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55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灯泡或荧光灯普遍用作室内或室外的照明灯。然而,电灯泡或荧光灯的使用寿命短,因此需频繁更换。此外,传统的荧光灯长时间使用后其性能会下降。因此,通常其亮度会逐渐降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在利用发光器件(在下文中被称为LED)来开发照明装置。 LED容易控制并具有响应速度快、电光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和亮度高的特点。 LED也可用于产生情感照明(emotional lighting)。同时,应用LED的大部分照明装置的形状受限于照明装置的安装空间的结构。因此,需要增大使用照明装置的范围或照明装置的使用空间的种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照明模块,该照明模块包括壳体、基板、多个发光器件以及主动驱动器,其中,该壳体包括主基座;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主基座的两侧沿垂直于主基座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分别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向主基座的中心延伸。该基板位于通过在结构上连接主基座、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一辅助基座、第二辅助基座而形成的腔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在基板的一侧上沿基板的纵向设置。以及该主动驱动器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具有使主动驱动器插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的开口。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模块、第二照明模块以及连接构件,该第一照明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光源单元, 以及其中第一壳体包括主基座;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主基座的两侧沿垂直于主基座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 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向主基座的中心延伸;该第二照明模块包括第二光源单元和设置第二光源单元的第二壳体,第二光源单元包括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的基板;以及该连接构件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


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排布和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以及其中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结构的视图;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和光源单元彼此如何联接的视图;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视图;图IOA至图IOC是描述用于联接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的视图;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接多个照明模块的方式的视图;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另一结构的视图;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又一结构的视图;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根据其结构如何工作的视图;图16是用于描述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根据其结构如何工作的视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8A至图18B是描述用于联接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的构造的视图;图19是用于描述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1A至图21B是描述用于联接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的构造的视图;图22A和图22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图23A至图23E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接多个照明模块的情况的实际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每层的厚度或尺寸可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每个部件的尺寸未必表示其实际尺寸。应理解,在提及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时,可以是该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和/或也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当元件被提及为在“(之)上”或“(之)下”时,基于该元件可包括“在元件之下”以及“在元件之上”。可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
5例的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用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6,照明模块400包括壳体200、支撑板120、第一光源单元150a、第二光源单元150b、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导光板110、扩散板190、 反射板130、第一连接器300a和第二连接器300b。壳体壳体200通过组装多个凸缘而形成,并且优选地,壳体200以板的形式挤压模制。 壳体200包括主基座210、第一延伸部230a、第二延伸部230b、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主基座210呈矩形板的形状并包括凹入部211和边缘213。与主基座210的板的端部分开一定间隔的部分沿板的边缘弯曲,使得在板的中心部形成凹入部211,在板的周边区域形成边缘213。凹入部211能够防止设置在壳体内所有的反射板130、导光板110和扩散板190 因彼此接触推动而移动。