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88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及一种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能够简化连接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设备厚度薄、重量轻且能耗低,使得液晶显示设备已广泛用于监视器、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电话、电视机等。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利用液晶的透光性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面从而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产生通过液晶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所需的光。 例如,这些光源可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平面荧光灯 (“FFL”)、以及发光二极管(“LED”)等。能耗低且不会造成污染的LED已广泛使用。背光组件可包括多个LED模块以及驱动这些LED模块的驱动电路部件。通常,驱动电路部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外部上。使用连接器及连接线将LED模块的输入端子连接至驱动电路部件的输出端。组装工艺可能由于连接线而变复杂。制造成本可能由于将连接线固定于背光组件的固定元件 (诸如带子和固定结构)而增加。在连接线之间可能引起电干扰。连接线的护套可能在接触固定结构时被剥落。因此,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可能降低,并且可能引发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连接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本体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容纳光源模块的一部分。第二开口部容纳用于驱动光源模块的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端子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第一端子位于第一开口部中。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位于第二开口部中。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第二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与本体部的上表面基本垂直的侧表面延伸。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可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第二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第二侧表面延伸,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开口部延伸穿过的侧表面基本垂直。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可包括穿过第一侧表面延伸的第一开口、以及穿过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三侧表面延伸的第二开口。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的每个可穿过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体部的上部具有的宽度可大于本体部的下部的宽度。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体部的下部可包括从下部的侧表面突出的固定元件。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可与光源模块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端子可与光源驱动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都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光源模块部件、底部框架、光源驱动器以及连接器。光源模块部件可包括光源基板、以及设置在光源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底部框架设置在光源模块部件下方并容纳光源模块部件。光源驱动器面向底部框架的底面设置并驱动光源模块部件。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本体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容纳光源模块部件的一部分。第二开口部容纳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端子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开口部中。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设置在第二开口部中。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可包括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以及直接从光源部延伸且其上设置有输入端子的光源端子部。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的光源部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光源基板的光源端子部可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从光源部的端部延伸。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并容纳光源端子部。第二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与本体部的上表面基本垂直的侧表面延伸并容纳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多个光源模块部件。光源模块部件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光源端子部;以及第二光源模块,包括第二光源端子部。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可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光源端子部的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容纳第二光源端子部的第二开口。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的光源部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光源基板的光源端子部可在第一方向上直接从光源部的端部延伸。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并容纳光源端子部。第二开口部可穿过本体部的与第一开口部延伸穿过的第一侧表面基本垂直的第二侧表面延伸并容纳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多个光源模块部件。光源模块部件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光源端子部;以及第二光源模块,包括第二光源端子部。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可包括穿过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且用于容纳第一光源端子部的第一开口、以及穿过本体部的与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三侧表面延伸且用于容纳第二光源端子部的第二开口。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都可穿过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还可包括发光二极管串(string),所述发光二极管串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串中的最靠近光源端子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可连接至光源模块部件的输入端子。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还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驱动器可包括将经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调节成具有一致等级的平衡电路。该平衡电路可通过连接器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串中的距光源端子部最远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_)可连接至光源基板并通过光源基板电接地。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底部框架可包括穿过底部框架的底板延伸且用于容纳连接器的本体部的开口。本体部的上部可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底板上方。