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得根据图像信息的写入光在潜像载置体上进行偏转扫描的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背景技术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成形装置中,照射根据图像信息的写入光,在潜像载置体上进行偏转扫描,在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潜像,对该潜像进行显影获得图像。对写入光进行偏转扫描的光写入装置(光扫描装置),一般具有使来自光源部的写入光进行偏转扫描、作为旋转多面镜的多面镜、驱动多面镜回转的多面镜电机、使利用该多面镜进行偏转扫描的写入光在潜像载置体表面上成像用的成像透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等。而且,这些构成部件被收纳在壳体中,用盖构件等将壳体覆盖密闭,以使灰尘和垃圾不至附着在成像透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上。
在上述多面镜电机中,安装多面镜的杯状的反射镜转子被固定在转轴上,其转轴旋转自如地保持在轴承部。在反射镜转子的内周面上安装着转子磁铁,在与该转子磁铁相对向的位置,配置着由铁芯构件和卷绕在该铁芯构件上的线圈构件构成的定子。该定子固定在轴承部。在多面镜电机的轴承部固定着电路基板,其搭载用于驱动控制该多面镜电机用的电子控制元件。
在使得写入光偏转时,该多面镜电机以30000[rpm]以上的高速进行旋转,故多面镜电机的轴承部发热。在驱动多面镜电机时,电路基板上的电子控制元件也发热。
光写入装置由于用盖子构件密闭,故在所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轴承部和电子控制元件)发生的热量就被笼罩在光写入装置内部,内部温度升高。若光写入装置内成为高温,有可能使成像透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发生热变形。当光学系统元件发生热变形时,则有可能使写入光无法成像于潜像载置体表面上。在彩色图像成形装置场合,向各潜像载置体表面的照射位置会发生偏移,产生色偏移。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25019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那样的光写入装置其盖子构件用导热性高的构件构成,将多面镜电机直接安装在该盖子构件上。从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轴承部和电子控制元件)发生的热量向盖子构件传导,并从盖子构件向光写入装置的外部放出。由于来自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热量向外部放出,故能抑制光写入装置内的温度上升,可抑制光学系统元件的热变形。
然而,自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传导的盖构件的热量也向光写入装置内部辐射。由此,通过该盖构件加热光写入装置内部,不能充分地抑制光写入装置内的温度上升。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上升的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光写入装置,在其壳体中收纳有发光的光源部;回转多面镜,使所述光源部发生的光对于潜像载置体表面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偏转扫描;多面镜电机,驱动所述回转多面镜回转;成像透镜,用于使得由该回转多面镜进行偏转扫描的光在潜像载置体表面上成像;用盖构件覆盖该壳体的开放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该盖构件的与驱动该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发热部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孔。
(2)在(1)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盖构件孔的与贯通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设为小于或等于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与盖构件对向面的截面积。
(3)在(1)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的一部分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中。
(4)在(3)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盖构件的孔,使得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与上述盖构件的孔内周面之间成为很小间隙。
(5)在(4)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的部分形成切口。
(6)在(3)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是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多面镜电机回转轴的轴承部,在上述壳体上设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具有筒状贯通孔,所述轴承部的一部分插入该贯通孔中,形成盖构件的孔,所述轴承部与凸台部一起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中,使得该凸台部与盖构件的孔的内周面之间成为很小间隙。
(7)在(6)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台部的插入孔的部分形成切口。
(8)在(6)或(7)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设置围住上述凸台部的壁部。
