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67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尤其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耗电少、效率高、寿命长等特性,也无汞污染等环保问题。且将之应用于各种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源能获得优越的色彩表现,使得发光二极管于显示器中的应用在近几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与研究。
就背光模块的主要形态,即灯源位置而言,可分为侧光式结构与直下式结构。以往液晶显示器应用产品主要为笔记型电脑与液晶荧幕,其背光模块的特性需求主要在于重量轻、体积小及厚度薄,侧光式结构即能符合此需求。但在开发液晶电视用的超大尺寸背光源时,所考虑的要项则必须能有足够的显像亮度、宽广的观看视角、鲜明的影像对比及较长的使用寿命,鉴于上述的考虑,直下式结构便成为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主流。
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组10包含一反射片11、多个发光二极管12及一电路板13。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2固定于该电路板13上,又该反射片11也固定于该电路板13上。该反射片11包含一板材111及多个设于该板材111的通孔112。多个发光二极管1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通孔112中,也即露出于板材111上通孔112。发光二极管12产生的光线首先会入射进入上方的扩散板(图未示),并产生反射光,然后该板材lll会将反射光回收再利用,也即向扩散板再反射回去。
当液晶显示器的尺寸越大,则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IO和反射片11的尺寸也越大。关于反射片11的制作,其在一金属板材111上借由多孔冲头直接冲制而形成多个通孔112。为了满足通孔112的相对应位置准确度要求,所以在模具制作上成本增加。另外为制作具有数百个以上通孔112的单片反射片11则势必其单位成本需要增多,而且在组装定位上困难度相当高。也即,每片反射片11上若有少数孔位偏移或缺陷则就要报废,而且数百个通
孔112也要分别和对应的发光二极管12对准才能完成组装。
当光源组IO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12时,因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12 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该热量若累积于电路板会造成温度升高,因此会使得发 光二极管12的亮度反而变暗。所以一般高亮度发光二极管12的分布较为宽 疏,但也使得光源组10的面光源呈现不均匀的现象。为改善此种不均匀的 问题,就将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12改为一般低功率的发光二极管12,但一 并需要增加发光二极管12的分布密度,如此反射片11上通孔112数量也要 增加。也即,上述反射片ll的成本与组装问题将更为棘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借由模块化的反射 片组而解决上述反射片的成本与组装问题。更适于应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 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 源组,包含多个反射片、多个发光二极管及一电路板。各该反射片包含一板 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又所 述多个反射片也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所述多个反射片彼此搭接及组合于 该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所产生的光线 会被该板材的表面反射。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其包含多个第一反射片、多个 第二反射片、多个发光二极管及一电路板。各该第二反射片包含一第二板材 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及各该第一反射片包含一第一板材。所述多个发 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又所述多个第一反射片及多个第二反射片也固 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所述多个第一反射片及多个第二反射片彼此交错搭接 及组合于该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所产 生的光线会被该板材的表面反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射片组,其包含多个反射片、 一第一离型纸及一第 二离型纸。所述多个反射片夹设于该第一离型纸及第二离型纸之间。各该反 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


图1是一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组的俯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俯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反射片组的侧视示意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俯视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光源组11反射片
12发光二极管13电路板
20、 30、 50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
22发光二极管
23、 23'电路板40反射片组
41粘着剂42第一离型纸
43第二离型纸50光源组
60光源模块61背部框架
62反射片63扩散板
64光学膜片
111板材112通孔
211 217反射片218板材
219开孔311 317反射片
318板材319开孔
431定位孔511第一反射片
512第二反射片518板材
519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包含 一电路板,多个反射片, 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反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该反 射片为金属薄片,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所述多个 反射片的组合使得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前述的该 反射片少一长边呈齿状,所述多个开孔是该齿状长边的凹入部,且呈齿状长 边与一相邻的该反射片的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包含 一电路板,多个第一反 射片,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第一反射片包含一第一板材,多个第二反射 片,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反射片包含一第二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 孔,该反射片为金属薄片,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 所述多个第一反射片及多个第二反射片彼此交错组合于该电路板上,所述多 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前述的该反射片少一长边呈齿状, 所述多个开孔是该齿状长边的凹入部,且呈齿状长边与一相邻的该反射片的 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反射片组,包含
一第一离型纸, 一第二离型纸,及多个反射片,该反射片为金属薄片, 夹设于该第一离型纸及第二离型纸之间,各该反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 该板材的开孔。前述的该反射片少一长边呈齿状,所述多个开孔是该齿状长 边的凹入部,且呈齿状长边与一相邻的该反射片的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仍 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导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改。
为让一般大众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下列以图示加以说明-
如图2A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20包含多个
