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95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中,前部灯设置在由前半罩和后半罩结合而成的车把罩的左、右方。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0-247277中,公开了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中,在构成车把罩的一部分的前半罩上一体形成了灯的壳体。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将车把罩和灯的壳体形成为一体,当车把罩的左、右两端部产生损伤等时,必须更换整个车把罩,使得维修费用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中,当车把罩的左、右两端部产生损伤等时,不必更换整个车把罩,可降低维修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在由前半罩和后半罩结合而成的车把罩的左、右配设着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灯包括壳体,该壳体安装在车把罩上并可拆卸;安装在该壳体上的灯泡;透镜,该透镜安装于壳体上、并从前方覆盖住该灯泡,在上述壳体上一体地形成与上述车把罩的外表面相连的外观罩部。
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构造的基础上,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在上述车把罩的两侧设有朝向前方和侧方开放的缺口部,上述灯嵌入该缺口部,从而安装在车把罩上。
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构造的基础上,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外观罩部构成了上述车把罩的左、右两端壁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一体形成于壳体上。
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构造的基础上,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对上述车把罩的至少外表面进行了喷涂,包括上述外观罩部在内的上述壳体由有色树脂构成。
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构造的基础上,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上述灯是方向指示器。
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构造的基础上,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在上述壳体上一体形成反射镜,该反射镜反射从上述灯泡放射出的光。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车把罩的左、右两侧,所以,当车把罩的左、右两端部产生损伤等时,只要更换灯即可,不必更换整个车把罩,可降低维修费用。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灯相对于车把罩的安装和卸下操作易于进行。
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车把罩左、右两端壁的至少一部分由灯的壳体的外观罩部来形成,所以,可以将外观罩部有效地配置在容易产生损伤的部位。
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即使外观罩部产生损伤也不显眼,所以,即使外观罩部损伤,也可以尽量不更换灯,从而可进一步降低维修费用。
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可有效地利用配置在车把罩左、右方的方向指示器。
采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


图1是车把罩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2-2线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箭头3方向看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箭头4方向看的俯视图。
图5是车把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中的6-6线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1中的7-7线放大剖视图。
图8是右侧方向指示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车把罩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2-2线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箭头3方向看的后视图。图4是沿图2中箭头4方向看的俯视图。图5是车把罩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1中的6-6线放大剖视图。图7是图1中的7-7线放大剖视图。图8是右侧方向指示器的立体图。
