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连接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73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条连接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连接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侧光LED背光模组,电源板与灯条直接的连接方式为端子加灯条线加端子的形式。采用上述生产方式,需在模组车间在灯条线与背板之间增加粘贴胶带以固定灯条线,从现有的生产中,由于导光板受热膨胀或者灯条在安装固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灯条线的挤压而造成系统的可靠性故障,因此采用灯条线的连接方式对于系统的エ艺性要求较高。同时由于灯条端电压较高,灯条线需要耐压要求较高的线材,线材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条连接结构及背光模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灯条连接结构,在一灯条的一端固定有公端子,在与该灯条连接的另一灯条的连接端固定有母端子,其中,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与各自灯条上的线路通过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带有公端子的灯条端部开有U形缺ロ ;所述公端子为簸箕形结构,其一开ロ端固定在所述U形缺ロ处,所述公端子的内侧上壁上设有多个公端引脚。优选地,所述母端子包括固定端和接ロ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灯条端部上;接ロ端外伸于端部,其上表面上设有与公端引脚相配合相连的母端引脚。优选地,所述公端子外侧设有公端连接引脚,该公端连接引脚一端与公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母端子在固定端上接ロ端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母端连接引脚,该母端连接引脚一端与母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优选地,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均通过各自外壁上设有的固定部固定在灯条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背板、背板上的电源板和灯条,所述电源板与灯条的连接方式为在电源板上固定连接端子,在灯条的端部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端子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带有槽孔,在槽孔内的上壁上设有连接端引脚;所述连接部为灯条端部的凸部,该凸部上表面设有连接部引脚;所述连接部引脚置于槽孔与连接端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外部设有连接引脚,该连接引脚与电源板上的线路连接。所述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上述的灯条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结构,通过端子与端子转接互联,保证电源板与灯条之间、以及灯条与灯条之间的连接,省去了电源板与灯条之间、以及灯条与灯条之间直接的连接线,可以省略车间中的工艺理线流程,减少直接连接线被结构件挤压而造成的系统可靠性风险。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条与灯条之间未连接时的状态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源板与灯条之间未连接时的状态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源板与灯条之间连接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针对目前背光模组内的灯条与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端子加灯条线加端子的形式,在安装固定时容易出现对灯条线的挤压造成系统的可靠性故障。因此,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灯条连接结构,在一个灯条的一端固定有公端子1,在与该灯条连接的另一灯条的连接端固定有母端子2,其中,所述公端子I和母端子2分别与各自灯条上的线路通过引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之间无需直接连接线,在两灯条组装拼合时,将一灯条的带有公端子的那一端和另一灯条的带有母端子的那一端进行端子间连接即可。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物件连接中的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端子扣合后保证线路完成连接,以便实现灯条与灯条间的电能传递,保证灯条的正常发光。该连接结构方式的优点为I、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2、节省灯条间的直接连接线,降低成本;3、避免了背板安装时结构件对直接连接线的挤压而出现故障问题。所述带有公端子的灯条端部开有U形缺口 3 ;所述公端子为簸箕形结构,其一开口端4固定在所述U形缺口处,且公端子的接口与灯条的端边平齐,所述公端子的内侧上壁上设有多个公端引脚5。这些公端引脚是供与母端子进行线路连接。公端引脚的个数随着设计的不同而不同。所述母端子包括固定端6和接口端7,该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灯条端部上;接口端外伸于端部,其上表面上设有与公端引脚相配合相连的母端引脚8。当公端子和母端子连接后,则母端引脚与公端引脚相接触连接。所述母端引脚的个数需与公端引脚的个数相同。当公端引脚使用时间过长后,由于灰尘的原因,势必会对公端引脚带来藏垢,造成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因此,公端子开有缺口,可对公端子内侧的公端引脚进行擦洗排垢。而对于母端子来说,母端引脚在外部,可随时对其进行擦洗排垢,相比较而言,比公端引脚更为方便。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均通过各自外壁上设有的固定部9固定在灯条上。该固定部比较小,且通过铆钉固定。[0033]所述公端子外侧设有公端连接引脚10,该公端连接引脚一端与公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所述母端子在固定端上接ロ端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母端连接引脚11,该母端连接引脚一端与母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针对目前背光模组内的电源板与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端子加灯条线加端子的形式,在安装固定时容易出现对灯条线的挤压造成系统的可靠性故障。因此,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 构,在电源板上固定连接端子12,在灯条的端部设置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与连接端子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物件连接中的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端子扣合后保证线路完成连接,以便实现电源板与灯条间的电能传递,保证灯条的正常发光。所述连接端子带有槽孔14,在槽孔内的上壁上设有连接端引脚15 ;所述连接部为灯条端部的凸部,该凸部上表面设有连接部引脚16 ;所述连接部引脚置于槽孔与连接端引脚连接。连接部引脚和连接端引脚的个数随着设计的不同而不同,且连接部引脚和连接端引脚相同。所述连接端子外部设有连接引脚17,该连接引脚与电源板上的线路连接。如图5所示,在图中,每ー组灯条18与电源板19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图中每组灯条有两个灯条,这两个灯条的连接方式为上述采用的灯条连接结构。则需要与电源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灯条采用上述的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相连。