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1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照度均匀,光线舒适柔和,而且外形美观大方,一度被欧美一些国家追捧为照明极品。要说LED球泡灯意欲取缔白炽灯,而LED面板灯则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格栅灯。可以预见未来的室内照明是LED面板灯的时代。关于面板灯,讨论最多的要数它们的厚度了,厚度代表了它们的时尚;LED面板灯分为直下式和侧发光式两类,顾名思义,侧发光式的LED面板灯光线是从导光板侧面经导光板、反射网点、反射板等反射及折射作用下,在正面出光,其出光效率必定会在其光线传导的每个路径都会有相应程度地损失,所以其亮度往往会略显不足;现有技术的轻薄化设计使其内部的散热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面板灯的发光性能和寿命。以往的面板灯由于结构上的固定形态特点,在安装时受到空间的局限,而且传统技术难实现电子元件装配与导线连接的一体化,受到传统的互连技术的局限。根据LED面板灯的开发理念,需要一种轻薄、散热性能良好、方便使用装配、光效方面更具优势及成本低的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轻薄、发光高效和散热性能优良的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包括可挠电路基板,所述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多个LED光源,对应LED光源一侧的位置在该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能将所述LED光源罩住的LED扩散膜片。所述LED扩散膜片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可挠电路基板的外形轮廓一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可挠电路基板,利用其可以弯曲、卷绕等特点,可以随安装空间灵活布局,不限于安装空间的局限,从而实现电子元件装配与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的互连技术的局限。柔性电路板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的特点;并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众多散热通孔,大为提高LED的使用寿命。采用直下式结构,具有高效的发光效率,亮度分布更均匀,观看效果更好,并体积轻薄、整体的重量轻。由于直下式结构省去导光板部件,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势。本实用新型使用轻巧方便,发光高效、散热良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易实现,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挠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包括可挠电路基板I,所述可挠电路基板I上设有多个LED光源2,对应LED光源2 —侧的位置在该可挠电路基板I上设有散热通孔3。所述可挠电路基板I上设有能将所述LED光源2罩住的LED扩散膜片。所述LED扩散膜片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可挠电路基板I的外形轮廓一致。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横列LED光源2的排列米用相互交错排布,相邻两纵列LED光源2的排列采用相互交错排布,通过此相互错开的排布方式,可以起到均匀的混光效果并有助LED光源2的散热。散热通孔3对应LED光源2亦采用相互错开的排布方式,散热更加明显有效。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梅花状矩阵排列LED光源2的设计。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包括可挠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多个LED光源,对应LED光源一侧的位置在该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散热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能将所述LED光源罩住的LED扩散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扩散膜片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可挠电路基板的外形轮廓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挠直下式LED面板灯,包括可挠电路基板,所述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多个LED光源,对应LED光源一侧的位置在该可挠电路基板上设有散热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可挠电路基板,利用其可以弯曲、卷绕等特点,可以随安装空间灵活布局,不限于安装空间的局限,从而实现电子元件装配与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突破传统的互连技术的局限。柔性电路板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的特点;并柔性电路基板上设有众多散热通孔,大为提高LED的使用寿命。采用直下式结构,具有亮度分布更均匀,观看效果更好,并体积轻薄、整体的重量轻。由于直下式结构省去导光板部件,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势。综上优点,利于在家居与办公环境中广泛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010233SQ20122055484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7日
发明者郭迎福 申请人:东莞市天晖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