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6661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情况相符的检测信号。弦槌传感器24针对相应琴槌4设置。每一个弦槌传感器24向控制器10输出与相应弦槌4的工作情况相符的检测信号。踏板传感器23针对相应踏板3设置。每一个踏板传感器23向控制器10输出与相应踏板3的工作情况相符的检测信号。
[0034]尽管未示出,但是控制器10包括CPU、ROM、RAM通信接口等等。CPU执行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用于使得控制器10执行各种控制。
[0035]响板7是木制的板状构件,且响板肋75和弦马6附接到响板7。在张力下拉伸的琴弦5部分地接合弦马6。在该结构中,响板7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琴弦5而琴弦5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响板7。
[0036]在三角钢琴I中,声学换能器50连接到响板7,使得每一个声学换能器50被连接到背柱9的相应的支撑构件55 (其作为固定支撑部分)支撑。每一个支撑构件55用例如铝材料这样的金属形成。背柱9与框架协作以支撑琴弦5的张力且构成三角钢琴I的一部分。
[0037]图3是显示了响板7的背表面的视图,用于说明声学换能器50所安装的位置。
[0038]每一个声学换能器50连接到响板7且设置在附接到响板7的多个响板肋75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在图3中,具有相同结构的多个(例如两个)声学换能器50连接到响板7。可以将仅一个声学换能器50连接到响板7。每一个声学换能器50设置在尽可能靠近弦马6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声学换能器50设置在响板7的背表面的一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声学换能器50与弦马6相对,响板7插置在它们之间。在以下的说明中,从三角钢琴I的演奏者侧观察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垂直)方向分别称为“X轴线方向”、“Y轴线方向”和“Z轴线方向”。Z轴线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X轴线方向和Y轴线方向(X-Y方向)对应于水平方向。X-Y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个例子。
[0039]图4A和4B每一个显示了固定到支撑构件55的声学换能器50连接到响板7的状态。图4显示了在运输时声学换能器50的状态,而图4B显示了声学换能器50已经遭受随时间的变化之后的状态。
[0040]声学换能器50是音圈类型促动器且主要通过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振动单元(可动单元)200和连接构件R构成。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经由支撑构件55相对于背柱9固定设置。换句话说,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处于相对于背柱9固定的状态。振动单元200包括电磁親合到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电磁親合部分EM和从电磁親合部分EM向上延伸的杆部分91。在基于音频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入到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时,电磁親合部分EM被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驱动,以便沿Z轴线方向振动。
[0041]连接构件R具有杆部分101。在运输时,电磁耦合部分EM通过阻尼器53 (作为运动限制构件的一个例子)相对于水平方向(X-Y方向)定位,使得连接构件R的杆部分101的轴线C2与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轴线Cl同轴线(即对准)。换句话说,阻尼器53限制振动单元200沿水平方向相对于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运动。轴线Cl与沿Z轴线方向的和振动方向重合的轴线平行,振动单元200在该振动方向上振动,即轴线Cl平行于Z轴线。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
[0042]连接构件R设置在响板7和振动单元200之间,用于将振动单元200的振动传递到响板7。具有指向构件111和夹头构件112的第二关节部分J2固定到响板7。振动单元200和连接构件R彼此连接,以便由于第一关节部分Jl处的弯曲而相对于彼此倾斜,且连接构件R和响板7彼此连接,以便由于第二关节部分J2处的弯曲而相对于彼此倾斜。
[0043]尽管将详细描述第一关节部分Jl和第二关节部分J2的结构,但是关节部分J1、J2每一个具有球关节结构。连接构件R的第一端部1la (其是杆部分101的下端部)连接到第一关节部分J1,且设置在杆部分91的上端的球部分92在第一关节部分Jl中可旋转。设置在连接构件R的杆部分101的第二端部1lb的上端处的球部分102在第二关节部分J2中可旋转。