边缘,特别是主基座的前、后边缘能够最小化柔性印刷电路(未示出)的连接路径,即,主动驱动器与输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介质,由此减少制造成本并防止电压由于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而减小。在边缘213,连接到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的前、后边缘(而非左、右边缘)分别包括第一上中心开口 213a和第二上中心开口 213b。输入端子310a、310b设置在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3b中,以便向主动驱动器153a、153b供电。输入端子310a上的第一连接器300a和输入端子310b上的第二连接器300b分别设置在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 中,由此暴露到壳体200的外部。主基座210包括从前、后边缘延伸的凸缘215。凸缘215基本上垂直于主基座的表面弯曲。凸缘215能够防止插入壳体中的结构,例如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射板等在主基座的前部或后部的方向上分离。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分别从主基座210的边缘延伸,并且基本上垂直于主基座210的表面弯曲。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的端部包括第一侧开 Π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导块230a〃 ,230b"分别从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的外表面伸出。 导块230a〃、230b〃邻近第一侧开口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设置。导块的表面可呈各种形状。优选,导块的表面形状为一侧以机械稳定地固定到连接构件600的延伸部630(将在以下描述)的方式倾斜的三角形形状。以下将描述的连接构件的延伸部通过位于导块230a"和230b “中而固定并支撑。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分别从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 230b向主基座230的中心延伸。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基本上平行于主基座的表面延伸。因此,在壳体200的内侧上形成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 。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按一定间隔彼此面对。同时,壳体200的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分别弯曲成从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平行于主基座210延伸。这里,优选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相对于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分别以锐角(α < 90° )倾斜。因此,插入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2b中的结构,例如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射板等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并支撑。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包括分别从其端部沿其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50a'、250b'。在结构插入壳体后,突出部250a'、250b'垂直于第一辅助基座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的表面弯曲,使得结构固定,且不与壳体分开。壳体200的两侧沿其纵向彼此平行延伸。 壳体200能够由例如Al、狗等的金属材料制成。此外,期望地,壳体具有弹性。支撑板支撑板120包括基座121、第一构件123a、第二构件12 、第三构件12 和第四构件12恥。支撑板120设置在壳体200内,并接触壳体。基座121呈矩形板形状。第一构件123a和第二构件12 分别从基座121的两端基本上垂直于基座121的表面延伸。第一构件123a和第二构件123b的端部分别包括开口 123a'、123b'。第三构件12 和第四构件12 分别从第一构件123a和第二构件12 的端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构件123a和第二构件12 的表面延伸。例如,第三构件12 和第四构件 125b能够形成为基本上平行于基座121。第三构件12 和第四构件12 相对于第一构件 123a和第二构件12 的表面从基座121向右和向左延伸。具有上述结构的支撑板120可由例如Al、Fe等的金属材料制成,这与壳体的材料相同。此外,支撑板120可具有弹性。支撑板120的基座121接触壳体200的主基座210的凹入部211。第三构件12 和第四构件12 接触主基座210的边缘213。支撑板120设置在壳体200的主基座210的下部内。因此,壳体围绕设置在其内的结构,例如反射板、导光板和扩散板。这里,支撑板 120将结构推入壳体的辅助基座250a、250b,使得可以改善辅助基座与结构之间的粘附。因此,能够获得更稳定的支撑结构。输入端子310a、310b分别设置在支撑板120的基座121的前、后顶表面上。输入端子310a、310b分别对应壳体200的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3b,并暴露到壳体 200的外部。输入端子310a、310b分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300a和第二连接器300b并供 H1^ ο同时,第一输入端子310a和第二输入端子310b分别通过柔性印刷电路(FPC,未示出)电连接到主动驱动器153a、153b。柔性印刷电路穿过支撑板120的第一构件123a和第二构件123b上形成的开口 123a'、123b',并以最短的距离电连接到主动驱动器153a。光源模块-反射板、导光板、光源单元、扩散板、磷光体发光膜反射板反射板130包括本体131和弯曲部132,本体131具有对应于支撑板120的形状的矩形板形状,弯曲部132从本体131的两个端部延伸。弯曲部132沿反射板130的纵向弯曲。反射板130的整个表面可涂覆有反光材料, 或者仅本体131涂覆有反光材料。反射板130可由柔性塑料材料及金属材料制成。反射板130放置在支撑板120之下。反射板130的弯曲部132接触光源单元150 的未设置发光器件的侧面,并围绕所有的导光板110、光源单元150、扩散板190和磷光体发光膜170。因此,当组装照明模块的部件时,可以防止部件彼此不对齐或者特定的部件分离。另外,当照明模块工作且光源单元150a、150b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辐射时,如图7 所示,反射板的弯曲部132可用作媒介。因此,优选反射板的弯曲部包括用于改善传热效果的热辐射材料。