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7752发布日期:2020-11-27 10:1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光信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封闭空间内具有保护管件的光信号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封闭盒体内的光信号处理装置,其内部一光信号处理器的接头,因为制程技术限制无法将多条包设有包层的光纤配置于接头内部,故只能通过裸光纤(barefiber)将该光信号处理器与其他元件相连接。

通过裸光纤将该光信号处理器与其他元件连接的安装过程中,若裸光纤是以较短路径与其他元件连接,往往会伴随较大弯折(较小曲率半径)而产生严重光损耗情形,所以为了降低裸光纤在弯折处发生损耗的情形,裸光纤通常会以绕圈方式安装于封闭盒体内。能理解为为避免裸光纤在绕圈及安装时发生断裂,安装人员须格外小心操作,即使能顺利完成安装,在运送过程中,裸光纤往往也会在外力(如震动或摇晃等)作用下而断裂。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信号处理装置,通过由额外提供的管件以达到加强光纤的耐碰撞度、弯折度,以使光纤能够在一定程度的外力作用下,也不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光信号处理装置,(1)其利用管件套设于裸光纤外,以防止裸光纤断裂,(2)由限制内部套设有裸光纤的管件的位移程度,以防止裸光纤断裂,(3)将管件套设于裸光纤外,且管件与裸光纤之间具有间隙,使管件虽包覆在裸光纤外但却不影响裸光纤的光信号传递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一盒体、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一第一光信号处理器、多个第一管件和一盖体。

所述盒体界定一容置空间。两组所述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每一组所述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和一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两组所述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每一组所述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和一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

所述第一光信号处理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光信号处理器包括一第一入口接头、一第一出口接头、四连接所述第一入口接头的第一裸光纤和四连接所述第一出口接头的第二裸光纤。多个所述第一裸光纤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另外两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多个所述第二裸光纤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另外两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

多个所述第一管件分别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裸光纤及多个所述第二裸光纤。所述盖体用以封闭所述盒体的所述容置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管件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及第二裸光纤外部,保护第一裸光纤及第二裸光纤,避免它们因受外力作用而断裂,且由于在管件与裸光纤之间仍保留一间距,使得裸光纤受到保护的同时,仍不影响裸光纤的光信号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一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未装设一盖体的一立体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未装设该盖体的一俯视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一管件套设于一第一裸光纤的一剖视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第一管件套设于一第二裸光纤的一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未装设多条第三裸光纤及多条第四裸光纤;

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连接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的多条第一裸光纤与多条第二裸光纤分别具有一连接线段;

图9是类似于图8的一视图,说明多个所述连接线段均以远离一第一入口接头的方式布线;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盒体、111-容置空间、112-左半部、113-右半部、114-前侧部、115-后侧部、116-中间部、12-盖体、21-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1-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2-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2-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1-第二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22-第二外部信号输出通道、31-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1-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2-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2-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1-第二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22-第二内部信号输出通道-41-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1-第一入口接头、412-第一出口接头、413-第一裸光纤、414-第二裸光纤、415-连接线段、42-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1-第二入口接头、422-第二出口接头、423-第三裸光纤、424-第四裸光纤、425-线材通道、51-第一管件、52-第二管件、61-第一限位件、611-开口、62-第二限位件、621-缺口、w1-间隙、w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将第一管件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及第二裸光纤外部,以此保护第一裸光纤及第二裸光纤,以避免它们因受外力作用而断裂,且由于在管件与裸光纤之间仍保留一间距,使得裸光纤受到保护的同时,仍不影响裸光纤的光信号传递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盒体11、一盖体12、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两组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两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一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一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多个第一管件51、多个第二管件52、二第一限位件61和二第二限位件62。

如图1、图3、图4所示,盒体11界定一容置空间111。盒体11在左右方向上包括一左半部112与一右半部113,盒体11在前后方向上包括一前侧部114、一后侧部115和一位于前侧部114与后侧部115之间的中间部116。盖体12用以封闭盒体11的容置空间111。