本体部的下部可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底板下方。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体部的上部可包括比本体部的下部的侧表面延伸得更远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下表面可与底部框架的底板的上表面接触。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体部的下部可包括从下部的侧表面突出的固定元件。 该固定元件的上表面可与底部框架的底板的下表面接触。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可与光源模块部件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端子可与光源驱动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都接触,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导光板。光源模块部件可沿着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延伸。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可邻近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的中部设置。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可邻近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的端部设置。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还可包括散热板。散热板可设置在底部框架上。 散热板可吸收由光源模块部件产生的热。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散热板的上表面与连接器的上表面共面。根据所述的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连接器直接容纳光源模块的一部分及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从而可省去将光源模块与光源驱动器相连接的连接线。因此,可简化背光组件的连接结构,并且可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可提高背光组件的可靠性。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背光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示出图2的光源模块部件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图2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2的连接器与底部框架之间的结合结构的正视图;图7是示出图2的光源模块部件的发光二极管串的电路图;图8是示出图2的光源驱动器和光源模块部件的方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的光源模块部件的平面图11是示出图9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线ΙΙ-ΙΓ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4是示出图12的光源模块部件的平面图;图15是示出图12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的光源模块部件的平面图;以及图18是示出图16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应将本发明理解为仅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更充分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理解的是,当提到一元件或层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连接至”或“耦接至” 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或直接“连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层,也可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提到一元件“直接位于...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至”包括物理连接和/或电连接。相同标号始终表示相同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目中的一个以及一个或多个相关项目的所有组合。应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 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这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以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本文中可用到诸如“在…之下”、“在· · ·下面”、“下面的”、“在· · ·之上”、“上面的”
等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方便描述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欲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之下,,(“below”或“beneath”)的元件将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 (“above”)。这样,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以包含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被定位在其它方位 (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文中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语则可做相应的解释。本文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的目的,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除了文中另有明确规定以外,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个(an)”和“该(the) ”同样包括复数形式。还可进一步理解,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含”("comprising")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在本文中参照横截面视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这些横截面视图是本发明的理想实施方式(及中间结构)的示意图。因而,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所导致的所示形状的变化是可预期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应被理解成限于本文中所示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应包括由于例如制造所导致的形状的偏差。除非另有规定,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还可进一步理解,术语(如在普通词典中定义的那些)应该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环境中一致的含义,且除了在此明确限定以外, 不应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本文中另有指明或者明显同本文相矛盾,本文中所描述的所有方法都能以适当的顺序执行。除非另作要求,任意和所有的实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诸如(such as)”) 的使用都仅旨在更好地描述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本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被解释成表示实践本发明所必须的任何未要求保护的元件。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背光组件的透视图。参照图1和图2,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光调节部件200以及背光组件。显示面板100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液晶层 (图中未示出)、栅驱动器130以及数据驱动器140。第一基板110可以是其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基板120可以是其上设置有滤色片的滤色片基板。液晶层(未示出)介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 120之间。栅驱动器130和数据驱动器140都连接至第一基板110并向第一基板110输出驱动信号。栅驱动器130和数据140可分别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PC”)、安装在FPC上的驱动芯片、连接至FPC的印刷电路板(“PCB”)。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显示面板100可具有矩形形状,即在显示设备的平面图中具有长边和短边。