当光源单元150发射的光通过导光板110向外发射时,反射板130防止光线向导光板的后面发射。同时,在反射板130的两侧端进一步形成竖直弯曲的弯曲部(未示出)。弯曲部接触光源单元150未设置发光器件的侧面,并围绕所有的导光板110、光源单元150和磷光体发光膜170。因此当组装照明模块的部件时,可以进一步防止部件彼此不对齐或者特定的部件分开。另外,当照明模块工作时,且光源单元150a、150b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200辐射时,弯曲部用作媒介。因此,弯曲部可包括用于改善传热效果的热辐射材料。光源单元光源单元150可包括第一光源单元150a和第二光源单元150b。或者,光源单元 150可只包括它们中的任一个。第一光源单元150a包括基板151a、发光器件15 和主动驱动器153a。第二光源单元150b包括基板151b、发光器件152b和主动驱动器153b。基板151a、151b是矩形印刷电路板。基板151a、151b的一侧上沿基板的纵向分别排布并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152a、 152b。第一光源单元150a和第二光源单元150b包括的发光器件是发射具有相同颜色或彼此不同颜色的光线的发光二极管。因此,具有各种颜色的光线能够通过组合两种不同颜色的光而获得,由此产生情感照明。发光二极管152a、152b可发射蓝光、红光和绿光中的至少一种。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发光二极管的上部由透明树脂密封,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射其本身的光。例如,当发光二极管发蓝光时,发光二极管能够通过用包括黄色荧光材料的树脂密封蓝色发光二极管的上部而发白光。虽然在实施例中以发光二极管为例作为光源,但是能够发光的任何发光器件都能够用作光源,而不限于此。主动驱动器153a、15 设置在基板的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另一侧上,并更优选地, 设置在基板的侧面的端部。第一光源单元150a包括设置在基板151a的一侧上的发光器件15 和设置在基板151a的另一侧上的主动驱动器153a。第二光源单元150b包括设置在基板151b的一侧上的发光器件152b和设置在基板151b的另一侧上的主动驱动器153b。发光器件152a、 152b分别插入壳体200的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2b中,使得基板上设置有发光器件的一侧彼此面对。也就是说,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另一侧与壳体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平行。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可在第一光源单元150a和第二光源单元150b与壳体的第一延伸部230a和第二延伸部230b之间设置热垫。热垫通过将热量传导至壳体来传递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热量向外辐射,因此改善了热辐射特性。同时,如图8所示,主动驱动器153a、153b插入壳体的延伸部的第一侧开口 230a' 和第二侧开口 230b'中,并暴露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容易检查主动驱动器的故障,并且由于照明模块的特性,可以克服部件在有限空间内难以获得空间位置的难题。当主动驱动器153a、153b分别插入延伸部的第一侧开口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时,优选主动驱动器153a、153b设置为与第一侧开口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的外周间隔距离“d”。这样旨在获得照明模块工作时主动驱动器的耐压特性。当主动驱动器与第一侧开口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的外周间隔的距离“d”为至少2mm时,能够获得稳定的耐压特性。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粘附保护膜贴附到第一侧开口 230a'和第二侧开口 230b ‘的边界,以便保护主动驱动器153a、153b。粘附保护膜能够防止外部杂质进入主动驱动器。粘附保护膜最好由透明材料构成以允许通过粘附保护膜看到主动驱动器。导光板导光板110如同反射板130 —样具有矩形板的形状。导光板的垂直于导光板110的纵向的侧端表面具有凹槽112。分别在两侧端形成凹槽112。壳体200的第一辅助基座250a的突出部250a'和壳体200的第二辅助基座250b 的突出部250b'弯曲并位于凹槽112中。壳体200内的导光板110由此被稳固地支撑且不分开。导光板110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导光板110的一侧具有允许入射到照明模块内的光发射到照明模块外的特定图案111。特定图案111用于散射或扩散光并将光向外发射。导光板110由透明树脂制成,并可通过使用丝网印刷等的方法来印制。导光板110沿从第一光源150a和第二光源150b发射的光路的方向设置,并沿壳体200的纵向插入壳体的内部。这里,导光板110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壳体的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2b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110的底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允许入射到照明模块内的光发射到照明模块外的特定图案111。特定图案111不仅可在导光板110的整个底部表面上形成,而是也可仅在导光板110的底部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例如,如图中所示,在导光板Iio的底部表面的两侧端,也就是说,仅在靠近接触壳体200的第一辅助基座 250a和第二辅助基座250b的部分的区域。特定图案111用于散射或分散光,并将光向外发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110的特定图案111能够取代用于散射或分散光的传统的扩射片,并且能够简化照明模块的构造。并且,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110的顶表面上形成微透镜阵列层 (MLA) 113。也就是说,导光板110与微透镜阵列层113—体形成。已经从光源单元发射且入射到导光板110上的光在图中应向下发射。在已经从光源单元发射且入射到导光板110 上的光中,微透镜阵列层113改变或折射向导光板110的上部行进的光路。例如,微透镜阵列层113聚集、扩射或分散光。然后,光被反射板130反射,并向下通过导光板110发射。因此,可改善亮度均勻度。微透镜阵列层113可具有统一的图案或通过组合多个不同的图案而形成的图案。例如,微透镜阵列层113可具有全部的凸透镜图案或全部的凹透镜图案, 或者可具有通过组合凸透镜图案和凹透镜图案而形成的图案。透镜图案在整个区域上可统一也可不统一。换言之,透镜图案的凹陷程度(sag)在整个区域上可统一也可不统一。例如,在一些区域形成的透镜的凹陷程度可以是约0. 23mm,而在其他区域形成的透镜的凹陷程度可以是约0. 47mm。具体地,微透镜阵列的一些区域的透镜的凹陷程度可在从0. 15mm至 0. 30mm和从0. 