(9)在(8)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壁部作成环状。
(10)在(8)或(9)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的孔向内侧突出,设定该壁部的高度,使得该孔外周面的局部与上述壁部的局部对向。
(11)在(3)-(10)中任一个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的孔作成圆筒状,该圆筒的长度大于该盖构件的壁厚。
(12)在(1)-(11)中任一个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散热构件安装在上述盖构件的孔中。
(13)在(1)-(12)中任一个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盖构件的孔设置在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上方。
(14)在(1)-(12)中任一个所述的光写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下方。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如(1)-(14)中任一个所述的光写入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盖构件的与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发热部相对向的位置设有孔,故能将在发热部发生的热通过盖构件的孔直接向外部放出。因此,与通过盖构件间接地将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的热量放出场合相比,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的热量向外部放出。由此,能充分地抑制光写入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能抑制光学系统元件的热变形。
图1是表示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该打印机的成像工位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从感光体轴向所视的光写入单元构成说明图。
图4是从下面所视的该光写入单元的构成说明图。
图5是从上面所视的该光写入单元的构成说明图。
图6是多面镜电机概略构成图。
图7是该光写入单元的多面镜电机安装部周边的放大构成图。
图8是该打印机中吸排气装置图。
图9是该光写入单元的第1变形例。
图10是该第1变形例的轴承支架与下盖孔部的尺寸关系图。
图11是该光写入单元的第2变形例。
图12是该第2变形例的凸台部与下盖孔部的尺寸关系图。
图13是该光写入单元的第3变形例。
图14是该第3变形例的凸台部与下盖孔部的尺寸关系图。
图15是该光写入单元的第4变形例。
图16是该光写入单元的第5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该第5变形例的另一构成例。
图18是该第5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作为图像成形装置的打印机。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以所谓中间转印方式的串列型图像成形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该打印机设有装置本体1以及能从该装置本体1拉出的供纸盒2。在装置本体1的中央部具有形成黄(Y)、青(C)、品红(M)、黑(K)各色的色调剂像用的成像工位3Y、3C、3M、3K。以下,各符号的添附字Y、C、M、K分别表示黄、青、品红、黑用的构件。
图2是表示黄(Y)的成像工位的概略构成图。其他成像工位也是同样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像工位3Y、3C、3M、3K具有向图中箭头A方向旋转的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10Y、10C、10M、10K。感光体10Y、10C、10M、10K由铝制的圆筒状基体和覆盖其表面的、例如OPC(有机光半导体)感光层构成。各成像工位3Y、3C、3M、3K分别在感光体10Y、10C、10M、10K的周围具有使感光体带电的充电装置11Y、11C、11M、11K,使在感光体上所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12Y、12C、12M、12K,对在感光体上残留的色调剂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13Y、13C、13M、13K。在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下方具有能将写入光L照射于感光体10Y、10C、10M、10K上、作为光扫描装置的光写入手段的光写入单元4。在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上方具有中间转印单元5,该中间转印单元5具有将由各成像工位3Y、3C、3M、3K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的中间转印带20。再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作为记录材的转印纸P上。还设有定影单元6,对转印纸P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并且,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装有收纳着黄(Y)、青(C)、品红(M)、黑(K)各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瓶7Y、7C、7M、7K。通过打开形成在装置本体1上部的排纸盘8,所述色调剂瓶7Y、7C、7M、7K能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
