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0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源生产设备,具体是自动切割螺旋形灯管管脚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形节能灯灯管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制作;操作人员从加热炉中将烧 红的玻璃直管取出并搁置在专用模具上缠绕弯曲,从而成型为螺旋灯管;由于是 手工弯制,所以每个螺旋灯管上的两个灯管管脚长短不一,需要切割成统一长度, 以利于下一工序的加工。现有的灯管管脚的切割主要是手工操作;操作人员双手握紧螺旋灯管,用切 割砂轮将灯管管脚的多余部分切除掉。该种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而且切割质量难以保证,以至影响了后道工序的工作。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灯管 管脚的切割设备,该设备应具有工作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特点, 并且设备运行可靠稳定,维修便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包括一控制装置以及多个 用于固定螺旋形灯管的夹具,这些夹具设置在一转盘的周边,转盘中央竖直固定 的主轴定位在机架上,由传动机构带动而转动,以带动转盘上的各个夹具依次走 过所述的各个工位,并在每个工位上停留一定操作时间进行作业,控制装置对各 个工作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该转盘的周边外侧还定位着局部加热工位、切割工 位、烧口工位和灯管旋转工位;所述的局部加热工位设置一直立布置且可绕灯管 管脚周围转动的喷火管,以便对灯管管脚外圈进行局部加热;所述的切割工位设置一刀片对准前述的灯管管脚加热处进行切割;所述的烧口工位设置一喷火杆, 对割好的管脚进行烧口使割断口平滑;所述的灯管旋转工位设置一可旋转的拨 叉,该拨叉由传动机构带动而垂直下移并带动夹具绕垂直线转动180度,以便于 后续工位对另一个灯管管脚切割加工。所述的夹具包括定位盘,转盘的边缘固定着一个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形轨道, 定位盘自上而下嵌入在圆孔形轨道中并且保持可转动状态;定位盘的中间制有两 个穿孔,以便于螺旋灯管的管脚往下悬挂伸出;夹具中还设有一对可开合的钳子, 钳子前端的钳口用于钳夹所插入的灯管管脚使其定位且固定。所述的钳子位于夹具固定架的下表面,钳子后端的手柄在转盘转动时受机架 作用,以张开钳子的钳口便于螺旋灯管的转动。所述的喷火管顶部制有横向出口 ,以便对竖直定位的灯管管脚的圆周表面垂 直喷火加热;喷火管的下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垂直定位在机架上, 一传动机构与 喷火管的下部进行动力传递使喷火管转动;喷火管的下部制成中空以接通燃气气 源。所述的切割工位的刀片由一动力机构带动而作旋转;该刀片斜向定位布置对 准灯管管脚加热处,以完成切割动作;刀片低位的一侧浸入刀架水桶的液体中, 以保持刀片的低温状态。所述的灯管旋转工位的拨叉固定在旋转气缸的轴上,以实现转动拨叉的运 动;旋转气缸又定位在一垂直布置的气缸活塞杆上,以便拨叉向下插入夹具定位 盘边缘的两个锥孔,使定位盘转动。所述的转盘的周边外侧还设置一 自动下管工位;该工位中设有一抱爪机构, 该机构中的一对抱爪由一水平布置的气缸带动以伸进夹具部位抱紧螺旋灯管;该 气缸又固定在一竖直布置的气缸活塞杆顶端,以便在气缸动作时使抱爪连同所抱紧的螺旋灯管离开夹具。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操作人员把螺旋灯管(管脚向下)放入夹具定位盘中, 转盘转动时夹具中的钳子由弹簧施压而拉紧,钳子前端的钳口就夹紧所插入的一 个灯管管脚使其定位;当螺旋灯管转到下一个工位(局部加热工位)时,喷火管 就一边围绕所夹紧的灯管管脚转动, 一边喷火,对该灯管管脚的环绕圆周面的待 切割部位加热;而后转盘再转动到下一个工位(切割工位),灯管管脚的加热部 位刀片碰到旋转的刀片,高温玻璃遇到骤冷的刀片,加热部位就发生断裂,从而 完成切割动作;之后转盘再转动到下一个工位(烧口工位),所设置的喷火杆的 火头喷在灯脚的割断口,使得此处变得平滑(一般可设置两个相邻的烧口工位, 进行两次烧口);然后转盘再次转动到下一个工位(灯管旋转工位),此时夹具中 的钳子后端的手柄受到机架中间的顶板的顶压而转动,使钳子前端的钳口相应张 开一定的角度,所夹紧的灯管管脚处于自由状态,拨叉由气缸带动向下运动插入 夹具定位盘上的锥孔10-8-1,而后又由旋转气缸带动转动,使得定位盘连同螺旋 灯管都转动了 180度(使已切割的管脚与未切割的管脚调换了位置);然后气缸 带动向上运动使拨叉脱离定位盘;接着转盘再次转动,转动过程中因为钳子后端 的手柄与机架顶板脱离,所以夹具中的钳子又由弹簧施压而拉紧,钳子前端的钳 口就夹紧新插入的第二个灯管管脚使其定位,以利于后述工序对第二个管脚进行 与前面所述的相同的一轮切割操作。等到第二个管脚也切割完成后,转盘就转到了自动下管工位;该工位中一对 抱爪先由一水平布置的气缸带动伸进夹具部位抱紧螺旋灯管,然后又由 一竖直布 置的气缸带动向上运动使得所抱紧螺旋灯管脱开夹具,整个加工程序就此完成。