40mm至0. 55m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讲,微透镜阵列的一些透镜的凹陷程度可在从0. 17mm至0. ^mm和从0.42至0.53mm的范围内形成。微透镜阵列层113可由典型的透镜材料构成,例如各种合成树脂材料。磷光体发光膜磷光体发光膜170可包括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和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每个磷光体发光膜分别放在导光板110的一侧与第一光源单元150a之间和导光板110的一侧与第二光源单元150b之间。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和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中包括各种荧光材料。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和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能够通过改变第一光源单元150a和第二光源单元150b发射的光的一些波长来改变光的颜色。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和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包括透明树脂和透明树脂中包含的荧光材料172。透明树脂中可包括固化剂或添加剂。固化剂固化透明树脂。添加剂均勻分散透明树脂中的荧光材料。另,透明树脂中可包括扩散剂。扩散剂改善光源的折射并增大荧光材料的激发比。扩散板扩散板190插入壳体200中,并放在导光板110之下,以便扩射并发射从导光板发射的光。这里,扩散板190的两端分别插入壳体的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2b中。这样,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以单个模块发光的形式形成,所以照明模块自身能被用作照明装置。在以上提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包括第一光源单元150a、第二光源单元150b、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第二磷光体发光膜170b、导光板110、扩散板190和反射板130的装置被称为光源模块。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视图。为了描述方便,将提供光源模块100包括导光板110、反射板130、第一光源单元 150a和扩散板190的实施例。导光板110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导光板110的一侧具有允许入射到照明模块内的光发射到照明模块外的特定图案111。特定图案111用于散射或分散光,并向外发射光。导光板110由透明树脂制成,并可通过使用丝网印刷等的方法来印制。扩散板190可设置在导光板110之上。扩散板190同于允许入射到导光板110内的光均勻向外发射。反射板130设置在导光板110之下,并防止入射到导光板110内的光向导光板的
后面发射。第一光源单元150a设置在导光板110的一侧。能够发光的任何器件都可被用作
10第一光源单元150a。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器件15 被用作第一光源单元150a。第一光源单元150a包括设置在基板151a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5h、152b,且第一光源单元150a光学连接到导光板110上以使得第一光源单元150a产生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10内。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设置在导光板110与第一光源单元150a之间,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中包括各种荧光材料。第一磷光体发光膜170a通过改变从第一光源单元 150a发射的光的波长来改变光的颜色。图IOA至图IOC是描述用于联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的视图。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首先,如图IOA至图IOC所示,连接构件600包括基座610、延伸部630和钩650。基座610包括具有平板形状的底部表面。基座610的表面具有向其两侧端倾斜的圆顶形状。两个连接端子611设置在基座610的底部表面上,并在基座内通过电线电连接。 如图11所示,设置在基座的底部表面的两个连接端子611电连接到形成在壳体的主基座的边缘的连接器上。延伸部630从基座的两端垂直延伸。延伸部630可具有中心开口。延伸部630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倾斜,从而使得倾斜的端部可机械固定而不需移动到壳体的第一延伸部的导块230a"和第二延伸部的导块230b"。在延伸部630的内侧上安装例如发泡聚苯乙烯的冲击保护器631。这旨在防止连接构件600由于使连接构件600与照明模块400联接的冲击而导致的断裂。这也旨在最大化防止对延伸部的冲击,在由连接构件联接照明模块之后,延伸部非常易受外部冲击。钩650从延伸部630的端部延伸,并包括向基座的中心倾斜的端部。当连接构件 600联接到照明模块时,钩650通过被壳体的辅助基座的底部表面卡住而紧固。这里,钩650 基本上通过利用连接构件的延伸部630的弹性而联接到照明模块。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接多个照明模块的方式的视图。首先,如图12A所示,两个照明模块400在同一条线上对齐。对齐的两个照明模块 400的端部如图12B所示彼此接触。随后,如图12C所示,照明模块通过连接构件600以围绕相互接触的照明模块的壳体的边缘的方式覆盖并压缩照明模块的边缘的方式而使它们彼此联接。这里,边缘被覆盖和压缩为使得设置在连接构件600的基座上的连接端子611 电连接到设置在壳体200的边缘中的连接器300a、300b上,并且连接构件600的延伸部630 的一端通过由从壳体向外伸出的导块230a"、230b"的端部卡住(catch)而被固定。因此, 如图12D所示,两个照明模块彼此电和机械联接,使得完成一个延长的照明装置。虽然实施例仅示出了两个照明模块如何联接,但是通过使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三个或更多照明模块能够被彼此机械和电联接。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补偿在联接照明模块时因照明模块的重量而减少的支撑力, 并通过以围绕照明模块的方式联接照明模块而使照明装置变薄。因此,可充分克服安装照明装置时照明装置的体积引起的空间限制的问题。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另一结构的视图。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又一结构的视图。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单元根据其结构如何工作的视图。首先,参照图13,光源单元150包括单个基板151a、第一发光器件组15 '、第二发光器件组15 "、第一主动驱动器153a'和第二主动驱动器153a"。