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89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光源产品耦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频电磁感应灯的耦合器。
背景技术
[0002]电磁感应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光源,从在国内诞生起至今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迅速。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先由电产生磁场,再由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再应用藕合震荡原理将产生的高频电压注入到真空的玻壳或玻管里。与三基色荧光粉及惰性气体作用发光,从而避免了电极损耗的问题。由于电磁感应灯功率逐步提升,由之前的低功率逐步提升到现在的高功率,而随着功率的加大散热效果成为重点难题,特别是灯体部分温度更高。现阶段就是尽可能降低发热温度,提高散热效率,减少能耗,提高光效,节约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同心度好,散热效果更好,成本低, 节能效果大,经济效益高,维护保养方便的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耦合器包括底座、压线卡、导热管、磁芯和绕组,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底座中心设有的圆形通孔胀管连接,导热管的另一端与磁芯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磁芯外部设有绕组,所述绕组的弓I线通过所述压线卡和底座引到外部,用于连接高频发生器。[0005]进一步地,所述压线卡与导热管间隙配合连接。[0006]为了进一步增强耦合器导热效率,所述导热管采用中空无氧铜管。[0007]为了确保耦合器可靠性,所述引线为硅橡胶绝缘玻璃纤维编织铜芯镀银电线,所述引线外设有高温黄腊管。[000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无氧铜管作为导热管能更好的散热,导热管外壁吸收灯体磁芯热量,传递到导热管内壁,经过管体中通部分传递到底座外围,热量通过空气对流排出灯体外,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同心度高;灯体散热效果好,光效高,成本更低,,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11]如图I所示,一种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包括底座I、压线卡2、导热管3、磁芯4、 绕组5,其中,所述导热管3采用金属管材,为了获得更好地散热效果,导热管3可以采用中空无氧铜管。导热管3下端与底座I中心设有的圆形通孔胀管连接,导热管3上端与磁芯4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磁芯4放置在导热管3上端的台阶上,装配后导热管3顶端张口阻止磁芯4滑动。磁芯4外部设有绕组5,并用耐高温粘合剂固定,绕组5引线6放置在高温黄腊管中通过所述压线卡2和底座I上的出线口引到外部,用于与高频发生器连接,所述压线卡2与导热管3间隙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流从引线6流入通过绕组5,通过绕组5和磁芯4的电能产生磁场,再由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再应用藕合震荡原理将产生的高频电压注入到真空的玻壳或玻管里,与三基色荧光粉及惰性气体作用发光,实现电—— 磁——光的物理转换。磁芯4所发出的热量被导热管3吸收并传递到导热管3内壁,经过管体中通部分传递到底座I外围,热量通过空气对流排出灯体外,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耦合器包括底座(I)、压线卡(2)、导热管(3)、磁芯(4)和绕组(5),所述导热管(3)的一端与底座(I)中心设有的圆形通孔胀管连接,导热管(3)的另一端与磁芯(4)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磁芯外部设有绕组(5),所述绕组(5)的引线(6)通过所述压线卡(2)和底座(I)引到外部,用于连接高频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卡(2)与导热管(3)间隙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3)为中空无氧铜管,所述引线(6)为硅橡胶绝缘玻璃纤维编织铜芯镀银电线,所述引线(6)外设有高温黄腊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电磁感应灯耦合器,该耦合器包括底座、压线卡、导热管、磁芯和绕组,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底座中心设有的圆形通孔胀管连接,导热管的另一端与磁芯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磁芯外部设有绕组,所述绕组的引线通过所述压线卡和底座引到外部,用于连接高频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管能更好的散热,导热管外壁吸收灯体磁芯热量,传递到导热管内壁,经过管体中通部分传递到底座外围,热量通过空气对流排出灯体外,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同心度高;灯体散热效果好,光效高,成本更低,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J61/52GK202816873SQ2012204553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张瑛, 吴钱昌, 薛彦明, 董芳, 石太智, 刘国伟, 吕世磊 申请人: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