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79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支持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可 同时支撑扩散板及照明灯管组的支撑结构,以解决扩散板及照明灯管组因冷热 变化,而其材料又刚性不足所造成的翘曲变形。
背景技术
在图1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参见台湾专利公告号第
567291号)的示意图,其包含一扩散板、 一反射板、 一菱镜片、 一扩散片、二 个支撑柱及多个照明灯管。其中,该反射板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该菱镜片设 置于该扩散板之上,该扩散片设置于菱镜片之上,该支撑柱设置于该反射板之 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之间,以及该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 反射板之间。
在图1中,为了要支撑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扩散板,通常会在反射板 和扩散板之间设置多根支撑物,以避免扩散板在翘曲变形后,使直下式背光模 块的光学特性变差。然而,当LCD面板的尺寸越大时,其照明灯管的尺寸亦会 相对变大及变长,因此,照明灯管也会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模 块的光学特性。
在图2中,第二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日本专利第5-209703号)的示 意图,以解决上述的照明灯管变形问题。该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主要是在照明 灯管的下方设置一支撑柱以避免照明灯管变形。然而,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的 缺点为当LCD面板的尺寸越大时其扩散板的尺寸亦会相对变大,而导致扩散板 因照明灯管的热能翘曲变形,进而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光学特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 背光模块,可使扩散板及照明灯管同时受到支撑与防止变形。
3因此,本实用新型即使当LCD面板或扩散板之尺寸变的更大时,扩散板及
照明灯管组也不会因为本身刚性不足而产生翘曲变形,又或者LCD经长时间使
用时,扩散板及照明灯管也不会因为热胀冷縮的物理效应而产生变形,因此不 会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板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技术特征以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具
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包括 一扩散板;
一反射装置,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 一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 置之间;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灯管覆盖部,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 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该灯管覆盖部覆盖于该照明灯管之上,用以 同时支撑该照明灯管及该扩散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更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
柱塞,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用以支 撑该扩散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反射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贴附有反射片的底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板更具有一穿孔。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该灯管覆盖部为倒u形孔。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为一波浪形状结构。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u形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矩形 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多边 形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由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塑料材料选用聚苯乙烯
树脂衍生物、压克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烯烃树脂、聚
醯胺树脂或聚酯树脂之中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4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l是第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之剖面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之剖面示意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其支撑结构设置方式的示意
图5A、图5B、图5C、图5D是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柱塞形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各种不同卡合于反射板上的方式;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为多个或单个灯管覆盖
部;
图8A、图8B、图8C、图8D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可为U形、 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结构,灯管覆盖部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支撑于灯管之下。
其中,附图标记 10:直下式背光模块
20:扩散板 30:反射装置 31:反射板的槽道 32:反射板的穿孔 40:照明灯管 50:支撑结构
50':支撑结构(包含柱塞)
51:灯管覆盖部 52:柱塞
521:柱塞的卡合部 60:卡合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二种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一,用于液晶面板尺寸较小时
请参阅图3A及图4A,本实用新型的直下背光模块IO,主要包括有一扩散板 20, 一反射板30,其中一照明灯管40, 一支撑结构50,该支撑结构50具有一灯 管包覆部51。
另外,反射板30设置于扩散板20及照明灯管40之下。照明灯管40设置于扩 散板20与反射板30之间。支撑结构50是设置于反射板30之上,并且位于扩散板 20与反射板30之间。
如图3A及图4A所示,支撑物50具有一灯管覆盖部51,照明灯管40系直接被 覆盖于灯管覆盖部51中而受到支撑。