第一发光器件组15 '和第二发光器件组15 "分别包括多个发光器件152a, 且第一发光器件组15 '和第二发光器件组15 "沿基板151a的纵向设置在基板151a 的一侧上。这里,基板151a是矩形印刷电路板。基板151a的中部“C”电绝缘。因此,第一发光器件组15 '和第二发光器件组15 '彼此电绝缘,且设置在基板上。为了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组15 ',第一主动驱动器153a'设置在基板151a的另一侧,而不是基板151a上设置第一发光器件组的一侧。为了驱动第二发光器件组152",第二主动驱动器153a"也设置在基板151a的另一侧,而不是基板151a上设置第二发光器件组的一侧。光源单元150分别位于单个壳体200的第一腔20 和第二腔202b中,并构成照明模块。参照图14,光源单元150的结构与图13的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然而,在图14 中,基板也物理上电绝缘,并包括第一基板151a'和第二基板151a"。由于其余的发光器件组和主动驱动器与图13的实施例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当上述的电源单元电绝缘的照明模块在例如墙壁、天花板等的室内墙壁上安装并工作时,可以分离并控制照明模块产生的光。因此,照明模块具有允许光只照到需要的空间的较高的使用灵活性。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照明模块被分成第一发光器件组区域Al和第二发光器件组区域A2。能够通过仅单独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组区域Al,或者通过仅驱动第二发光器件组区域A2(虽然图中未示出)而发光。也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组区域和第二发光器件组区域。 尽管在实施例中仅以一个光源单元为例,但是光源单元能够包括第一光源单元和第二光源单元。每个第一光源单元和第二光源单元以与一个光源单元相同的结构形成。图16是用于描述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根据其结构如何工作的视图。参照图16,同图11 一样,多个照明模块400通过连接构件600彼此机械和电联接。 如上所述,每个照明模块400能够通过光源单元150的电绝缘而单独被驱动。然而,在通过连接构件联接的照明模块中,设置单个主动驱动器153a',以驱动设置在连接构件160的两侧上的光源单元150。换言之,两个照明模块上的所需的部分“C' ”由一个主动驱动器驱动,而不是由图15所示的多个主动驱动器驱动。由于关于照明模块的其他细节在以上已经进行了描述,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如图15所示,这样的照明模块能够根据划分的区域单独驱动并因此具有高度的使用灵活性。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由于壳体500的结构与图3中的结构类似,所以将省略相同的部件。在主基座210的前边缘形成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使得第一上开口 213a位于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之间。在主基座210的后边缘形成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使得第二上开口 213b位于第五上开口 21 与第六上开口 213f之间。联接装置700(见图19)插入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213d、2i;3e和213f中,以便使壳体500与连接构件800联接(以下将描述,见图18A和图18B)。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213d、2i;3e和213f可包括允许联接装置700插入其中的插入孔“S”和允许插入到插入孔“S”中的联接装置700以滑动的方式移动并固定的引导凹槽“G”。第三上开口 213c至第六上开口 213f的形状可形成为与下述的连接构件800的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的形状相同。虽然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可相对于经过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 的直线对称地形成,但是如图中所示,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中的任一个可形成为比另一个更靠近壳体500 的端部。例如,第四上开口 213d可形成为比第三上开口 213c更接近壳体500的前端。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形成。优选地,当第四上开口 213d 形成为比第三上开口 213c更接近壳体500的前端时,第六上开口 213f形成为比第五上开口 21 更接近壳体500的后端。也就是说,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以及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相对于经过壳体500的中心的直线彼此对称,并垂直于经过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3b的直线。壳体500通过联接装置700联接到连接构件800。壳体500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联接到另一照明模块的壳体500。图18A至图18B是描述用于联接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 800的构造的视图。图19是用于描述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如图18A至图18B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构件800包括基座810、至少一个锁定凹槽 820a,820b,820c 和 820d、至少一个联接凹槽 830a、830b、830c、830d、830e 和 830f 以及突出部840。突出部840用作电连接器。基座810的平面图中,当基座810联接到照明模块时,基座810呈圆形形状。基座810的边缘部可具有向外倾斜部。在基座810的底部表面上可形成两个连接端子811a、 811b。两个连接端子811a、811b在基座810内通过电线彼此电连接。如图19所示,两个连接端子811a、811b电连接到形成在壳体500的主基座210的边缘213上的连接器300a、 300b。在基座810上形成至少一个锁定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尽管在图中形成第一锁定凹槽至第四锁定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但是锁定凹槽的数量不限于此。参照图19,用于将连接到照明模块的壳体500的连接构件800固定到其他装置 (例如,照明模块支撑装置)的单独的固定装置插入到第一锁定凹槽至第四锁定凹槽820a、 820b,820c和820d中。