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及相应的灯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7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及相应的灯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及相应的灯条结构。
背景技术
以电光源(微小钨丝灯珠或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为基础的灯条(包括软灯条和硬灯条)已广泛用于装饰行业和商业照明行业,其重要的电连接配件如图I 图4所示。參见图I所示,示出了ー种传统软灯条,该灯条4的端部设有电源接ロ 3,该电源接口内部连接有至少两条电源主线,在灯条4内部形成有若干串联光源组(图中未示出,下称灯串),该若干灯串并联到两条电源主线上形成完整的电路,灯串及电源主线被绝缘透光材
料包覆,灯条与外界电源的导通是通过ー个前接头I实现的,前接头I上面带有至少两根金属插件2 (此处为金属针)以及在内部与该金属插件2进行电连接的导线6。金属针刺入灯条端部的电源接ロ内与主电源线连通,从而实现了灯条与外界(如市电)的电连接,为了防止前接头与灯条之间分离,如图2所示,一般还会在两者连接处的外面包覆ー层热缩导管5。图3表示的是另ー种传统灯条形式,灯条4内的主电源导线由扁金属导电带替代,故在其电源接ロ 3处设置有铜箔。相应地,前接头端部的金属插件2就相应设置为金属扁针,其装配固定方式与图I类似,不再赘述。图4所表示的是另ー种灯条形式,在该灯条4内部采用了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 PCB)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B) I ,ft源焊接在PCB或FPCB上,通过该电路板完成内部的所有电路连接,灯条4周围包覆绝缘透光材料,在灯条的两端预留有电源接ロ 3,在电源接ロ 3上设置有铜箔以便灯条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于这种灯条,传统上一般仍是采用前接头1,依靠前接头I端部上的金属插件2(此处为扁金属针)插入灯条4的电源接ロ 3处,以保证扁金属针与电路板上铜箔紧密接触导电,扁金属针与导线6在前接头I内部进行电连接。同样,为了保证前接头I与灯条4在使用过程中不分离,仍然可以在灯条4和前接头I上包覆热缩导管5 (图中未示了,可參见图2所示),有时为了达到防水防潮要求,还会在灯条4与前接头I的结合处涂敷绝缘胶,然后再该包覆热缩导管。发明人发现,上述图I、图3、图4中示出的三种形式的灯条与前接头的联接方式,都很难达到充分可靠。仅靠热缩导管的固定,当前接头和灯条受到外力的拉扯时,不能保证灯条与前接头在使用或安装过程不分离脱落。作为灯条这种已面市二十多年并为市场广为接受的产品,前接与灯条的连接方式沿用至今,一直未找到更加可靠的连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灯条接头结构以及灯条结构,使其前接头与灯条的连接更加可靠牢固,避免现有技术中灯带灯条与前接头在使用或安装过程分离脱落的不足之处。[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包括前接头
I、套管8,以及设置在前接头I与套管8之间的至少ー个连接片9 ;其中,所述前接头I 一端延伸有导线6,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导线6与金属插件2在前接头I内部电连接且用于通过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与灯条4电连接;所述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前接头I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I与灯条4所述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前接头I、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所述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优选地,所述金属插件2为至少两根金属针,所述灯条4的端部电源接ロ 3为与所述金属插件2相应数量的插孔,所述金属针通过所述插孔中的金属导线与灯条4内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金属插件2为至少两根扁金属针,所述灯条4端部电源接ロ 3设置有与所述扁金属针相应数量的铜箔,所述扁金属针与所述铜箔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为金属连接片9或硬质塑胶连接片9。优选地,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接合处涂敷有防水胶,并进一歩包覆有热
缩导管。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条结构,包括前接头I、灯条4、套管8,以及至少ー个连接片9 ;其中,所述前接头I 一端延伸有导线6,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导线6与金属插件2在前接头I内部电连接,且与所述灯条4通过其端部的电源接ロ电连接;所述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前接头I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并设置在所述前接头I与套管8之间,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I与灯条4 ;所述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前接头I、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所述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包括连接头10、至少两个套管8,以及设置在连接头10与套管8之间的至少ー个连接片9 ;其中,所述连接头10至少两侧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每ー侧端用于连接一灯条4,其中,每ー侧端的金属插件2通过该端的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与所述灯条4电连接;所述每ー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连接头10的ー侧端的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头I与灯条4 ;所述每ー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优选地,每一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端的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10相向方向的两侧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连接片9为ー片,在所述连接片两端分别贴合灯条4的侧面的部位上均设置有尖刺91。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连接片与套管的配合,可以增大前接头(或连接头)/灯条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将前接头与灯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ー步的,通过连接片上的开孔与前接头上的凸台之间的卡持配合,通过连接片上的尖刺紧抵或刺入灯条的侧面,同时套管套接在连接片的外面,进ー步増加了前接头(或连接头)与灯条连接的牢固程度,即使在前接头(或连接头)和灯条受到外力的拉扯时,也可以保证灯条与前接头(或连接头)在使用或安装过程不会分离脱落;同时,在前接头(或连接头)与所述灯条的接合处涂敷有防水胶,可以进ー步增加前接头(或连接头)与灯条连接处的密封与防水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图I为现有技术中ー种灯带及其前接头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带有热缩导管的装配后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灯带及其前接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再一种灯带及其前接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装配之后的灯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6中B-B向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请结合图5至图7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灯条结构,包括前接头I、灯条4、套管8,以及连接片9 ;其中,前接头I 一端延伸有导线6,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导线6与金属插件2在前接头I内部电连接;在第一实施例中,该金属插件2为两根扁金属针。灯条4可以为硬灯条或软灯条,其内设有电路板7,该电路板可以为PCB板或者FPCB板。在电路板7上焊接有多个光源11,该光源可以是LED灯或串接的LED灯。电路板7周围包覆绝缘透光材料形成(例如矩形截面)的灯条带。在灯条4的端部设置有电源接ロ3,具体地,该电源接ロ 3处设置有焊接在电路板7上的铜箔,该铜箔的数量与前接头2的金属插件2的数量相同。
