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949阅读:39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电气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斜拉索桥梁亮化设计及施工中,常用的亮化方法是在桥梁斜拉索上安装灯具,通常采用在斜拉索表面固定线槽后,再将灯具安装在线槽上的办法,其具体结构如图I所示,在斜拉索I上安装金属抱箍2,在金属抱箍2上固定线槽3,线槽3内布置缆线5,作为灯具的LED点光源4安装在线槽3上,并与缆线5相连。此种安装办法在斜拉索I的一侧的局部形成了突起部,破坏了斜拉索I规则的圆形端面结构,风雨等因素増加了对斜拉索正常受カ的影响,从而导致斜拉索I正常受カ发生了变化,给桥梁自身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快了斜拉索I的老化速度。由于LED点光源4及线槽3外露在斜拉索I外表面,且颜色很难与斜拉索I表面颜色相协调,故在LED点光源4安装完成后,白天会影响桥梁自身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斜拉索上灯具的安装方式,既满足桥梁自身的安全要求,又不影响照明和视觉效果。( ニ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斜拉索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所述支柱支撑在套筒和斜拉索之间,使套筒与斜拉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套筒上镶嵌设置灯具。其中,所述套筒包括沿其横截面的直径均分的前套筒和后套筒,前套筒和后套筒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之间设置有半圆形的金属抱箍;所述金属抱箍包括半圆环的环箍和位于环箍两端的固定槽,所述环箍套设在所述斜拉索外壁上且位于前套筒内部,所述固定槽位于前套筒和后套筒被分开的两端面之间,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槽为U形,其以环箍的弧形边作为第一侧壁,其底面与第一侧壁边缘相连且沿环箍径向向外延伸,其第二侧壁垂直于其底面。其中,所述固定槽的底面和第二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与固定槽相接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其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相连。其中,所述空腔内布置有控制线和电源线,所述控制线和电源线分别与灯具相连。其中,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凸点。其中,所述灯具为LED点光源。(三)有益效果[0016]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使用套筒将灯具和线缆安装集于一体,安全性高,能够与桥梁自身景观融为一体,并能适应多种灯具且方便拆卸维修更换;安装灯具之后的斜拉索端面形状为圆形,且外表面有均匀分布排列的凹凸点,能够最大程度减缓风致震动、雨致震动对斜拉索受力造成的影响,保证灯具的安全。
图I是现有技术中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 :斜拉索;2 :金属抱箍;3 :线槽;4 =LED点光源;5 :缆线;6 :前套筒;7 :后套筒;8 :控制线;9 电源线;10 :第一螺纹孔;11 :第二螺纹孔;12 :第一支柱;13 :第二支柱;14:凹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參照图示,本实施例的灯具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在斜拉索I上的套筒,套筒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支柱支撑在套筒和斜拉索I之间,使套筒与斜拉索I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套筒上镶嵌设置灯具。为了维修和更换的方便,本实施例将套筒设置为两部分,具体为沿套筒横截面的直径将其分为前套筒6和后套筒7,前套筒6和后套筒7之间可拆卸连接。为了加强套筒安装在斜拉索I上的稳定性,优选在前套筒6和后套筒7之间设置有半圆形的金属抱箍2,通过金属抱箍2将前套筒6和后套筒7可拆卸连接,并将前套筒6和后套筒7安装在斜拉索I上。金属抱箍2包括半圆环的环箍(图中未标不)和位于环箍两端的固定槽(图中未标示),环箍套设在斜拉索I外壁上且位于后套筒7内部,固定槽位于前套筒6和后套筒7被分开的两端面之间,前套筒6和后套筒7分别与固定槽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槽设置为U形,包括底面和两侧壁,其第一侧壁依托环箍2的部分弧形边,其底面与第一侧壁边缘相连且沿环箍径向向外延伸,其第二侧壁垂直于其底面。固定槽底面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后套筒7被剖开的两端面分别与固定槽的底面相接触,在后套筒7被剖开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二螺纹孔11,使用螺栓穿过固定槽底面的通孔和第二螺纹孔11以将后套筒7和金属抱箍2固定连接。前套筒6被剖开的两端面分别嵌套在固定槽内,且该两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0,使用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10将前套筒6与固定槽固定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即能实现后套筒7和前套筒6所形成的套筒整体在斜拉索I上的固定安装。參照图1,前套筒6和后套筒7上分別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柱12和第二支柱13,各支柱的尺寸和形状完全一祥,以保证本实施例装置的稳定性。在套筒和斜拉索I所形成的空腔内,分别布置有控制线8和电源线9,控制线8和电源线9分别与用作灯具的LED点光源4相连,通过电源线9为LED点光源4供电,通过控制线8控制LED点光源4的通断。进ー步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凸点14,凹凸点14能够最大程度上减缓风致震动、雨致震动对斜拉索I受カ造成的影响,提高灯具安装的安全性。使用本实施例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吋,首先将金属抱箍2与后套筒7安装在斜拉索I上,并用螺栓将两者连接;然后将安装有LED点光源4的前套筒6安装在金属抱箍2上,使用螺栓将前套筒6与金属抱箍2连接,最終完成了灯具在斜拉索I上的固定安装。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套筒将灯具和线缆安装集于ー体,安全性高,能够与桥梁自身景观融为一体,并能适应多 种灯具且方便拆卸维修更换;安装灯具之后的斜拉索端面形状为圆形,且外表面有均匀分布排列的凹凸点,能够最大程度减缓风致震动、雨致震动对斜拉索受力造成的影响,保证灯具的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斜拉索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所述支柱支撑在套筒和斜拉索之间,使套筒与斜拉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套筒上镶嵌设置灯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沿其横截面的直径均分的前套筒和后套筒,前套筒和后套筒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之间设置有半圆形的金属抱箍;所述金属抱箍包括半圆环的环箍和位于环箍两端的固定槽,所述环箍套设在所述斜拉索外壁上且位于前套筒内部,所述固定槽位于前套筒和后套筒被分开的两端面之间,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U形,其以环箍的弧形边作为第一侧壁,其底面与第一侧壁边缘相连且沿环箍径向向外延伸,其第ニ侧壁垂直于其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固定槽的底面和第二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前套筒和后套筒与固定槽相接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其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相连。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布置有控制线和电源线,所述控制线和电源线分别与灯具相连。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凹凸点。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为LED点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斜拉索灯具安装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斜拉索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所述支柱支撑在套筒和斜拉索之间,使套筒与斜拉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套筒上镶嵌设置灯具。本实用新型使用套筒将灯具和线缆安装集于一体,安全性高,能够与桥梁自身景观融为一体,并能适应多种灯具且方便拆卸维修更换;安装灯具之后的斜拉索端面形状为圆形,且外表面有均匀分布排列的凹凸点,能够最大程度减缓风致震动、雨致震动对斜拉索受力造成的影响,保证桥梁的安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403211SQ2011205602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关鹏, 杨艳芳, 谷晓进, 韩双 申请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