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与两组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均位于容置空间111,且均位于盒体11的前侧部114。每一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包括一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和一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每一组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包括一第二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21和一第二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22。

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与两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均位于容置空间111,且均位于盒体11的后侧部115。每一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包括一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和一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每一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包括一第二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21和一第二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22。

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与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均位于容置空间111,且均位于盒体11的中间部116。补充说明,在应用上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与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可以为交换器(switch),当然也可视实际需求而为滤波器(filter)或其他处理光学信号的元件。

如图3所示,仅就结构的相对应关系而言,每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与每两组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相邻并对应设置,每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与每两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相邻并对应设置,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与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相邻并对应设置;另外,每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与每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相对并对应设置,每两组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与每两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相对并对应设置,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设置于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及其对应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之间,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设置于第二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2及其对应的第二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2之间。

更详细来说,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位于盒体11的右半部113。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包括一第一入口接头411、一第一出口接头412、四连接第一入口接头411的第一裸光纤413和四连接第一出口接头412的第二裸光纤414。第一裸光纤413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第二裸光纤414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

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位于盒体11的左半部112。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包括一第二入口接头421、一第二出口接头422、四连接第二入口接头421的第三裸光纤423和四连接第二出口接头422的第四裸光纤424。第三裸光纤423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二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21,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二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21,第四裸光纤424中的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二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22,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二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与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彼此相邻两侧面相匹配界定出一线材通道425。

如图4、图5、图6所示,第一管件51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413及第二裸光纤41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裸光纤413及每一个第二裸光纤414的外周壁与各自所对应的第一管件51内周壁均具有一间隙w1、w2。优选地,每一个第一裸光纤413的半径与其所对应的间隙w1两者在径向上的比值为5,每一个第二裸光纤414的半径与其所对应的间隙w2两者在径向上的比值为5。在实际应用上,每一个第一裸光纤413及每一个第二裸光纤414的外径为0.25毫米,每一个第一管件51的内径为0.3毫米,且其外径为0.4毫米。另外也能视不同裸光纤直径如0.4毫米、0.45毫米、0.5毫米或0.6毫米等不同数值去制定所需的管件内径。

第二管件52分别套设于第三裸光纤423及第四裸光纤424。同样地,每一个第三裸光纤423及每一个第四裸光纤424的外周壁与各自所对应的第二管件52内周壁也均具有一间隙,由于每一个第三裸光纤423及每一个第四裸光纤424与各自所对应的第二管件52彼此间的配置关是相同于每一个第一裸光纤413及每一个第二裸光纤414与各自所对应的第一管件51彼此间的配置关系,故不再赘述。在实际应用上举例,每一个第三裸光纤423及每一个第四裸光纤424的外径为0.25毫米,每一个第二管件51的内径为0.3毫米,且其外径为0.4毫米。

优选地,第一管件51与第二管件52的材质是选自于耐高温材质,如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等。

如图3、图4所示,第一限位件61与第二限位件62均容设于容置空间111。每一个第一限位件61界定一开口611,每一个第一限位件61用以供所对应的第一管件51通过其开口611而收纳于内。第一个限位件61沿着盒体11边缘排列且位于盒体11的右半部113。每一个第二限位件62界定一缺口621,每一个第二限位件62用以供所对应的第二管件52通过其缺口621而收纳于内。第二限位件62沿着盒体11边缘排列并位于盒体11的左半部112。

如图4所示,以下以组装过程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位于盒体11的左半部112与右半部113元件实质上是对称设置,故在此仅以安装人员如何将套设有第一管件51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分别配接于所对应的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与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进行说明。

