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55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灯具作为一种照明器件,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为了追求美观,人们开始在居民住宅、商业用房等建筑物的室内广泛地采用吸顶灯,吸顶灯是在室内使用,安装时吸顶灯的安装面与天花板紧贴,用于给室内环境提供照明的照明器件,由于吸顶灯的安装面与天花板紧贴,因而可以提高室内的美观性。

目前,吸顶灯通常包括光源模组和将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吸顶盒,其中,光源模组包括电源盒、透光罩、发光组件和底盘,电源盒安装底盘上,底盘与透光罩固定连接,发光组件位于形成在底盘和透光罩之间的发光容纳腔内,底盘和透光罩将发光组件封闭在发光容纳腔内,通过底盘,实现将电源盒、透光罩和发光组件组装在一起。上述吸顶灯工作时,由于底盘和透光罩将发光组件封闭在发光容纳腔内,发光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发光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及吸顶灯,用于解决发光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发光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包括: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环状灯板和设置在所述环状灯板上的发光体;

罩盖所述发光组件的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呈环状,所述透光罩与所述环 状灯板固定连接,所述发光体位于所述透光罩和所述环状灯板之间;

位于所述透光罩的中部的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包括上盖、下盖和电源组件,所述上盖与所述透光罩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且所述下盖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透光罩的内环的面积;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电源组件容纳腔内,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

基于上述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吸顶灯,所述吸顶灯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中,透光罩呈环状,电源盒位于透光罩的中部,透光罩与电源盒的上盖之间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电源盒的下盖与上盖固定连接,发光组件包括环状灯板和设置在环状灯板上的发光体,透光罩罩盖在发光组件上,透光罩与环状灯板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透光罩与电源盒的上盖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透光罩与发光组件的环状灯板固定连接,实现将透光罩、电源盒和发光组件组装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不需要通过底盘将透光罩、电源盒和发光组件组装在一起,发光组件不会被封盖在透光罩内,并且,下盖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透光罩的内环的面积,也就是说,下盖不覆盖透光罩,因而下盖不会覆盖在发光组件上,发光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顺利散发出去,从而延长发光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与上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组件与透光罩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线板与连接桥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铁块与连接桥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体的排列方式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体的排列方式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体的排列方式三。

附图标记:

10-电源盒, 11-上盖,

12-下盖卡扣, 21-电源组件,

22-电源板, 23-电子元件,

24-输入线, 25-线扣,

26-输出线, 31-下盖,

32-输入线卡扣, 32a-立柱,

32b-扣爪, 32c-挡柱,

33-输入线卡位槽, 34-收紧夹,

35-穿线孔, 36-电源板卡扣,

37-下盖挂扣, 40-透光罩,

41-发光体卡扣, 42-环状发光体槽,

43-入光面, 44-出光面,

50-发光组件, 51-环状灯板,

52-发光体, 60-连接桥,

61-穿线槽, 62-插孔,

63-磁铁安装孔, 64-压线板,

65-插柱, 66-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及吸顶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包括电源盒10、透光罩40和发光组件50,其中,发光组件50包括环状灯板51和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的发光体52;透光罩40盖罩在发光组件50上,透光罩40呈环状,透光罩40与发光组件50的环状灯板51固定连接,发光体52位于透光罩40和环状灯板51之间;电源盒10位于透光罩40的中部,电源盒10包括上盖11、下盖31和电源组件21,上盖11与透光罩40之间通过连接桥60固定连接,上盖11与下盖31固定连接,且下盖31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透光罩40的内环的面积;电源组件21位于上盖11与下盖31之间的电源组件容纳腔内,电源组件21与发光组件50的发光体52电连接。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包括电源盒10、透光罩40和发光组件50,其中,发光组件50包括环状灯板51和多个发光体52,多个发光体52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发光体52可以为LED灯;透光罩40呈环状,且与环状灯板51相匹配,透光罩40盖罩发光组件50,透光罩40与发光组件50的环状灯板52卡合连接,例如,请参阅图3和图7,在透光罩40上设置多个发光体卡扣41,在环状灯板51上对应设置多个扣合部,透光罩40上的多个发光体卡扣41分别对应卡合在环状灯板51上的扣合部上,实现透光罩40与环状灯板52卡合连接;电源盒10位于透光罩40的中部,即透光罩40环绕电源盒10设置,电源盒10包括上盖11、下盖31和电源组件21,上盖11呈圆筒状,上盖11内具有空腔,上盖11的空腔具有开口,上盖11与透光罩40之间设置连接桥60,上盖11和透光罩40分别与连接桥60固定连接,即上盖11与透光罩40通过连接桥60固定连接;下盖31呈圆盘状,下盖31与上盖11固定连接,下盖31封盖上盖11的空腔的开口,在下盖31与上盖11之间形成电源组件容纳腔,下盖31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透光罩40的内环的面积,也就是说,下盖31仅封盖上盖11的空腔的开口,而不覆盖透光罩40;电源组件21位于电源组件容纳腔内。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中,透光罩40呈环状,电源盒10位于透光罩40的中部,透光罩40与电源盒10的上盖11之间通过连接桥60固定连接,电源盒10的下盖31与上盖11固定连接,发光组件50包括环状灯板51和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的发光体52,透光罩40罩盖在发光组件50上,透光罩40与环状灯板5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透光罩40与电源盒10的上盖11通过连接桥60固定连接,透光罩40与发光组件50的环状灯板51固定连接,实现将透光罩40、电源盒10和发光组件50组装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不需要通过底盘将透光罩40、电源盒10和发光组件50组装在一起,发光组件50不会被封盖在透光罩40内,并且,下盖31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透光罩40的内环的面积,也就是说,下盖31不覆盖透光罩40,因而下盖31不会覆盖在发光组件50上,发光组件5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顺利散发出去,从而延长发光组件50的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发光体52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当制备发光组件50时,可以在同一个基板上制作具有不同尺寸的发光组件50,从而可以减少基板材料的浪费。

上盖11与下盖31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上盖11与下盖31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或者,上盖11与下盖31可以通过粘胶固定连接,或者,上盖11与下盖31可以通过扣件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6,上盖11上设置有下盖卡扣12,下盖31上设置有与下盖卡扣12配合的下盖挂扣37。具体实施时,上盖11呈圆筒状,上盖11内具有空腔,上盖11的空腔具有开口,空腔的开口处的腔壁上设置有下盖卡扣12;下盖31呈圆盘状,下盖31的边缘设置有下盖挂扣37,当组装时,将下盖31与上盖11对位,下盖31封盖空腔的卡扣,将下盖31朝向空腔内按压,使下盖卡扣12与下盖挂扣37卡合,即上盖11与下盖31卡合连接,实现上盖11与下盖31的固定连接。上盖11与下盖31卡合连接,当组装吸顶灯的光源模组时,不需要通过拧动螺丝或涂覆粘胶,以将上盖11与下盖31组装在一起, 省去了拧动螺丝或涂覆粘胶的工序,节省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时间,从而提高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另外,当组装吸顶灯的光源模组时,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例如螺丝刀等,因此可以降低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难度,并降低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3,下盖31与上盖11固定连接,电源组件21位于下盖31与上盖11之间的电源组件容纳腔内,电源组件21包括电源板22和设置在电源板22上的电子元件23,电源盒10还包括输入线24和输出线26,输入线24的连接端和输出线26的连接端分别与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伸出端和输出线26的伸出端分别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为了防止输入线24受到拉扯而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脱离,输入线24通常固定在下盖31上,例如,在输入线24上设置线扣,然后通过螺丝将线扣固定在下盖31上,以实现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采用螺丝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降低,示例性列举了如下两种方式,取消螺丝的使用,进而提高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不采用螺丝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请参阅图3和图4,下盖31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输入线卡扣32,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形成输入线卡位槽33;电源盒10的输入线24上设置有线扣25,输入线24穿过输入线卡位槽33,线扣25位于输入线卡位槽33内,输入线卡扣32与线扣25卡合,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例如,可以在上盖11上设置过线孔,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

