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棒同心偏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7102发布日期:2020-09-11 21:5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磁棒同心偏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硒鼓打印机中显影辊的一种磁棒同心偏移装置。



背景技术:

显影辊是硒鼓打印机中重要的核心组成部件,是对图像密度影响最大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碳粉从粉仓中吸出,并与碳粉摩擦,使碳粉带电。碳粉带电后被感光鼓吸附,最后转印在纸张上,打印出文件。显影辊对打印文件的质量和可打印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显影辊主要包括显影管、设置在显影管外的磁棒、设置在磁棒两端的磁棒导电支架等组成。工作时,显影辊带有电荷,可以将碳粉仓中的碳粉吸附,刮粉刀将显影辊上的碳粉,涂抹成均匀的薄层。随着显影辊和感光鼓相对转动,带负电荷的碳粉会吸附在感光鼓带正电荷的部分,形成图像镜像。而为了调整图像浓度,需要调整显影管与感光鼓之间的间距,但是现有显影辊中的磁棒固定在磁棒导电支架上,随着显影管的移动,磁棒无法与显影管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导致磁棒与显影管不同心,进而导致打印的图像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调整显影管相对于感光鼓移位时,能够保证磁棒与显影管同心移动的磁棒同心偏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棒同心偏移装置,包括磁棒、套设在磁棒外的显影管以及设置在磁棒两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环形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具有非同心的内环壁和外环壁,所述磁棒和显影管同心的固定在安装套内。

为了方便实现磁棒的显影管的同时通电,同时实现磁棒第一端在安装套上的固定,其中磁棒的第一端还设置有通电组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通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

所述显影管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端的安装套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在显影管的端部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端的安装套上,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上具有能限制转动且与安装套的内环壁同心的异形口,所述磁棒的第一端同心地匹配插接在异形口内。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上向外延伸有至少两个卡脚,第一端的安装套上设置有供卡脚卡入的卡孔。

方便安装且结构简单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与第二电连接件接触连接的基片以及连接在基片上的弹性脚,所述弹性脚沿轴向自外向内逐渐径向外扩设置,所述基片上具有供磁棒端部穿过的穿孔。

为了方便实现磁棒和显影管第二端与安装套内环壁的同心固定,所述磁棒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在第二端的安装套内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心具有供磁棒的端部置入的限位孔,所述固定块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显影管的第二端套设的卡槽。

为了方便转动调整安装套相对于固定支架的位置,进而实现显影管相对于感光鼓距离的微调节,所述固定支架和安装套匹配设置有能够调整安装套在安装孔内放置位置的定位组件。

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安装孔的外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有环状的限位环以及凸设在安装套外壁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环上沿周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能匹配置入在限位槽内。

优选地,多个限位槽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定位效果更好地,所述安装套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磁棒同心偏移装置,安装套具有非同心的内环壁和外环壁,将磁棒和显影管同心安装在安装套的内环壁内,将安装套的外环壁嵌入在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内,如此当安装套在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内转动时,磁棒和显影管始终保持同心运动,而利用安装套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使得磁棒和显影管的轴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已经发生偏移,如此来实现磁棒、显影管相对于感光鼓的同步移动,即满足了调整与感光鼓之间距离的需求,又能保证磁棒、显影管同心移动,保证了画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棒同心偏移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棒同心偏移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棒同心偏移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磁棒同心偏移装置,包括磁棒1、套设在磁棒1外的显影管2、设置在磁棒1两端的固定支架3以及实现磁棒1和显影管2通电的通电组件5。

每个固定支架3上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孔31,安装孔31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环形的安装套4。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套4具有非同心的内环壁41和外环壁42,而磁棒1和显影管2同心的固定在安装套4内,即磁棒1和显影管2均与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同心。如此当安装套4在安装孔31内相对于固定支架3进行转动时,磁棒1和显影管2始终保持同心状态,但是磁棒1和显影管2的轴心相对于固定支架3上的安装孔31的孔心已经发生移动,而由于固定支架3和感光鼓在打印机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如此即实现了显影管2相对于感光鼓的移动,实现对打印浓度的调整,而移动过程中磁棒1和显影管2的同心状态保证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图像质量。