先参照图1~图4,两轮摩托车的转向车把11大致呈T字形,具有杆状车把部11a,其中央部朝下方弯曲;轴部11b,其上端与该车把部11a的中央部相连,且该轴部11b朝下方延伸。上述轴部11b支承在未图示的车架头管上并可转向。在上述车把部11a的左端部设有把手12,在上述车把部11a的右端部安装着可转动的节气门操纵把手13。制动杆14配置在节气门操纵把手13的前方,从而使得握住节气门操纵把手13的右手可以操作该制动杆14。在节气门操纵把手13的附近,该制动杆14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车把部11a上。
除了其左端部的上述把手12、其右端部的节气门操纵把手13及制动杆14、和轴部11b的下部以外,该转向车把11的其余部分被车把罩15覆盖着,该车把罩15是由合成树脂制的前半罩及后半罩16、17相互结合而成,并且该两罩可分离。
同时参照图5,前半罩16及后半罩17用一对螺纹部件18、18、一个螺纹部件19、一对螺纹部件20、20相互结合。所述一对螺纹部件18、18在两半罩16、17下部的靠中央部的2个部位从前半罩16的前表面侧穿过该两半罩16、17。所述螺纹部件19在两半罩16、17的中央上部从后半罩17侧穿过上述两半罩16、17。所述螺纹部件20、20在两半罩16、17的两侧下部从后半罩17侧穿过上述两半罩16、17。撑杆21紧固在上述转向车把11的轴部11b上,后半罩17的中央下部用螺纹部件22结合在该撑杆21上。
另外在前半罩16的上边缘部一体地突出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多个定位突部16a…,在后半罩17的上边缘部设有供各定位突部16a…从上方插入的多个定位孔23…。在把各定位突部16a…插入定位孔23…的状态下,通过用上述各螺纹部件18…、20…、22进行紧固,使得前半罩和后半罩16、17相互结合,从而构成车把罩15。
在后半罩17的中央部设有仪表用开口部24,在该仪表用开口部24的周围,在后半罩17的内表面上突出设有多个仪表安装凸台25、25…,在该仪表安装凸台25、25…上安装着面向上述仪表用开口部24的车速表26。另外,在后半罩17的左侧设有上下排列的3个开关用开口部27、28、29,变光开关30、方向指示开关31和喇叭开关32这些开关设置为其操作表面从上述各开关用开口部2729露出。另外,在后半罩17的右侧设有上下排列的两个开关用开口部33、34,怠速停止开关35和起动开关36设置为其操作表面从上述各开关用开口部33、34露出。
在前半罩16的中央部设有开口部37,在该开口部37配设着头灯38。该头灯38由合成树脂制的壳体39、灯泡40、和透镜41构成。所述壳体39形成为朝向前方开放的碗状,其内表面是反射镜。所述灯泡40配置在该壳体39内,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9上。所述透镜41从前方覆盖住该灯泡40,并以封闭壳体39的开口端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9上。
上述头灯38的壳体39的上部支承在前半罩16上,且可前后摆动。在壳体39的下部一体设有与前半罩16的下部内表面抵接的脚部39a,在该脚部39a上设置有螺母42。另一方面,在前半罩16的下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43,螺栓44穿过上述长孔43而与螺母42螺合,该螺栓44具有与前半罩16的下部外表面抵接并可与之接合的大径头部44a。通过调节螺栓44的沿长孔43长度方向的位置,可以调节头灯38的光轴。
在上述头灯38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着灯、即左侧和右侧的方向指示器45L、45R。在车把罩15的前半罩16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前方及侧方开放的缺口部46L、46R,左侧和右侧的方向指示器45L、45R分别嵌入该缺口部46L、46R中,从而得以安装在车把罩15的前半罩16上。
同时参照图6和图7,左侧方向指示器45L包括安装在前半罩16上并可拆卸的合成树脂制壳体47L;安装在该壳体47L上的灯泡48L;和安装在壳体47L上、从前方覆盖该灯泡48L的透镜49L。在壳体47L的内表面上一体形成有反射镜50,该反射镜50反射灯泡48L放射出的光。
上述壳体47L形成为碗状,即,能将反射镜50所反射的光照射到前方、侧方及下方的形状。在该壳体47L上一体形成有与车把罩15的外表面相连的外观罩部51L。
上述外观罩部51L一体地形成在上述壳体47L上,其构成车把罩15的左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是构成车把罩15的左端壁的大致半部。即,外观罩部51L形成为与设在后半罩17上的左侧端壁部17a相连,在上述左侧端壁部17a和外观罩部51L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凹部53、54,这些凹部53、54在左侧端壁部17a与外观罩部51L之间合并而形成圆形孔52,该圆形孔52可使转向车把11的车把部11a的把手12附近从中穿过。
另外,上述壳体47L具有与之一体的下部安装板部55、上部安装板部56和侧部安装板部57。所述下部安装板部55与壳体47L的下部相连并朝向后方延伸。所述上部安装板部56从上述壳体47L的上部朝向上方突出。所述侧部安装板部57在上述外观罩部51L的相反侧,与上述壳体47L的侧壁相连。在上述下部安装板部55上安装着螺母58,穿过前半罩16下部的螺纹部件59与上述螺母58螺合。另外在前半罩16的内表面上突出设有与之一体的安装凸台60,该安装凸台60与上述上部安装板部56抵接,螺纹部件61穿过上述上部安装板部56与安装凸台60螺合。在前半罩16的内表面上还突出设有与之一体的安装凸台62,该安装凸台62与上述侧部安装板部57抵接,螺纹部件63穿过上述侧部安装板部57与安装凸台62螺合。
