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4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 管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具有环保、亮度高、省电、寿命长 等诸多特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领域。但是,发光二极管工作时会产生 热量,特别是一些用于照明的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热量如若得不到及时的 散发,易产生过热现象,进而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
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具有散热功效的筒体、若干发光二极管模 组安装于该筒体的外壁上、 一灯罩将发光二极管模组罩设其内。当发光二极
管被点亮时,灯罩内的温度渐渐升高;使用一段时间后,灯罩内聚集了大量 的热量。带有这些热量的空气被封闭在灯罩内无法流通,而使发光二极管 温度升高。这些热量严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 一供 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的第 一散热器、 一将发光二极管模组及第 一散热器罩设 其内的灯罩、 一安装于灯罩一端的一座体及设置于灯罩另一端的一第二散热 器,且所述第二散热器一部分置于灯罩内并抵顶于第一散热器,另一部分置 于所述灯罩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将一置于灯罩外的第二散热器 与灯罩内供发光二极管贴设的第 一散热器相连,能够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 量快速的由第一散热器传导至第二散热器进而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发光二极管灯具较好的散热效果,确保了发光二极管模组高效、稳定地工作。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l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灯具去除部分灯罩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倒置图。
图4是图2中第一散热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倒置图。
图6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至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l及图2,本发明的发光 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30、 一用以贴设并冷却这些发光二极管 模组30的第一散热器20、套设于第一散热器20外围的若干反光罩40、设置 于第一散热器20—端的一第二散热器60及安装于第一散热器20另一端的一 座体10。 一灯罩50安装于第二散热器60与座体10之间且将第一散热器20、 发光二极管模组30及反光罩40罩设于其中。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座体10包括一灯座12、 一收容于灯座12内的驱 动电路模组14、 一位于灯座12—端的连接件16及一装设于连接件16与第 一散热器20间的固定罩18。该连接件16呈圆盘状,其中部朝向第一散热器 20凸设有一圓柱状的安装部161。该安装部161顶部均匀分布有四螺孔1612, 若干通孔1614均匀分布于该安装部161顶部边缘。四固定件(图未示)穿过 该安装部161上的四螺孔1612且每一固定件的底部固定于该安装部161上, 其顶部穿过第一散热器20、第二散热器60,将第一、第二散热器20、 60固 连在一起;该固定罩18呈圓筒状,其靠近第一散热器20的一端缘径向均匀 设置有三固定片181,其另一端缘对应每一固定片181处突伸有一安装块183, 每一安装块183中部设有螺孔1832。若干电线(图未示)自驱动电路模组14 向通孔1614穿出用于与发光二极管模组30电性连接。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所述第一散热器2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如铜、 铝一体制成,固定于所述座体IO的一侧。该第一散热器20具有一长管状筒 体21,该筒体21外壁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若干导热臂25,这些导热臂25 关于该筒体21中心轴线均勻对称地分布,这些导热臂25的数量与发光二极 管模组30的数量对应,在不同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 中发光二极管模组30及导热臂25的数量均为12。每一导热臂25相对两侧 垂直延伸有若干对散热片251,每一对散热片251均关于对应的导热臂25对 称,且这些散热片251的长度自筒体21向外逐渐递增。每一导热臂25的末 端均与最外端的散热片251内侧表面连接,所以每一导热臂25最外侧的一对 散热片251的外侧表面均为一平滑平面。这些最外侧的散热片251用于贴设 发光二极管模组30。四固定孔253均勻分布于这些导热臂25的上部的外端, 用于与灯罩50固定连接。四凸柱23自第一散热器20的筒体21的外壁向外 凸伸形成,这些凸柱23围绕筒体21均匀分布,且每一凸柱23夹设于二导热 臂25之间。每一凸柱23对应座体IO的安装部161的螺孔1612处开设有一 通孔231。固定于安装部161上的固定件穿过这些通孔231,使第一散热器 20的底部收容于固定罩18。
请再次参阅图i至图3,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30包括一纵长矩形的电路 板32及若干均匀固定于电路板32 —侧面的发光二极管34。这些电路板32 的另一侧面热导性贴合于第一散热器20每一导热臂25最外端的散热片251 上。这些发光二极管34位于沿电路板32长度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从而 将其热量均匀地传导至第一散热器20的筒体21上。若干自驱动电路模组14 向通孔1614穿出的电线与发光二极管模组30电性连接。
所述灯罩50呈喇叭状,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透明筒体(图未标)及一金 属盖体51。所述筒体二开口的直径不等。所述盖体51呈圆饼状,在其中部 开设有一中心孔512, 一环形凸起514围i殳于该中心孔512外围。四通孔516、 三螺孔518分别均勻设置于凸起514接近中心孔512处。这些通孔516与第 一散热器20导热臂25上的固定孔253对应,这些螺孔518与座体10上的固 定片181对应。若干螺钉(图未示)穿过这些通孔516并与第一散热器20 的固定孔253螺合而将盖体51固定到第一散热器20的一端。该灯罩50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座体IO配合、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盖体51配合,使灯罩50及座 体10—同组成一封闭的腔室以容置第一散热器20、发光二极管模组30及反 光罩40并且阻止灰尘、虫子等物体进入灯罩50影响发光二极管模组30的灯 光效果。
所述每一反光罩40,为一圓盘结构,其中部设有供第一散热器20穿设 的开口,且该反光罩40由其开口向外、朝向座体10延伸。在该反光罩40的 开口内侧边缘均匀向内凸伸有三安装片41。这些反光罩40装设在贴设于第 一散热器20上的发光二极管模组30的外围,且分别位于每一电路板32的二 发光二极管34之间。若干长度相等的套筒70设置于这些反光罩40相应的安 装片41之间且收容于第一散热器20的二导热臂25之间,使这些反光罩40 均匀间隔设置。三螺杆件80穿过相应的安装片41、套筒70及固定罩18的 固定片181;同时,螺杆件80的底部与固定罩18的安装块183上相应的螺 孔1832旋合,其顶部与灯罩50的盖体51上的螺孔518螺合而将这些反光罩 40固定于第一散热器20的外围。此时,靠近固定片181的套筒70抵靠于固 定片181,靠近盖体51的套筒70抵顶于盖体51。这些反光罩40起二次光学 作用,使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30发射的部分光线投射到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正