通电组件5设置在磁棒1的第一端的位置,通电组件5包括通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具有相对的片体,在第一电连接件51或者第二电连接件52上设置凸起部而实现两者的接触连接,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均采用金属件,则通过接触连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的通电连接。

显影管2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端的安装套4内,本实施例中,显影管2的端部可以通过紧配的方式实现在安装内的固定连接。第一电连接件51固定在显影管2的端部内,方便安装且结构简单地,该第一电连接件51包括与第二电连接件52接触连接的基片511以及连接在基片511上的弹性脚512,弹性脚512沿轴向自外向内逐渐径向外扩设置,如此通过弹性脚512将第一电连接件51卡接在显影管2的第一端内,相应也实现了第一电连接件51和显影管2的通电连接。为了保证第二电连接件52在显影管2的第一端内连接的牢固性,在弹性脚512和显影管2第一端的内壁之间还可卡设环形的紧配件。

另外基片511上具有供磁棒1端部穿过的穿孔5111。磁棒1端部穿过穿孔5111而固定在第二电连接件52上。具体地,第二电连接件52固定连接在第一端的安装套4上,第二电连接件52上具有能限制转动且与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同心的异形口521,磁棒1的第一端同心地匹配插接在异形口521内,进而实现磁棒1和第二电连接件52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异形口521为d形口,磁棒1的第一端的截面边缘也呈d形。为了保证对磁棒1的支撑强度,在第一端的安装套4的外端端口上可以覆盖连接支撑板45,支撑板45上具有能供磁棒1匹配穿过的支撑孔451。第二电连接件52上向外延伸有至少两个卡脚522,第一端的安装套4上设置有供卡脚522卡入的卡孔43。如此第二电连接件52的卡脚522伸入在对应的卡孔43内并弯折,进而实现在安装套4上的固定安装。使用时,利用第二电连接件52接电,通过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之间的作用,使得磁棒1和显影管2同时实现通电。

如此在第一端,显影管2因为嵌入安装在安装套4内,使得显影管2与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同心,磁棒1与异形口521同心,而异性口与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同心,如此使得磁棒1与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同心。如此显影管2和磁棒1在安装套4的转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同心。

方便实现磁棒1和显影管2第二端与安装套4内环壁41的同心固定,磁棒1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在第二端的安装套4内的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中心具有供磁棒1的端部置入的限位孔61,固定块6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显影管2的第二端套设的卡槽62。

为了方便转动调整安装套4相对于固定支架3的位置,进而实现显影管2相对于感光鼓距离的微调节,固定支架3和安装套4匹配设置有能够调整安装套4在安装孔31内放置位置的定位组件。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地,定位组件包括沿安装孔31的外周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有环状的限位环32以及凸设在安装套4外壁上的限位块44,限位环32上沿周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限位槽321,本实施例中的多个限位槽321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安装套4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块44,限位块44能匹配置入在限位槽321内。使用时,可以在对应的限位槽321内进行标号,将限位块44调整至需要位置标号的限位槽321内即可快速的实现显影管2相对于感光鼓需要距离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的磁棒同心偏移装置,安装套4具有非同心的内环壁41和外环壁42,将磁棒1和显影管2同心安装在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内,将安装套4的外环壁42嵌入在固定支架3的安装孔31内,如此当安装套4在固定支架3的安装孔31内转动时,磁棒1和显影管2始终保持同心运动,而利用安装套4的内环壁41和外环壁42,使得磁棒1和显影管2的轴心相对于安装孔31的中心已经发生偏移,如此来实现磁棒1、显影管2相对于感光鼓的同步移动,即满足了调整与感光鼓之间距离的需求,又能保证磁棒1、显影管2同心移动,保证了画面质量,用户体验更加优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