设置,以使得多个调光部32和本体31围合形成导光腔(图未标识),进而实现光线通过调光部32和本体31导出至导光腔;另一方面,调光部32为朝向本体31背向灯源12的一侧设置的结构,以使得光线与调光部32之间形成存在较大的光线入射角度,减少调光部32对光线反射,且使得光线沿着调光部32导出,以使得提高光学调控膜3周缘的角的亮度,避免形成暗点。又一方面,调光部32为沿着本体31周侧边设置的结构,使得导光部存在较大的导光范围,使得更多的光线经由调光部32导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本体31周侧的每一边和每一角上均设置有调光部32,可以理解地,本体31周缘的每两调光部32相互连接,以使多个调光部32沿着本体31周缘,提高导出光线的效率。可选的,结合图2和图3所示,调光部32朝向背光载板1的一侧呈弧面设置,可以理解地,在调光部32朝向背光载板1的一侧呈弧面设置的结构,增加光线的入射面积,以使更过的光线可由调光部32导出;支撑框2邻近调光部3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21,弧形面21与调光部32一侧弧面配合的弧形面21。也就是说,通过在支撑框2邻近调光部3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21的结构,通过弧形面21与调光部32配合,避免支撑框2压迫调光部32,另一方面,也可增强支撑框2定位调光部32的稳定性。可选的,结合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背光载板1还包括凸设于容置槽11侧壁的至少一个扣紧件13,调光部32设置有扣紧孔321,扣紧件13穿过扣紧孔321与调光部32可拆卸连接。也即是说,可在容置槽11的侧壁凸设有扣紧件13,扣紧件13用于扣紧调光部32,以使得光学调控膜3定位在背光载板1上,以增强光学调控膜3和背光载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背光载板1还包括凸设于容置槽11侧壁的至少一个扣紧件13,支撑框2设置有避让孔22,调光部32设置有扣紧孔321,扣紧件13穿过支撑框2和扣紧孔321与调光部32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可在容置槽11的侧壁凸设有扣紧件13,扣紧件13穿过支撑框2和扣紧孔321与调光部32连接,以使得光学调控膜3定位在背光载板1上,以增强光学调控膜3和背光载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支撑框2对调光部32也提到定位作用,因此,在支撑框2和扣紧件13的配合下,更稳固地定位光学调控膜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扣紧件13包括与容置槽11侧壁连接的插销131和与插销131配合的锁紧盖132,插销131穿过调光部32后,锁紧盖132锁合在插销131上,以实现定位调光部32。具体地,插销131的周侧设置有凸筋(图未标识),锁紧盖132设置有与插销131一端锁合的限位槽1321和沿着限位槽1321槽口设置的定位台(图未标识),锁紧盖132通过限位槽1321与插销131穿过调光部32的一端锁合,以使得凸筋和定位台夹持调光部32。可选的,多个灯源12阵列排布于容置槽11的底壁,邻近容置槽11侧壁的灯源12对应本体31与调光部32的连接处设置。通过采用灯源12对应本体31与调光部32的连接处设置的结构,灯源12邻近调光部32设置,增强调光部32的导光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灯源12沿着调光部32的长度方向线性设置,以使调光部32受光均匀,实现均匀导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容置槽11的侧壁也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灯源12,以增强调光部32的受光强度。可选的,定义本体31至容置槽11底壁的垂直距离为h,8mm≤h≤15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体31至背光载板1的距离为8mm至15mm,以提高背光载板1与灯源12之间的距离,增强灯源12发出光线的散射范围,避免光线汇聚至一点形成亮点的事故反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相邻两个灯源12之间的间距为w,1mm≤w≤100mm,使得多个灯源12之间均匀设置,以实现光学调控膜3的均匀受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灯源12至容置槽11侧壁的最短垂直距离为d,1mm≤d≤80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调光部32与本体3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θ,5°≤θ≤9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调光部32与本体3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θ,5°≤θ≤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调光部32远离本体31的一侧至本体31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p,根据可换算得到p,可以理解地,1mm≤p≤10mm。可选的,光学调控膜3为亚克力材料,也就是说,本体31和调光部32为一体热塑成型。通过采用本体31和调光部32为一体热塑成型的结构避免本体31和调光部32之间形成空腔,影响光学调控膜3的导光效果。可选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容置槽11底壁的多个支撑柱4,多个支撑柱4阵列排布于容置槽11的底壁;本体31和调光部32盖合于容置槽11的槽口,且本体31与多个支撑柱4抵持。可以理解地,为了避免支撑柱4对本体31和/或调光部32的损坏,支撑柱4远离容置槽11底壁的一端呈弧面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柱4为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玻璃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液晶玻璃设于光学调控膜3背向背光载板1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或者,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地,显示装置可为包括有微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天线和/或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设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显示装置可为30寸至36寸的液晶显示器,亦或者其他尺寸的显示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