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元件及电路板模块及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81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路元件及电路板模块及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短路元件,特别关于一种应用于一光源模块的短路元件。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通常配备有一定电流的电源供应器,以提供发光二极管所需的电力。当一光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串联数目增加时,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输出电压也必须随之提高。然而,依据UL1598灯具标准规范,当输出电压大于60V时,灯具内部需设置相关防护机制,以防止人体有可能碰触到高压端而产生危险。举例而言,请参照图I。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50中,发光二极管52设置于电路板51上。当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50需要减少若干颗发光二极管时可利用 短路元件53将电路板51上的正负极予以短路,其中短路元件53为0奥姆电阻或是金属片等。由于短路元件53的电阻或金属片是暴露于外部,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50内必需额外设置防护机制54来遮挡短路元件53,以避免维修人员误触短路元件53而遭到电击。然而,由于防护机制54的设置,电路板51的结构需要进行对应性的调整,且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50内部的结构设计也必须适应性的进行修改,如此将产生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路元件,在不需调整光源模块原始结构设计的前提下,完成线路间短路的需求,并符合相关光源模块标准规范。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容易的短路元件,以减少组装时间并提闻广品良率。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路元件,包括一基座、一绝缘层及多个导电层。绝缘层设置于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开口设置于基座。进一步,该基座为一矩形,该多个开口分别相邻该矩形的四角。进一步,该基座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该绝缘层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进一步,该基座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别为一矩形,该二绝缘层的开口分别相邻该二矩形的四角。进一步,该基座包括一表面,二条彼此相交的参考线将该表面定义出四区域,该些导电层设置于每一该四区域中。进一步,该二参考线相互垂直,且该二参考线分别位于该表面的实质中心。进一步,每二个该多个导电层分别依该二参考线的一成镜面对称。进一步,更包括一电性连结层,连结于该多个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电性连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与该基座之间。[0015]进一步,该电性连结层与该多个导电层共同构成一平面。进一步,该电性连结层与该多个导电层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短路元件的电路板模块,包括一基板、多个动作元件以及至少一短路元件。基板包括多个安装座,其中每一安装座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且二个相邻的安装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结。动作元件电性连结于部分安装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短路元件电性连结于未设置动作元件的安装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短路元件包括一基座、一绝缘层及多个导电层。绝缘层设置于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开口设置于基座。进一步,该多个安装座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且每一该多个安装座的第一电极电性连结于最相邻安装座的第二电极。进一步,该多个安装座更分别包括一空置区,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进一步,每一该多个安装座的空置区分别包括一导热材料。进一步,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宽度,且该绝缘层的该多个开口之间具有一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进一步,该多个开口分别具有一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相同于该多个安装座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路板模块的光源模块,包括一基板、多个动作元件以及至少一短路元件。基板设置于光源模块内,并包括多个安装座,其中每一安装座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且二个相邻的安装座的正电极与负电极彼此电性连结。动作元件电性连结于部分安装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短路元件电性连结于未设置动作兀件的安装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短路兀件包括一基座、一绝缘层及多个导电层。绝缘层设置于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开口设置于基座。进一步,更包括多个光学元件,相对于该多个动作元件与该多个短路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进一步,相对于该多个动作元件的光学元件分别为一光罩,用以引导该多个动作元件所发出的光线。进一步,相对于该多个短路元件的光学元件分别为一遮蔽件,用以遮蔽该多个短路元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元件的结构设计,电路板模块的原始架构不需进行调整,短路元件即可快速地组装于基板上。另外,由于短路元件的基座为非导体,且位于基座上、下两侧的导电层之间未产生电性连结,故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元件亦可避免因误接触而产生电极的情形发生。