[0044]连接构件R可绕垂直于Z轴线的任何轴线旋转,而第一关节部分Jl的第一枢转点Pl用作枢转中心。由此,由于第一关节部分Jl处的弯曲,连接构件R相对于振动单元200的轴线Cl (其与Z轴线重合)可倾斜。连接构件R也可绕垂直于Z轴线的任何轴线旋转,而第二关节部分J2的第二枢转点P2用作枢转中心。因此,由于第二关节部分J2处的弯曲,连接构件R相对于Z轴线可倾斜。造成第一关节部分Jl和第二关节部分J2处的弯曲的运动基本上是枢转运动。
[0045]确保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和电磁耦合部分EM之间适当的电磁耦合的最佳方式是使得连接构件R的轴线C2和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轴线Cl彼此对准。换句话说,轴线C2和轴线Cl彼此同轴线地对准,以用于适当的电磁耦合。然而,在响板7由于随时间的变化而遭受尺寸改变或变形时,连接构件R所连接的部分(换句话说,固定到响板7的指向构件111)也会沿水平方向移位。如果指向构件(pointer member) 111沿水平方向移位到电磁耦合部分EM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不能被阻尼器53保持的程度,则电磁耦合部分EM和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变得不适当,造成振动单元200无法适当地振动的风险。
[0046]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位移吸收机构,以用于防止在水平方向上电磁耦合部分EM相对于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位置变化(即使在响板7遭受了随时间的水平位移的情况下)。不可能无限制地应对响板7的水平位移。然而,因为响板7随时间的位移量可被估计,所以仅需要缓冲估计(预定)范围内的位移。
[0047]在产品使用初期非常难以发现如上所述的问题。此外,必要的是构思一种机构,其使得沿Z轴线方向的振动传递功能能被保持,同时吸收沿水平方向的尺寸改变。为了实现这样的机构,需要新颖或独特的想法。根据本实施例,至少两个关节部分Jl、J2设置在响板7和振动单元200之间。
[0048]更具体地,在连接构件R所连接的响板7的部分在预定范围内沿水平方向移位时,例如在图4B所示的位移量D内,由于关节部分Jl、J2处的弯曲,第二关节部分J2相对于背柱9(或相对于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沿水平方向移位,由此连接构件R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单元200不沿水平方向移位也不倾斜。因此,振动单元200在较长时间内不沿水平方向移位且不倾斜,从而球部分92相对于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的沿水平方向的位置不改变。由此,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和电磁耦合部分EM之间的电磁耦合可被适当保持,且声学换能器50保持振动单元200向响板7传递振动的良好功能。
[0049]如图4A所示,沿Z轴线方向在电磁耦合部分EM的下端(换句话说,振动单元200的在背柱9附近的那一端)的位置和第一关节部分Jl的位置(其是通过第一枢转点Pl的位置限定的)之间的距离被限定为LI,而第一关节部分Jl的位置和第二关节部分J2的位置(其通过第二枢转点P2的位置限定)之间的距离被限定为L2。距离LI比距离L2更小。
[0050]由于距离LI比距离L2更小,所以杆部分91的挠曲刚度可被加强,而不需要增加其厚度,且振动单元200不太可能相对于Z轴线倾斜。因此,在传递振动时,第一关节部分Jl或球部分92的位置被防止因驱动力而暂时地沿水平方向移位。这也可以保持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和电磁耦合部分之间适当地电磁耦合。
[0051]将在下文描述第一和第二关节部分Jl、J2。
[0052]如图5A的纵向截面图所示,第二关节部分J2具有球关节结构,球关节结构包括指向构件111和夹头构件112。指向构件111通过螺钉103固定到响板7,且夹头构件112通过螺钉103在其凸缘处被固定到指向构件111。
[0053]连接构件R的球部分102设置在指向构件111的锥形表面Illa和夹头构件112的锥形表面112a之间。夹头构件112固定地紧固到指向构件111,由此球部分102沿Z轴线方向的位置通过锥形表面Illa和锥形表面112a确定或限定。
[0054]在指向构件111沿包括水平方向上分量的方向(即沿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或与振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位了响板7的位移时,球部分102可因此在锥形表面111a、112a中绕垂直于Z轴线的轴线(绕X轴线或Y轴线)旋转。因此,连接构件R被允许相对于Z轴线绕枢转点P2倾斜,而没有过大的力施加于连接构件R。
[0055]如同第二关节部分J2,第一关节部分Jl具有球关节结构,所述球关节结构包括指向构件141和夹头构件142,如图5B所示。指向构件141固定到连接构件R的第一端部101a,且夹头构件142在其凸缘通过螺钉固定到指向构件141。
[0056]球部分92设置在指向构件141的锥形表面141a和夹头构件142的锥形表面142a之间。夹头构件142固定地紧固到指向构件141,由此球部分92沿Z轴线方向的位置通过锥形表面141a和锥形表面142a确定或限定。
[0057]在连接构件R通过响板7的位移倾斜时,锥形表面141a、14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