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401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售的"Epicoat"系列、DIC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piclon"系列、东都化成株式会社所贩售的 "ΕΡ0Τ0ΗΤ0"系列、ADEKA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DEKA RESIN"系列、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 所贩售的"Denacol"系列、DowChemical公司所贩售的"DowEpoxy"系列、日产化学工业株 式会社所贩售的"TEPIC"等。
[0110] 直接将环氧基键合于饱和烃环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 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Daice 1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所贩售的" CELL0XIDE "系列及 " CYCL0MER"系列、DowChemical公司所贩售的" CYRACURE "系列等。
[0111] 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东亚合 成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R0N0XETANE "系列、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TERNAC0LL"系列 等。
[0112]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日本 化药株式会社所贩售的"KAYARAD"系列、UnionCarbide公司所贩售的"CYRACURE"系列、 San-Apro株式会社所贩售的光产酸剂"CPI"系列、Midori化学株式会社所贩售的光产酸剂 "TAZ"、"BBI"及"DTS"、ADEKA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dekaoptomer"系列、Rhodia公司所贩 售的" RHODORSIL "系列等。
[0113] 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可根据需求含有光敏化剂。通过使用光敏化剂,提高反 应性,可更加提高固化物层的机械强度与粘接强度。作为光敏化剂,例如可举出:羰基化合 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及二偶氮化合物、蒽系化合物、卤化 物、光还原性色素等。
[0114] 另外,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在不损及其粘接性的范围内,可配合各种的添加 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离子捕捉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 剂、流动调整剂、增塑剂、消泡剂等。更进一步,在不损及其粘接性的范围内,可配合固化反 应机理与阳离子聚合不同的固化性成分。
[0115] 以上说明的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在涂布于层叠膜20的贴合面或偏振膜30 的贴合面,并经由该涂布层将两膜贴合之后,对其照射活性能量束使其固化,而形成偏振膜 30与层叠膜20接合的粘接剂层51。另外,在涂布于偏振膜30的贴合面或保护膜40的贴 合面,经由该涂布层将两膜贴合之后,对其照射活性能量束使其固化,以形成偏振膜30与 保护膜40接合的粘接剂层52。用来形成粘接剂层51的粘接剂,及用来形成粘接剂层52的 粘接剂,可为相同组成,也可为不同组成,但优选同时进行用来使两者固化的活性能量束照 射。
[0116] 用于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的活性能量束,可为例如,波长1~IOnm的 X光线,波长10~400nm的紫外线,波长400~800nm的可见光等。其中,从易于利用且易 于调制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稳定性及固化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紫外线。紫外线 的光源中,可使用例如,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 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0117] 使用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所得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一般为1~50 μ m左右,特 别优选为1~10 μ m的范围。
[0118][偏振板的用途]
[0119] 将以图1及图2所示的构成作为代表例的偏振板10,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光侧, 可制成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液晶单元的相反侧(目视侧),一般贴合其他的偏 振板。为了贴合至液晶单元,可在保护膜40的外侧,即与贴合至偏振膜30的贴合面的相反 侦牝设有粘合剂层。一般而言,该粘合剂层通过以丙烯酸酯为主成分、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 系单体共聚的丙烯酸树脂作为粘合剂成分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形成。如此,将液晶单元贴合 于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粘合剂层侧,形成背光侧配置有层叠膜20的液晶面板。构成 液晶面板的液晶单元,可为该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元件。
[0120] 实施例
[0121]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未被这些例子所限定。例中,表 示含量与使用量的"百分比% "及"份",若无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
[0122] 另外,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对于以共挤压所制造的层叠膜,分别以下述方法测定收 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
[0123] [层叠膜的收缩率的测定]
[0124] 在制作成辊状的层叠膜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裁切使各边成为100_X100_ 的正方形,置入100°C的烘箱10分钟。此时,使用NIKON株式会社制的二维尺寸测定器 "NEXIVVMR-12072",测定置入烘箱前后的与辊长度方向平行的边的尺寸。接着,将以下式求 得的值作为收缩率。
[0126] [层叠膜的内部雾度的测定]
[0127] 在将层叠膜样本浸渍到置入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石英比色皿的状态下(表面 雾度实际上为零的状态),依据JISK7105-1981 "塑料的光学特性试验方法",进行雾度的测 定。
[0128] [层叠膜的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
[0129] 使用王子测定机器株式会社制的相位差测定装置"K0BRA-WR",测定波长590nm的 下,层叠膜的面内相位差值R〇。