上述光写入单元4,利用作为偏转扫描部的多面镜,将从作为光源部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写入光L进行偏转扫描,通过照射在感光体10Y、10C、10M、10K上,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光写入单元4的详细说明在后面描述。
上述中间转印单元5的中间转印带20架设在驱动辊21、张力辊22及从动辊23上,在所定时间朝图中逆时针方向被驱动回转。中间转印单元5具有将形成于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一次转印辊24Y、24C、24M、24K。中间转印单元5还具有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转印纸P上的二次转印辊25;将未转印于转印纸P上的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进行清洁的带清洁装置26。
以下,对在上述构成的打印机中获得彩色图像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成像工位3Y、3C、3M、3K上,感光体10Y、10C、10M、10K由充电装置11Y、11C、11M、11K被均匀带电。然后,由光写入单元4,使基于图像信息的写入光L进行偏转扫描,在感光体10Y、10C、10M、10K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潜像由载置在显影装置12Y、12C、12M、12K的显影辊15Y、15C、15M、15K上的各色色调剂进行显影,形成色调剂像。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色调剂像通过各一次转印辊24Y、24C、24M、24K的作用,被依次叠合转印在朝逆时针旋转方向被驱动回转的中间转印带20上。这时,各色的成像动作,沿着中间转印带20的移动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错开时间进行,以使其色调剂像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同一位置。一次转印结束后的感光体10Y、10C、10M、10K由清洁装置13Y、13C、13M、13K的清洁刮刀13a对其表面进行清洁,供下次形成图像使用。充填在色调剂瓶7Y、7C、7M、7K中的色调剂根据需要通过未图示的传输路径,向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显影装置12Y、12C、12M、12K补给所定量。
另一方面,上述供纸盒2内的转印纸P利用配设在供纸盒2附近的供纸辊27被传输至装置本体1内,通过定位辊对28在所定时间传送至二次转印部。然后,在二次转印部,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转印纸P上。转印有色调剂像的转印纸P通过定影单元6,进行图像定影,由排出辊29向排纸盘8排出。如同感光体10Y、10C、10M、10K,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的色调剂由与中间转印带20接触的带清洁装置26进行清洁。
以下,对上述光写入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从感光体轴向所视的光写入单元4构成说明图,图4是从图3的A向看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说明图,图5是从图3的B向看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说明图。
该光写入单元4由以下的构成部件构成。即,具有作为光源部的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分别发射与各感光体10K、10M、10C、10Y对应的写入光Lk、Lm、Lc、Ly;柱面透镜60K、60M、60C、60Y,用于对从该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发射的写入光的面歪斜进行补正。作为构成部件还具有多面镜电机150,其设有由正多角柱形状构成的作为回转多面镜的多面镜41a、41b。该多面镜41a、41b在其侧面具有反射镜,利用后述的多面镜电机150,以正多角柱的中心轴作为旋转中心以32000[rpm]的转速回转。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部件还具有将从多面镜电机150发生的声音进行隔音用的作为遮蔽构件的隔音玻璃42;将由多面镜41a、41b引起的光扫描的等角度运动变换成等速直线运动的fθ透镜43a、43b;将写入光导向感光体10Y、10C、10M、10K的第1反射镜44a、44b、44c、44d;第2反射镜46a、46b、46c、46d;第3反射镜47a、47b、47c、47d;对多面镜的面歪斜进行补正的作为被调整构件的长透镜50a、50b、50c、50d。在本实施形态中,fθ透镜43a、43b和长透镜50a、50b、50c、50d构成成像透镜。这些构成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部件配设安装在壳体100上。
下面作具体说明。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如图4所示,安装在壳体下面的侧壁上。在壳体下面还安装着柱面透镜60K、60M、60C、60Y、fθ透镜43a、43b及第1反射镜44a、44b、44c、44d。还有,在壳体下面安装着Y色用的长透镜50a和K色用的长透镜50d。在壳体100的上面安装着M色用的长透镜50c和C色用的长透镜50b。另外,长透镜50a、50b、50c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架构件90a、90b、90c上,并通过支架构件90a、90b、90c被安装在壳体上。Y色用的长透镜50a、M色用的长透镜50c和C色用的长透镜50b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架构件90a、90b、90c上,可对从长透镜50的发射面发射的激光发射角进行调整。另一方面,K色用的长透镜50d直接固定在壳体上面。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K色的扫描线为基准,对从长透镜50的发射面发射的激光发射角进行调整。因此,K色用的长透镜50d不需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架构件上。由此,只将K色用的长透镜50d直接固定在壳体上面,可减少部件数。