当组装时,可以先将设置有电子元件23的电源板22与下盖31配合,例如,可以将设置有电子元件23的电源板22与下盖31固定连接,然后使输入线24穿过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例如使输入线24的连接端或伸出端穿过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使输入线24 上的线扣25位于输入线卡位槽33内,或者,将输入线24上设置有线扣25的部位由图4中的上方朝向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内按压,使输入线24上的线扣25位于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内,输入线24穿过输入线卡位槽33,然后使两个输入线卡扣32与线扣卡合;然后将输入线24的连接端与电源板22上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实现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

如此设计,当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不需要拧动螺丝或涂覆粘胶,以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省去了拧动螺丝或涂覆粘胶的工序,节省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

另外,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直接将输入线24上的线扣25安装在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内,两个输入线卡扣32与输入线卡位槽33卡合,即可实现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因而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例如螺丝刀等,因此可以降低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难度。

再者,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不需要拧动螺丝或涂覆粘胶,以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因而可以减少组装吸顶灯的光源模组时所需要的人力,降低了组装吸顶灯的光源模组时的人力成本,从而降低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输入线卡扣32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输入线卡扣32可以是弹片,两个弹片可扣压在线扣25上,以将线扣25扣压在下盖31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中,请继续参阅图4,输入线卡扣32包括立柱32a和扣爪32b,立柱32a立设在下盖31上,扣爪32b设置在立柱32a远离下盖31的一端,扣爪32b扣压在线扣25上。具体地,下盖31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输入线卡扣32,输入线卡扣32包括立柱32a和扣爪32b,立柱32a可为四棱柱状,且两个立柱32a相对的侧面为平面,扣爪32b设置在立柱32a远离下盖31的一端,即扣爪32b设置在图4中立柱32a的上 端,且扣爪32b远离对应的立柱32a的端部位于输入线卡位槽33内,且朝向下盖31,即,如图4所示,扣爪32b远离对应的立柱32a的端部位于输入线卡位槽33内,且朝向图4中的下方。

当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将设置有电子元件23的电源板22与下盖31配合后,使输入线24穿过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例如,使输入线24的连接端或伸出端穿过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使输入线24上的线扣25位于输入线卡位槽33内,或者,将输入线24上设置有线扣25的部位由图2中的上方朝向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内按压,使输入线24上的线扣25位于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的输入线卡位槽33内,然后使两个扣爪32b分别扣压在线扣25上,以将线扣25扣压在下盖31上,进而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

请继续参阅图4,沿输入线24穿过输入线卡位槽33的方向,立柱32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柱32c。举例来说,下盖31为圆盘状,输入线卡扣32包立柱32a和扣爪32b,两个立柱32a设置在下盖31的边缘,两个立柱32a形成的卡位槽21的延伸方向为下盖31的径向,输入线24穿过输入线卡位槽33的方向为下盖31的径向,沿下盖31的径向,立柱32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柱32c,两个立柱25和四个挡柱32c共同围成一个盒状结构,将线扣25安装在输入线卡位槽33内时,两个立柱25和四个挡柱32c分别与线扣25相抵,两个扣爪32b扣压在线扣25上。

挡柱32c的设置,将线扣25挡在输入线卡位槽33内,防止线扣25沿输入线24的长度方向移动,改善输入线卡扣32对线扣25的固定作用,进而改善线扣25与下盖31固定连接的牢固性。