反射片211 217、多个发光二极管22及一电路板23。各该反射片211 217 包含一板材218及多个设于该板材218的开孔219,其中反射片212 216 形状完全相同。虽然边缘的反射片21.1、 217和中间的反射片212 216形状 不同,但均可由相同的板材裁切而形成,因此可减少制造成本。所述多个发 光二极管22固定于该电路板23上,又所述多个反射片211 217也固定于 该电路板23上。各反射片211 217依序接合,不仅容易组装及固定,且可 以扩充组合的数量及改变裁切尺寸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背光模块。也即,可根据不同尺寸的背光模块,裁切或选择不同长度的反射片,但仍以同样的方
式铺设及搭接于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 219中,所产生的光线会被该板材218的表面反射。
此种模块化反射片211 217不仅具有弹性,可随着光源组的尺寸而调 整单元尺寸及组合数量。各反射片单元因开孔219数少,所以制作上尺寸精 确度及累计误差的要求较简单,且组装时的对准与定位也不困难。相较于公 知单一反射片的制作不易及合格率不高,本发明确实可以降低光源组或背光 模块的成本。
图2B是沿图2A中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各反射片211 217依 序衔接,反射片211 217间的开孔219可以容许发光二极管22露出板材218 上方。因此发光二极管22产生的光线若向下投射,则板材218的反光表面 会将光线向上反射,故此能增加背光模块20的光线使用率。另一方面,发 光二极管22产生的一部份光线会入射进入上方的扩散板(图未示),但会 因该扩散板产生反射光,然后该板材218会将反射光回收再利用,也即向扩 散板再反射回去。板材218可以是金属薄板,例如铝板,或具有反光表面 的塑胶板材。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30的俯视图。发光二 极管的光源组30包含多个反射片311 317、多个发光二极管22及一电路板 23。各该反射片311 317包含一板材318或多个设于该板材318的开孔319, 其中反射片312 317形状完全相同,反射片311仅为长方形不具开孔的板 材318。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固定于该电路板23上,又所述多个反射片 311 317也固定于该电路板23上。相较于图2A,该容纳发光二极管22的 开孔319设于单一反射片上,而不是由两邻接反射片各提供一半的开孔。当 然开孔的形式及分布并不受此说明书所列实施例所限,且反射片的尺寸和外 观也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将两反射片312及313并为单一反射片。
图4是本发明反射片组的侧视示意图。反射片组40包含多个反射片 311 317、 一第一离型纸42及一第二离型纸43。所述多个反射片311 317 预先排列及夹设于该第一离型纸42及第二离型纸43之间。又第一离型纸42 及第二离型纸43和反射片311 317邻接的表面有粘性,故可以将反射片 311 317依序固定。第一离型纸42的边缘设有定位孔431,借由该定位孔431和电路板23上对应定位孔的对准,就能完成反射片311 317和电路板 23结合前的对位工作。在结合时,该第二离型纸43会预先移除。该反射片 311 317欲粘合的表面可涂布粘着剂41,借由粘着剂41而和电路板23结 合。结合完成后,再将第一离型纸42移除。因此,反射片组40不仅可容易 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快速完成反射片311 317的贴附。此种反射片组40可 以一次就将多个反射片311 317准确定位于电路板23上,而不需要一片一 片的放置及对准,因此非常适于量产背光模块或其他面光源的制作。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50的俯视图。如图所 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50包含多个第一反射片511 、 多个第二反射片512、多个发光二极管22及一电路板23'。各该齿状的第二 反射片512包含一板材518及多个设于该板材518的开孔519。也即,各该 第二反射片512有一长边呈齿状,所述多个开孔519是该齿状长边的凹入部。 各该第一反射片511包含一不具开孔的板材518。第一反射片511和第二反 射片512交错搭接在一起,即相邻的两个第二反射片512间设有一第一反射 片511。各该第二反射片512的呈齿状长边与一相邻的该第一反射片511的 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固定于该电路板23'上,又所 述多个第一反射片511和第二反射片512也固定于该电路板23'上。
各第一反射片511和第二反射片512依序交错接合,不仅容易组装及固 定,且可以扩充组合的数量及改变裁切尺寸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背光模块。 也即,可根据不同尺寸的背光模块,裁切或选择不同长度的反射片,但仍以 同样的方式铺设及搭接于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分别位于所述 多个开孔519中,所产生的光线会被该板材218的表面反射。
图6是本发明的光源模块60的示意图。光源模块60包含一背部框架61 、 一反射片62、 一光源组50、 一扩散板63及一或者一片以上的光学膜片64。 设于光源组50上方的扩散板63会将多个发光二极管22所产生的各点光线 均匀化,如此就形成一面光源向上照射。再经过光学膜片64将光线集中, 从而增加向上照射光线的使用率。背部框架61可容纳光源模块60中的构件, 又反射片62能将向下照射或被反射向下的光线再反射回光源模块60的出光 面。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导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改。因 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范围,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 本发明的替换及修改,并为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包含一电路板;多个反射片,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反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所述多个反射片的组合使得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
2. —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包含一电路板;多个第一反射片,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第一反射片包含一第一板材;多个第二反射片,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各该反射片包含一第二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借由所述多个第一反射片及多个第二反射片彼此交错组合于该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其中该反射片是一金属薄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其中各该反射片的至少一长边呈齿状,所述多个开孔是该齿状长边的凹入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其中各该反射片的呈齿状长边与一相邻的该反射片的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
6. —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反射片组,包含一第一离型纸;一第二离型纸;及多个反射片,夹设于该第一离型纸及第二离型纸之间,各该反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反射片组,其中该反射片是一金属薄板。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反射片组,其中各该反射片的至少一长边呈齿状,所述多个开孔是该齿状长边的凹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的反射片组,其中各该反射片的呈齿状长边与一相邻的该反射片的直线状长边相互衔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及其反射片组,该光源组包含多个反射片、多个发光二极管及一电路板。各所述反射片包含一板材及多个设于该板材的开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又所述多个反射片也固定于该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孔中,所产生的光线会被该板材的表面反射。本发明借由模块化的反射片组而解决上述反射片的成本与组装问题,更适于应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
文档编号F21V7/00GK101684923SQ20081016109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曾坚信, 邱宽和, 陈怡礽 申请人: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