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2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部电极荧光灯,详细地说,涉及在外部电极的内部涂敷电介质来提高电气的放电特性的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等离子放电的发光装置,广泛普及有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 Fluorescent Lamp)。最近,正在开发并普及外部电极荧光灯(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其利用等离子放电、寿命长、并且能同时将多个并行驱动。
冷阴极荧光灯是在直径大致数mm的灯管的两端插入圆筒型的镍电极,并密封电极引线和灯管的两端,产生高亮度的光。其具有直至电极形成区域都可作为发光区域利用的优点。但是,冷阴极荧光灯不仅非常难以在灯管的两端部插入制作镍电极,而且在安装面上,在以焊接方式连接电极和引线的过程中灯泡的电极部分受到很大的损伤。另外,由于向灯管的内部插入电极,具有由驱动时的内部气体的放电产生的溅射造成的电极损伤、寿命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上述外部电极荧光灯与上述冷阴极荧光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在灯管的外部形成电极,可使放电时产生的溅射(sputtering)造成的电极损失最小化,并且在同时连接使用多个灯泡时,通过以并行驱动方式使用而使变压器的数量减少。并且,在具有上述特性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情况下,为了使耗电减少,尝试有增加放电时产生的壁电压来降低输入电压。由此,目前使用有如下的方式延长电极部的长度、即增加形成于灯管外部的电极的剖面面积,或缩短放电路径。
但是,外部电极荧光灯如液晶显示的背光灯那样,在应用于其他产品的光学部件时,外部电极荧光灯必须限定于灯管长度确定的尺寸。因此,为了降低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上所述,增加电极部的剖面积或缩短放电路径的方式具有使灯泡的非发光区域增加并使灯泡的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外部电极的内部涂敷电介质并作为壁电荷利用蓄积于电介质中的电荷,减少耗电的外部电极荧光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其包括灯管,其内部具有放电气体和荧光物质并提供放电空间;外部电极,其以覆盖上述灯管的两侧端部的形状配置,并从外部施加放电电压;电介质层,其配置在对应上述外部电极的上述灯管的两端的内面。
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电介质层和上述外部电极之间介设含银的粘接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利用涂敷于外部电极内部的电介质产生的存储效应,通过作为壁电荷利用蓄积于电介质层上的电荷,能够使壁电压增加,另一方面,还能够相对地降低变压器输入电压,减少耗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图示;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包括利用外部供给的电压产生光的灯管100、以覆盖在上述灯管的两侧端部的形状形成的电介质层110、为了向灯管100供给电源而以覆盖在电介质层110外侧面的形状配置的外部电极120、以及介于电介质层110和外部电极120之间的含银(Ag)粘接部件130。
灯管100具有指定的介电系数,由透光性优良的玻璃材质制作,起到提供放电空间的作用。因此,在灯管100的内壁形成荧光物质层,向内部注入放电气体。被注入的放电气体通过放电产生紫外线,并由这样生成的紫外线激励形成于灯管100内壁的荧光物质,之后,使灯管100稳定化并将可视区域的光发散。
如上述地由灯管100产生光时必须在灯管100的内部产生放电,其通过向配置于灯管100端部的外部电极120供给电源而实现的。在此,上述外部电极120由导电性材质、理想的是镍(Ni)或铜(Au)这样的金属材质构成。
另一方面,介于外部电极120和电介质层110之间的上述含银粘接部件130利用银粒子特性的优良导线性及热膨胀特性而起到将金属、即外部电极120与电介质层110紧密接合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上述外部电极120之前,在灯管100和外部电极120之间形成电介质层110。通过在灯管100内部,在交流气体放电时,作为壁电荷(wall charge)使用蓄积于电介质层100上的电荷而使壁电压(Wall Voltage)增加,以此,与现有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相比,减少输入电压并降低耗电。
更加详细地说明形成上述电介质层110所产生的效果,交流电气体放电时,灯管100内部的放电气体通过离子化而转变为离子和电子。被转变的离子和电子利用形成于灯管100内部的电场而从负极向正极移动或从正极向负极移动。此时,上述离子及电子与其他放电气体冲击而持续产生离子及电子,形成等离子状态,由此,在灯管100的内部进行放电。此时,离子(正电荷)或电子(负电荷)移动并被蓄积在外部电极120的表面而不消失,将其称为壁电荷(Wall Charge),并且将由壁电荷形成的电压称为壁电压(Vw)。蓄积于各外部电极120上的上述壁电荷与由下一波形、即输入外部电极120的改变了极性的交流电压产生的输入电荷相结合,向对应的相反侧的外部电极120侧移动。换言之,其结果,产生电荷数增加的存储效应(Memory Effect)。因此,外部电极荧光灯的放电维持电压(Vs)如下式所示,成为将施加给外部电极120的输入电压(Vo)与由壁电荷形成的壁电压(Vw)相加后的值。
Vs=Vo+Vw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外部电极120与灯管100之间配置有电介质层110。向各外部电极120施加电压时,上述电介质层110作为电容器(Capacitor)起作用而蓄积电荷,故向外部电极120施加其他极性的电压时,将被蓄积的电荷释放而蓄积其他极性的电荷。即,蓄积于上述电介质层110上的电荷作为壁电荷起作用而形成壁电压,故使放电电压增加。因此,在形成相同大小的管电流所需要的放电维持电压(Vs)的条件下,若与形成电介质层110相关的壁电压(Vw)增加,则能够使输入外部电极120的输入电压(Vo)减小。
表1


上述表1中,对以往的不形成电介质层的一般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及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部电极荧光灯比较测定得到相同的光电流所需要的灯泡电压。在此,管电流是直接影响荧光灯的亮度并与其成比例的测定因数,在相同的条件下为得到相同的管电流而需要相同的放电维持电压(Vs)。
图2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第二实施例中,除了各电介质层210对应于外部电极220配置在灯管200缘部的内部之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例如,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电介质层210配置在灯管200两侧部的内壁,但由于其配置在形成于对应的外部电极220之间的放电区域的内部,故上述电介质层210可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增加壁电压(Vw)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灯用外部电极荧光灯在配置上述外部电极之前,在灯管和外部电极之间形成电介质层。通过增加与电介质层的形成相关的壁电荷,即使施加比现有的外部电极荧光灯低级别的变压器输入电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灯泡放电维持电压,由此,得到相同的灯管电流及亮度。
以上图示并说明了本发明的特定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限度内进行各种改造及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其内部具有放电气体及荧光物质并提供放电空间;外部电极,其以覆盖上述灯管的两侧端部的形状设置,并从外部施加放电电压;蓄积区域,其配置在上述灯管与外部电极之间,能够追加蓄积电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上述蓄积区域由涂敷电介质物质的电介质层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蓄积区域和上述外部电极之间设有含银的粘接部件。
4.一种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其内部具有放电气体及荧光物质并提供放电空间;外部电极,其以覆盖上述灯管的两侧端部的形状设置,并从外部施加放电电压;电介质层,其配置在与上述外部电极对应的上述灯管的两端的内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灯管和上述外部电极之间设有含银的粘接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电极荧光灯,其通过在外部电极内部涂敷电介质,将蓄积于电介质上的电荷利用作壁电荷,从而降低耗电。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包括灯管,其内部具有放电气体及荧光物质并提供放电空间;外部电极,其以覆盖上述灯管的两侧端部的形状设置,并从外部施加放电电压;电介质层,其配置在与上述外部电极对应的上述灯管的两端内面。
文档编号H01J65/00GK1828823SQ20051007952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日
发明者朴起德, 韩桢珉 申请人:京东方显示器科技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