在壳体100的下面还安装着第2反射镜46a、46b、46c、46d和第3反射镜47a、47b、47c、47d。
在壳体上面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向下方凹入的收纳多面镜电机150用的收纳部110,在该收纳部110的侧壁上配设着隔音玻璃42。多面镜电机150由螺钉紧固在该收纳部110的底部。
在壳体100的上部安装着上盖构件120,在壳体的下部安装着下盖构件130。在上盖构件120上的四处设有分别使写入光Lk、Lm、Lc、Ly通过的开口,在这些开口上安装着防尘玻璃48a、48b、48c、48d。通过安装该上盖构件120和下盖构件130,可抑制垃圾和灰尘附着在光写入单元4的透镜和反射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上。下盖和上盖由树脂或金属板等材料构成。
根据基于从扫描器或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没有图示)输入的图像数据变换的光源信号,从光写入单元4的各光源单元70Y、70C、70M、70K发射写入光。发射的写入光Ly、Lc、Lm、Lk通过未图示的准直透镜及设在壳体100内壁上的未图示的孔隙形成所定形状的写入光。通过该孔隙的写入光向柱面透镜60Y、60C、60M、60K射入,对写入光的面歪斜进行修正。通过柱面透镜60Y、60C、60M、60K后的写入光,再通过隔音玻璃42向多面镜41a、41b的侧面射入。当写入光射入多面镜41a、41b的侧面时,该写入光被进行偏转扫描。由多面镜41a、41b进行偏转扫描的写入光通过fθ透镜43a、43b。K色的写入光Lk通过长透镜50d,经由第1反射镜44d、第2反射镜46d、第3反射镜47d及防尘玻璃48d,照射于K色的感光体上,在K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Y色的写入光Ly与K色的写入光Lk同样,通过长透镜50a,经由第1反射镜44a、第2反射镜46a、第3反射镜47a、及防尘玻璃48a,照射于Y色的感光体上,在Y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M色的写入光Lm通过第1反射镜44c并通过长透镜50c,然后,经由第2反射镜46c、第3反射镜47c、防尘玻璃48c而照射于M色的感光体上,在M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C色的写入光Lc与M色的写入光Lm同样,通过第1反射镜44b并通过长透镜50b,然后,经由第2反射镜46b、第3反射镜47b、及防尘玻璃48b,照射于C色的感光体上,在C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
图6是多面镜电机概略构成图。该多面镜电机150具有多面镜41a、41b,并具有铝制的筒状反射镜转子151。该反射镜转子151固定于转轴152上。在反射镜转子151的内周面设有转子磁铁153。在反射镜转子151的内部,设有将线圈154a卷绕在铁芯构件154b上的定子154。定子154配设在与转子磁铁153相对向的位置,通过轴承部158旋转自如地固定在转轴152上。
轴承部158具有筒状的轴承支架158a和利用密封垫圈158c被内封在该轴承支架158a内的磁性流体158b。在轴承支架158a的底部设有轴向推力轴承158d。转轴152插入轴承支架158a内部,转轴152旋转自如地固定在轴向推力轴承158d上。在该多面镜电机150上,具有带连接器(connector)160的电路基板157,固定轴承部158的轴承支架158a。在连接器160上安装着与未图示的装置本体的电源单元连接的电气配线,通过该连接器160向多面镜电机150供给电力。
多面镜电机150在将写入光进行偏转扫描时,由于以高速进行旋转,故磁性流体158b摩擦发热,轴承部158发热。另外,在电路基板157上的未图示的电子控制元件也发热。因这样的作为多面镜电机150的发热部的轴承部158及电子控制元件的发热,光写入单元4内成为高温,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发生热变形,发生倍率偏差等,可能产生图像劣化的不良情况。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多面镜电机150的发热部产生的热量向光写入单元4的外部高效逸出,不使光写入单元4内成为高温。以下,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7是该光写入单元4的多面镜电机150的安装部周边的放大构成图。如图所示,在壳体100的收纳部110的底面设有孔,在该孔中插入作为多面镜电机150的发热部的轴承部158的轴承支架158a,并将多面镜电机150用螺钉紧固在收纳部110的底面。在作为盖构件的下盖130的与轴承支架158a相对向的位置上设有孔130a。该孔130a的直径d1,作成稍小于轴承支架158a的直径D1,将下盖孔130a的与贯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积设为轴承支架158a的与下盖孔130a的对向面的截面积以下,即,将上述盖构件孔的与贯通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设为小于或等于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与盖构件对向面的截面积。这样,灰尘或垃圾难以从下盖孔130a进入光写入单元内。轴承支架158a用黄铜等导热性高的材质构成,从电路基板157发出的热量及从磁性流体158b发出的热量就容易向该轴承支架158a传导。也可以使轴承支架158a下面局部与下盖孔130a周边的内面抵接。但是,当轴承支架158a与下盖抵接时,轴承部158的热量向下盖传导,热量从下盖向光写入单元内辐射,故有可能使光单元内被加热,不宜使用。
如因多面镜电机150的驱动回转而使轴承部158的磁性流体158b发热,则该热量向轴承支架158a传导,使轴承支架158a被加热。另外,从电路基板上未图示的电子控制元件发生的热量,通过电路基板157加热轴承支架158a。被加热后的轴承支架158a的热量,通过下盖130的孔130a向光写入单元4的外部放出。这样,从多面镜电机150发生的热量的一部分,由于通过下盖130的孔130a向外部放出,故能抑制光写入单元4内的温度成为高温的情况。由于将放出光写入单元4内的热量用的孔设置在与作为发热源的多面镜电机150相对向的位置,故能高效地放出光写入单元4内的热量,与将光写入单元密闭场合比较,可使温度下降5℃左右。通过对轴承支架158a进行冷却,能抑制磁性流体158b因热量引起的劣化和蒸发。因此,能延长多面镜电机的寿命。
