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84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声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声发生装置,更详细地说是关于这样一种音声发生装置将在供电时输出既定音声信息的音源部件即本体、和给本体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给装置分别设置,只有当本体和电源供给装置相结合时才能够再生音声IC内贮存的既定音声信息。
一般,象戒指、首饰、携带电话以及钥匙链这样的饰品或者偶人等,只重视美感价值。然而最近,随着半导体技术发展和需要者开始喜欢能体现独自个性的制品,在饰品及偶人等上面也开始附加某种实用机能。
例如,内藏小型薄型化音声IC的首饰,当打开盖子时音声IC所设定的音声信息被放音;还有一些戒指,当按某一部位时就点灯或发出音声;还有的偶人,在录音之后按某一部位时就会重放被录音的音声。
但是,已有戒指、首饰、携带电话及钥匙链等,是将音声IC、扬声器及干电池等全部内藏于一起,制品的体积大,重量重,制品的高贵感低下。
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音声发生装置,其是将两个特定制品以一套形式制做,将音声发生装置的构造两分化,只有当两个制品处于电连接时候音声信息才再生,由此使特定制品构造小型化,能实现独特个性及机能,能提高制品美学价值及商品性能。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音声发生装置包括音源部件和电源部件;音源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在由导电性材质的第1壳体形成的第1收纳室内插入音声再生部并使其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和第1壳体电连接,在第1收纳室上部盖有第1保护帽并使该保护帽与音声再生装置另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电连接;电源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在由导电材质的第2壳体形成的第2收纳室内插入干电池并使该电池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与该收纳室电连接,在干电池外围,由其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的缘部到另一端电源供给端子的特定部位包覆第1绝缘体,在被第1绝缘体包覆着的干电池另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部分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在当施以压力时收缩,除去压力时复元,在与弹性体相对称一面形成有突出部,弹性体收缩时与干电池另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相接触的第2保护帽插入弹性体、保护干电池,在干电池和第2保护帽外面包覆有第2绝缘体,使第2保护帽和第2盖体相绝缘;此时,第1及第2壳体与第1及第2保护帽分别电连接,向音声再生部供电,于是输出贮存着的音声情报。
或者所音源部件包括形成有第1收纳室的导电性材质的第1壳体,和、收纳于所说第1收纳室内、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和所说第1壳体电连接并输出贮存着的音声情报的音声再生部,和、封盖所说第1收纳室、与所说音声再生部的另一端电源收容端子电连接并保护所说音声再生部的第1保护帽,和、包覆所说音声再生部和所说保护帽并使所说音声再生部和所说第1保护帽与第1壳体绝缘的第1绝缘体;或者说电源部件包括形成有第2收纳室的导电性材质的第2壳体,和、收纳于所说第2收纳室内、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和所说第2壳体电连接并向所说音声再生部供电的干电池,和、从所说干电池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的缘部到另一端电源供给端子的特定部位沿着所说电源供给部侧面包覆的第2绝缘体,和、位于所说另一端电源供电端子处的被所说第2绝缘体包覆处、施加压力时收缩、除去压力时复元的弹性体,和第2保护帽,其在与所说弹性体相对一面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插入于所说弹性体保护所说干电池,当所说弹性体收缩时所说突出部与所说干电池的另一端电源供给端子接触,和、包覆所说干电池和所说第2保护帽的外侧面、使所说第2保护帽和所说第2壳体绝缘的第3绝缘体。
再例如,所说音声再生部是由①带有信号传送构造、正电极构造、负电极构造的印刷电路基板、和②实装于印装电路基板上并与信号传送构造、正电极构造,负电极构造电连接、贮存有音声信号的音声IC、以及③与信号传送结构电连接、将从音声IC输出的音声信号再生成使用者能够认识的音声情报的扬声器所构成。
最好是,正电极结构与第1壳体连接、负电极结构与第1保护帽连接;与第2壳体接触的一侧的电源供给端子是干电池的正电极,与第2保护帽接触的另一侧电源供给端子是干电池的负电极。
