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28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位于背光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及透镜,所述透镜罩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透镜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入光部及自入光部顶面向上延伸的出光部,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入光部的底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部朝向出光部出射,部分被出光部全反射回透镜的光线被微结构反射后再次射向自出光部的中部并出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因微结构的设置,使部分被出光面全反射回透镜的光线能够被微结构反射回来,继而这部分光线能够在被微结构反射后朝向出光面中部的方向出射,不仅提高了光线的出射率,而且增强了透镜中部的光强,从而达到了消除暗区、均匀光线的作用。
【专利说明】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板及均匀排布于所述背光板上的多个发光二 极管。业界通常通过透镜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分布。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部及自 入光部凸伸的出光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部朝向出光部出射的过程中,由 于出光部的表面的反射及折射,从而导致透镜的中部出现如图1所示的暗区,进而影响直 下式背光模组整体的出光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各处亮度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0004] -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位于背光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及透镜,所述透镜 罩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透镜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入光部及自入光部顶面向上延伸的出 光部,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入光部的底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部朝向出光部 出射,部分被出光部全反射回透镜的光线被微结构反射后再次射向自出光部的中部并出 射。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因微结构的设置,使部分被出光面全反射回透镜的光 线能够被微结构反射回来,继而这部分光线能够在被微结构反射后朝向出光面中部的方向 出射,不仅提高了光线的出射率,而且增强了透镜中部的光强,从而达到了消除暗区、均匀 光线的作用。
[0006]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强分布图。
[0008]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立体图。
[0009] 图3是图2的透镜的倒置图。
[0010] 图4是图2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0011] 图5是图2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强分布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光板 |i 蛋光二极管i 透镜_50 入光部 出光部 薇结构 ^ 收容孔 513 入光面 |515 缺 Π |533. 出光面 +535 第一三棱柱 第二三棱柱|55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2至图4所不,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板10、设于 背光板10上的一发光二极管30及设于背光板10上并收容发光二极管30于其内的一透镜 50 〇
[0014] 所述透镜50为一中心对称的旋转体,由透光性能良好的材料一体制成。所述透镜 50包括一入光部51、自入光部51顶面向上凸伸的一出光部53及自入光部51底面向下凸 伸的微结构55。所述入光部51及所述出光部53共轴设置。
[0015] 所述入光部51呈圆柱状,其纵截面呈矩形。所述入光部51的底面中部朝向顶面 凹陷形成有一收容孔513,用以收容发光二极管30于其内。所述收容孔513呈圆屋顶状,且 其孔径自入光部51的底面朝向顶面逐渐减小。所述收容孔513的内表面为透镜50的入光 面 515。
[0016] 所述出光部53大致呈圆台状,其直径自与入光部51连接的底端向远离入光部51 的顶端逐渐减小。所述出光部53的顶面为透镜50的出光面535。所述出光部53的顶端中 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一倒锥形缺口 533,从而使所述出光部53的纵截面呈"Μ"形。
[0017] 所述微结构55由若干三棱柱组合构成。每一三棱柱组合呈"十"字形,包括一第 一三棱柱553及与所述第一三棱柱553垂直交叉设置的一第二三棱柱555。第一三棱柱553 及第二三棱柱555的结构相同,均长1毫米。所述第一三棱柱553及第二三棱柱555的中 部交叉设置,并且第一三棱柱55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第二三棱柱555的顶端及底端平齐。 这些三棱柱组合呈矩阵设置,从而使这些第一三棱柱553排列成若干间隔且并排的行,这 些第二三棱柱555排列呈若干间隔且并排的列。每一行中相邻的第一三棱柱553的端部相 互连接,每一列中相邻的第二三棱柱555的端部相互连接。
[0018] 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使用时,发光二极管30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515入射后朝向 出光面535出射,由于出光面535的反射及折射作用,使一部分光线在出光面535处被折射 后继而出射至透镜50外部、另一部分光线在出光面535处被全反射后继而射向微结构55。 然后,所述微结构55的各个表面将这部分被全反射的光线反射向出光面535,从而改变这 部分光线再次到达出光面535时的入射角,破坏这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此时,被微 结构55反射的部分光线沿坚直方向自出光面535出射,部分光线朝向出光面535中部出 射,另外一部分光线射向入光部51的周缘。其中,绝大部分射向入光部51周缘的光线仍会 被入光部51反射后重新射向微结构55,然后再次经微结构55的反射而沿坚直方向或朝向 出光面535的中部出射。
[0019] 请同时参阅图5,本发明中,因微结构55的设置,使部分被出光面535全反射回透 镜50的光线能够被微结构55反射回来,继而这部分光线能够在被微结构55反射后沿坚直 方向及朝向出光面535中部的方向出射,不仅提高了光线的出射率,而且增强了透镜50中 部的光强,从而达到了消除暗区、均匀光线的作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位于背光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及透镜,所述透镜罩 设所述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入光部及自入光部顶面向 上延伸的出光部,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入光部的底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部 朝向出光部出射,部分被出光部全反射回透镜的光线被微结构反射后再次射向自出光部的 中部并出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若干三棱柱组合,每 一三棱柱组合包括一第一三棱柱及与所述第一三棱柱交叉设置的一第二三棱柱。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棱柱及第二三棱柱的中部 垂直交叉设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棱柱及第二三棱柱的结构相同。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棱柱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第 二三棱柱的顶端及底端平齐。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这些三棱柱组合呈矩阵设置,从而使这 些第一三棱柱排列成若干间隔且并排的行,这些第二三棱柱排列呈若干间隔且并排的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行中相邻的第一三棱柱的端部相 互连接,每一列中相邻的第二三棱柱的端部相互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的纵截面呈"M"形,出光部 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缺口。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的底面中部朝向顶面凹陷 形成有收容孔,该收容孔用以收容发光二极管于其内。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入光部及所述出光部共轴设置。
【文档编号】F21S2/00GK104121496SQ20131014962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何立颖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