光调节部件200可包括保护片210、棱镜片220、漫射片230等。保护片210保护棱镜片220免于损坏,诸如刮擦。棱镜片220可包括以均勻间隔布置的多个棱镜。每个棱镜可具有三角形的棱镜横截面形状。棱镜片220使漫射片230所漫射的光在与显示面板100基本垂直的方向上会聚。漫射片230包括基底和布置在基底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可包括珠子(bead)。珠子可具有球形形状。漫射片230对背光组件提供的光进行漫射,从而可提高亮度均勻性。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00、光源模块部件400、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0以及底部框架700。导光板300引导由光源模块部件400产生的光。导光板300可具有长方体形状或者在平面图中可具有楔形形状。导光板300包括与显示面板100的长边对应的第一侧表面 310、与第一侧表面310相对的第二侧表面320、与显示面板100的短边对应的第三侧表面 330以及与第三侧表面相对的第四侧表面34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应可表示相对于另一元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尺寸和/或位置设置。光源模块部件400产生光,并向导光板300输出光。光源模块部件400可邻近和/或面向导光板30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中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0可邻近且面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其中一个光源模块部件400可分别邻近导光板 300的第一侧表面310和第二侧表面320中的每个。替代地,光源模块部件400可邻近第三侧表面330或第四侧表面340。其中一个光源模块部件400可分别邻近第三侧表面330和第四侧表面340中的每个。替代地,光源模块部件400可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至第四侧表面310至340中的每个。光源模块部件400可包括多个光源模块。如图中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0可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当从导光板300的第二侧表面320观察光源模块部件400时,第一光源模块410在导光板30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导光板300的中部设置在左侧上。第二光源模块420在导光板30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导光板300的中部设置在右侧上。 光源模块部件400可包括光源基板以及设置在光源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参照图 4和图7详细地说明光源模块部件400。光源驱动器500驱动光源模块部件400。光源驱动器500可面向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下表面。光源驱动器500可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下表面接触。替代地, 光源驱动器500可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下表面隔开。光源驱动器500可通过紧固件(诸如螺钉)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下表面相结合。参照图8详细地说明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0分别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并将光源模块部件400电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0设置在与光源模块部件400的光源端子部对应的区域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光源端子部可设置在导光板300的侧部的中部。如图中所示,光源端子部可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的中部设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当光源模块部件400邻近导光板300的单个侧表面设置时,连接器600可分别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 从而将光源模块部件400直接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替代地,当光源模块部件400邻近导光板300的多个侧表面设置时,仅有一个连接器600可将光源模块部件400直接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容纳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或连接线,以将光源模块部件400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 替代地,光源驱动器500的数量等于光源模块部件400的数量,从而所有的连接器600可分别将光源模块部件400直接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参照图3、图5和图6详细地说明连接器 600。底部框架700设置在导光板300的下方并容纳显示面板100、光调节部件200和导光板300。底部框架700包括底板710以及从底板710延伸的多个侧壁720。光源模块部件400可与侧壁720接触。替代地,光源模块部件400可通过紧固件(诸如螺钉)与侧壁 720相结合。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省去了侧壁720。底部框架700与连接器600相结合。开口 730位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中,连接器600结合在该开口处。底板710中的开口 730是完全穿透底板710的厚度的封闭式开口,从而底板710单独限定该封闭式开口 730。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底部框架700上并与底板710重叠的散热板800。散热板800吸收由光源模块部件400产生的热。散热板800中可具有凹口部810,诸如从散热板800的外边缘朝着散热板800的内部区域延伸的凹口部。凹口部810可具有与连接器600的区域对应的平面区域。散热板800可邻近设置有光源模块部件400的第一侧表面310与导光板300的平面区域重叠。替代地,除了凹口部810的平面区域以外,散热板800可与导光板300的整个
平面区域重叠。尽管图中未示出,但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底部框架700与散热板800之间的反射板。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上的顶部框架和/或模架。顶部框架可与底部框架700相结合。模架可提高显示设备的结合可靠性。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尽管以实例示出了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0的边缘部分处的光源模块部件400的边缘型背光组件,然而,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可以是包括直接位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下方且与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相重叠的光源模块部件400的直下型背光组件。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参照图2和图3,连接器600通过位于连接器600的上表面处的第一开口部611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一部分。连接器600通过位于连接器600的侧表面处的第二开口部 621容纳光源驱动器500。光源模块部件400插入到连接器600中的方向可基本垂直于光源驱动器500插入到连接器600中的方向。在光源模块部件400和光源驱动器500插入到连接器600中之后,光源模块部件400和光源驱动器500彼此垂直地布置,如图3所示。连接器600可以是单个的整体式不可分割构件,如图3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0与连接器600的第一端子631接触,并电连接至第一端子631。 光源驱动器500与连接器600的第二端子632接触,并电连接至第二端子632。第二端子 632物理连接和/或电连接至第一端子631。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第一表面可与第一端子 631接触。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可与第二端子632 接触。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631和第二端子632是连续的单个整体式构件,具有连接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且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端。连接器 600的内部区域通过第一开口部611并通过第二开口部621通向连接器600的外部。连接器的内部区域从第一开口部611到第二开口部621是连续的。由第一端子631和第二端子 632共同形成的单个连续式构件完全位于连接器600的内部区域内,并从内部区域的与第一开口部611对应的一端延伸至内部区域的与第二开口部621对应的相对端。