例如,连接构件800和照明模块支撑装置能够通过将螺钉、钉和螺栓等插入第一锁定凹槽至第四锁定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中而固定。当第一插入凹槽至第四插入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与照明模块联接时,第一插入凹槽至第四插入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相对于经过照明模块的中心的直线对称地形成,并沿照明模块的纵向延伸。例如,如图中所示,第一锁定凹槽820a和第二锁定凹槽820b与第三锁定凹槽820c和第四锁定凹槽820d关于图中的χ轴对称地形成。换言之,第一锁定凹槽820a和第二锁定凹槽820b可在χ轴上方形成,而第三锁定凹槽820c和第四锁定凹槽820d可在χ轴下方形成。此外,在基座810上可形成至少一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 830f。每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可包括允许联接装置700插入其中的插入凹槽“S”和允许插入到插入凹槽“S”中的联接装置700以滑动方式移动并固定的引导凹槽“G”。可如图所示形成六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而且,也可设置其他数量的联接凹槽。在形成六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时, 相对于经过形成于基座810的底部表面上的连接端子811a、811b的直线,可在一侧形成两个联接凹槽830a、830b,并在另一侧可形成四个连接凹槽830c、830d、830e和830f。如图所示,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可从基座810的底部表面部分穿过基座 810,或者完全穿过基座810。当为了联接到壳体500而将联接构件800放在壳体500上时,联接构件800的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可对应于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213d、213e 和 213f 放置。可形成六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六个联接凹槽中的四个可对应于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213d、2i;3e和213f。如上所述,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可关于经过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 的直线不对称地形成。这里,第三上开口 213c可对应六个联接凹槽830a、 830b、830c、830d、830e和830f中的第二联接凹槽830b。比第三上开口更接近壳体500的端部形成的第四上开口 213d可对应第五联接凹槽830e。以这种方式,另一照明模块的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可分别对应六个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中的第一联接凹槽830a和第四联接凹槽 830d。这是因为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以及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关于经过壳体500的中心并垂直于壳体500的纵向的直线彼此对称地形成。也就是说,这是因为在图19中,第四上开口 213d和第六上开口 213f相对更接近壳体500的边缘形成,而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五上开口 21 相对更远离壳体500的边缘形成。当联接构件800的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中的一些(例如, 四个联接凹槽)对应于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213d、2i;3e和213f放置时,联接装置700插入到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的插入孔“S”和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213d、2i;3e和213f的插入孔“S”中。然后,联接装置700沿引导凹槽“G”移动,使得连接构件800能够联接到两个照明模块。当连接构件800使一个照明模块与另一照明模块联接时,根据连接构件800内的布线种类,置于一个照明模块和另一照明模块上的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能够彼此电连接。例如, 当照明模块通过连接构件800彼此联接时,第一联接凹槽830a能够电连接到第二联接凹槽 830b,第三联接凹槽830c能够电连接到第四联接凹槽830d,并且第五联接凹槽830e能够电连接到第六联接凹槽830f。联接装置700可形成为具有一个杆710和附接到杆710的头720的形状。联接凹槽830a、830b、830c、830d、830e和830f的插入孔“S”和第三上开口至第六上开口 213c、 213d,213e和213的插入孔“S”的尺寸可形成足以使得联接装置700的头720插入到插入孔“S”中。引导凹槽“G”的宽度小于插入孔“S”的宽度。也就是说,优选当已经插入到插入孔“S”中的联接装置700的头720以滑动方式移动时,引导凹槽“G”的宽度应防止头720 与引导凹槽“G”分离,并允许杆720平滑移动。插入孔“S”可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和多边形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这样,由于连接构件800通过将联接装置700插入凹槽中并以滑动方式移动联接装置700而联接到一个照明模块和另一照明模块的壳体500,因此可以使它们容易联接并获得联接的可靠性。同时,在联接至少一个照明模块时,要求最外面的照明模块的端部联接到连接构件800,然后固定到用于支撑整个照明模块(例如,照明模块支撑装置)的装置上。此外,能够使用与上述相同的连接构件800。如上所述,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关于经过第一上开口 213a和第二上开口 213b的直线不对称地形成。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以及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关于经过壳体500的中心并垂直于壳体500的纵向的直线彼此对称地形成。因此,在照明模块的端部,即照明模块不联接到另一照明模块的端部,连接构件800的第一联接凹槽830a和第三联接凹槽830c可分别对应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另,在图19中,在沿χ轴方向位于最外面的照明模块的端部,连接构件800的第二联接凹槽830b和第六联接凹槽830f可分别对应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壳体500的端部形成的两个上开口对应连接构件800的联接凹槽中的两个联接凹槽放置之后,壳体500能够通过联接装置700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连接到连接构件800。由于在最外面的照明模块的端部,连接构件800的联接凹槽以上述方式对应壳体 500的开口,因此连接构件800位于壳体500的范围内。这里,为了使用第三联接凹槽830c 或第六联接凹槽830f,在连接构件800上形成第三联接凹槽830c和第六联接凹槽830f。然而,在最外面的照明模块的端部,连接构件800也能以与最外面的照明模块连接到另一模块的相同的位置和方式连接到壳体500。换言之,在包括最外面的照明模块的所有照明模块中,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可分别对应连接到连接构件800的第二联接凹槽830b和第五联接凹槽830e,而壳体500的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可分别对应连接到连接构件 800的第一联接凹槽830a和第四联接凹槽830d。连接到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800通过插入锁定凹槽820a、820b、820c和820d的固
