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66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支撑件支撑多个 光源组件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性零组件之一。随着 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背光模组更朝向薄形化、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 场方向发展。为保持液晶显示器未来市场的竟争力,开发与设计出更优质的背 光模组,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背光摸组10 包括灯罩12、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 Bar)以及导光板14。灯罩12包 括有侧壁122、顶板121及底板123。顶板121及底板123分别自侧壁122的 上下两端同向伸出,以围成容置空间A。发光二极管光条由软性印刷电路板15 及其上设置的发光二极管13所组成。发光二极管光条设置于灯罩12围成的容 置空间A内,并沿灯罩12的长边方向延伸。图1中所示侧部发光的发光二极 管光条,其软性印刷电路板15贴附于灯罩12的底板123,以使发光二极管13 侧部的发光面131得以朝向灯罩12的顶板121及底板123间的开口 B射出光 线。当组装于背光模组10内时,导光板14的侧边141伸入顶板121及底板 123间的开口 B,并为顶板121及底板123所夹持,以接收发光二极管13发出的光线,其中发光二极管13的发光面131便正对着导光板14的侧边141即入 光面。当发光二极管13被驱动发光时,其光线便可由导光板14的侧边141 入光,并经由导光寿反14与其下的反射板(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使光线由导 光板14的顶面即出光面142出光。
如上所述,对于侧光式的背光模组,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光条一般只能 单条摆放于灯罩12上,将此背光模组应用于小尺寸(如7寸以下)显示屏幕 产品,光源的利用上具有良好的成效。然而,随着中、大尺寸(15-24寸以 上)显示屏幕产品的发展,背光模组的尺寸也必须随之加大,这种LED单排摆 放的背光模组已不能满足大中尺寸机种辉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支撑件来支撑多个发光组件,从而 满足背光模组的不同辉度要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组件、 导光板、灯罩以及至少一支撑件。每一该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电 路板,该些发光二极管电性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面侧,且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与该发光面相邻。灯罩包括侧壁以及自该侧壁 两端同向延伸的底板和顶板,该底板和该顶板的端缘用以夹持该导光板。至少 一支撑件与该侧壁相接并与该底板和该顶板平行设置,且该至少一支撑件与该 灯罩形成多个容置腔,分别容置该些发光组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些支撑件与该底板分别用以承载该些发光组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撑件自该侧壁插入该灯罩。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撑件自该侧壁朝该导光板方向延伸。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层,设置于该灯罩的内壁,并 反射该些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侧壁、该顶板及该底板为一体成形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板为软性印刷电路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为侧光式背光模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 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背光模组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3所 示为图2中的背光模组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以背光模组1 为侧光式背光模组为例,背光模組1包括灯罩2、多个发光组件8、导光板4 以及至少一支撑件。每一发光组件8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以及电路板5,这 些发光二极管3电性设置于电路板5上,并沿灯罩2所形成的光源容置区的长边方向延伸排列。发光二极管3例如可利用焊接或压合的方式与电路板5结合, 其中电路板5较佳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PC),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电路板5 亦可为印刷电路板(PCB)或其它类型的材料。导光板4设置于发光二极管3的 发光面31侧,且导光板4的入光面41与发光面31相邻,发光二极管3由发 光面31发出的光线会进入导光板4的入光面41,之后会被均勻导引至导光板 4的出光面42,经过光学膜片(未绘示)来提供均匀且明亮的光源给显示面板。 其中,导光板4例如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等透明导光 材质,制成表面光滑或具有图案、网点的类楔形或类矩形的板块,但本发明并 不以此为限。
灯罩2包括侧壁22、顶板21及底板23,顶板21及底板23分别自侧壁 22的上下两端同向延伸,且底板23和顶板21的端缘用以夹持导光板4。其中 侧壁22、顶板21及底板23为一体成形设置。灯罩2较佳是由塑料材质的板 件弯折制成,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亦可以塑料以射出方式制成。而且,灯罩 2的顶板21和底板23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相关技术人员可依实际 需求调整顶板21和底板23的长度、比例、材质与配置。在较佳实施方式中, 顶板21和底板23的长度由灯罩2的两侧延伸以至少涵盖导光板4的出光面 42以及与出光面42相对的側面的局部区域,例如调整顶板21涵盖导光板2 的出光面42的局部区域,可达到省略贴遮光胶带或喷漆步骤,以减少边缘漏 光与制程简化的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板23可延伸至整个导光板4的 底面即与出光面42相对的侧面,且将底板23设置成具有反射性表面,因而底 板23可取代反射片(未绘示)来提高光源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和制程简化的 目的。较佳实施方式中,灯罩2的顶板21和底板23夹持导光板4,使导光板4与灯罩2的相对位置不会轻易位移或偏移。由于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面31 与导光板4的入光面41相接的部分可位于灯罩,2内,因此可避免液晶显示装 置在受扭力时造成导光板4与发光组件8错位而产生的漏光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灯罩2藉由夹持的方式调整与导光板4的相对位置,使得导光板4的入光 面41可以更靠近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面31。