操作人员一边取下加工完毕的灯管, 一边把未加工的螺旋灯管放入夹具定位 盘开始新的切割管脚操作;由此周而复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切割管脚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不但生产质量稳定提高, 而且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则显著降低;此外,该设备运行可 靠稳定,维修也很方便。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卸去转盘后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喷火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的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的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夹具中的定位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夹具中的定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IO是夹具中的钳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中的切割刀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中的切割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中的切割刀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中的抱爪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中的抱爪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一般16个工位即可,也可根据需要确 定),设有多个固定螺旋灯管用的夹具IO (图中显示有16个夹具),这些夹具设 置在一水平定位的转盘11的周边,每个夹具包括定位盘10-1和钳子10-2;所述的转盘的边缘固定着一个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形的轨道,定位盘(定位盘的形状由图8及图9所示)自上而下嵌入在圆孔形轨道中并且保持可转动状态(定位盘也 可通过轴承直接定位在转盘上,以保持可转动状态);定位盘的中间装有悬挂架 10-9 (悬挂架可拆换,大小根据所切割灯管的大小确定)和两个穿孔10-7 (定位 盘的边缘还制有两个锥孔10-8-1),螺旋灯管插入定位时,灯管的上部套挂在定 位盘悬挂架上,两个管脚100-1就穿过这两个穿孔10-7往下方悬垂伸出;定位盘 的边缘还制有两个往下凹的球孔10-8-3,装在机架上的两个弹簧柱销10-8-2,柱 销的底部有钢珠,靠压簧压入这两个球孔中,使定位盘得到定位;钳子10-2中 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10-3固定在各自的齿轮轴上,并且各自的齿轮轴上又各 固定连接一钳杆10-4(钳杆贴合在夹具固定架10-10的下表面,可沿水平面开合), 两个钳杆的前端形成一钳口 10-5,钳口合拢时正好夹住待加工的管脚使其准确定 位(两个钳杆之间装有一拉簧,以提供夹紧管脚的夹紧力);另外,其中的一个 齿轮轴上还固定连接一手柄10-6;该手柄端部的滚轮在转盘转动至某一位置时会 受到机架的机架中间的顶板的顶压,使得手柄转动,从而使两个钳杆及相应的钳 口张开。该转盘的周边外侧还定位着局部加热工位、切割工位、烧口工位和灯管旋 转工位;该转盘中央竖直固定的主轴13定位在机架上,由传动机构带动而转动 (图中可知电机14经过若干机构的传递后将动力带给主轴,使转盘转动;该 传动链与现有的封口机或扣丝机传动链相同),以带动转盘上的各个夹具10依 次走过所述的各个工位,并在每个工位上停留一定操作时间进行作业,还设有 一控制装置对各个工作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的局部加热工位设置一垂直向上且可绕灯管管脚周围转动的喷火管20, 以便对灯管管脚外圈进行局部加热。所述的喷火管的顶部制有横向出口 20-1 (图5可知),使得火苗横向喷出,实现对竖直定位的灯管管脚的圆周表面垂直喷火 加热。喷火管的下部通过轴承20-3可转动地垂直定位在机架上, 一传动机构与 喷火管的下部进行动力传递使喷火管转动(具体是喷火管下部的带轮20-4与传 动轴20-7上的带轮20-6之间通过皮带传动,传动轴的动力则由链轮20-5从齿轮 箱61中引入,其底端的锥齿轮20-8是把转动传递给另一组加热装置),以实现 边绕灯管管脚的圆周表面转动边喷火加热;喷火管的下部制成中空,通过接管 20-9接通外部的燃气气源。所述的切割工位设置一刀片30对准前述的灯管管脚加热处对其进行割 断;该刀片由一动力机构带动而作旋转(具体如图11至图13所示,由电机32 上的带轮31带动旋转);该刀片斜向定位布置,刀片高位处作为切割点对准灯管 管脚加热处,被加热的灯管管脚在转盘的带动下碰到刀片就完成切割动作;刀片 低位的一侧浸入水桶34的液体(冷却水)中,以保持刀片的低温状态。所述的烧口工位设置一喷火杆(常规设备的喷火杆即可),3寸寧j好的管脚 进行烧口4吏其展P口平、滑;i亥喷火杆只需调定位置,螺旋灯管由转盘带动至 该位置时就可直接对准割断口喷火; 一般可设置两个相邻的烧口工位,以进行 连续烧口。所述的灯管旋转工位设置一可旋转的拨叉40,该拨叉固定在旋转气缸41的 轴上,可方便地实现转动拨叉180度的运动;旋转气缸又定位在一垂直布置的气 缸活塞杆43上,以使得拨叉能够垂直上下运动。