定装置连接到另一支撑装置。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如所示,壳体500具有与图17的结构不同的扇形形状。其余的部分特征与图17的壳体500的特征相同。同时,图中未示出,插入壳体内部的结构,例如反射板、支撑板和导光板等具有对应于壳体阳0的形状。
15
图21A至图21B是描述用于联接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的连接构件的构造的视图。图22A和图22B是用于描述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模块如何联接的视图。如图21A和图21B所示,连接构件900可形成包括基座910、至少一个锁定凹槽 920a,920b,920c 和 920d 以及突出部 930。在基座910的平面图中,当基座910联接到照明模块时,基座910具有圆形形状。 基座910的边缘部可具有向外倾斜部。在基座910的底部表面上可形成两个连接端子911a、 911b。两个连接端子911a、911b在基座910内通过电线彼此电连接。如图22A和图22B所示,两个连接端子911a、911b电连接到壳体550的主基座210的边缘213上形成的连接器 300a、300b。在基座910形成至少一个锁定凹槽920a、920b、920c和920d。尽管在图中形成第一锁定凹槽至第四锁定凹槽920a、920b、920c和920d,但是锁定凹槽的数量不限于此。 参照图22A和图22B,第一锁定凹槽至第四锁定凹槽920a、920b、920c和920d分别对应已经形成在两个联接的照明模块的壳体550上的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 以及第五上开口 21 和第六上开口 213f。联接装置700插入锁定凹槽920a、920b、920c和 920d中。联接装置700分别穿过锁定凹槽920a、920b、920c和920d,以及壳体500的第三上开口 213c和第四上开口 213d以及第五上开口 21!3e和第六上开口 213f。例如,一个联接装置700可穿过第一锁定凹槽920a和第三上开口 213c,另一联接装置700可穿过第二锁定凹槽920b和第四上开口 213d。随后,又一联接装置700可穿过第三锁定凹槽920c和另一照明模块的第五上开口 213e,其余的联接装置700可穿过第四锁定凹槽920d和第六上开口 213f。联接装置700可具有钉子形状、螺钉形状、销形状等,或者可具有联接到外螺纹的内螺纹的形状。联接装置700允许一个照明模块联接到另一照明模块。如图22A所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扇形壳体550的照明模块可彼此联接。或者,如图22B所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扇形壳体550的照明模块可联接到通用的条形 (bar-type)照明模块。图23A至图23E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接多个照明模块的情况的实际实施例。如图23A至图23C所示,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扇形照明模块适当地连接到通用的条形照明模块,可以生成各种形状的照明装置。如图23D所示,通过联接四个中心角为90°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扇形照明模块,还可以获得甜圈形(圆环形)的照明装置。如图23E所示,圆形照明模块可插入图23D所示的甜圈形照明装置的中心。因此, 可以生成甜圈形联接结构发射的光的颜色与中心圆形照明模块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照明。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的意思是与实施例关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各处出现这样的短语未必都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进一步,当关联任一实施例描述具体特征、 结构或特性时,应认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见解内,关联其他实施例也可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虽然已经参照许多解释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将落在本发明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大量其他更改的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零部件和/或主题组合的排布的各种变型和更改是可能的。除零部件和 /或排布的变型和更改之外,替换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模块,包括壳体,其包括主基座;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主基座的两侧沿垂直所述主基座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所述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分别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向所述主基座的中心延伸;基板,设置在通过连接所述主基座、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一辅助基座、所述第二辅助基座形成的腔中;多个发光器件,沿所述基板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上;以及主动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具有使所述主动驱动器插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插入到所述开口中的所述主动驱动器暴露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并设置为与所述开口的外周边间隔开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主动驱动