背光模组1还包括有至少一支撑件,本实施方式中以背光模组1具有两支 撑件6、 7为例,支撑件6、 7与灯罩2的侧壁22相接并与其底板23和顶板 21平行设置,且支撑件6、 7与灯罩2的侧壁22、顶板21以及底板23形成多 个容置腔C、 D、 E,分别容置这些发光组件8,相对应的设置有3个发光组件 8。且这些支撑件6、 7与底板23分别用以承载这些发光组件8。请继续参见 图2,其中一个发光组件8设置于底板23上,另两发光组件8设置于两支撑 件6、 7上。本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8的发光二极管12为侧面发光型发光二 极管,以垂直灯罩2的侧壁22的方向发光。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 6、 7是直接自侧壁22朝导光板4方向延伸,亦即支撑件6、 7与灯罩2为一 体成形设计。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显示装置的实际需要即不同尺寸 机种的需求设置多排发光组件8。
此外,背光模组IO还包括反射层(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灯罩2的内壁, 并反射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以增加光的利用效率。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层是 形成于侧壁22、顶板21及底板23的内壁,但亦可仅形成于其中之一上。灯 罩2的底板23可用以取代反射片(未绘示)。此外,反射层可以利用外加的光 反射材质形成,例如涂布反射性材质、贴附反射膜镀;而如果灯罩2本身的材 质即具光反射性质时,亦可直接以本身的内面作为反射层。在此仅是举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相关技术人员亦可依实际需求调整反射性表面的形成方式。
另请参见图4,图4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
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的,背光模组r包括灯罩2,、多个发光组件、导
光板4以及至少一支撑件。每一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以及电路板5, 这些发光二极管3电性设置于电路板5上。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6,、 7'是自 侧壁22,插入灯罩2,,即支撑件6'、 7'与灯罩2'的侧壁是可分离的。而除了支 撑件的设置,背光模组l,的其他结构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1的结构 相似,因而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2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含显 示面板9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1,显示面板9设置于背光模组1上。背光模 组1提供显示面板9所需要的面光源。而显示装置20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包 括家用的液晶电视、个人电脑及膝上型电脑的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及数码相 机的液晶显示屏幕等。
除此之外,显示装置20括有胶框,胶框围绕于发光组件8及导光板4的 外侧,定位发光组件8与导光板4,而发光组件8则位于胶框与导光板4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在灯罩侧壁设置支撑件来支撑多条LED光条,可实 现LED的多排组装,适应不同尺寸机种的辉度需求。
藉由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 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
来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加以限 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的权利 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 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组件,每一该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电路板,该些发光二极管电性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侧,且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与该发光面相邻;灯罩,包括侧壁以及自该侧壁两端同向延伸的底板和顶板,该底板和该顶板的端缘用以夹持该导光板;以及至少一支撑件,与该侧壁相接并与该底板和该顶板平行设置,且该至少一支撑件与该灯罩形成多个容置腔,分别容置该些发光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件与该底板分别 用以承载该些发光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自该侧壁插入该 灯罩。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自该侧壁朝该导 光板方向延伸。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层, 设置于该灯罩的内壁,并反射该些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侧壁、该顶板及该底板 为一体成形设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软性印刷电路板。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为侧光式背光 模组。
9.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纟反;以及如权利要求l-8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 供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导光板、灯罩以及至少一支撑件。每一该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电路板,该些发光二极管电性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侧,且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与该发光面相邻。灯罩包括侧壁以及自该侧壁两端同向延伸的底板和顶板,该底板和该顶板的端缘用以夹持该导光板。支撑件与该侧壁相接并与该底板和该顶板平行设置,且该至少一支撑件与该灯罩形成多个容置腔,分别容置该些发光组件。
文档编号F21V8/00GK101603658SQ20091015220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王树模, 王金娥 申请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