也就是说, 可分别通过第一开口部611和第二开口部621接近第一端子631和第二端子632。如上所述,连接器600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连接器600包括从连接器600的外部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0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容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开口部621。当光源模块部件400插入到连接器600中时,光源模块部件400的一部分位于连接器600的内部区域中,而一部分仍位于连接器600的外部。类似地,当光源驱动器500插入到连接器600中时,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位于连接器600 的内部区域中,而一部分仍位于连接器600的外部。连接器600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631、以及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连接器600穿过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使得连接器600的一部分在底板710 之上延伸,而一部分在底板710之下延伸。底部框架700包括用于容纳连接器600的开口 730。连接器600的本体部的上部设置在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上方,而所述本体部的下部设置在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下方。本体部的上部和下部共同形成连接器600的单个的整体式不可分割构件。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尽管连接器600穿过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但连接器600也可穿过底部框架700的侧壁。替代地,连接器600可穿过底部框架700的底板 710和侧壁两者。散热板800直接设置在底部框架700的上表面上。散热板800的上表面可具有与连接器600的上表面基本相同的高度,使得这两个上表面彼此共面。从而,导光板300可稳固地设置在连接器600和散热板800上。更具体地,导光板300与连接器600和散热板800 的上表面重叠和/或接触。图4是示出图2的光源模块部件400的平面图。参照图4,光源模块部件400包括光源基板以及设置在光源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光源基板包括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以及从光源部延伸的光源端子部。光源端子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400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第一光源基板包括第一光源部411,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413 ;以及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其直接从第一光源部41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413的输入端子414。第一光源部411在第一方向Dl上纵向延伸。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在与第一方向Dl相交的第二方向D2上从第一光源部411的端部延伸。第二光源模块420的第二光源基板包括第二光源部421,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423 ;以及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其直接从第二光源部42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发光二极管423的输入端子424。第二光源部421在第一方向Dl上纵向延伸。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在第二方向D2上从第二光源部421的端部延伸。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和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在与第一光源部411和第二光源部 421纵向延伸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从而不会形成光源模块部件400的暗部分。因此, 可改进显示设备内的亮度均勻性。图5是示出图2的连接器600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2的连接器600与底部框架700之间的结合结构的正视图。参照图5和图6,连接器600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630。用于容纳光源模块部件 400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用于容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开口部621位于本体部内。端子部630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631、以及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本体部可包括上部610和下部620。上部610可具有长方体形状。下部620可具有长方体形状。上部61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大于下部6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 上部610包括在第一方向Dl上比下部620的侧表面延伸得更远的突出部613。突出部613 可相对于下部620的四个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替代地,突出部613可仅相对于下部620 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突出。突出部613的下表面可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器600的本体部穿过底部框架700,使得下部620的一部分位于开口 730中并与底板710的厚度重叠,而下部620的其余部分在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之下延伸。当连接器600接合至底部框架700时,本体部的上部610设置在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上方,并且本体部的下部620设置在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下方。本体部的上部610中还具有端子开口部612,第一端子631位于所述端子开口部中。第一开口部611可具有长边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的矩形形状。端子开口部612可具有长边在与第一方向Dl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D2上直接从第一开口部611延伸的矩形形状。 上部610中可具有多个端子开口部612。第一端子631朝着第一开口部611的内部突出。第一端子631可从单个侧表面突出。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端子631可从第一开口部611的与第一开口部611的长边对应的单个侧表面突出。替代地,第一端子631可从第一开口部61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突出。多个第一端子631可位于由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形成的连续开口区域内。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位于本体部的上部610的上表面处。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可共同包括一对连续开口。第一连续开口可包括位于连接器600 左侧的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而第二连续开口可包括位于连接器600右侧的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第二开口部621可具有长边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的矩形形状。第二端子632从连接器600的外部朝着第二开口部621的内部突出。第二端子632可从第二开口部62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突出。第二端子632可从与第二开口部621的长边对应的两个侧表面突出。第二端子632可从第二开口部621的单个侧表面突出。多个第二端子632可位于第二开口部621内。本体部的下部620包括从下部620的侧表面向外延伸的固定元件640。固定元件 640可从下部620的该侧表面突出。固定元件640可位于下部62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处。固定元件640可沿从固定元件640的下部至固定元件640的上部量取的方向从连接器600的侧表面进一步延伸。当连接器600包括固定元件640时,连接器600可通过向下滑动到开口 730内而与底部框架700的开口 730相结合。包括固定元件640的连接器600 相对于开口 730的边缘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将连接器600保持在开口 730的边缘之间。