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电节能路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快,节能环保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现有技术中,由于路灯长期使用,不仅导致能源的浪费、不节能环保,而且容易损坏;同时,路灯的照射范围小,照射强度不够、影响城市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太阳能发电、并且照射范围大、照射强度高、节能环保的一种自发电节能路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发电节能路灯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用于照明的灯体,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蓄电池, 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支撑灯体的四个灯杆,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照明的灯柱,所述四个灯杆设置在灯柱的周身,所述灯体设置在灯杆的上方;
所述灯体包括第一LED灯泡,还包括设置在第一LED灯泡上方、并且为四棱锥结构的上灯罩,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灯罩每个锥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设置在上灯罩下方、位于第一LED灯泡周身、用于保护第一LED灯泡的下灯罩,还包括设置在下灯罩周身的散热孔;所述下灯罩由便于透光的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每个灯杆的上端设有倾斜固定的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与下灯罩固定;
所述灯柱的中心带有空腔,所述空腔沿着灯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灯柱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透光的侧壁,还包括设置在灯柱底部的第二LED灯泡,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内、位于第二LED灯泡下方、便于聚光的面罩;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与第一LED灯泡、第二LED灯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灯罩的设置,便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自发电,节能环保;由于第一LED灯泡、第二LED灯泡的设置,节能环保;由于下灯罩的设置,保护第一LED 灯泡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LED灯泡的使用寿命;由于四个灯杆的设置,用于支撑灯体,结构稳定;由于灯柱内设有第二LED灯泡,并且灯柱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成,灯柱与灯体的结合,照射范围大;由于第二LED灯泡的下方设有便于聚光的面罩,照射强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其中一个灯杆上端设有横向设置的灯臂,所述灯臂的末端设有用于全方位监控的摄像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相邻两个灯杆之间均匀分布多个用于加强灯杆结构强度的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孔围绕下灯罩的周身并列设置、并均匀分布多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其中,1上灯罩,2太阳能电池板,3第一LED灯泡,4上支撑部,5灯杆,6加强筋,7空腔,8侧壁,9底座,10蓄电池,11面罩,12第二LED灯泡,13电线,14灯柱,15下灯罩,16散热孔,17灯臂,18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发电节能路灯装置,包括底座9,还包括用于照明的灯体,还包括设置在底座9内的蓄电池10, 还包括设置在底座9上、用于支撑灯体的四个灯杆5,还包括设置在底座9上、并且用于照明的灯柱14,四个灯杆5设置在灯柱14的周身,灯体设置在灯杆5的上方;
灯体包括第一LED灯泡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LED灯泡3上方、并且为四棱锥结构的上灯罩1,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灯罩1每个锥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还包括设置在上灯罩1下方、位于第一LED灯泡3周身、用于保护第一LED灯泡3的下灯罩15,还包括设置在下灯罩15周身的散热孔16;下灯罩15由便于透光的透明材质制成;每个灯杆5的上端设有倾斜固定的上支撑部4,上支撑部4与下灯罩15固定;
灯柱14的中心带有空腔7,空腔7沿着灯柱14的长度方向延伸,灯柱14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透光的侧壁8,还包括设置在灯柱14底部的第二LED灯泡12,还包括设置在底座9内、位于第二LED灯泡12下方、便于聚光的面罩11;
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电线13与蓄电池10连接,蓄电池10通过电线13分别与第一LED灯泡3、第二LED灯泡12连接。
上述其中一个灯杆5上端设有横向设置的灯臂17,灯臂17的末端设有用于全方位监控的摄像机18。
上述相邻两个灯杆5之间均匀分布多个用于加强灯杆5结构强度的加强筋6。
上述散热孔16围绕下灯罩15的周身并列设置、并均匀分布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设置在上灯罩1四个锥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0中,蓄电池10再给设置在灯杆5上方的第一LED灯泡3供电,第一LED灯泡3的光源穿过下灯罩15向四周照射,此时,下灯罩15设置在第一LED灯泡3的周身,保护第一LED灯泡3,同时,蓄电池10给设置在灯柱14底部的第二LED灯泡12供电,第二LED灯泡12发光,在面罩11聚光作用下,将光源通过透明材质制成的侧壁8照射出去,光照强度好,照射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