[0130] [实施例1~4]
[0131] 准备ARKEMA公司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ALTUGLAS ΗΤ12Γ',作为用来形成 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母体树脂。将其作为母体树脂A。
[0132] 另外,准备三层结构的橡胶弹性体粒子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其中,最内层是由使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并使其聚合的硬质聚合物构成,中间层以丙 烯酸丁酯为主成分,还包含使用由苯乙烯及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进行聚合的软质橡胶 弹性体,最外层为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少量的丙烯酸乙酯并使其聚合的硬质聚合物。 此橡胶弹性体粒子,直至中间层为止的橡胶弹性体的平均粒径为240nm。另外,该橡胶弹性 体粒子中,最内层与中间层的总重量,为粒子整体的70 %。
[0133] 以表1所示的比例将上述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与上述的橡胶弹性体粒 子混合,形成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另外,表1中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是指橡胶 弹性体粒子中最内层与中间层的总重量占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比例。
[0134] 这些实施例中,如以下所述,制作两层构成的层叠膜,因此,其构成层叠膜的丙烯 酸系树脂层仅为一层,但表1中为了方便,在"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栏内,示出构成层叠 膜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数据。以下公开的例中,制作两层构成的层叠膜的情况及制作单层 构成的膜的情况也与此相同。
[0135] 另一方面,使用住化 Styron Polycarbonate 株式会社制的 "CALIBRE301-10",作 为聚碳酸酯系树脂。
[0136] 将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置入65mmtp的单轴挤压机,并将上述聚碳酸酯系树 脂置入45nmicp的单轴挤制机,以使其熔融,并以多歧管方式使其熔融层叠一体化,经由设 定温度为26〇°C的T型模进行挤压。将所得的膜状物夹入表面平滑的一对金属制辊之间以 进行成形,由此制作双层构成的层叠膜。此时,通过调节挤压机的挤压量,可使整体厚度、丙 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及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分别形成表1所示的值。对于所得的层 叠膜,测定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〇,其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 膜,卷绕性良好,而该结果在表1中以"〇"记载。另外,这些例中,即使将所得的层叠膜弯 折,也不会破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该结果在表1中记载为" ◎"。
[0137] [实施例5及6]
[0138] 除了形成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层 构成以外,依照上述实施例1~4制作层叠膜。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弹性体粒子 的含量,如表1所示,与实施例2相同为20%。另外,整体厚度、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 度、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分别如表1的各栏所示。所得 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 叠膜其卷绕性也良好,另外,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此结果也 与上述实施例1~4相同,记载于表1。
[0139] [实施例7及8]
[0140] 准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作为用来形成丙烯 酸系树脂层的母体树脂。将其作为母体树脂B。另外橡胶弹性体粒子,使用与实施例1~4 相同的粒子。接着,以使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成为20%的方式,与上述母体树脂B混合, 作为用来形成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3及4所示的相同,使用在母体树脂A中以7 %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 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另外,聚碳酸酯系树脂,也使用与实施例1~4相同的树脂。除了使 用这两种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及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外,依照上述的实施例5及6,分别制 作以下两种层叠膜: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 层构成中,在实施例7中各层厚度为45 μm/10 μm/5 μm(整体厚度为60 μm)的层叠膜,另 外,在实施例8中各层厚度为30 μ m/5 μ m/5 μ m (整体厚度为40 μ m)的层叠膜。所得的层 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膜, 卷绕性也良好,且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与上述实施例1~4 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0141] [实施例9]
[0142] 使用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中 含有比例为20%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并使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为 50 μ m,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为30 μ m (整体厚度80 μ 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4 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 示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膜,卷绕性也良好,另外,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 裂的情形。与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0143] [实施例 10]
[0144] 使用在母体树脂B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96/4的共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