上述实施例中,输入线卡扣32可以为刚性卡扣,也可以为弹性卡扣。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线卡扣32为弹性卡扣。举例来说,请继续参阅图4,下盖31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输入线卡扣32,两个输入线卡扣32之间形成输入线卡位槽33,输入线卡扣32为弹性卡扣;沿着输入线卡位槽33的延伸方向,输入线卡扣32的两侧分别设置分别有挡柱32c;当组装上述吸顶灯的光源模 组时,可以先将设置有电子元件23的电源板22与下盖31固定连接,然后将输入线24上的线扣25由图4中的上方朝向输入线卡位槽33内按压,图4中输入线卡扣32的上端在线扣25的作用下朝向输入线卡位槽33外移动,线扣25落入输入线卡位槽33内,输入线卡扣32不再受线扣25的作用,输入线卡扣32回复至原始位置,并将线扣25扣压在下盖31上;输入线卡扣32的两侧的挡柱32c与线扣25相抵,将线扣25挡在输入线卡位槽33内。将输入线卡扣32设置为弹性卡扣,可以方便将线扣25安装在输入线卡位槽33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输入线卡扣32与下盖31可以是分别制备,然后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输入线卡扣32与下盖31也可以是采用注塑工艺等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采用螺丝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方式二,请参阅图5,下盖31上设置有收紧夹34,收紧夹34上设置有穿线孔35;电源盒10的输入线24穿过穿线孔35,收紧夹34锁紧输入线24,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当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时,可以先将设置有电子元件23的电源板22与下盖31配合;然后使输入线24穿过收紧夹34上的穿线孔35,例如,使输入线24上的连接端穿过收紧夹34上的穿线孔35,或者,使输入线24的伸出端穿过收紧夹34上的穿线孔35,然后拉动输入线24,收紧夹34在输入线24被拉动的过程中将输入线24锁紧,然后使输入线24的连接端与电子元件23电连接,实现将输入线24固定在下盖31上;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例如,可以在上盖11上设置过线孔,输入线24的一端与电子元件23电连接,输入线24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1可以与下盖31固定连接,或者,电源组 件21可以与上盖11固定连接,或者,电源组件21在上盖11和下盖31的共同作用下,固设在上盖11和下盖31之间。电源组件21与下盖31固定连接时,电源组件21的电源板22可以与下盖31通过螺丝连接、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图4和图5,电源组件21与下盖31固定连接,下盖3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电源板卡扣36,多个电源板卡扣36分别扣压在电源板22上。例如,请参阅图4或图5,下盖31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电源板卡扣36,两个电源板卡扣36环绕下盖31的边缘均匀分布,组装下盖31和电源组件21时,将电源板22朝向下盖31按压,电源板卡扣36在电源板22的作用下,图4或图5中电源板卡扣36的上端朝向下盖31外移动,当电源板22与下盖31贴合后,电源板卡扣36不再受到电源板22的作用,电源板卡扣36回复至原位,将电源板22扣压在下盖31上,实现将电源组件21与下盖31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光罩40与电源盒10的上盖11之间设置有连接桥60,透光罩40和上盖11分别与连接桥60固定连接,以实现透光罩40与电源盒10的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桥6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为了改善透光罩40与电源盒10的固定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桥60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多个连接桥60环绕透光罩40的内环均匀分布,例如,如图1、图2或图3所示,透光罩40呈圆环状,连接桥6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桥60沿透光罩40的内环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连接桥6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呈120°。透光罩40和上盖11分别与连接桥60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例如,在透光罩40和上盖11上分别设置连接卡扣,连接桥60的两端分别与透光罩40上的连接卡扣和上盖11上的连接卡扣配合,实现透光罩40和上盖11分别与连接桥60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11、透光罩40和多个连接桥6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上盖11、透光罩40和多个连接桥60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2、图3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中,多个连接桥60中,其中一个连接桥60设置有穿线槽61,电源盒10的输 出线26的一端与电源组件21的电子元件23电连接,电源盒10的输出线26的另一端伸出电源组件容纳腔外,并穿过穿线槽61,与发光体52电连接;穿线槽61的槽底设置有截面形状呈正方形的插孔62,穿线槽61的开口设置有压线板64,压线板64封盖穿线槽61的开口,压线板64上设置有截面形状呈圆形的插柱65,插柱65插入插孔62内。电源盒10的输出线26穿过连接桥60上的穿线槽61,与发光体52电连接,穿线槽61由压线板64封盖,压线板64将输出线26封盖在穿线槽61内,可以改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外观。