开口 730在第一方向Dl上的长度足够大,使得当通过开口 730插入连接器600时可接纳连接器600的固定元件640。固定元件640的上表面可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的下表面接触。如图5所示, 固定元件640的上表面与连接器600的本体部的上部610的突出部613的下表面隔开。当连接器600接合至底部框架700时,底板710的厚度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固定元件640的上表面与突出部613的下表面之间。图7是示出图2的光源模块部件400的发光二极管串的电路图。参照图7,光源模块部件400包括位于第一光源模块410上的发光二极管413以及位于第二光源模块420上的发光二极管423。光源模块部件400包括位于第一光源模块 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中的一个或两个上的发光二极管串,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串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源模块410可包括单个发光二极管串。在这种情况下,依赖地驱动所有的发光二极管413。依赖地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法被称为整体调光法(global dimming method) 0替代地,第一光源模块41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在这种情况下,可独立驱动发光二极管413。独立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法被称为局部调光法(local dimming method)。发光二极管串中的最靠近第一光源端子部412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Dl的阳极(正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光源模块410的输入端子414。当第一光源模块4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时,发光二极管串中的最靠近第一光源端子部412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DDl的阳极可电连接至第一光源模块410的输入端子414。发光二极管串中的距第一光源端子部412最远的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DD2的阴极 (负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光源模块410的光源基板并电接地。当第一光源模块4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时,发光二极管串中的距第一光源端子部412最远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D2 的阴极可电连接至第一光源模块410的光源基板并电接地。第二发光二极管DD2可经由接地元件(诸如螺钉)(图中未示出)电接地。替代地,第二发光二极管DD2的阴极可连接至第一光源端子部412的反馈电极(图中未示出)。第二光源模块420可包括单个发光二极管串。替代地,第二光源模块42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发光二极管串中的最靠近第二光源端子部422的第三发光二极管DD3的阳极电连接至第二光源模块420的输入端子424。发光二极管串中的距第二光源端子部422最远的第四发光二极管DD4的阴极电连接至第二光源模块420的光源基板并电接地。图8是示出图2的光源驱动器500和光源模块部件400的方框图。参照图8,光源驱动器500包括电压发生器510和平衡电路520。电压发生器510 产生用于驱动光源模块部件400的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平衡电路520将经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调节成具有一致等级。尽管示出的是第一光源模块410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DDl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D2,但图8的方框图可类似地应用于第二光源模块420、第三发光二极管DD3 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D4。当第一光源模块4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时,为了确保发光二极管串的亮度均勻性,平衡电路520将经过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相应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调节成具有一致等级。平衡电路520可包括电流镜电路(current mirror circuit)。第一光源模块410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Dl的阳极直接连接至平衡电路520。该连接结构被称为热平衡结构。在该热平衡结构中,第二发光二极管DD2的阴极连接至第二光源模块420的光源基板并电接地。因此,可省去反馈线,从而可简化连接结构。替代地,第一发光二极管DDl的阳极可直接连接至电压发生器510,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DD2的阴极可直接连接至平衡电路520。该连接结构被称为冷平衡结构。在该冷平衡结构中,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包括输入端子414和反馈端子。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连接器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和光源驱动器,从而可省去连接线。因此,可降低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可提高背光组件的可靠性。 此外,发光二极管通过光源基板电接地,从而可省去反馈线。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除了光源模块部件401的形状、以及连接器601的位置和形状以外,根据所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背光组件与之前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 600和背光组件基本相同。因此,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之前的图1至图8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将省去与上述元件有关的任何重复性说明。参照图1和图9,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00、光源模块部件401、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1以及底部框架700。导光板300包括与显示面板100的长边对应的第一侧表面310、与第一侧表面310 相对的第二侧表面320、与显示面板100的短边对应的第三侧表面330以及与第三侧表面相对的第四侧表面;340。光源模块部件401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光源模块部件401包括单个光源模块。如图中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1仅包括单个第一光源模块410。第一光源模块 410具有的长度与导光板300的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的第一侧的长度基本相同。参照图10详细地说明光源模块部件401。连接器601分别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1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并将光源模块部件401电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1设置在与光源模块部件401的光源端子部对应的区域中。如图中所示, 光源端子部可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的纵向端部设置。参照图11详细地说明连接器601。底部框架700设置在导光板300下方,并容纳显示面板100、光调节部件200和导光板300。底部框架700包括底板710以及从底板710延伸的多个侧壁720。在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省去了侧壁720。底部框架700与连接器601相结合。开口 730位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中, 连接器601结合在该开口处。图10是示出图9的光源模块部件401的平面图。参照图10,光源模块部件401包括光源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基板包括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以及从光源部延伸的光源端子部。光源端子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401仅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第一光源基板仅包括其上设置有第一发光二极管413的第一光源部411, 并且仅包括从第一光源部41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413的输入端子414的第一光源端子部412。第一光源部411在第一方向Dl上纵向延伸。