下方,而消除其正下方的阴影。
所述第二散热器60呈圆盘状,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铜、铝等材料一体制成。 该第二散热器60包括一底座61、 一自底座61朝向第一散热器20凸伸的连 接部63及设置于底座61另一侧的若干第一、第二散热片64、 65。该连接部 63呈柱状,其中部对应第一散热器20的凸柱23处开设有四螺孔632。该连 接部63穿过盖体51的中心孔512并抵顶于第一散热器20上。固定于座体 10上的固定件进一步穿过第二散热器60上的螺孔632并与螺母配合而将第 一、第二散热器20、 60固连在一起,并使第二散热器60紧压盖体51。这些 第一、第二散热片64、 65自底座61的外侧边缘朝向中心延伸、呈放射状分 布。第一散热片64及第二散热片65交错、均匀间隔设置。这些第一、第二 散热片64、 65的间距,沿第二散热器60的径向向内逐渐减小,第一、第二 散热片64、 65的高度沿散热器60的径向向内逐渐增高。第一散热片64较第 二散热片65的长。
当发光二极管灯具组装完成后,所述第二散热器60的连接部63位于灯罩50内,第二散热器60的底座61及第一、第二散热片64、 65位于灯罩50 的外侧,第二散热器60的连接部63与第一散热器20相连。此时,将若干导 热材料67如导热膏等黏附在第二散热器60的连接部63上并与第一散热器 20连接,以便使发光二极管34产生的热量更快地从第一散热器20传递至第 二散热器60上,以降低灯罩50内的温度。
使用时,当发光二极管34通电后,发光二极管34产生光线,起到照明 的效果;与此同时,发光二极管34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被第一散热器20的导 热臂25吸收并迅速传导至筒体21,再由与筒体21相连的第二散热器60的 连接部63进一步传导至其上方的第一、第二散热片64、 65,从而将热量散 发到外部环境中去。发光二极管34产生的另一部分热量被导热臂25上的散 热片251散发到灯罩50内,密封在灯罩50内的热空气与第二散热器60的底 座61接触,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第二散热片64、 65,从而将热量散发 到外部环境中去。这样一来,发光二极管34可工作于正常温度范围内,可确 保灯具的照明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组装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 实施例相似,第二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中结构相同的第一散热器20a、 第二散热器60a、贴设于第一散热器20a的发光二极管模组30a、由第一散热 器20a延伸的导热臂25a(图未示)及连接导热臂25a的筒体21a(图未示), 其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第一、第二散热器20a、 60a的若干热管 90。每一热管90包括一收容于第一散热器20a的导热臂25a间并贴设于筒体 21a的蒸发段(图未标)及焊接于第二散热器60a的底座61a上的冷凝段。这 些热管90用以将发光二极管模组30a产生的热量更快的传递至第二散热器 60a上。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一供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的第一散热器、一将发光二极管模组及第一散热器罩设其内的灯罩及一安装于灯罩一端的一座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灯罩另一端的一第二散热器,且所述第二散热器一部分置于灯罩内并抵顶于第一散热器,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灯罩外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散热器呈圓盘状,其包括一底座、 一自底座一侧朝向第一散热器凸 伸的连接部及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若干散热片,所述连接部抵顶于第一散热 器的一端,所述底座及散热片位于灯罩的外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包括若干自第二散热器底座外侧边缘朝向中心延伸且呈放射状分 布的第一、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及第二散热片交错、间隔设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散热片间的距离,沿第二散热器的径向向内逐渐减小、各散 热片沿第二散热器的径向向内逐渐增高,而第 一散热片较第二散热片长。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罩呈喇叭状,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透明筒体及一盖体,所述筒体两端 开口直径不等,其直径大的一端与金属盖体配合、其直径小的一端与座体配 合,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盖体的中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器具有一长管状筒体,该筒体外壁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若干导 热臂,这些导热臂关于该筒体中心轴线均匀对称地分布。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每一导热臂向其相对两侧延伸有若干对散热片,这些散热片的长度自筒体向 外逐渐递增。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每一导热臂最外侧的一对散热片的外侧表面均为一平面,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于该平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进一步包括若干套设于所述第 一散热器外围的反光罩。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罩呈圓盘状,且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散热器的外围,每一反光罩位 于每一电路板上的二发光二极管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 若干套筒设置于所述反光罩之间用以支撑并间隔所述反光罩,若干螺杆件穿 过过所述反光罩及套筒并与座体及盖体配合,以固定反光罩。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散热器的若干热管。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一供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的第一散热器、一将发光二极管模组及第一散热器罩设其内的灯罩、一安装于灯罩一端的一座体及设置于灯罩另一端的一第二散热器,且所述第二散热器一部分置于灯罩内并抵顶于第一散热器,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灯罩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将一置于灯罩外的第二散热器与灯罩内供发光二极管贴设的第一散热器相连,能够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快速的由第一散热器传导至第二散热器进而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发光二极管灯具较好的散热效果,确保了发光二极管模组高效、稳定地工作。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1413648SQ2007101239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9日
发明者立 何, 张秀毅, 郑世崧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