器与所述开口的外周边之间间隔至少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基板设置为单个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组和第二发光器件组,所有的发光器件组电绝缘并设置在所述单个基板的一侧上,以及其中所述主动驱动器包括第一主动驱动器和第二主动驱动器,以便单独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两端插入所述腔中,并且所述导光板光学连接到光源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基座和所述第二辅助基座包括支撑所述导光板的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纵向的侧端表面具有凹槽,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基座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辅助基座的突出部连接到所述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主基座呈板的形状并包括凹入部和边缘, 其中在所述板的中心部形成所述凹入部,并在所述板的周边区域形成所述边缘。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主基座包括从前边缘和后边缘沿垂直于所述边缘的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基座和所述第二辅助基座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呈锐角地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接触所述主基座的支撑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基座,接触所述主基座的凹入部;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接触所述基座的边缘;以及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使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包括开口。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改变或折射入射到所述导光板上的光的光路,并且所述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至少一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具有预定图案的透^Mi 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多个透镜的高度不统一。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在微透镜阵列的一些区域中的透镜的高度在从约0. 15mm至0. 30mm的范围内,以及其中在微透镜阵列的另一区域中的透镜的高度在从约0. 40mm至0. 55mm的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模块,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两端插入所述腔中, 并且所述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发射板还包括在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弯曲并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弯曲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模块,其中所述反射板由柔性材料制成。
18.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光源单元,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主基座;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主基座的两侧沿垂直于所述主基座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所述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向所述主基座的中心延伸;第二照明模块,包括第二光源单元和设置所述第二光源单元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光源单元包括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的基板;以及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基座、从所述基座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连接到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进而机械连接到所述第一照明模块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钩。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多个开口,并且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多个对应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的联接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该照明模块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主基座、从主基座的两侧沿垂直于主基座的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以及分别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向主基座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辅助基座和第二辅助基座;基板,位于通过在结构上连接主基座、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一辅助基座、第二辅助基座形成的腔中;多个发光器件,沿基板的纵向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上;以及主动驱动器,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具有使主动驱动器插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的开口。
文档编号F21V13/00GK102410452SQ20111028213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卢在明, 姜日映, 李相勋, 申铉河, 金华宁, 金瀚结, 金真旭, 金祉厚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