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光栅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8318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r>[0117]其中,光栅的显示效果如图4所示;从而在像素阵列上形成了类似于图2中光栅遮挡区和透光区的效果,其中,Vl可以对应地遮挡SI列亚像素的右半部分,其余电极依此排布。
[0118]上述的控制光栅开启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0119]A.将第一基板的电极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0120]B.第二基板上的所有电极维持相同的电平信号,即同为低电平信号或高电平信号;
[0121]针对上述的控制特点A,光栅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优选为:
[0122]所述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各包括两个电极;所述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一体制作。这样可以将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制作的尺寸提高,降低制作精度,节省制作成本;同时降低了控制线的数量和控制的难度。如图5所示,将相邻的两个电极一体制作,形成宽度加大的电极VI’、V2’、V3’、V4’、V5’、V6’、V7,、V8,。
[0123]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各包括的电极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想等,每组的具体电极数也可以为大于2的其它整数块电极,可根据实际亮度和串扰参数的要求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0124]第一基板的电极的宽度按照实际产品的亮度和串扰参数的要求可以调整,例如,第一基板的电极的宽度为所述亚像素的横向长度的10-90%。优选的,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的电极的宽度为所述亚像素的横向长度的50 %。
[0125]针对上述的控制特点B,光栅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优选为:
[0126]所述第二基板的电极整面制作。这样大大降低了制作的精度,节省了成本;同时,只需要一个控制数据线,降低了控制线的数量和控制的难度。如图6所示,第二基板整体制作,形成面电极H。
[0127]实施例2
[01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光栅的控制方法,包括光栅的开启和关闭;
[0129]其中,所述光栅的开启包括:
[0130]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高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0131]或
[0132]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低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0133]这样当光栅开启时能在像素阵列上形成间隔的遮光区和透光区,通过划分像素显示区域形成左右眼视图(或更多视图)完成3D显示;同时,节省了电极控制线的数量;使得光栅的结构能更加简化。
[0134]所述光栅的关闭包括: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电极同时通入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0135]这样关闭光栅,使阵列像素进行2D画面的显示。因此,可以通过光栅的关闭和开启使显示装置进行2D和3D显示之间的切换。
[013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像素阵列和光栅; 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列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一个亚像素; 每列亚像素由至少三种颜色的亚像素循环排列而成,每列亚像素包括的亚像素数量相同,且每个亚像素的尺寸相同; 每个奇数列亚像素的上边缘对齐,每个偶数列亚像素的上边缘对齐,且奇数列亚像素与偶数列亚像素之间纵向错位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小于一个亚像素的纵向长度; 任意相邻亚像素的颜色均不同; 所述光栅包括液晶层和位于所述液晶层两侧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在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在横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 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电极用于产生电场控制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 所述第一基板的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亚像素的横向长度; 所述第一基板的各电极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亚像素之间的黑矩阵横向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二基板的电极的宽度与所述亚像素纵向长度相等; 所述第二基板的各电极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亚像素之间的黑矩阵纵向的宽度相等; 所述光栅的开启包括: 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高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或, 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低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各包括两个电极;所述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低电平信号电极组一体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电极的宽度为所述亚像素的横向长度的10-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电极整面制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的每个像素包括1.5个亚像素或2个亚像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像素的横向长度与纵向长度之间的比值为(1-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亚像素由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循环排列而成;所述奇数列亚像素与偶数列亚像素之间纵向错位的预设长度为一个亚像素的二分之一纵向长度。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光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栅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光栅的开启包括: 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高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或 将第二基板上的电极通入低电平信号时,将第一基板的电极间隔通入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形成间隔分布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高电平信号电极组和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的低电平信号电极组; 所述光栅的关闭包括: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电极同时通入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光栅控制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像素阵列的排布造成光栅基板的电极的制作精度高,工艺难度大;而且,光栅基板的电极控制需要逐行逐个控制,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与像素排布相对应的光栅,使得光栅基板的电极的宽度增加,电极的制作工艺精度要求较低,制作方便,成本较低。通过光栅开启和关闭完成显示装置的2D显示和3D显示之间的切换;同时,节省了电极控制线的数量;使得光栅的结构能更加简化。
【IPC分类】G02B27-22, G02F1-29, G02F1-1343
【公开号】CN104635399
【申请号】CN201510103684
【发明人】卢鹏程, 郭仁炜, 陈忠君, 李牧冰, 苗京花, 刘鹏, 董学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