具体工作时,气缸活塞杆先带 动拨叉40垂直向下移动,直至拨叉上的两个固定杆40-l插入夹具定位盘边缘的 两个锥孔10-8-1,然后旋转气缸41转动使定位盘克服两个弹簧柱销10-8-2的阻 力而转动180度(定位盘及定位盘上的螺旋灯管相应转动180度)后停止(两个 弹簧柱销10-8-2里的钢珠压入定位盘另外二个球孔中使定位盘再次定位),之后气缸活塞杆垂直向上移动,使拨叉40脱离定位盘,灯管旋转操作即完成。后续 工位可对第二个灯管管脚进行切割加工。一般情况下,完成切割后的灯管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工取下;也可在所述的转 盘的周边外侧设置一 自动下管工位。所述的自动下管工位中设有一对抱爪50,该对抱爪由一小气缸机构53 (该 机构直接外购)带动可做张开和夹拢动作;抱爪由一水平布置的气缸51带动以 伸进夹具部位抱紧螺旋灯管(图15中的虚线表示抱爪50向前移动后的位置,实 线表示抱爪50后退后的位置);该气缸又固定在一竖直布置的气缸52的活塞杆 顶端,以便在气缸动作时使得抱爪连同其所抱紧的螺旋灯管离开夹具。该自动下 管工位的结构与现有其它灯管加工设备上的下管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的各个气缸也可用油缸替换,具有相同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各个气缸的动作均受一控制装置控制,该控制装置就是图3所 示的电子凸轮箱60;该电子凸轮箱是一成套装置,可直接外购。
权利要求
1. 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包括一控制装置以及多个用于固定螺旋形灯管的夹具(10),其特征在于这些夹具设置在一转盘(11)的周边,转盘中央竖直固定的主轴(13)定位在机架上,由传动机构带动而转动,以带动转盘上的各个夹具依次走过所述的各个工位,并在每个工位上停留一定操作时间进行作业;该转盘的周边外侧还定位着局部加热工位、切割工位、烧口工位和灯管旋转工位;所述的局部加热工位设置一直立布置且可绕灯管管脚周围转动的喷火管(20),以便对灯管管脚外圈进行局部加热;所述的切割工位设置一刀片(30)对准前述的灯管管脚加热处进行切割;所述的烧口工位设置一喷火杆,对割好的管脚进行烧口使割断口平滑;所述的灯管旋转工位设置一可旋转的拨叉(40),该拨叉由传动机构带动而垂直下移并带动夹具绕垂直线转动180度,以便于后续工位对另一个灯管管脚切割加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包 括定位盘(10-1),转盘的边缘固定着一个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形轨道,定位盘自 上而下嵌入在圆孔形轨道中并且保持可转动状态;定位盘的中间制有两个穿孔(100-1),以便于螺旋灯管的管脚往下悬挂伸出;夹具中还设有一对可开合的钳 子(10-2),钳子前端的钳口用于钳夹所插入的灯管管脚使其定位且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子位 于夹具固定架的下表面,钳子后端的手柄(10-6)在转盘转动时受机架作用,以 张开钳子的钳口便于螺旋灯管的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 火管顶部制有横向出口 (20-1),以便对竖直定位的灯管管脚的圆周表面垂直喷 火加热;喷火管的下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垂直定位在机架上, 一传动机构与喷火 管的下部进行动力传递使喷火管转动;喷火管的下部制成中空以接通燃气气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工 位的刀片(30-)由一动力机构带动而作旋转;该刀片斜向定位布置对准灯管管 脚加热处,以完成切割动作;刀片低位的一侧浸入刀架水桶的液体中,以保持刀 片的低温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管旋 转工位的拨叉(40)固定在旋转气缸的轴上,以实现转动拨叉的运动;旋转气缸(41)又定位在一垂直布置的气缸活塞杆上,以便拨叉向下插入夹具定位盘边缘 的两个锥孔(10-8-1),使定位盘转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的 周边外侧还设置一自动下管工位;该工位中设有一抱爪机构,该机构中的一对抱 爪由一水平布置的气缸(51)带动以伸进夹具部位抱紧螺旋灯管;该气缸又固定 在一竖直布置的气缸(52)活塞杆顶端,以便在气缸动作时使抱爪连同所抱紧的 螺旋灯管离开夹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切割螺旋形灯管管脚的加工设备。目的是提供的设备应具有工作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特点,并且设备运行可靠稳定,维修便利。技术方案是多工位自动割管脚机,包括一控制装置以及多个用于固定螺旋形灯管的夹具,这些夹具设置在一转盘的周边,传动机构带动转盘上的各个夹具依次走过各个工位;转盘的周边外侧还定位着若干个工位;局部加热工位设置一直立布置且可绕灯管管脚周围转动对其局部加热的喷火管;切割工位设置一刀片对准前述的灯管管脚加热处进行切割;烧口工位设置的喷火杆进行烧口使割断口平滑;灯管旋转工位设置一可旋转的拨叉,该拨叉带动夹具绕垂直线转动180度,以便于对另一个灯管管脚切割加工。
文档编号H01J9/24GK101255003SQ20081006053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汪贤林, 蔡政松 申请人:汪贤林;蔡政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