第一光源端子部412 在与第一方向Dl相交的第二方向D2上直接从第一光源部411的端部延伸。图11是示出图9的连接器601的透视图。参照图11,连接器601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630。用于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1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用于容纳光源驱动器500 的第二开口部621位于本体部中。端子部630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 631、以及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本体部的上部610中还可具有插入第一端子631的端子开口部612。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位于本体部的上部610的上表面处。如上所述,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共同形成一连续开口区域。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形成单个连续开口区域。在图1至图8以及图9 至图1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别地,连接器包括与光源模块部件的光源基板的数量相同的单个连续开口区域(例如,由第一开口部611和端子开口部612共同形成)。换句话说, 单个连续开口区域与光源基板是一一对应的。本体部的下部620包括从下部620的侧表面延伸的固定元件640。固定元件640 可从下部620的该侧表面突出。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除了光源模块部件402的形状、以及连接器602的形状以外,根据所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背光组件与之前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600和背光组件基本相同。因此,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之前的图1至图8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将省去与上述元件有关的任何重复性说明。参照图1和图12,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00、光源模块部件402、光源驱动器500、 连接器602以及底部框架700。导光板300包括与显示面板100的长边对应的第一侧表面310、与第一侧表面310 相对的第二侧表面320、与显示面板100的短边对应的第三侧表面330以及与第三侧表面相对的第四侧表面;340。光源模块部件402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光源模块部件402可包括多个隔开的光源模块。如图中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2可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第一光源模块410在导光板30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导光板300的中部设置在左侧上。第二光源模块420在导光板30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导光板300的中部设置在右侧上。参照图14详细地说明光源模块部件402。连接器602分别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2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并将光源模块部件402电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2设置在与光源模块部件402的光源端子部对应的区域中。如图中所示, 光源端子部可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的中部设置。参照图13和图15详细地说明连接器602。底部框架700设置在导光板300下方,并容纳显示面板100、光调节部件200和导光板300。底部框架700包括底板710以及从底板710延伸的多个侧壁720。在图12中, 为了便于说明,省去了侧壁720。
底部框架700与连接器602相结合。开口 730位于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中, 连接器602结合在该开口处。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线ΙΙ-ΙΓ截取的横截面图。参照图12和图13,连接器602通过位于连接器602的第一侧表面处的第一开口部 611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2的一部分。连接器602通过位于连接器602的与第一侧表面基本垂直的第二侧表面处的第二开口部621容纳光源驱动器500。光源模块部件402插入到连接器602中的方向可与光源驱动器500插入到连接器602中的方向基本垂直。光源模块部件402与连接器602的第一端子631接触。光源驱动器500与连接器 602的连接至第一端子631的第二端子632接触。如上所述,连接器602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2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500的一部分。连接器602包括用于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2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用于容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开口部621。连接器602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631、以及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光源模块部件402的上表面可具有与连接器602的上表面基本相同的高度,使得这两个上表面彼此共面,如图13所示。连接器602穿过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底部框架700包括用于容纳连接器602 的开口 730。连接器602的本体部的上部设置在底部框架700上方,并且本体部的下部设置在底部框架700下方。图14是示出图12的光源模块部件402的平面图。参照图14,光源模块部件402包括光源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基板包括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以及从光源部延伸的光源端子部。光源端子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402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第一光源基板包括第一光源部411,其上设置有第一发光二极管413 ;以及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其直接从第一光源部41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413的输入端子414。第一光源部411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在第一方向Dl上从第一光源部411的端部延伸。第二光源模块420的第二光源基板包括第二光源部421,其上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423 ;以及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其从第二光源部42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发光二极管423的输入端子424。第二光源部421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二光源端子部 422在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上从第二光源部421的端部延伸。图15是示出图12的连接器602的透视图。参照图12和图15,连接器602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630。用于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2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用于容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开口部621位于本体部中。具体地,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和第二光源端子部422被容纳在连接器602的相应第一开口部611中。端子部630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631、以及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光源模块部件402的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和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可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至位于连接器602的第一开口部611内的第一端子631。本体部的上部610处还可具有插入第一端子631的端子开口部612。