如图8所示,在位于图像成形装置的图中左侧侧面的供纸盒2与光写入单元4之间设有吸气风扇140,在图中右侧侧面的定影装置6的近旁设有排气风扇143。并设有排气管142,其一端配置在所述排气风扇143附近,另一端配置在位于图像成形装置的图中右侧的供纸盒2与光写入单元4之间。而且,在排气管142的另一端设有吸气风扇141。由此,在供纸盒2与光写入单元4之间产生图中D向的气流。经由下盖孔130a放出的热气,通过排气管142、排气风扇向机外放出。而且,机外的空气通过吸气风扇140向下盖孔130a供给。由此,经由下盖的孔130a放出的热气不会滞留在下盖孔130a的周边,未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吸气风扇140向下盖的孔130a的周边供给。因此,能良好地放出多面镜电机150的热量。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光写入单元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光写入单元的第1变形例。如图所示,使得下盖孔130a的直径d2大于轴承支架158a的直径D1,使轴承支架158a贯通下盖的孔130a。这样,轴承支架158a的一部分突出于下盖130,轴承支架158a直接与光写入单元外的空气接触。由此,使轴承支架158a的热量直接向外部放出,能有效地放出轴承支架158a的热量。因下盖孔130a的直径d2稍大于轴承支架158的直径D1,故能抑制灰尘和垃圾从轴承支架158a与下盖孔130a的间隙侵入光写入单元4的内部。
如图10所示,可以将轴承支架158a的前端部切口形成台阶部。并且,设定使得下盖孔130a的内径d2小于轴承支架158a的外径D1,而大于轴承支架158a的切口部分的外径D1’。使得成为轴承支架158a的台阶的部分接近下盖的内面,与内面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由此,使光写入单元4的内外连通的通路呈大致L字状,使通过轴承支架158a与下盖孔130a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若不接着作平行移动,就不能侵入光写入单元内。因此,能良好地抑制灰尘或垃圾向光写入单元内的侵入。
图11是光写入单元的第2变形例。如图所示,该第2变形例的结构是,在收纳部110的轴承支架158a的插入部分设有凸台部111,并使该凸台部111与轴承支架158a一起贯通下盖的孔130a。在该第2变形例中,轴承支架158a的一部分也从下盖130突出,轴承支架158a直接与光写入单元外的空气接触。因此,如同第1变形例,能高效地放出轴承支架158a的热量。另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凸台部111的前端设置切口部111a,设定使得下盖的孔130a的内径d4小于凸台部111的外径D2,而大于凸台部的切口部111a的外径D3。使凸台部111的台阶部111b与下盖的内面接近,在与内面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由此,使光写入单元4的内外连通的通路呈大致L字状,使通过凸台部111与下盖的孔130a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若不接着作平行移动,就不能侵入光写入单元内。因此,能良好地抑制灰尘或垃圾向光写入单元内的侵入。
图13是光写入单元4的第3变形例。该第3变形例的结构是,使得形成下盖的孔130a的部分向光写入单元侧弯曲,将下盖的孔130a作成筒状。在该第3变形例中,也使凸台部111与轴承支架158a一起贯通下盖的孔130a。将下盖孔130a的直径d5设定成稍大于凸台部111的外径D2。在下盖130用金属板材料形成的场合,对上述孔130a进行深冲加工,使得形成下盖的孔130a的部分向光写入单元侧弯曲。设定下盖孔130a的长度h,使其至少在下盖壁厚以上。由此,能使孔130a与凸台部111之间间隙的长度成为下盖130的壁厚以上。因此,与未将下盖的孔130a作成筒状场合相比,灰尘或垃圾难以通过孔130a与凸台部111之间的间隙,难以进入光写入单元4内。
在该第3变形例中,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凸台部111的前端设有切口部111a,设定成使下盖的孔130a的内径d7小于凸台部111的外径D2,而大于凸台部111的切口部111a的外径D3。由此,能更良好地抑制灰尘或垃圾向光写入单元内的侵入。较好的是,若使下盖130的筒状孔130a的长度h至少小于切口部的高度H,就能使轴承支架158a的一部分从下盖130突出。
图15是光写入单元4的第4变形例。该第4变形例是在下盖的孔130a上设有圆筒状的散热构件131,将轴承支架158a插入到该散热构件131内部。散热构件131用热传导性高的构件形成,焊接固定在下盖130上。在利用螺钉将散热构件131固定于下盖130上的场合,在散热构件上设有孔,在将散热构件131插入下盖的孔中时,预先在下盖与散热构件相对向部分的内周设置螺纹孔。通过将螺钉拧入散热构件的孔和下盖的螺孔中,能将散热构件131固定于下盖130上。另外,在下盖为金属板材料的场合,上述螺孔可用丝锥切削形成,在下盖为树脂性材料的场合,可作成凸起形状,在其内周面设置螺纹槽。
轴承支架158a的热量直接向外部放出同时,传导至散热构件131,从散热构件131向外部放出。因此,能高效地放出轴承支架的热量。较好的是,将散热构件131的内径d6作成稍大于凸台部111a的外径D2,使灰尘或垃圾难以从凸台部111与散热构件131之间间隙进入。
图16~图17是光写入单元4的第5变形例。该第5变形例是在收纳部111的与下盖130的对向面110a设置将轴承支架158a(或凸台部111a)围住的四个壁部113a、113b、113c、113d。如图16所示,在对向面110a上设有四个突出的多面镜电机安装凸台部112a、112b、112c、112d,壁部113a设在安装凸台部112a与安装凸台部112b的连接线附近。壁部113b设在安装凸台部112b与安装凸台部112c的连接线附近,壁部113c设在安装凸台部112c与安装凸台部112d的连接线附近,壁部113d设在安装凸台部112d与安装凸台部112a的连接线附近。如图17所示,也可以作成将安装凸台部112a、112b、112c、112d围住的环状壁部113。形成壁部的高度,使得壁部113的顶部与下盖内面的间隙微小。这样,由于壁部113的顶部与下盖内面之间的间隙,能抑制通过凸台部111与下盖孔130a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进入配设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由此,能抑制灰尘或垃圾付着在透镜或反射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上,能抑制产生黑条纹图像等异常图像。