压线板64上的插柱65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穿线槽61的槽底的插孔62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与穿线槽61的槽底的插孔62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相比,插柱65插入插孔62时,插柱65与插孔62的孔壁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可以方便插柱65的插入;另外,压线板64上的插柱65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穿线槽61的槽底的插孔62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插孔62的宽度可以适当小于插柱65的直径,插柱65插入插孔62内后,插孔62的孔壁与插柱65紧贴,提高压线板64与连接桥60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发光组件50与透光罩40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或者,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图10至图12,透光罩40设置有环绕电源盒10的环状发光体槽42,环状发光体槽42的边缘设置有发光体卡扣41,发光体卡扣41与环状灯板51卡合,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内。举例来说,透光罩40呈环状,即透光罩40为环状透光罩,透光罩40环绕上盖11设置,透光罩40与上盖1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桥60,透光罩40、上盖11和多个连接桥60通过一次成型工艺形成;透光罩40上设置有环绕上盖11的环状发光体槽42,环状发光体槽42的开口处具有灯板容纳槽,环状发光体42的开口位于灯板容纳槽的槽底上,发光体卡扣41位于灯板容纳槽的槽壁上,或者,发光体卡扣41位于灯板容纳槽的槽底上;发光组件50包括环状灯板51和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的多个发光体52,环状灯板51位于灯板容纳槽内,环状灯板51设置有发光体52的侧面与灯板容纳槽的槽底贴 合,发光体卡扣41卡合在环状灯板51上,也就是说,发光组件50与透光罩40卡合连接,多个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内。发光组件50与透光罩40卡合连接,与采用螺丝连接或者粘接或焊接的方式相比,可以减少组装发光组件50和透光罩40的工序,从而进一步提高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另外,发光组件50与透光罩40卡合连接,与采用螺丝连接或焊接的方式相比,可以减少对透光罩40和发光组件50的环状灯板51的损坏。

请参阅图10至图12,透光罩40具有与环状发光体槽42对应的入光面43和出光面44,沿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入光面43的截面和出光面44的截面均呈弧线状,入光面43的截面的曲率和出光面44的截面的曲率均连续变化,且入光面43的截面的曲率变化值大于出光面44的截面的曲率变化值。具体实施时,透光罩40与环状发光体槽42对应的区域具有入光面43和出光面44,入光面43为环状发光体槽42的槽底,即入光面43为透光罩40与环状发光体槽42对应的区域内朝向发光体52的侧面,出光面44为透光罩40与环状发光体槽42对应的区域内背向发光体52的侧面;沿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例如,环状发光体槽42为圆环状发光体槽时,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即为环状发光体槽42的径向,环状发光体槽42的槽底为弧面槽底,透光罩40背向环状发光体槽42的槽底的一面也为弧面,即沿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入光面43的截面和出光面44的截面均呈弧线状,入光面43的截面的曲率和出光面44的截面的曲率均连续变化,且入光面43的截面的曲率变化值大于出光面44的截面的曲率变化值。

如此设计,发光体52发出的光经空气由入光面43入射至透光罩40内,然后由出光面44入射至空气中,实现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发光,发光体52发出的光经空气由入光面43入射至透光罩40内时,发光体52发出的光由光疏介质入射至光密介质,发光体52发出的光在入光面43上发生折射,发光体52发出的光的光束角增加,即发光体52发出的光所辐射的范围增加,发光体52发出的光由出光面44入射至空气中时,发光体52发出的光由光密介质入射至光疏介质,发光体52发出的光在出光面44上发生折射,发光体52 发出的光的光束角进一步增加,即发光体52发出的光所辐射的范围进一步增加,使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发出的光所辐射的范围增减,从而减少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暗区范围,改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亮度均匀性。经本申请的申请人试验验证,吸顶灯的光源模组采用上述透光罩40,且发光体52为采用朗伯型配光的LED灯时,发光体52发出的光的光束角可以由120°增加至150°,即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的光束角可以由120°增加至15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体52可以是设置在环状灯板51上的环状灯管,例如,卤素灯管,或者,荧光灯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体52为设置环状灯板51上的LED灯,且发光体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光体52在环状灯板51上的分布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请参阅图10,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环状灯板51上的一个环形轨迹上,该环形轨迹上的发光体52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对应。