图I显示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元件分解图;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模块的部分元件示意图;[0031]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短路元件的结构分解图;图5A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短路元件的俯视图;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短路元件的仰视图;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短路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现有技术50 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模块51 电路板52 发光二极管53 短路元件 54 防护机制本实用新型I 光源模块11 盖板13 防水橡皮15 散热片17 防水穿孔20 电路板模块21 基板211 电路212 标示区213 安装座214 第一电216 第二电极218 空置区23 动作元件231 正电极233 负电极25、25’ 短路元件251 基座251a 第一表面251b 第二表面253 绝缘层255 导电层257 电性连结层30 光学元件31 光罩33 遮蔽件H、H’ 开口Ml、M2 参考线Wl 第一宽度W2 第二宽度W3 第三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说明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2,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光源模块I的元件分解图。光源模块I包括一盖板11、一防水橡皮13、散热片15、一电路板模块20及多个光学兀件30。请参考图2、3。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模块20的部分元件示意图。电路板模块20设置于防水橡皮13与散热片15之间,光源模块I利用防水橡皮13上的防水穿孔17出线后再以例如是焊接等方式,而与电路板模块20电性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电路板模块20包括一基板21、十四个动作元件23及二个短路元件25。电路板模块20上布置有电路211,且包括十六个安装座213,其中每八个安装座213为一组,每一组的安装座213分别沿基板21的长轴方向(如图2,X方向)排列,其中于基板21的长轴方向上,每二个相邻的安装座213通过电路211彼此电性连结。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安装座213包括一标不区212、一第一电极214、一第二电极216及一空置区218。标示区212用以标示动作元件23或短路元件25预定设置的位置,其中每一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及第二电极216分别设置于标不区212的相对二侧。每一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与其最相邻的安装座213的第二电极216通过电路211产生电性连结,因此安装座213彼此串连于基板21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4为正电极,第二电极216为负电极,但并不限制于此。依照不同电路的配置,第一电极214可为负电极,第二电极216可为正电极。空置区218设置于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之间,且具有一宽度Wl,因此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之间具有一第一宽度Wl。空置区218上方可包括一导热材料,或者空置区218可直接与动作元件23的导热垫片(PAD)焊接在一起,以增加动作元件23的散热效率。动作兀件23为一发光二极管,其底面包括一正电极231与一负电极233。动作兀件23设置于部分安装座213上,其中正电极231电性连结于第一电极214,且负电极233电性连结于第二电极216。当动作兀件23设置于基板21之后,光学兀件30的光罩31相对于动作元件23设置于基板21上,以引导动作元件23所产生的光线。由于电路板模块20的二个相邻的安装座213是以串连的形式彼此电性连结,当单一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彼此断路时,将导致所有动作元件23无法动作。因此,如图2所示般,若电路板模块20仅设置十四个动作元件23,此时未设置动作元件23的安装座213 (图3)需要设置一短路元件25,使每一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以及第二电极216彼此导通。请参阅图4、5A、5B。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短路元件25的结构分解图;第5A、5B图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短路元件25的俯视图及仰视图。短路元件25包括一基座251、二绝缘层253及多个导电层255。如图5A、5B所示般,由于在此实施例中短路元件25的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相同,故以下主要针对短路元件25的上方结构进行说明。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座251是由一陶瓷材料所制成,其第一表面251a及一相反于第一表面251a的第二表面251b具有与动作元件23(图3)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尺寸。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51a与第二表面251b皆为一矩形,但不应限制于此。为方便说明,二个参考线Ml、M2分别绘制于基座251第一表面251a的实质中央位置,其中二个参考线Ml、M2分别为第一表面251a中二个相对侧边的中点联机,彼此相交并相互垂直。于是,四等面积的区域A分别定义于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绝缘层253设置于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并包括四个开口 H。如图5A所示般,每一开口 H皆为一矩型,分别相邻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的四角,其中每二个相邻开口H之间皆相隔一第二宽度W2。故,整体观之,每二个开口 H依二个参考线M1、M2之一成镜面对称。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般,二个相邻开口 H的第二宽度W2较佳地大于或等于单一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之间的第一宽度Wl,以避免导电层255的高压电流导通至空置区218的导热材料。四个导电层255分别相对于绝缘层253的开口 H设置于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的区域A上,其中四个导电层255彼此电性连结。换言之,每二个导电层255是依二个参考线M1、M2的一成镜面对称,且彼此之间相隔一第二宽度W2。相邻的导电层255通过电性连结层257彼此电性连结,在此实施例中,电性连结层257与导电层255由一一体成型的导电材质(例如银胶)所构成,并共同构成一平面。因此,电性连结层257设置于该绝缘层253与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之间,但不应限制于此。四个导电层255也可通过导线彼此连结,其中导线夹设于绝缘层253与基座251的第一表面251a之间。当短路元件25设置于安装座213上时,短路元件25的导电层255电性连结于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之间,使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之间发生短路。此时,一遮蔽件33可选择性的设置于其上,并设置于开孔111、131中,以遮蔽短路元件25达到美化光源模块I (图2)外观的效果。需注意的是,遮蔽件33可相同于光罩31或不同于光罩31,且遮蔽件33不相同于现有技术的防护机制54(图I)。短路元件25所产生的功效如下首先,请参照图3,短路元件25利用相同于动作元件23的组装技术设置于电路板模块上。