同时参照图8,右侧方向指示器45R包括安装在前半罩16上并可拆卸的合成树脂制壳体47R、安装在该壳体47R上的灯泡48R(参照图1)、安装在上述壳体47R上并从前方覆盖该灯泡48R的透镜49R。该右侧方向指示器45R与上述左侧方向指示器45L是大致左右对称的构造,采用同样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前半罩16的右侧。
右侧方向指示器45R的外观罩部51R与壳体47R一体相连,从而与车把罩15的外表面相连,并构成车把罩15右端壁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例中是大致半部)。右侧方向指示器45R与左侧方向指示器45L的不同点是,在外观罩部51R上设有凹部64,该凹部64用于配置制动杆14并容许制动杆14动作。在后半罩17的右端壁部17b上设有半圆形的凹部65,该凹部65供车把部11a的大致后半部穿过。
另外,在车把罩15的至少外表面上进行了喷涂,与之相对,在上述左侧及右侧的方向指示器45L、45R中,包括外观罩部51L、51R在内的壳体47L、47R由有色树脂形成。
下面说明该实施例的作用。配设在车把罩15左、右方的灯,即左、右方向指示器45L、45R的壳体47L、47R,安装在车把罩15上并可拆卸,而且,在上述壳体47L、47R上一体形成有与车把罩15的外表面相连的外观罩部51L、51R。
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安装在车把罩15左、右两侧并可拆卸的方向指示器45L、45R。在车把罩15的左、右两端部产生损伤等时,只要更换方向指示器45L、45R即可,而不必更换整个车把罩15,可降低维修费用。
另外,在车把罩15的两侧设有朝向前方和侧方开放的缺口部46L、46R,方向指示器45L、45R嵌入该缺口部46L、46R中,从而得以安装在车把罩15上,所以,易于进行方向指示器45L、45R相对于车把罩15的安装和卸下操作。
另外,上述外观罩部51L、51R一体形成在壳体47L、47R上,从而构成车把罩15的左、右两端壁的至少一部分,所以,通过由外观罩部51L、51R来形成车把罩15的左、右两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把外观罩部51L、51R有效地配置在容易产生损伤的部位。
而且,对车把罩15的至少外表面进行了喷涂,而包括外观罩部51L、51R在内的壳体47L、47R由有色树脂构成,所以,即使外观罩部51L、51R产生损伤等也不显眼。这使得即使外观罩部51L、51R产生损伤等,也可以尽量不更换方向指示器45L、45R,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维修费用。
另外,在方向指示器45L、45R的壳体47L、47R上,一体形成反射镜50…,该反射镜50…反射从灯泡48L、48R放射出的光,所以,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设计变更。
权利要求
1.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在由前半罩和后半罩(16、17)结合而成的车把罩(15)的左、右配设着灯(45L、45R),其特征在于,上述灯(45L、45R)包括壳体(47L、47R),该壳体(47L、47R)安装在上述车把罩(15)上并可拆卸;安装在该壳体(47L、47R)上的灯泡(48L、48R);透镜(49L、49R),该透镜(49L、49R)安装在上述壳体(47L、47R)上,并从前方覆盖住该灯泡(48L、48R),在上述壳体(47L、47R)上一体地形成与上述车把罩(15)的外表面相连的外观罩部(51L、51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把罩(15)的两侧设有朝向前方和侧方开放的缺口部(46L、46R),上述灯(45L、45R)以嵌入该缺口部(46L、46R)的方式安装在上述车把罩(15)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观罩部(51L、51R)构成了上述车把罩(15)的左、右两端壁的至少一部分,而且上述外观罩部(51L、51R)一体形成在上述壳体(47L、47R)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车把罩(15)的至少外表面进行了喷涂,包括上述外观罩部(51L、51R)在内的上述壳体(47L、47R)由有色树脂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灯(45L、45R)是方向指示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47L、47R)上一体形成反射镜(50),该反射镜(50)反射从上述灯泡(48L、48R)放射出的光。
全文摘要
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前部灯装置,在由前半罩和后半罩结合而成的车把罩的左、右配置着灯。当车把罩的左、右两端部产生损伤等时,不必更换整个车把罩,从而可降低维修费用。灯(45L)包括安装在车把罩(15)上并可拆卸的壳体(47L)、安装在该壳体(47L)上的灯泡(48L)、和安装在壳体(47L)上并从前方覆盖该灯泡(48L)的透镜(49L)。在壳体(47L)上一体形成有与车把罩(15)的外表面相连的外观罩部(51L)。
文档编号F21V17/00GK1727246SQ20051006609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栗田和也, 吉村由望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