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418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显示面板中的两块基板之间一般用间隔子(PS,Photo Spacer)来支撑,该间隔子的作用是使得该两块基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形成液晶盒,该液晶盒用于容纳液晶分子。
[0003]然而,在传统的显示面板中,间隔子一般都设置在AA(Active Area,显示区域)中,因此,传统的显示面板中AA处的液晶盒的厚度一般是均匀的。
[0004]但是,传统的显示面板中除AA以外的区域的液晶盒的厚度与AA处的液晶盒的厚度有时候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不均等,这会导致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降。
[0005]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使得显示面板保持平整,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画面质量。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第一彩膜块;以及器件阵列层,所述器件阵列层包括薄膜晶体管;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区域对应,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构件;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叠加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外围区域对应,所述第四区域设置有第二辅助支撑构件;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用于在所述外围区域处共同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支撑,以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外围区域处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0009]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为所述第一基板中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处的第二彩膜块,所述第二彩膜块用于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配合,以在所述外围区域支撑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0010]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彩膜块与所述第一彩膜块是在同一道彩膜制程中形成的。
[0011 ]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第一彩膜块和每一所述第二彩膜块均选自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白色色阻块及黄色色阻块中的一种。
[0012]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三区域内设置有第一间隔件组合,所述第一间隔件组合包括至少一第一间隔件,所述第一间隔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显示区域范围内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外围区域设置有第二间隔件组合,所述第二间隔件组合包括相互抵接的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
[0013]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间隔件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是在同一道间隔件制程中形成的。
[0014]在上述显示面板中,第一半径与第二半径的比值处于0.01至100的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半径为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的第一顶面的最大内切圆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径为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的第二顶面的最大内切圆的半径。
[0015]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相接触。
[0016]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顶面的中心置于所述第一顶面的中部区域。
[0017]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半径与所述第二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2微米。
[0018]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有利于使得所述显示面板整体和局部均保持平整,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画面质量。
[001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确定单数形式。
[0024]本发明的显不面板可以是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等。
[0025]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1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_A’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示意图。
[0026]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1包括第一基板201、第二基板202以及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202与所述第一基板201叠加组合为一体,以形成液晶盒,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之间,即,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内。
[0027]所述第一基板201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101的显示区域(AA,Active Area) 1012对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101的外围区域1011对应,所述外围区域101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012的至少一侧。优选地,所述外围区域1011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012四周的非显示区域,即,所述外围区域1011包围所述显示区域1012。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第一彩膜块2013、器件阵列层2012、第一配向膜2014,所述器件阵列层2012包括数据线、扫描线、薄膜晶体管开关、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和第二配向膜2016。所述器件阵列层201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01的第一衬底2011上,所述第一彩膜块2013设置在所述器件阵列层2012上,所述第一配向膜2014设置在所述第一彩膜块2013上。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2011或所述器件阵列层2012在所述外围区域1011的延伸部上,所述第二配向膜2016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上。所述第一配向膜2014与所述第二配向膜2016是在同一道配向膜制程中形成的。
[0028]所述第二基板202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1012对应,所述第二基板202在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第一间隔件组合、第一遮光块(BM,BlackMatrix) 2022和第三配向膜2023。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外围区域1011对应,所述第四区域设置有第二遮光块2026、第二辅助支撑构件2028和第四配向膜2027。所述第一遮光块2022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202的第二衬底2021上,所述第三配向膜2023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块2022和/或所述第二衬底2021上。所述第二遮光块2026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2021上,所述第四配向膜2027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块2026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2028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块2026和/或所述第四配向膜2027上。所述第三配向膜2023与所述第四配向膜2027是在同一道配向膜制程中形成的。
[0029]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2028用于在所述外围区域1011处共同对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进行支撑,以使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在所述外围区域1011处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彩膜块2013用于在透过光线后呈现相应的颜色。所述第一彩膜块可例如为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白色色阻块及黄色色阻块中的一种。
[0031]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为所述第一基板201中位于所述外围区域1011处的第二彩膜块,所述第二彩膜块用于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2028配合,以在所述外围区域1011支撑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所述第二彩膜块可例如为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白色色阻块及黄色色阻块中的一种。
[0032]优选地,所述第二彩膜块与所述第一彩膜块是在同一道彩膜制程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如果第二彩膜块为红色色阻块,则在所述第一彩膜块2013中的红色色阻块的制程中,对红色色阻成型光罩进行对应的改进,使所述第二彩膜块能与所述第一彩膜块2013中的红色色阻块在同一道制程中制得。
[0033]所述第一间隔件组合包括至少一第一间隔件2024,所述第一间隔件2024用于对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在所述显示区域1012范围内进行支撑。其中,所述第一间隔件2024为主间隔件,所述第一间隔件组合还可以包括次间隔件2025。
[0034]所述第一基板201和所述第二基板202的外围区域1011设置有第二间隔件组合,所述第二间隔件组合包括相互抵接的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构件2015和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 2028。
[0035]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构件2028为所述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