第一开口部 611在平面图中可具有矩形形状的剖面,该矩形的长边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开口部 611在横截面图中也可具有矩形形状的剖面,该矩形的长边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如图15 所示。第一开口部611位于本体部的上部610的侧表面以及本体部的上部610的上表面两者处。连接器602的内部区域通过第一开口部611并通过第二开口部621通向连接器 602的外部。连接器602的内部区域从第一开口部611到第二开口部621是连续的。第一开口部611可包括彼此连续的一对开口。每个连续的第一开口部611包括在上部610的第一侧表面614处延伸的第一开口、以及在上部610的与第一侧表面614相对的第二侧表面615处延伸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侧表面615处的第二开口穿过在第一方向 Dl量取的突出部613的整个厚度而延伸。类似地,位于第一侧表面614处的第一开口穿过在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上量取的突出部613的整个厚度而延伸。在之前的图1至图 8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与连接器600的第一侧表面614和第二侧表面615隔开的第一开口部611的边缘的情况下,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完全穿过连接器602的第一侧表面614和第二侧表面615延伸的第一开口部611。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在水平方向上插入穿过连接器602的第一侧表面614和第二侧表面6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光源模块410在第一方向Dl上插入到连接器602中。第二光源模块420在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上插入到连接器602中。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相对于第一开口部611的相对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将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保持在第一开口部611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如图中所示,第一开口部611和第二开口部612可延伸至上部610的上表面。在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在竖直方向上插入穿过连接器602的上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在第三方向D3上插入到连接器602中。而且,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相对于第一开口部611 的相对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将第一光源模块410和第二光源模块420保持在第一开口部611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本体部的下部620包括从下部620的侧表面延伸的固定元件640。固定元件640 可从下部620的该侧表面突出。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除了光源模块部件403的形状、以及连接器603的位置和形状以外,根据所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背光组件与之前参照图12至图15说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背光组件基本相同。因此,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之前的图12至图1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将省去与上述元件有关的任何重复性说明。参照图1和图16,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00、光源模块部件403、光源驱动器500、 连接器603以及底部框架700。导光板300包括与显示面板100的长边对应的第一侧表面310、与第一侧表面310相对的第二侧表面320、与显示面板100的短边对应的第三侧表面330以及与第三侧表面相对的第四侧表面;340。光源模块部件403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光源模块部件403包括单个光源模块。如图中所示,光源模块部件403仅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第一光源模块410 具有的长度可以与导光板300的邻近第一侧表面310的第一侧的长度基本相同。参照图17 详细地说明光源模块部件403。连接器603分别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3和光源驱动器500,从而将光源模块部件403电连接至光源驱动器500。连接器603设置在与光源模块部件403的光源端子部对应的区域中。如图中所示, 光源端子部可邻近导光板300的第一侧表面310的端部设置。参照图18详细地说明连接器 603。底部框架700设置在导光板300下方,以容纳显示面板100、光调节部件200和导光板300。底部框架700包括底板710以及从底板710延伸的多个侧壁720。在图16中, 为了便于说明,省去了侧壁720。底部框架700与连接器603相结合。在结合连接器603的区域,开口 730延伸穿过底部框架700的底板710。图17是示出图16的光源模块部件403的平面图。参照图17,光源模块部件403包括光源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基板包括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以及从光源部延伸的光源端子部。光源端子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子。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403仅包括第一光源模块410。第一光源模块410的第一光源基板包括第一光源部411,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413 ;以及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其从第一光源部411延伸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413的输入端子414。第一光源部411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在第一方向Dl上从第一光源部411的端部延伸。图18是示出图16的连接器603的透视图。参照图16和图18,连接器603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630。用于容纳光源模块部件403的第一开口部611以及用于容纳光源驱动器500的第二开口部621位于本体部中。具体地,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和第二光源端子部422被容纳在连接器603的相应第一开口部611中。端子部630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611中的第一端子631、以及连接至第一端子631并设置在第二开口部621中的第二端子632。光源模块部件403的第一光源端子部412和第二光源端子部422可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至位于连接器 603的第一开口部611内的第一端子631。本体部的上部610处还可具有插入第一端子631的端子开口部612。第一开口部 611在平面图中可具有矩形形状的剖面,该矩形的长边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开口部 611在横截面图中也可具有矩形形状的剖面,该矩形的长边穿过本体部的上部610的侧表面而延伸。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611包括单个连续开口。连续的第一开口部611包括位于上部610的第一侧表面614处的第一开口。位于第一侧表面614处的第一开口在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上穿过突出部613而延伸。