另外,在印刷电路基板侧面形成有印刷了负电极结构的复数个端子连接沟,在第1保护帽与印刷电路基板相对一面相应于端子连接沟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有插入于端子连接沟的连接端子,与扬声器相对的第1保护帽的内面以半球形形成并突出于第1壳体外部,在扬声器和第1保护帽上面之间形成一定大小的谐振空隙使声音共振,在保护帽的内面形成有音声放出通道。
最好,所说弹性体是弹簧,所说负电极的与突出部对应部分以外部分包覆有第1绝缘体。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音声发生装置。


图1是本发明音源部件既本体的分解构造立体图。
图2是图1纵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电源部件即电源供给装置分解构造立体图。
图4是图3纵断面图。
图5是本体与电源供给装置相连接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音声发生装置电路概略图。
参考图1及图3,本发明音声发生装置是由当供电时输出特定音声信息的本体100、和当与本体100电连接时为再生音声信息而向本体100供电的电源供给装置200所构成。
参考图1及图2,音源部件即本体100由第1壳体110和音声再生部150构成,第1壳体110是导电材料构成的,它使音声再生部150的正电极和电源供给部250的正电极相连接,在其一侧面以一定深度形成收纳和保护音声再生部150的收纳室115。
另外,收纳于第1壳体110内的音声再生部150是由印刷有导电结构的印刷电路基板160,和实装于印刷电路基板160上再生设定音声信息的音声IC170、和通过印刷电路基板160上形成的信号传送结构163和电线175与音声IC170电连接并输出由音声IC170传递的音声信息的扬声器180、和与印刷电路基板160连接并将扬声器180及印刷电路基板160封盖保护的保护帽190所构成。
在此,在印刷电路基板160相对两侧面连接保护帽190的端子连接沟162以一定深度形成,在印刷电路基板160之上形成有端子连接沟162的部分,从实装有音声IC170面的缘部及至侧面形成有负电极结构164,该负电极结构164同音声IC170的负端子相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相对于收纳室115基底面的印刷电路基板160的一面既定部位形成有给音声IC170供正电的正电极结构166,由此与第1帽体110电连接起来,正电极结构166是被部件168(图中没示出)与音声IC170的正端子相连接的。
最好,为使正电极结构166和收纳室115的基底面安稳接触,降低制品不合格率,在印刷电路基板160与收纳室115基底面之间设置导电材质的弹性体,例如弹簧120。
另外,保护帽190由导电材料构成,在保护帽190的与印刷电路基板160相对的一面形成有收容印刷电路基板160和扬声器180的收容空间,在保护帽190下部与端子连接沟162相对应处以既定长度向外突出形成有连接端子192,它不仅将印刷电路基板160和保护帽190连接为一体,而且还将保护帽190与负电极结构164电连接起来。
另外,与扬声器180相对的保护帽190的内面以半球形形成并突出于第1壳体110的外部,在半球形状的上部形成有将由扬声器180输出的音声信息向保护帽190外部送出的音声放出通道。
在此,将保护帽190内面做成半球形状的理由是将扬声器180和保护帽190内面之间间隙以一定间隔分隔,使扬声器180输出的音声信息充分共振向外放出,从而使音声信息的音值增幅,再者,可以防止音声再生部150和电源供给部250内面连接时音声放出通道194完全被电源供给部250所封死,从而使向保护帽190外部放出的音声信息音值增幅。
如上所述,第1壳体110与正电极结构166连接,正电流通,保护帽190与负电极结构164连接,负电流通,故当将音声再生部150插入收纳室115内时会发生短路。为此,在音声再生部150的与印刷电路基板160和扬声器180及保护帽190接触的外周用绝缘胶带130包覆,使第1壳体110与保护帽190相互绝缘。
最好是,上述构造的音声再生部150还包含有麦克风和录音装置,以利于使用者能够随意将音声情报贮存于音声IC170内。由此,使用者不仅是已经贮存的音声情报,即便是其自己随意贮存的音声情报也可以通过扬声器180进行再生。没作说明的符号140是指在已用绝缘胶带130包覆的音声再生部150外周再行包覆的绝缘体。
参考图3及图4,本发明的电源部件即电源供给装置200是由第2壳体210和电源供给部250所构成。
这里,第2壳体210是导电材质构成的,将电源供给部250的正电极与第1壳体110电连接,在其一侧以一定深度设置收纳保护电源供给部250所用的收纳室215。
另外,电源供给部250包括具备正电极266和负电极264的干电池260、位于干电池260负电极264一侧的与干电池260电连接并保护干电池260的保护帽290、设于干电池260与保护帽290之间并使用保护帽290和干电池260电连接从而起到开关作业的弹簧270,使电源供给部250与弹簧270绝缘的第1绝缘体230,使第2壳体210和电源供给部250绝缘的第2绝缘体240。
在此,干电池260正电极266和第2壳体210连接,负极264在弹簧270压缩时与保护帽290连接。
最好是,在干电池260正电极266和收纳室215基底面之间设导电材质的弹性体,例如弹簧220,以使干电池260正电极266与第2壳体210安稳地接触,降低制品次品率。
另外,保护帽290以与保护帽190内面相对应的半圆形状形成,在保护帽290的与干电池260负电极264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在弹簧270压缩时与负电极264相接触的突出部295。