连接片9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I与灯条4,具体地,其贴合在所述前接头I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并设置在所述前接头I与套管8之间;具体地,该连接片9在贴合所述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该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灯条4的侧面。进ー步地,该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前接头I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连接片可以是硬质塑胶或金属片。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前接头I、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套管8可以是塑料或金属制成。具体安装时,将前接头I的两根扁金属针插入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处与铜箔接触后,将连接片9上的开孔92卡持在前接头I侧面的凸台11上,将连接片9上的尖刺91紧抵或刺入灯条4侧面的绝缘透光材料内,使灯条4和前接头I通过该连接片9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套管8套接在灯条4和前接头I的连接处,从而将灯条4、前接头I中含凸台11的部份、连接片9紧密地包覆到一起,这样可以使前接头I与灯条4之间的连接非常牢固。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片9的作用在于将前接头I与灯条4紧固地连接起来,其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一中的尖刺结合凸台和开孔配合的方式。例如,尖刺可以采用类似的突起结构(如突点);或者可以将凸台设置在灯条4上;或者可以在前接头I和灯条4的同一侧面设置局部凹槽,将连接片的侧边卡设在凹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加前接头和灯条4之间的密封防水效果,可以在前接尖I、套管8与灯条4接合处涂敷防水胶,然后再在其外包覆一热缩导管(未画出)。请參见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前接头I的金属插件2为四根扁金属针,相应地,在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处四条扁导电带,灯条4内部是通过该四条扁导电带将多个光源连接起来。其他部件结构与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或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请參见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其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了两块连接片9,该连接片9的结构与前述相同。相应地,为了配合两块连接片,故在前接头I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一个凸台11,用于分别和ー块连接片的开孔92相卡持。在安装时,需要将每一连接片9的开孔卡持在前接头I不同侧面的凸台11上,将每ー连接片9上的尖刺91紧抵或刺入灯条4不同的侧面,再用套管8进行套接。其他部件结构与原理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或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请參见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前接头I的金属插件2为四根金属圆针,相应地,在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为四个插孔连接有四条金属导线,灯条4内部是通过该四条金属导线将多个光源连接起来。其他部件结构与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或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请參见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前接头I的金属插件2为四根金属圆针,相应地,在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为四个插孔连接有四条金 属导线;同时采用两块连接片9,该连接片9的结构与前述相同。相应地,为了配合两块连接片,故在前接头I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一个凸台11,用于分别和ー块连接片的开孔92相卡持。在安装时,需要将每ー连接片9的开孔卡持在前接头I不同侧面的凸台11上,将每一连接片9上的尖刺91紧抵或刺入灯条4不同的侧面,再用套管8进行套接。其他部件结构与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或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条接头结构,该灯条接头结构可以为图I至图12所列举的各种实施例中去除灯条4的所有结构,具体细节可參见前述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图中提供了另ー种灯条接头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两个灯条4的连接头10、两个套管8,以及设置在连接头10与套管8之间的ー个连接片9 ;其中,所述连接头10相向方向的两侧端均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每ー侧端用于连接一灯条4,其中,每ー侧端的金属插件2通过该端的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与所述灯条4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片9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头I与灯条4 ;所述连接片9两端分别贴合灯条4的侧面的部位上均设置有尖刺91。该尖刺91分别用于紧抵或刺入灯条4的侧面。所述每ー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连接头I的一端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连接头I的一端、一条灯条4和连接片9的一部份固定在一起。其安装及原理与前述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进行详述。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结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示出另ー种灯条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三个灯条4的连接头10、三个套管8,以及分别设置在连接头10与各套管8之间的三个连接片9。