光源模块部件403在水平方向上穿过连接器603的第一侧表面614插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光源模块部件403在第一方向Dl上插入到连接器603中。第一光源模块410相对于第一开口部611的相对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将第一光源模块410 保持在第一开口部611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如图中所示,第一开口部611可延伸至上部610的上表面。在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部件403在竖直方向上插入穿过连接器602的上表面。也就是说,光源模块部件403在第三方向D3上插入到连接器603中。而且,第一光源模块410相对于第一开口部611的相对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将第一光源模块410保持在第一开口部611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本体部的下部620包括从下部620的侧表面延伸的固定元件640。固定元件640 可从下部620的该侧表面突出。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连接器直接容纳光源模块部件的一部分和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从而可省去连接线。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可提高背光组件的可靠性。此外,发光二极管通过光源基板电接地,从而可省去反馈线。上述内容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背离本发明的新颖性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可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旨在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语句旨在涵盖当执行所述功能时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不仅包括结构等同物,还包括等同结构。因此,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内容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所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对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修改以及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都旨在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包含在本文中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光源模块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部和用于容纳驱动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部中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子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第二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基本垂直的侧表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第二侧表面延伸,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延伸穿过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基本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包括 第一开口,其穿过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以及第二开口,其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三侧表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部的上部具有的宽度大于所述本体部的下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部的下部包括从所述下部的侧表面突出的固定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部的第一端子与所述光源模块的第一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端子部的第二端子与所述光源驱动器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接触。
9.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光源模块部件,包括光源基板和位于所述光源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底部框架,位于所述光源模块部件下方,其中,所述底部框架容纳所述光源模块部件; 光源驱动器,面向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面,其中,所述光源驱动器驱动所述光源模块部件;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光源模块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部和用于容纳所述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部中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子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第二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源基板包括 光源部,其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源端子部,其直接从所述光源部延伸且其上设置有输入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源基板的光源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光源基板的光源端子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光源部的端部延伸,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容纳所述光源端子部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基本垂直的侧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部容纳所述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源基板的光源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光源基板的光源端子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光源部的端部延伸,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容纳所述光源端子部,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穿过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延伸穿过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基本垂直的第二侧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部容纳所述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源模块部件还包括发光二极管串, 所述发光二极管串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穿过所述底部框架的底板延伸的开口,所述连接器的本体部被容纳在所述开口中,所述连接器的本体部的上部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底板上方,并且所述本体部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底板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本体部的上部包括比所述本体部的下部的侧表面延伸得更远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部框架的底板的上表面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的端子部的第一端子接触所述光源模块部件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连接器的端子部的第二端子与所述光源驱动器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都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导光板, 其中,所述光源模块部件沿着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邻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的中部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邻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的端部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的散热板,其中, 所述散热板吸收由所述光源模块部件产生的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该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和端子部。本体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容纳光源模块的一部分。第二开口部容纳用于驱动光源模块的光源驱动器的一部分。端子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位于本体部的第一开口部中。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位于本体部的第二开口部中。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2563561SQ2011103070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姜文拭, 崔敏修, 张镇元, 权宁燮, 金承完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