由于此支撑结构50的材料,是为一塑料兼具耐热的材质,且不会导致此照 明灯管40变形,因此,照明灯管40—般正常状况是受到支撑结构50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50设置于该反射板30上且为一大致波浪形结 构,其尺寸的大小介于扩散板20及反射板30之间的空间大小。
另外,本较佳实施例一的支撑结构50的灯管覆盖部51为上半倒U形,其直 径比该照明灯管40稍大有间隙,而照明灯管40被灯管覆盖部51覆盖于其下,并 将照明灯管40本身受热变形降至最低。
再者,请参照图4A,可利用胶粘方式将该支撑结构50固定于反射板30之上, 另一种方式则在反射板30表面开设一槽孔31,一支撑结构50之下方具有另一卡 合勾60,可利用卡勾方式将该支撑物50的卡合勾60卡勾至反射板30的槽道31 之中,并支撑所述的照明灯管40。
另外,当液晶面板尺寸增大时,再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50之上 可再增设至少一柱塞52,而成一支撑结构50',以下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B及4B,本实用新型的直下背光模块10,主要包括有一扩散板20, 一传统形式的反射装置30,其中一照明灯管40, 一支撑结构50',该支撑结构 具有一灯管包覆部51,其中,本实施例二特别说明是,该支撑结构50'其上可 搭配至少一柱塞52,意即支撑结构50'其上可多包含至少一柱塞52。
6另外,该现有的反射装置30可为一反射板,或一贴附有反射片的底板。
而现有的反射装置30设置于扩散板20及照明灯管40之下。照明灯管40设置 于扩散板20与反射装置30之间。支撑结构50'是设置于反射装置30之上,并且 位于扩散板20与反射装置30之间。
如图3B及图4B所示,支撑结构50'用以同时支撑扩散板20及照明灯管40。 此外,支撑结构50'具有一灯管覆盖部51,照明灯管40直接被覆盖于灯管覆盖 部51中而受到支撑。
由于此支撑结构50'的材料,是为一塑料兼具耐热材质,且不会导致此扩 散板20及照明灯管40变形,所以扩散板20—般正常状况,是受到支撑结构50' 的支撑,同样情形,照明灯管40—般正常状况,是受到支撑结构50'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该设置于该反射装置30上且为一大致波浪形结构,其尺寸 的大小是介于扩散板20及反射装置30之间的空间大小,其中支撑结构50'中的 柱塞52是符合扩散板20与反射装置30之间的间隔,用以支撑扩散板20。
另外,本较佳实施例二的支撑结构50'的灯管覆盖部51为上半倒U形,其直 径与该照明灯管40稍大有间隙,而照明灯管40被灯管覆盖部51覆盖于其下,并 将照明灯管40本身受热变形影响降至最低。
再者,请参照图6,则在反射装置30表面开设一槽孔31,该支撑结构50' 之下方具有另一卡合勾60,可利用卡勾方式将该支撑结构50'之卡合勾60,卡 勾至反射装置30的槽道31之中。
另一种方式为在支撑结构50'之柱塞52下方具有一卡合部521,而在反射装 置30表面则开设一穿孔32,如图6所示,当将支撑结构50'设置于反射装置30 之上时,乃将支撑结构50'的柱塞52卡合部521,卡勾至反射装置30的穿孔32; 或者可利用胶粘方式将支撑结构5(T固定于反射装置30之上,也可将支撑结构 50'的柱塞52卡合部521,牢牢胶粘固定至反射装置30的穿孔32;又或者可利用 公母螺纹配合方式,将支撑结构50'的卡合部521锁紧至反射装置30的穿孔32。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50',其灯管覆盖部51、柱塞52及其卡合部521都可 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及卡合方法,且反射装置30的穿孔或开槽等方式,可依 照对应的支撑结构50'的卡合部521而作改变。
如图5A、图5B、图5C和图5D分别为不同柱塞形状。
如图6为支撑结构50'固定于反射装置30上的各种不同卡合方法包括有卡合、胶粘、螺纹锁紧,开槽卡勾等方式。
另外支撑结构50',其灯管覆盖部51可为多个或单个灯管覆盖部分别如图
7A、图7B所示。
再者支撑结构50'的灯管覆盖部51可为U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结构分 别如图8A、图8B、图8C、图8D,灯管覆盖部局部示意图。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上述实施例皆揭露以覆盖 的方式包覆于灯管之上,不过,该灯管覆盖部也可由扣夹方式支撑于灯管之下, 如图9所示,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局限其使用方式。
此外,在本实例的支撑结构材料方面,例如可选用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 (如HIPS, ABS, MS, SAN等等)、压克力树月旨(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PC)、环氧树脂(Epoxy)、硅树脂 (Silicone)、烯烃树脂(如PE, PP等等)、聚醯胺树脂(如Nylon树脂)、聚酯树 脂(如PET)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均可进 行相应的等同变化与相似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 的范围为准。
8
权利要求1.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装置,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一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灯管覆盖部,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该灯管覆盖部覆盖于该照明灯管之上,用以同时支撑该照明灯管及该扩散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更进一 步包含至少一个柱塞,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 装置之间,用以支撑该扩散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反 射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贴 附有反射片的底板。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更具有一穿孔。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的该灯管 覆盖部为倒U形孔。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为一波浪 形状结构。
8.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 盖部具有一多边形形状。
9. 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由塑料材 料制成。
10. 权利要求ll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的塑料 材料选用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压克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 脂、烯烃树脂、聚醯胺树脂或聚酯树脂之中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装置,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一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灯管覆盖部,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该灯管覆盖部覆盖于该照明灯管之上,用以同时支撑该照明灯管及扩散板。该背光模块可使扩散板及照明灯管同时受到支撑与防止变形。
文档编号F21S8/00GK201265776SQ20082013199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余鸿文, 洪明鸿, 蔡昇颖, 许宝元, 谢建樟 申请人: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