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源和具有该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6060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红外光源和具有该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光源和具有该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所述红外光源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散热凹部;LED,所述LED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发出红光;和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源,通过在散热器上形成有散热凹部,增大了红外光源的散热表面积,提高了红外光源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红外光源和具有该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光源,尤其是涉及一种LED红外光源,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新一代绿色环保节能型光源LED自实用新型以来广泛应用于指示灯、显示屏、信号灯、景观照明等领域。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光色纯正、防潮抗震动、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LED芯片还不能将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因此LED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LED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导致LED的使用寿命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红外光源。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红外光源的检测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红外光源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散热凹部;LED,所述LED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发出红光;和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散热器上。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源通过使散热器的一部分相对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从而可以形成用于对LED进行散热的散热凹部。与现有的红外光源的散热器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源的散热器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即红外光源可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发光效率。而且,由于散热器的一部分相对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因此可以在不增大散热器的体积(即不增大散热器占用的空间)的情况下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0007]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源具有体积小、散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发光效
率高等优点。
[000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源,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所述散热凹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凹部间隔开地设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及延长红外光源的使用寿命。
[0010]多个所述散热凹部沿所述散热器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由此可以更好地对LED进行散热。
[0011]所述散热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所述散热凹部;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下沿与所述底板的左侧沿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下沿与所述底板的右侧沿相连。由此不仅可以使散热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更好地对LED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红外光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红外光源的发光效率。
[0012]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由铝型材一体形成。由此不仅可以提高散热器的结构强度和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散热器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
[0013]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红外光源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端盖且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由此可以提高端盖与散热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红外光源的结构强度。
[0014]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所述安装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0015]所述红外光源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设在所述散热器上且覆盖所述开口。通过设置防尘件,可以防止灰尘、杂质、液体进入到容纳腔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红外光源的使用寿命,且LED发出的光可以通过所述开口射出。
[0016]所述防尘件为防尘玻璃件。
[0017]所述容纳腔的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防尘件的边缘设在所述安装槽内。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稳固地将防尘件安装在散热器上,从而可以使红外光源的结构更加牢固。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检测装置包括根据上述的红外光源。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散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红外光源100 ;
[0024]散热器I ;底板11 ;左侧板12 ;右侧板13 ;散热凹部14 ;安装孔15 ;容纳腔16 ;
[0025]LED2 ;
[0026]防尘件3 ;
[0027]铜基板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包括散热器1、LED2和端盖(图未示出)。
[0032]散热器I内具有容纳腔16且容纳腔16具有开口,散热器I的第一部分相对散热器I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散热凹部14。LED2设在容纳腔16内,用于发出红光。端盖设在散热器I上。
[0033]其中,向内是指邻近散热器I中心(或容纳腔16中心)的方向,向外是指远离散热器I中心(或容纳腔16中心)的方向,内外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通过使散热器I的第一部分相对散热器I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从而可以形成用于对LED2进行散热的散热凹部14。与现有的红外光源100的散热器I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的散热器I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即红外光源100可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发光效率。
[0035]而且,由于散热器I的第一部分相对散热器I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因此可以在不增大散热器I的体积(即不增大散热器I占用的空间)的情况下增加散热器I的散热面积。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具有体积小、散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发光
效率高等优点。
[0036]具体地,LED2可以焊接在铜基板4上。LED2可以是多个。有利地,多个LED2可以沿散热器I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换言之,红外光源100可以是线光源。其中,散热器I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纸面正交。
[0037]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热器I的散热凹部14可以为多个,多个散热凹部14可以间隔开地设置。由此可以在不增大散热器I的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散热器I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红外光源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红外光源100的发光效率。散热凹部14越多,散热器I的散热面积就越大。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散热凹部14可以沿散热器I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由此可以更好地对LED2进行散热。其中,散热器I的宽度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0039]有利地,多个散热凹部14可以沿散热器I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更好地对LED2进行散热。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器I可以包括底板11、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左侧板12的下沿可以与底板11的左侧沿相连,右侧板13的下沿可以与底板11的右侧沿相连。底板11的一部分可以相对底板11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散热凹部14。其中,左右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上下方向如图1中箭头C所示。[0041]由此不仅可以使散热器I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更好地对LED2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红外光源1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红外光源100的发光效率。
[0042]底板11、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可以由铝型材一体形成,即散热器I可以由铝型材一体形成。由此不仅可以提高散热器I的结构强度和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散热器I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如图1所示,有利地,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可以相对散热器I的中心线对称。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器I上设有安装孔15,红外光源100还包括紧固件(图未示出),该紧固件的一部分可以穿过所述端盖且该紧固件的一部分可以配合在安装孔15内。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牢固地将所述端盖安装在散热器I上。
[0044]可选地,散热器I上的安装孔15可以为多个。其中,多个安装孔15中的一部分可以设在底板11上,多个安装孔15中的另一部分可以设在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上。
[0045]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安装孔15可以是四个。第一个安装孔15可以设在底板11的左侧,第二个安装孔15可以设在底板11的右侧,第三个安装孔15可以设在左侧板12上,第四个安装孔15可以设在右侧板13上。多个散热凹部14可以位于第一个安装孔15与第二个安装孔15之间。由此,安装孔15的布局更加合理,进而可以提高所述端盖与散热器I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红外光源100的结构强度。
[0046]可选地,第一安装孔15与第二安装孔15相对散热器I的中心线对称,第三安装开孔15与第四安装孔15相对散热器I的中心线对称。
[0047]进一步地,散热器I的第二部分相对散热器I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安装孔15。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I的散热面积,而且可以使散热器I的结构更加合理。
[0048]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源还可以包括防尘件3,防尘件3可以设在散热器I上,且防尘件3可以覆盖所述开口。通过设置防尘件3,可以防止灰尘、杂质、液体进入到容纳腔16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红外光源100的使用寿命。LED2发出的光可以通过所述开口射出。
[0049]具体地,防尘件3可以为防尘玻璃件。也就是说,防尘件3可以由玻璃制成。
[0050]容纳腔16的壁上可以设有安装槽,防尘件3的边缘可以设在安装槽内。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稳固地将防尘件3安装在散热器I上,从而可以使红外光源100的结构更加牢固。
[00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图未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红外光源100。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散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散热凹部; LED,所述LED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发出红光;和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散热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凹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凹部间隔开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凹部沿所述散热器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部分相对所述底板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所述散热凹部;和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下沿与所述底板的左侧沿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下沿与所述底板的右侧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由铝型材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红外光源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端盖且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部分相对所述散热器的其余部分向内凹陷以便形成所述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设在所述散热器上且覆盖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为防尘玻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防尘件的边缘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1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光源。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3464006SQ20132054834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何晓燕, 王旭, 赵颜 申请人: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