其中,所述连接头10三个侧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每ー侧端用于连接一个灯条4,其中,每ー侧端的金属插件2通过该端的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 3与所述灯条4电连接;所述每ー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连接头10的ー侧端的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头I与灯条4 ;所述每ー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一个灯条4和ー个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其中,每个连接片9与图5中的连接片的结构相同,即每ー连接片9在贴合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每一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连接头I ー侧端的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的侧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头I可以设计成连接四条灯条4的结构,即在连接头I的四个侧端均延伸出金属插件2,每ー侧端均通过ー个连接片9及套管8相配合,从而将四条灯条4固定在该连接头I上。其原理与图14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进行详述。而对于金属插件2、电源接ロ 3更多的实施方式可以ー并參见前述对图5至图12的说明,在此不进行详述。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连接片与套管的配合,可以增大前接头(或连接头)/灯条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将前接头与灯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ー步的,通过连接片上的开孔与前接头上的凸台之间的卡持配合,通过连接片上的尖刺紧抵或刺入灯条的侧面,同时套管套接在连接片的外面,进ー步増加了前接头(或连接头)与灯条连接的牢固程度,即使在前接头(或连接头)和灯条受到外力的拉扯时,也可以保证灯条与前接头(或连接头)在使用或安装过程不会分离脱落;同时,在前接头(或连接头)与所述灯条的接合处涂敷有防水胶,可以进ー步增加前接头(或连接头)与灯条连接处的密封与防水性能。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ー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接头(I)、套管(8),以及设置在前接头(I)与套管(8)之间的至少ー个连接片(9);其中, 所述前接头(I)一端延伸有导线(6),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导线(6)与金属插件(2)在前接头(I)内部电连接且用于通过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3)与灯条(4)电连接; 所述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前接头(I)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I)与灯条(4); 所述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前接头(I)、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所述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2)为至少两根金属针,所述灯条(4)的端部电源接ロ(3)为与所述金属插件(2)相应数量的插孔,所述金属针通过所述插孔中的金属导线与灯条(4)内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2)为至少两根扁金属针,所述灯条(4)端部电源接ロ(3)设置有与所述扁金属针相应数量的铜箔,所述扁金属针与所述铜箔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9)为金属连接片(9)或硬质塑胶连接片(9)。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接合处涂敷有防水胶,并进一歩包覆有热缩导管。
8.ー种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接头(I)、灯条(4)、套管(8),以及至少ー个连接片(9);其中, 所述前接头(I) 一端延伸有导线(6),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导线(6)与金属插件(2)在前接头(I)内部电连接,且与所述灯条(4)通过其端部的电源接ロ电连接; 所述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前接头(I)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I)与灯条(4); 所述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前接头(I)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前接头(I)、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所述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灯条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
11.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0)、至少两个套管(8),以及设置在连接头(10)与套管(8)之间的至少ー个连接片(9);其中,所述连接头(10 )至少两侧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 ),所述每ー侧端用于连接一灯条(4 ),其中,每ー侧端的金属插件(2)通过该端的灯条(4)端部的电源接ロ(3)与所述灯条(4)电连接; 所述每ー连接片(9)贴合在所述连接头(10)的ー侧端的侧面与所述灯条(4)的ー侧面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头(I)与灯条(4); 所述每ー套管(8)用于套接在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与所述灯条(4)的连接位置,将所述连接头(I)的侧端、灯条(4)和连接片(9)固定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9)在贴合灯条(4)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ー个尖刺(91),用于紧抵或刺入所述灯条(4)的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片(9)上设置有开孔(92),在所述前接头(I)侧端的侧面相应位置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干与所述开孔(9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片(9)卡持在所述前接头(I)的侧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相向方向的两侧端延伸有金属插件(2),所述连接片(9)为一片,在所述连接片两端分别贴合灯条(4)的侧面的部位上均设置有尖刺(9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接头结构,包括前接头、套管,以及设置在前接头与套管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片;其中,所述前接头一端延伸有导线,另一端延伸有金属插件,所述导线与金属插件在前接头内部电连接且通过灯条端部的电源接口与灯条电连接;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前接头与所述灯条的连接位置;所述连接片贴合在所述前接头的一侧面与所述灯条的一侧面上,并设置在所述前接头与套管之间,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前接头与灯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灯条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保证前接头与灯条的紧密连接。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561675SQ20122015266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昌贵 申请人:刘昌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