如图18所示,在下盖孔130a为筒状场合,设定下盖孔130a的筒状长度和壁部113的高度,形成下盖孔130a与壁部113重叠部分B。由此,由下盖孔130a和壁部113形成迷宫式通道,能使通过凸台部111与下盖孔130a的灰尘或垃圾难以到达配设光学元件的区域。这样,能进一步抑制灰尘或垃圾进入光写入单元内配设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在设置第4变形例所示的散热构件131的场合,也可通过使得散热构件131与壁部113重叠,进一步抑制灰尘或垃圾进入光写入单元内配设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适用于光写入单元4位于各感光体下方的图像成形装置作了说明,但也能适用于光写入单元位于各感光体上方的图像成形装置。在该场合,光写入单元仅仅是上下反向地安装在装置本体内。该场合,上述下盖130位于壳体100的上方,下盖孔130a位于作为发热部的轴承支架158a的上方。在该场合,因轴承支架158a的发热,发生从单元内部通过下盖孔而向外部逸出的上升气流。由于发生这样的上升气流,灰尘或垃圾就难以进入下盖孔。在本实施例中,轴承部158因多面镜电机驱动而发热,在与所述轴承部158的轴承支架158a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孔,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电子控制元件配置成与下盖相对向,在与该发热的电子控制元件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孔。这样,因从电子控制元件发生的热量直接经由下盖孔放出,故能抑制光写入单元4内的温度上升。
根据本实施例的作为光写入装置的光写入单元,在盖构件与作为发热部的、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轴承部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孔,故由轴承部发生的热量通过孔直接向外部放出。由此,与通过盖构件间接地放出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场合相比,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向外部放出。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将盖构件的孔的与贯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设为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与盖构件对向面的截面积以下,即,将上述盖构件孔的与贯通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设为小于或等于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与盖构件对向面的截面积。故能抑制灰尘或垃圾从盖子构件的孔进入。
根据上述变形例1的光写入单元,将轴承部的一部分插入盖构件的孔中,故轴承部的热量不通过孔而是直接向外部放出。由此,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向外部放出。
根据上述变形例1的光写入单元,使多面镜电机的轴承部与上述盖构件的孔内周面的间隙变得微小,故能抑制灰尘或垃圾从多面镜电机的轴承部与上述盖构件的孔内周面的间隙进入。
根据上述变形例1的光写入单元,如图10所示,将上述轴承部的插入盖构件的孔的部分形成切口。从而,光写入单元4的内外连通的通路成为大致L字状,通过轴承部与下盖孔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若不接着平行移动,就不能侵入光写入单元内。由此,能良好地抑制灰尘或垃圾向光写入单元内的侵入。
根据上述变形例2的光写入单元,将轴承支架的一部分插入到壳体的凸台部,将轴承支架的一部分与凸台部一起插入于上述盖构件的孔中。并且,使凸台部与盖构件的孔内周面的间隙变得微小。因此,能抑制灰尘或垃圾从凸台部与上述盖子构件的孔内周面之间间隙进入。通过冷却轴承支架,能抑制因磁性流体的热引起的劣化和蒸发。由此,能延长多面镜电机的寿命。
根据上述变形例的光写入单元,将上述凸台部插入于孔的部分形成切口,光写入单元4的内外连通的通路成为大致L字状,通过凸台部与下盖孔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若不接着平行移动,就不能侵入光写入单元内。由此,能良好地抑制灰尘或垃圾向光写入单元内的侵入。
根据上述变形例5的光写入单元,在上述壳体上设置围住上述凸台部的壁部。由此,能用该壁部阻挡通过凸台部与盖构件孔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进入配设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因此,能抑制灰尘或垃圾等附着于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上。
根据上述变形例的光写入单元,将上述壁部作成环状,故能用壁部更可靠地阻挡通过凸台部与盖构件孔之间间隙的灰尘或垃圾进入配设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
根据上述变形例的光写入单元,设定壁部高度,使得上述盖构件孔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壁部的一部分相对向。由此,使灰尘或垃圾进入配设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的路径变长,能更可靠地抑制灰尘或垃圾进入配设光学系统元件的区域。