或者,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环状灯板51上的多个环形轨迹上,多个环形轨迹环绕电源盒10且同心,其中,位于最内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和位于最外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分别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最内圈的环形轨迹上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朝向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位于最外圈的环形轨迹上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远离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

例如,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偶数个环形轨迹上,偶数个环形轨迹沿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的两侧,其中,位于最内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朝向电源盒10的一侧,且位于最内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朝向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位于最外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远离电源盒10的一侧,且位于最外圈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远离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1,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环状灯板51上环绕电源盒10且同心的两个环形轨迹上,假定图11中右侧的发光体52位于靠近电源盒10的环形轨迹上,图11中左 侧的发光体52位于远离电源盒10的环形轨迹上,即电源盒10位于图11的右侧,也就是说,环形轨迹为圆环形轨迹时,图11中右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的直径小于图11中左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的直径,图11中左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为最外圈的环形轨迹,图11中右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为最内圈的环形轨迹,图11中右侧的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的右侧,且图11中右侧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的右侧的槽壁设置,图11中左侧的发光体52位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的左侧,且图11中左侧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的左侧的槽壁设置。

再例如,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奇数个环形轨迹上,奇数个环形轨迹沿环状发光体槽42的宽度方向分布,位于最中间的环形轨迹的发光体52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对应,位于最内圈的环形轨迹上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朝向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位于最外圈的环形轨迹上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远离电源盒10的槽壁设置。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2,多个发光体52分布在环状灯板51上环绕电源盒10且同心的三个环形轨迹上,假定图12中右侧的发光体52位于靠近电源盒10的环形轨迹上,图12中左侧的发光体52位于远离电源盒10的环形轨迹上,即上盖11位于图12的右侧,也就是说,环形轨迹为圆环形轨迹时,图12中右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的直径小于图12中左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的直径,图12中左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为最外圈的环形轨迹,图12中右侧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为最内圈的环形轨迹,图12中中间的发光体52所在的环形轨迹为最中间的环形轨迹,其中,图12中中间的发光体52与环状发光体槽42的中心线对应,图12中右侧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的右侧的槽壁设置,图12中左侧的发光体52靠近环状发光体槽42的左侧的槽壁设置。

如此设计,可以使得透光罩40的入光面43和出光面44的各个区域均有发光体52发出的光经过,发光体52发出的光依次在入光面43和出光面44 上发生折射,增加发光体52发出的光的光束角,即发光体52发出的光所辐射的范围增加,使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发出的光所辐射的范围增减,减少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暗区范围,从而进一步改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当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或者,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9,连接桥60上设置有磁铁块66,磁铁块66位于连接桥60上背向透光罩40的出光面44的一侧。具体实施时,在连接桥60上设置磁铁安装孔63,磁铁安装孔63的孔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起,磁铁块66上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上设置有与环状凸起配合的环状凸块,将磁铁块66安装在连接桥60上时,将磁铁块66沿图9中向上的方向按压,使磁铁块66上的安装柱落入磁铁安装孔63内,环状凸块位于环状凸起的上方,环状凸起和环状凸块相配合,防止磁铁块66的安装柱退出磁铁安装孔63。

当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时,只需在天花板上设置铁盘,然后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磁铁块66与铁盘相吸,实现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与采用螺丝连接或粘接方式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安装在天花板上相比,简化了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安装过程,且方便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拆卸,方便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的更换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顶灯,所述吸顶灯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吸顶灯的光源模组。

所述吸顶灯与上述吸顶灯的光源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