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72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光源通常为以下三种排布结构模组式、点阵式以及模组点阵组合式。其中模组式光源安装固定在一个散热器上,形成一个一定功率的模组,通过串并联不同数量的模组实现不同功率的灯具。每个模组的光源通过透镜压密封圈的方式螺丝固定在散热器上达到防水要求,也有通过玻璃灯罩周边套密封圈再用其它的配件压住的方式螺 丝固定在散热器上达到防水要求;点阵式灯体本身就是一个散热器,只有一块PCB (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贴在散热器上,形成一个面光源,PCB通过串并联不同数量的LED灯珠实现不同的功率。光源通过透镜压密封圈的方式螺丝固定在灯体上达到防水要求,也有通过玻璃灯罩周边套密封圈再用其它的配件压住的方式螺丝固定在灯体上达到防水要求。模组点阵组合式灯体本身就是一个散热器,不同数量的点光源或面光源串并联贴在灯体上,形成不同功率的灯具。光源通过透镜压密封圈的方式螺丝固定在灯体上达到防水要求,也有通过玻璃透镜周边套密封圈再用其它的配件压住的方式螺丝固定在灯体上达到防水要求。然而,对于模组式光源排布结构,每个模组都需要单独的散热器,这样使模组非常笨重,灯具的拆、装、维护非常麻烦;对于点阵式光源和模组点阵组合式光源排布结构,这两种排布结构中,只要有一颗灯珠坏掉就会使整个灯具坏掉或一串的灯珠不亮,并且由于灯体本身就是散热器,光源直接是贴在灯体上,灯具维护需把整个灯具拆卸下来,灯具的拆、装、维护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能够使灯具结构轻巧、维护简单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单元、安装座和散热体;安装座固定于散热体一侧的表面,LED光源单元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安装座,从而使LED光源单元与散热体保持相对固定。其中,LED光源单元底部伸出第一电源接口,安装座是中空框体,散热体对应安装座中空的位置伸出第二电源接口,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插接。其中,LED光源模组包括压环,压环内侧设有第一螺纹,安装座框体的外周设有第二螺纹;压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将LED光源单元周边压紧在安装座上。其中,LED光源模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框体顶端与LED光源单元底部之间的第一密封件、以及设置于安装座框体底端与散热体之间的第二密封件。其中,安装座与LED光源单元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LED光源单元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将LED光源单元固定于安装座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凹槽。其中,LED光源单元与安装座接触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安装座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将LED光源单元固定于安装座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凹槽。其中,LED光源模组包括线盖和密封胶条;线盖设置于散热体远离LED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密封胶条设置于线盖与散热体之间;并且,线盖包括容置部,容置部收容第一电 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其中,LED光源模组包括导热片;导热片设置于LED光源单元底部并且与散热体紧密接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包括安装座和散热体;安装座固定于散热体一侧的表面,用于可拆卸固定LED发光单元。其中,散热体对应安装座内侧的位置设有导线穿孔;散热底座包括线盖和密封胶条;线盖设置于散热体远离LED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密封胶条设置于线盖与散热体之间;并且,线盖包括与导线穿孔相通的容置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将LED光源模组分成至少三个独立部分,即LED光源单元、安装座和散热体三部分,其中安装座固定于散热体一侧的表面,安装时,只需将LED光源单元与安装座拼接,即可实现LED光源模组的组装,因为LED光源单元自身不带散热体,省材料环保、轻巧,并且能够方便快速的安装或拆卸LED光源模组,方便维修及更换LED光源单元。

图I是本实用新型LED光源模组实施例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LED光源模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I和图2,图I是本实用新型LED光源模组实施例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LED光源模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单元11,安装座12和散热体13。安装座12固定于散热体13 —侧的表面,LED光源单兀11通过一种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安装座12,从而使得LED光源单元11与散热体13保持相对固定。其中,该可拆卸方式可以采用对接方式或者卡扣方式实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实现。在一应用实施例中,LED光源单元11底部伸出第一电源接口 110,安装座12是中空框体,散热体13对应安装座12中空的位置伸出第二电源接口 111,将LED光源单元11安装于安装座12之前,需要先将第一电源接口 110和第二电源接口 111进行插接,并且,第二电源接口 111连接电源出线112,在LED光源模组正常工作时,电源出线112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为LED光源模组提供电源。优选地,第一电源接口 110是插座,第二电源接口 111是插头;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电源接口 110是插头,第二电源接口 111是插座。当然,需要维护LED光源模组时,只需拧开压环14,取出LED光源单元11,拔开第一电源接口 110和第二电源接口 111,然后更换LED光源单元11即可,无需把整个LED光源模组拆卸下来,维护简单方便。在另一应用实施例中,并请结合图I和图2,LED光源模组还包括压环14,该压环14内侧设有第一螺纹140,而相应地,安装座12的框体的外周设有第二螺纹120。压环14通过第一螺纹140和第二螺纹120的螺纹配合将LED光源单元11的周边压紧在安装座12上。该压环14与安装座12的螺纹配合将LED光源单元11牢固的固定在安装座12之上,能够提高LED光源单元11和安装座12组装时结构的稳定性。在另一应用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I和图2,LED光源模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51和第二密封件152。其中,第一密封件151设置于安装座12框体顶端与LED光源单元11底部之间,第二密封件152设置于安装座12框体底端与散热体13之间。通过压环14和安装座12螺纹配合将LED光源单元11紧固在安装座12上时,同时也将第一密封件151和第二密封件152紧固在其相应位置。能够防止水或尘土从LED光源单元11与安装座12的接触面渗入LED光源模组内,能够提高LED光源模组的防水防尘指数,进而使得LED光源模组更经久耐用。在另一应用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I和图2,LED光源模组还包括导热片16。该导热片16设置于LED光源单元11底部并且与散热体13紧密接触,当然,通过压环14和安装座12螺纹配合将LED光源单元11紧固在安装座12上时,即可将导热片16紧密压合于LED光源单元11底部并且与散热体13的接触面之间,压紧导热片16有助于更好的传导LED光源单元11产生的热量。