根据上述变形例3的光写入单元,将上述盖构件的孔作成圆筒状,使圆筒的长度大于盖构件的壁厚。由此,能将孔与凸台部或轴承部之间间隙的长度为下盖壁厚以上。由此,与未将下盖的孔作成筒状场合相比,灰尘或垃圾难以通过孔与凸台部的间隙或孔与轴承部的间隙,因此,灰尘或垃圾难以进入光写入单元内。
根据上述变形例3的光写入单元,将散热构件安装在上述盖构件的孔中,故能将轴承部的发热直接向外部放出,同时传导至散热构件,从散热构件向外部放出。由此,能有效地将轴承部的热放出。
根据上述变形例的光写入单元,通过将孔设置在轴承部的上方,因轴承支架发热发生从单元内部通过下盖孔向外部逸出的上升气流。通过这样的上升气流的发生,能抑制灰尘或垃圾进入盖构件的孔内。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盖构件即使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下方,也能高效地将轴承部的热量放出。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成形装置,因为具有上述本发明(1)~(14)的光写入装置,由于将写入光照射至潜像载置体的正确位置,故不会发生图像紊乱及色偏差等。
上面参照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写入装置,在其壳体中收纳有发光的光源部;回转多面镜,使所述光源部发生的光对于潜像载置体表面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偏转扫描;多面镜电机,驱动所述回转多面镜回转;成像透镜,用于使得由该回转多面镜进行偏转扫描的光在潜像载置体表面上成像;用盖构件覆盖该壳体的开放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该盖构件的与驱动该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发热部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孔。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盖构件孔的与贯通方向正交方向的截面积设为小于或等于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与盖构件对向面的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的一部分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中。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盖构件的孔,使得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与上述盖构件的孔内周面之间成为很小间隙。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的部分形成切口。
6.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面镜电机的发热部是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多面镜电机回转轴的轴承部,在上述壳体上设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具有筒状贯通孔,所述轴承部的一部分插入该贯通孔中,形成盖构件的孔,所述轴承部与凸台部一起插入上述盖构件的孔中,使得该凸台部与盖构件的孔的内周面之间成为很小间隙。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台部的插入孔的部分形成切口。
8.如权利要求
6或7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设置围住上述凸台部的壁部。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壁部作成环状。
10.如权利要求
8或9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的孔向内侧突出,设定该壁部的高度,使得该孔外周面的局部与上述壁部的局部对向。
11.如权利要求
3-10之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的孔作成圆筒状,该圆筒的长度大于该盖构件的壁厚。
12.如权利要求
1-11之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散热构件安装在上述盖构件的孔中。
13.如权利要求
1-12之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盖构件的孔设置在上述多面镜电机发热部的上方。
14.如权利要求
1-12之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下方。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如权利要求
1~14之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充分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上升的光写入装置及图像成形装置。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在下盖(130)与作为发热部的轴承部、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轴承支架(158a)相对向的位置设有孔(130a),故能将在轴承部发生的热量通过下盖的孔(130a)直接向外部放出。由此,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放出。因此,能充分地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的上升,抑制光学系统元件的热变形。
文档编号B41J2/44GK1991436SQ200610171411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6日
发明者楠濑登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