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71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节拍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拍测试仪,包括定时器电路、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RC振荡器和扬声器,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单稳多谐振荡器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单稳多谐振荡器还与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RC振荡器与第三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扬声器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接,定时器电路在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本实用新型节拍测试仪的输出稳定性高,范围宽,音质好,还能实时监测电路的工作状态。
【专利说明】节拍测试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拍测试仪,属于电子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节拍测试仪是一种新颖的节拍器,性能越来越优越,如稳定的等值性,足够的速度范围,速度可变,调节方便、准确,代替传统的机械节拍器,广泛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可让人们聆听音乐打击拍节的时候,由测试仪采集到打击的拍节和音乐的标准拍节做对t匕,并反馈结果,强弱和频率均可以进行比对。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可以提高乐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节拍测试仪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节拍测试仪,能够输出每分钟40?210拍节奏的音乐节拍,节拍输出稳定性高,音质好,还能实时监测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器电路、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RC振荡器、扬声器驱动电路和扬声器,所述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还与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RC振荡器与第三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扬声器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还设有滤波电容Cl,所述定时器电路为RC环形振荡器,包括相并联的第四电阻R4和可调电容C3,使其在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
[0006]前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RC振荡器输出4KHz的输出信号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驱动电路工作。
[0007]前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包括74HC123芯片,所述74HC123芯片的A端为输入端,B端接地,CLR端接高电平,所述74HC123芯片的Q端输出固定宽度的脉冲,用于连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
[0008]前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5与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地相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拍测试仪,采用定时器电路能够在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输出每分钟40?210拍节奏的音乐节拍,而且,通过单稳多谐振荡器将定时器电路的宽脉冲变为窄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节拍输出稳定性高,音质好,还能实时监测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拍测试仪的系统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电路的电路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所示,一种节拍测试仪,包括定时器电路、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U1、第二与非门U2、RC振荡器、扬声器驱动电路和扬声器S,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Ul的输入端(两路输入共同连接)相连接,第一与非门Ul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电源VCC相连接,单稳多谐振荡器与第二与非门U2的输入端(两路输入共同连接)相连接,第二与非门U2的输出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VCC相连接,单稳多谐振荡器还与第三与非门U3的一输入端相连接,RC振荡器与第三与非门U3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扬声器驱动电路与扬声器S相连接。
[0016]第一发光二极管Dl是检测定时器电路的工作状态,第二发光二极管D2是检测单稳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状态,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路R2在电路中起限流的作用,、第一与非门Ul、第二与非门U2,能够提高电路可靠性,防止外界干扰,意外使第一发光二极管Dl、第二发光二极管D2亮起。
[0017]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VCC相连接,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还设有滤波电容Cl,单稳多谐振荡器将定时电路送来的脉冲进行处理,也就是将宽脉冲变为窄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S,如图2所示,单稳多谐振荡器包括74HC123芯片,74HC123芯片的A端为输入端,B端接地,CLR端接高电平,74HC123芯片的Q端输出固定宽度的载脉冲,用于连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使用74HC123芯片能够听到短音(高频率的节拍),提高音乐节拍的输出质量;
[0018]如图3所示,所述定时器电路为RC环形振荡器,包括相并联的第四电阻R4和可调电容C3,使其在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包括输出输出每分钟40?210拍节奏的音乐节拍。
[0019]所述RC振荡器输出4KHz的输出信号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驱动电路工作。
[0020]如图4所示,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5与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扬声器S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地相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的电源VCC为+5V电压供电,功耗低,采用定时器电路能够在
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输出每分钟40?210拍节奏的音乐节拍,而且,通过单稳多谐振荡器将定时器电路的宽脉冲变为窄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节拍输出稳定性高,音质好,还能实时监测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器电路、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RC振荡器、扬声器驱动电路和扬声器,所述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稳多谐振荡器、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还与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RC振荡器与第三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扬声器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电源输入端还设有滤波电容Cl,所述定时器电路为RC环形振荡器,包括相并联的第四电阻R4和可调电容C3,使其在0.667Hz-3.5Hz范围内振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RC振荡器输出4KHz的输出信号脉冲,用于驱动扬声器驱动电路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多谐振荡器包括74HC123芯片,所述74HC123芯片的A端为输入端,B端接地,CLR端接高电平,所述74HC123芯片的Q端输出固定宽度的脉冲,用于连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拍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5与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i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地相连接。
【文档编号】G10L25/81GK204045203SQ20142053201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赵淑荣, 李明 申请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