导热片16可以是铝挤、铜片、铝合金或者其它导热金属材料。当然,导热片16也可以用导热硅胶替代,只要能够实现将LED光源单元11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体13,并由该散热体13散发出去即可,此处不作过多限制。设置导热片16能够提高LED光源模组的散热性能,当然,通常情况下,LED光源单元11与散热体13可以直接接触,即并未设置导热片或者并未涂覆导热硅胶,此种情况也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中,压环14和安装座12之间的螺纹配合可用卡扣配合代替,只要能实现将LED光源单元11压紧并固定于安装座12上即可。另外,可在安装座12与LED光源单元1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图未示),LED光源单元11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图未示);或者LED光源单元11与安装座12接触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图未示),安装座12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图未示),将LED光源单元11固定于安装座12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凹槽,即可实现精确定位,尤其是在压环14与安装座12进行螺纹配合时,防止压环14拧紧时LED光源单元11随着压环14进行旋转。上述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I和图2,LED光源模组进一步包括线盖17和密封胶条18。线盖17设置于散热体13远离LED发光单元11 一侧的表面,密封胶条18设置于线盖17与散热体13之间。并且,该线盖17包括容置部170,该容置部170收容第一电源接口110和第二电源接口 111。该设计结构和设计方式能够提高LED光源模组的密封性,提高防水防尘指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LED光源模组分成至少三个独立部分,即LED光源单元11、安装座12和散热体13三部分,其中安装座12固定于散热体13—侧的表面,安装时,只需将LED光源单元11与安装座12拼接,即可实现LED光源模组的组装,因为LED光源单元11自身不带散热体,省材料环保、轻巧,并且能够方便快速的安装或拆卸LED光源模组,方便维修及更换LED光源单元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光源的散热底座。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包括安装座和散热体。安装座固定于散热体一侧的表面,用于可拆卸固定LED发光单元。值得注意的是,散热体对应安装座内侧的位置设有导线穿孔;散热底座包括线盖和密封胶条;线盖设置于散热体远离LED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密封胶条设置于线盖与散热体之间;并且,线盖包括与导线穿孔相通的容置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包括安装座和散热体两部分,安装座可固 定和拆卸LED发光单元,组装灵活方便,维护也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具有如下优点(I)维护简单LED光源模组可手动与散热体分离,维护时不需要把整个灯具拆卸下来,因此维护简单;(2)结构轻巧LED光源模组自身不带散热器,因此结构轻巧;(3)省材环保LED光源模组自身不带散热器,维护时只需要过呢更换LED光源单元,其它零部件一般不需要拆换,减少对材料的浪费,因此省材环保;(4)散热好;(5)防水防尘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LED光源单元、安装座和散热体;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一侧的表面,所述LED光源单元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从而使所述LED光源单元与所述散热体保持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单元底部伸出第一电源接口,所述安装座是中空框体,所述散热体对应所述安装座中空的位置伸出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口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内侧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安装座框体的外周设有第二螺纹; 所述压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将所述LED光源单元周边压紧在所述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框体顶端与所述LED光源单元底部之间的第一密封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框体底端与所述散热体之间的第二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与所述LED光源单元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LED光源单元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将所述LED光源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单元与所述安装座接触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安装座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凹槽,将所述LED光源单元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线盖和密封胶条; 所述线盖设置于所述散热体远离所述LED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密封胶条设置于所述线盖与所述散热体之间; 并且,所述线盖包括容置部,所述容置部收容所述第一电源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导热片; 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LED光源单元底部并且与所述散热体紧密接触。
9.一种LED光源的散热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和散热体;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一侧的表面,用于可拆卸固定所述LED发光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体对应所述安装座内侧的位置设有导线穿孔; 所述散热底座包括线盖和密封胶条; 所述线盖设置于所述散热体远离所述LED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密封胶条设置于所述线盖与所述散热体之间; 并且,所述线盖包括与所述导线穿孔相通的容置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该LED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单元、安装座和散热体;安装座固定于散热体一侧的表面,LED光源单元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安装座,从而使LED光源单元与散热体保持相对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灯具结构轻巧、维护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691652SQ20122022327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李漫铁, 唐清林, 梁款 申请人: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