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及其光学补偿方法_4

文档序号:9578680阅读:来源:国知局
89°,Ro = 55nm,Rthl = 208nm,单光轴C-补偿膜Rth2 = 47.6nm,暗态漏光0.129nit。由图16a与图la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经以上参数的补偿架构补偿后的液晶面板,暗态漏光集中在垂直视角附近,漏光范围集中在较小的视角范围内,且漏光量明显低于现行的单层补偿造成的暗态漏光。由图16b与图lb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经以上参数的补偿架构补偿后的液晶面板,全视角对比度分布明显优于现行单层补偿的全视角对比度分布,特别是在近水平视角区域的对比度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0110]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针对该液晶光程差LC Λ ND在[282.6nm,301nm],液晶预倾角范围为[85°,90° ]的光学补偿架构,通过合理的设置双光轴A-补偿膜以及单光轴C-补偿膜的补偿值,能够将液晶面板的暗态漏光严重的角度由近水平视角区域往近垂直视角区域偏转;并且能够从总体上有效地减弱液晶面板的暗态漏光并且保证漏光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
[0111]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a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包括第一偏光层、垂直配向液晶盒、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相对两侧; 所述液晶面板补偿架构还包括一层双光轴A-补偿膜、一层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一层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 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第一、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 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与所述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所述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其中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位于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与垂直配向液晶盒之间; 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液晶光程差LCAND范围为[282.6,301]nm,液晶分子的预倾角Θ范围为[85°,90° ];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o的取值范围为55nm ^ Ro ^ 78nm,其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为208nm ( Rth ( 293nm ;所述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的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均为Y1 ( Rth ( Y2 ;其中Y1、Y2满足下式:Υ1 = -0.000949χ2-0.0394χ+79.34 ; Υ2 = -0.003257χ2+1.01χ_19.2,其中χ为双光轴Α-补偿膜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o以及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范围通过如下公式调整获得:Ro = (Nx-Ny)*dl,Rth = [(Nx+Ny)/2_Nz]*dl ; 其中,Nx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给出的最大折射率的X方向的折射率,Ny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折射率,Nz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l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慢轴与双光轴A-补偿膜位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同一侧的第一或第二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吸收轴夹角为90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补偿架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外侧的第三保护层,第三保护层的材料均为三醋酸纤维素。5.一种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包括第一偏光层、垂直配向液晶盒、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相对两侧; 所述液晶面板补偿架构还包括两层双光轴A-补偿膜、一层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一层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 所述两层双光轴A-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第一、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两层双光轴A-补偿膜与所述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所述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设置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或者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与所述第一偏光层之间;其中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位于一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与垂直配向液晶盒之间; 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液晶光程差LCAND范围为[282.6,301]nm,液晶分子的预倾角Θ范围为[85°,90° ];所述两层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内光程差之和补偿值Ro的取值范围为55nm< Ro ^ 78nm,其面外光程差之和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为208nm< Rth ^ 293nm ;所述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的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均为Yl ( Rth ( Y2 ;其中Y1、Y2满足下式:Yl = -0.000949x2-0.0394x+79.34 ;Y2 = -0.003257χ2+1.01χ-19.2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0以及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范围通过如下公式调整获得:Ro = (Nx-Ny)*dI,Rth = [(Nx+Ny)/2~Nz]*dl ; 其中,Nx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给出的最大折射率的X方向的折射率,Ny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折射率,Nz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l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厚度。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层的双光轴A-补偿膜的慢轴与双光轴A-补偿膜位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同一侧的第一或第二偏光膜的吸收轴夹角为90度。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架构的光学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液晶光程差LCAND范围为[282.6,301]nm,液晶分子的预倾角Θ范围为[85°,90° ]; 调整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o的取值范围在55nm ^ Ro ^ 78nm ; 调整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在208nm ( Rth ( 293nm ;以及 调整所述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的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在Yl ( Rth ( Y2 ;其中Y1、Y2满足下式:Yl = -0.000949x2-0.0394x+79.34 ; Y2 = -0.003257χ2+1.01χ-19.2,x为双光轴A-补偿膜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架构的光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o的取值范围以及调整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时,通过下式进行调整获得:Ro = (Nx-Ny)*dI,Rth = [(Nx+Ny)/2_Nz]*dl ; 其中,Nx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给出的最大折射率的X方向的折射率,Ny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折射率,Nz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l为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的厚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面板架构的光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面补偿值Ro及Rth的取值范围的步骤中,当所述双光轴A-补偿膜为双层时,所述Ro及Rth的取值范围为双层双光轴A-补偿膜的补偿值之和。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其包括第一偏光层、垂直配向液晶盒、第二偏光层,一层双光轴A-补偿膜、一层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一层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液晶光程差LCΔND范围为[282.6,301]nm,液晶分子的预倾角θ范围为[85°,90°];双光轴A-补偿膜的面内光程差补偿值Ro的取值范围为55nm≤Ro≤78nm,其面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为208nm≤Rth≤293nm;第一单光轴C-补偿膜及第二单光轴C-补偿膜的补偿值Rth的取值范围均为Y1≤Rth≤Y2;Y1、Y2满足下式:Y1=-0.000949x2-0.0394x+79.34;Y2=-0.003257x2+1.01x-19.2,x为双光轴A-补偿膜外光程差补偿值Rth的取值。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偿值,搭配特定的补偿架构和偏光片角度的设定能够调整液晶面板的暗态漏光严重的角度。
【IPC分类】G02F1/13363
【公开号】CN105334670
【申请号】CN201510896667
【发明人】海博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