详而言之,当短路元件25设置于电路板模块20上时,短路元件25以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设置于安装座213上,因此不需针对电路板模块20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此外,请参照第3、5A、5B图,短路元件25可同时利用位于基座251的第一、二表面 251a、251b的导电层255与安装座213产生电性连结。并且,由于短路元件25的导电层255彼此以镜面对称的方式设置于基座251的第一、二表面251a、251b上,故短路兀件25可利用不同的角度设置于安装座213上。因此,即使短路元件25进行90° (或90°的倍数)的旋转或者进行180°的翻转,短路元件25仍可使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彼此产生短路。另一方面,由于短路元件25的基座251为非导体,设置于基座251的第一、二表面251a、251b的导电层255彼此未产生电性连结。故,当维修人员误接触短路元件25时,不致因触电而发生危险。短路元件25的形式不应限制于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元件25’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与短路元件25相同或相似的元将施予相同标号,且其特征将不再说明。在此实施例中,绝缘层253’包括二个开口 H’及二个开口 H,其中二个开口 H’为一 L形,且具有一第三宽度W3。第三宽度W3大于或等于安装座213的第一电极214与第二电极216 (图3)的宽度。导电层255、255’彼此电性连结并分别相对于开口 H、H’设置于基座251上。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块的电路板模块可依照末端产品需求,调整动作元件的安装数量,并于未设置动作元件的安装座设置短路元件。如此一来,不同设计的末端产品,仍可采用同一规格的电路板模块,使产品生产数量达到经济规模以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元件在组装过程中不需针对短路元件的导电层的位置进行判别,故组装时间将可大幅减少,且可同时降低组装错误的机会,以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实用新型各元件间相互的关系及作用原理已于上述内容作详尽说明及解释,但应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相对位置、数量、形状等限制,并不局限于本案图示及说明书的内容所示,在检视本实用新型时,应考虑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容而视。
权利要求1.一种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以及 多个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该多个开口设置于该基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为一矩形,该多个开口分别相邻该矩形的四角。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该绝缘层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别为一矩形,该二绝缘层的开口分别相邻该二矩形的四角。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表面,二条彼此相交的参考线将该表面定义出四区域,该些导电层设置于每一该四区域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二参考线相互垂直,且该二参考线分别位于该表面的实质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二个该多个导电层分别依该二参考线的一成镜面对称。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性连结层,连结于该多个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电性连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与该基座之间。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性连结层与该多个导电层共同构成一平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性连结层与该多个导电层一体成型。
11.一种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多个安装座; 多个动作元件,电性连结于部分该些安装座上;以及 至少一短路元件,电性连结于未设置该多个动作元件的该安装座上,其中该短路元件包括 一基座;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以及 多个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该多个开口设置于该基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安装座分别包括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且每一该多个安装座的第一电极电性连结于最相邻安装座的第二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安装座更分别包括一空置区,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多个安装座的空置区分别包括一导热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宽度,且该绝缘层的该多个开口之间具有一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开口分别具有一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相同于该多个安装座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宽度。
17.—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片; 一基板,设置于该散热片上,且包括多个安装座; 多个动作元件,电性连结于部分该些安装座上;以及 至少一短路元件,电性连结于未设置该多个动作元件的该安装座上,其中该短路元件包括 一基座;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以及 多个个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该多个开口设置于该基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光学元件,相对于该多个动作元件与该多个短路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多个动作元件的光学元件分别为一光罩,用以引导该多个动作元件所发出的光线。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多个短路元件的光学元件分别为一遮蔽件,用以遮蔽该多个短路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短路元件及电路板模块及光源模块。短路元件包括一基座、一绝缘层及多个导电层。绝缘层设置于基座,且包括至少四个开口彼此间隔。导电层彼此电性连结并相对于开口设置于基座上。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565576SQ2012201572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吴享珍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