另外,为了在本体100与电源供给装置200分离时使导电材质的弹簧270与干电池260负电极264相绝缘形成断路,而在本体100与电源供给装置200接触、弹簧270压缩时,使保护帽290与负电极264接触形成回路,从而延长干电池寿命,第1绝缘体230由干电池260的负电极264一定部位沿侧面直到正电极266的缘部包覆,即如图4所示,将负电极264的与突出部295相对应部分以外部分全部用第1绝缘体230包覆。
这时,如果在保护帽290和干电池260之间不采用具有开关作用的弹簧270、将保护帽290和干电池负电极264直接连接,当不小心将导电物质置入电源供给装置200内时,导电物质就会使与正电极266连接的第2壳体210和与负电极264连接的保护帽290连接形成回路,就会造成干电池寿命明显缩短。
另一方面,第2绝缘体240呈形成有穿通通道245的圆筒形状,在该穿通通道245内插入被第1绝缘体230包覆的干电池260和弹簧270及保护帽290,从而使负电流通的保护帽290与正电流通的第2壳体210相绝缘,使电源供给部250的组装作业容易进行。
以下参照图5及图6说明一下上述构造的本体和电源供给装置的组装及作用。
首先说明一下本体100的组装过程,将音声IC170实装于印刷电路基板160上并使信号传送结构163和负电极结构164及正电板结构166相连接,利用电线175连接信号传送结构163及扬声器180,与音声再生部150相组合。
接下来,为保护印刷电路基板160和扬声器180,使印刷电路基板160端子连接沟162与保护帽190的连接端子192相结合,将扬声器180上部用保护帽190包覆。这时,连接端子192插入于端子连接沟162内,印刷电路基板160和保护帽190被联接起来,同时印刷电路基板160的负电极结构164与保护帽190被电连接起来。
当印刷电路基板160和保护帽190结合为一体后,为使具有负极性的保护帽190与具有正极性的壳体110相绝缘,用绝缘胶带130从保护帽190内面缘部直到印刷电路基板160一侧缘部进行包覆。
接着,为使在印刷电路基板160一侧形成的正电极结构166和壳体110电连接,在收纳室115基底面放置弹性体、例如弹簧120后,将音声再生部150插入收纳室115内并保证正电极结构166与弹簧120上部接触。
在此,为防止音声再生部150由于振动或冲击从收纳室115脱离出来,最好是用粘接剂将绝缘胶带1 30粘接于收纳室115内壁上面。这种场合,由于粘接剂硬化产生气体,音声再生部150会从收纳室115基底面脱离下来,从而发生接触不良。但是,如图2所示,在收纳室115基底面和印刷电路基板160之间设置弹性体。如弹簧120,就会使正电极结构166和壳体110安稳地接触。
下面,说明一下电源供给装置200的组装过程。
首先,为使弹簧220和干电池260绝缘,由负电极264的与突出部295相对应部以外部分沿干电池260周面一直到干电池260正电极266缘部用第1绝缘体230包覆。
另外,在用第1绝缘体230包覆的负电极264上面放置起开关作用的弹簧270之后,将保护帽290的突出部295结合于弹簧270上端。此时,借弹簧270弹性力干电池260的负电极264与保护帽290以一定距离被分隔开。
接着,为了使干电池260和保护帽290相互固定,使具有负极性的保护帽290和具有正极性的第2壳体210相绝缘,顺序地将用第1绝缘体230包覆的干电池260和弹簧270以及保护帽290插入第2绝缘体240的穿通通道245内。
接着,在保持干电池260正电极266与收纳室215基底面相对的状态下将电源供给部250插入收纳室215之后,为防止电源供给部250由于振动或冲击等原因由收纳室215脱离出来,采用粘接剂将绝缘胶带230粘接到收纳室215侧壁上。
这种场合,由于粘接剂硬化产生气体音声再生部250会脱离于收纳室115基底面,发生接触不良。但是,如图4所示那样,如果在收纳室115基底面和干电池160正电极266之间设置弹性体,例如弹簧220,就可以保持正电极结构266与第2壳体210安定地连接。
以上说明一下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的动作。
首先,为给本体供电输出贮存于音声IC170中的音声,如图5所示连接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于是形成图6所示回路,干电池260给音声IC170供电,音声IC170检出贮存于存储器内的音声数据传送给扬声器180,传声器180将由音声IC170传来的音声数据构成的音声情报进行再生,向外部输出。
参考图5,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接触的场合,相同极性接触形成供电回路,即与正电极166、266电连接的第1壳体110和第2壳体210的内面缘部相接触,与负电极164、264电连接,收纳于第1、第2壳体110、210内的保护帽190、290相互接触,从而形成供电回路。
象这样当同极性电极连接时,电流沿干电池正极266、弹簧220、第2壳体210、第1壳体110、弹簧120及印刷电路基板160的正电极结构166流动,正电被加于音声IC170上面。
另外,借上述回路音声IC170被加正电时,音声IC170检出贮存于存贮器中的音声数据,将音声数据输出给扬声器180。扬声器180接受到由音声IC170输出的音声数据的输入,将音声IC170内记录的音声进行再生向外部输出。
另一方面,供给音声IC170的电通过印刷电路基板160的负电极结构164,保护帽的连接端子192、音声再生部115的保护帽190及电源供给部250的保护帽290,提供给干电池260的负电极处的电路。