因为现有制程技术的限制,使得设置于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的第一入口接头411与第一出口接头412内的光纤只能是裸光纤(即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首先在组装上,安装人员先将第一管件51分别套设于所对应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外,接着将每一第一管件51连同设置其内的第一裸光纤413或第二裸光纤414以绕圈方式来获得最大曲率半径,此操作步骤是因为曲率半径较小的弯折处会存有严重光损耗问题,为避免此问题发生,安装人员必须将每一条第一裸光纤413及第二裸光纤414各自绕顺后,才会将其尾端连接至所对应的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或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最后再将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置放于所述盒体11的容置空间111。

值得一提,所述绕圈的圈数可以为一圈、两圈或三圈以上,当所绕圈数越多时,第一管件51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的设计,会因为所述容置空间111大小的限制,变得既无法整洁又无法有系统地以维持最大曲率半径的前提去置放于盒体11的容置空间11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件61是沿盒体11边缘排列设置,目的是为了提供较远的走线路径,故能维持每一个第一裸光纤413与每一个第二裸光纤414在多次绕圈后还能以最大曲率半径来配接安装于盒体11内。也须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一限位件61只是供第一管件51承靠于内,并不是以夹设或束紧方式向内提供压迫力,故不会发生裸光纤因为外部压力而导致路径不通无法传递光的情形。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线材通道425也能进一步用以供所对应的第一管件51与第二管件52收纳于内,以此提供相同于第一限位件61的目的与效果。第二限位件62与第一限位件51具有相同目的与使用方式,在此也不重复赘述。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管件51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413及第二裸光纤414外、第二管件52分别套设于第三裸光纤423及第四裸光纤424外的设计,以此保护第一裸光纤413、第二裸光纤414、第三裸光纤423及第四裸光纤424,以避免其等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因此不论是在安装或运送过程中,皆能降低裸光纤断裂的情形,故确实能提升将本光信号处理装置送至客户手中时的良品率。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件61或与线材通道425将套设有第一管件51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收纳于内的设计,能降低在运送过程中,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部分线段,因为没有被限位于一侧而存有晃动空间较大,进而容易与其他元件相互碰撞而断裂的机率,此外,本实用新型也能提供整洁的线路外观。

如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所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第二光信号处理器42未设有连接第二入口接头421的第三裸光纤423(图中未示出),以及未设有连接第二出口接头422的第四裸光纤424(图中未示出)。也就是只以套设有第一管件51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分别连接第一入口接头411、第一出口接头412、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和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来说明。

如图9所述,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的第一入口接头411位于线材通道425与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之间,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位于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的第一入口接头411与第一限位件61之间。连接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的第一裸光纤413与第二裸光纤414分别具有一连接线段415。补充说明,连接线段415均以远离第一入口接头411的方式来布线,其优点是相对于图8中连接线段415的其中两条以远离第一入口接头411的方式布线,另外两条以靠近第一入口接头411的方式布线而言,图9中连接线段415均先以远离第一入口接头411的方式呈现,接着其中最远离第一入口接头411的两条各自通过第一限位件61后再与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连接,另外最靠近第一入口接头411的两条则再依序通过各自的第一限位件61与线材通道425后,再与第一入口接头411连接,以此使连接线段415走线路径避免存有大幅弯折的情形,故能更进一步降低光损耗情形发生。

如此,所述第二实施例也能达成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与目的。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信号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所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只有展示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一第一光信号处理器41、四条第一裸光纤413及四条第二裸光纤414,以及多个第一管件51。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外部信号传输模块21分别位于盒体11的左半部112与右半部113,两组第一内部信号传输模块31也分别位于盒体11的左半部112与右半部113。

在本实施例中,多条第一裸光纤413连接所述第一入口接头411且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与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与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多条第二裸光纤414连接第一出口接头412且其中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外部信号输入通道211与第一外部信号输出通道212,另外两条分别连接第一内部信号输入通道311与第一内部信号输出通道312。同样地,多个第一管件51分别套设于第一裸光纤413及第二裸光纤414。

如此,所述第三实施例也能达成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与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