也就是说,与电源板连接的灯条的一端是连接部,一端固定公端子或者母端子;灯条组最远离电源板的灯条的一端固定母端子或公端子,另一端没有任何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背光模组,至少包括背板20、背板20上的电源板19和灯条18,所述电源板与灯条的连接方式采用上述的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所述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上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ー种灯条连接结构,在一个灯条的一端固定有公端子,在与该灯条连接的另一灯条的连接端固定有母端子,其中,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与各自灯条上的线路通过引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之间无需直接连接线,在两灯条组装拼合时,将一灯条的带有公端子的那一端和另一灯条的带有母端子的那一端进行端子间连接即可。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物件连接中的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端子扣合后保证线路完成连接,以便实现灯条与灯条间的电能传递,保证灯条的正常发光。该连接结构方式的优点为I、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2、节省灯条间的直接连接线,降低成本;3、避免了背板安装时结构件对直接连接线的挤压而出现故障问题。所述带有公端子的灯条端部开有U形缺ロ ;所述公端子为簸箕形结构,其ー开ロ端固定在所述U形缺ロ处,且公端子的接ロ与灯条的端边平齐,所述公端子的内侧上壁上设有多个公端引脚。这些公端引脚是供与母端子进行线路连接。公端引脚的个数随着设计的不同而不同。所述母端子包括固定端和接ロ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灯条端部上;接ロ端外伸于端部,其上表面上设有与公端引脚相配合相连的母端引脚。当公端子和母端子连接后,则母端引脚与公端引脚相接触连接。所述母端引脚的个数需与公端引脚的个数相同。当公端引脚使用时间过长后,由于灰尘的原因,势必会对公端引脚带来藏垢,造成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因此,公端子开有缺口,可对公端子内侧的公端引脚进行擦洗排垢。而对于母端子来说,母端引脚在外部,可随时对其进行擦洗排垢,相比较而言,比公端引脚更为方便。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均通过各自外壁上设有的固定部固定在灯条上。该固定部比较小,且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公端子外侧设有公端连接引脚,该公端连接引脚一端与公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 所述母端子在固定端上接口端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母端连接引脚,该母端连接引脚一端与母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针对目前背光模组内的电源板与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端子加灯条线加端子的形式,在安装固定时容易出现对灯条线的挤压造成系统的可靠性故障。因此,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在电源板上固定连接端子,在灯条的端部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端子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物件连接中的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端子扣合后保证线路完成连接,以便实现电源板与灯条间的电能传递,保证灯条的正常发光。所述连接端子带有槽孔,在槽孔内的上壁上设有连接端引脚;所述连接部为灯条端部的凸部,该凸部上表面设有连接部引脚;所述连接部引脚置于槽孔与连接端引脚连接。连接部引脚和连接端引脚的个数随着设计的不同而不同,且连接部引脚和连接端引脚相同。所述连接端子外部设有连接引脚,该连接引脚与电源板上的线路连接。如图5所示,在图中,每一组灯条与电源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图中每组灯条有两个灯条,这两个灯条的连接方式为上述采用的灯条连接结构。则需要与电源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灯条采用上述的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相连。也就是说,与电源板连接的灯条的一端是连接部,一端固定公端子或者母端子;灯条组最远离电源板的灯条的一端固定母端子或公端子,另一端没有任何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结构,通过端子与端子转接互联,保证电源板与灯条之间、以及灯条与灯条之间的连接,省去了电源板与灯条之间、以及灯条与灯条之间直接的连接线,可以省略车间中的工艺理线流程,减少直接连接线被结构件挤压而造成的系统可靠性风险。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灯条的一端固定有公端子,在与该灯条连接的另一灯条的连接端固定有母端子,其中,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与各自灯条上的线路通过引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公端子的灯条端部开有U形缺口 ;所述公端子为簸箕形结构,其一开口端固定在所述U形缺口处,所述公端子的内侧上壁上设有多个公端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包括固定端和接口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灯条端部上;接口端外伸于端部,其上表面上设有与公端引脚相配合相连的母端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外侧设有公端连接引脚,该公端连接引脚一端与公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在固定端上接口端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母端连接引脚,该母端连接引脚一端与母端引脚连接,一端与灯条上的线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均通过各自外壁上设有的固定部固定在灯条上。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背板、背板上的电源板和灯条,所述电源板与灯条的连接方式为 在电源板上固定连接端子,在灯条的端部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端子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带有槽孔,在槽孔内的上壁上设有连接端引脚;所述连接部为灯条端部的凸部,该凸部上表面设有连接部引脚;所述连接部引脚置于槽孔与连接端引脚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外部设有连接引脚,该连接引脚与电源板上的线路连接; 所述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灯条连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条连接结构及背光模组,至少包括背板、背板上的电源板和灯条,电源板与灯条的连接方式采用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所述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灯条连接结构。所述电源板与灯条连接结构为在电源板上固定连接端子,在灯条的端部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与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灯条连接结构,在一灯条的一端固定有公端子,在与该灯条连接的另一灯条的连接端固定有母端子,其中,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与各自灯条上的线路通过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结构,通过端子与端子转接互联,保证电源板与灯条之间、以及灯条与灯条之间的连接,省去了电源板与灯条之间、灯条与灯条之间直接的连接线,减少直接连接线被结构件挤压而造成的风险。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2647639SQ2012201874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迟洪波, 韩文涛, 滕强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