根据本发明,当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连接的时候,有一定的压力加到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上面,借此压力具有弹性力的弹簧270被压缩并使保护帽290的实出部295与干电池260的负电极264相接触。
在此,当本体100和电源供给装置200互不相合,独自存在的时候,弹簧270复元,保护帽290脱离干电池260的负电极264。在此状态下,即使由于不注意将导电物质连接于电源供给装置200,使第2壳体210和保护帽290相连接时,由于弹簧270没压缩,保护帽290和干电池260的负电极264不会接触,电源供给装置200不处于断路。因此,不会出现电流由正电极266通过第2壳体210和保护帽290流向负电极264的事情,故可提高干电池寿命。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最佳实施形态,但是,之于本发明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及精神前提下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也是能够实施的。即,本发明音声发生装置不仅限于成对戒指(couple ring),首饰、偶人、杯子等多种多样制品也是适用的。
根据本发明,成套的两件制品中,在其中任一制品内设置能输出音声信息的本体,而在另一制品内设置给本体供电的电源供给装置,只当本体和电源供给装置相接触时才会输出音声情报。因此具有制品小型化,能体现独自个性,提高内藏有音声发生装置制品高贵性等效果。
权利要求
1.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音源部件和电源部件;其中音源部件包括形成有第1收纳室的导电性材质的第1壳体,和、收纳于所说第1收纳室内、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和所说第1壳体电连接并输出贮存着的音声情报的音声再生部,和、封盖所说第1收纳室、与所说音声再生部的另一端电源收容端子电连接并保护所说音声再生部的第1保护帽,和、包覆所说音声再生部和所说保护帽并使所说音声再生部和所说第1保护帽与第1壳体绝缘的第1绝缘体;所说电源部件包括形成有第2收纳室的导电性材质的第2壳体,和、收纳于所说第2收纳室内、一端的电源收容端子和所说第2壳体电连接并向所说音声再生部供电的干电池,和、从所说干电池一端的电源供给端子的缘部到另一端电源供给端子的特定部位沿着所说电源供给部侧面包覆的第2绝缘体,和、位于所说另一端电源供电端子处的被所说第2绝缘体包覆处、施加压力时收缩、除去压力时复元的弹性体,和第2保护帽,其在与所说弹性体相对一面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插入于所说弹性体保护所说干电池,当所说弹性体收缩时所说突出部与所说干电池的另一端电源供给端子接触,和、包覆所说干电池和所说第2保护帽的外侧面、使所说第2保护帽和所说第2壳体绝缘的第3绝缘体;第1及第2壳体与第1及第2保护帽分别电连接,向音声再生部供电,于是输出贮存着音声情报。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说音声再生部是由①带有信号传送构造、正电极构造、负电极构造的印刷电路基板、和②实装于印装电路基板上并与信号传送构造、正电极构造,负电极构造电连接。贮存有音声信号的音声IC、以及③与信号传送结构电连接将从音声IC输出的音声信号再生成使用者能够认识的音声情报的扬声器所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说的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正电极结构与第1壳体连接、负电极结构与第1保护帽连接。
4.按权利要求3所说的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印刷电路基板侧面形成有印刷了负电极结构的复数个端子连接沟,在第1保护帽与印刷电路基板相对一面相应于端子连接沟部分向外实出形成有插入于端子连接沟的连接端子,与扬声器相对的第1保护帽的上部面以半球形形成开实出于第1壳体外部,在扬声器和第1保护帽上面之间形成一定大小的谐振空隙使声音共振,在保护帽的内面形成有音声放出通道。
5.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与第2壳体接触的一侧的电源供给端子是正电极,与第2保护帽接触的另一侧电源供给端子是负电极。
6.按权利要求5所说的音声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弹性体是弹簧,负电极的与实出部对应部分以外部分包覆有第1绝缘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音声发生装置,包括音源部件和电源部件;其中音源部件包括第1壳体、音声再生部、第1保护帽、第1绝缘体;所说电源部件包括第2壳体、干电池、第2绝缘体、弹性体、第2保护帽、第3绝缘体;第1及第2壳体与第1及第2保护帽分别电连接,向音声再生部供电,于是输出贮存着音声情报。具有制品小型化,能体现独自个性,提高内藏有音声发生装置制品高贵性等效果。
文档编号G10K11/00GK1291743SQ9912216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1日
发明者朴振奎 申请人:朴振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