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15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如下的照明灯装饰用珠子的填充装置,即,向散射结构体的内部空间填充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反光体组成的珠子,从后方由光源进行照射,从而借助向前方散射的光来获得装饰效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反光体的珠子借助多种光源及根据珠子固有的切割角度来反射光线,因此以装饰为目的来发出华丽光芒,通过向丙烯酸等透明或半透明体结构物的内部填充如上所述的珠子,以及配置于照明灯的光源周围,由此获得发出华丽光芒的装饰效果。

可获得如上所述的装饰效果的代表性例可参照韩国授权专利10-1560501(发明名称:天花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下称为“对比文件1”)。根据如上所述的对比文件1中的内容,通过执行透明板准备工序、折射透光剂制备工序、涂敷工序、表面折射图案形成工序、硬化工序,并以一体式在透明板表面涂敷含聚合物珠子、玻璃粉或全息粉的折射透光剂,在涂层表面形成折射图案,从而构成光扩散性优秀的天花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透光板,从而通过均匀扩散光直线性强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光线来防止使用人员的眼疲劳,或可期待防止在球体形成灯的影像等效果,图1示出了如上所述的对比文件1中的结构。

相反,如上所述的对比文件1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由于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硬化树脂(PVA)、硅橡胶,若经过时间的推移或因光的照射而受到热量,则容易发生变色、变质,从而丧失装饰及照明功能。

考虑到如上所述的问题,在韩国公开实用新型2011-0008125(实用新型名称:内置有装饰部件的照明灯用透明盖;以下称为“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如下的例,即,通过在透明结构体的一面放入珠子后进行密封来用作装饰板。

根据如上所述的对比文件2,如图2的立体图和图3的纵向剖视图所示,在照明灯用盖的结构方面,上述照明灯用盖1包括:本体10,由包括圆柱、半圆柱、椭圆柱在内的3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组成,在上述本体的内部形成空间部20;以及多个装饰部件30,收容于上述空间部20的内部。

如上所述,在对比文件2中,向结构体的凹陷部填充多个珠子,并用盖盖住上述结构体,因而可借助内置的珠子来获得装饰效果,但大部分的珠子呈多边形,导致无法仅靠单纯的填充动作来去除珠子与相邻珠子之间的空间,若使结构体倾斜,则因珠子堆积在下方而产生空间,通过如上所述的空间发生直接进行照明或照明灯的内部直接被暴露的致命问题,从而使利用珠子的装饰照明灯无法得到普及。

作为另一形态的装饰用照明灯,有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470237(实用新型的名称:便于组装水晶装饰件的照明灯盖;以下称为“对比文件3”),如图4所示,上述容易组装水晶装饰部件的照明灯盖包括:板2,安装于照明灯器具100,在上述板2的中央部位形成用于收容多个水晶球1的收容孔20;上部固定部件3和下部固定部件4,分别附着结合于上述板2的上部和下部,用于镶嵌上述多个水晶球1的一部分,上述上部固定部件3和下部固定部件4的面积大于上述板2的收容孔20的面积,分别形成多个用于镶嵌上述多个水晶球1的一部分的第一固定孔31及第二固定孔42。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对比文件3具有如下的问题,尽管可借助镶嵌水晶球1的一部分的第一固定孔31及第二固定孔42来防止各珠子堆积的现象,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珠子之间的间隙,导致不仅从间隙直接暴露光源的光,而且不能使用充分数量的珠子,降低装饰效果,由于上部固定件3和下部固定部件4导致光透射率下降,使得光照度降低,而且需要在狭小的内部空间配置上部固定部件3和下部固定部件4,并需要向多个固定孔均等配置一个水晶球1,因而导致其结构复杂、制作所耗的人工费高昂、生产率低,很难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如下的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即,为了固定珠子而完全不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可能变色或变质的材料,而是通过向由丙烯酸等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形成的结构体的内部以高密度填充珠子来散射光线。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下的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即,向散射结构体的内部填充珠子,为了使珠子在呈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被投入的过程中以紧贴的状态被填充,以倾斜的方式放置散射结构体,随着向上述散射结构体施加有规则的振动,使装满大小不同的珠子的料斗的下端紧贴于设置在上述散射结构体上方的开口部,在此状态下,使珠子下落,以因相邻的珠子之间大小互不相同而不产生空间的方式投入珠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包括:振动床,用于支撑具有收容室的散射结构体的下端,上述收容室能够内置多个珠子;开口部,形成于上述散射结构体的上部;料斗,下端紧贴于上述开口部,上端收容多个珠子;以及填充检测部,当检测到珠子在上述散射结构体中填充满时,使振动床停止。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振动床包括用于支撑散射结构体上端的上部支撑杆,在上述上部支撑杆设置与散射结构体的宽度相一致的支撑凹槽和设置于上述支撑凹槽两侧的划分突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填充检测部设置于散射结构体的上方,上述填充检测部包括红外线发光部和红外线收光部,上述填充检测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使得上述填充检测部向用于控制上述振动床运行的振动控制器施加规定的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述料斗的上方设置有珠子搅拌机,在上述珠子搅拌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料斗、第二料斗、第三料斗。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述振动床的两侧固定弹性带的两端,上述弹性带用于稳定散射结构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效果,即,由于以珠子之间的间隔最小化的方式投入到散射结构体的珠子处于完全紧贴的状态,所以即使设置位置角度不同,也可防止因珠子堆积而暴露空间的现象,从而可防止直接暴露照明灯内部或光源。

并且,不使用硬化树脂或硅橡胶也可形成填充珠子的散射结构体,从而可获得即使时间推移也无须担心变色、变质的稳定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以往的天花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透光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2、图3为以往的内置有装饰部件的照明灯用透明盖的例示图。

图4为示出以往的便于组装水晶装饰件的照明灯盖结构的分离纵向剖视图及组装状态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珠子填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珠子填充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示图。

图8为用于检测本实用新型的珠子填充状态的填充检测部的结构例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珠子填充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部分放大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散射结构体被振动床支撑的实施例。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借助弹性带来固定散射结构体的实施例。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在弹性带设置紧固装置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5至图8中示出了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振动床200,用于支撑具有收容室302的散射结构体300的下端,上述收容室302可内置多个珠子(Beads);上部支撑杆201,用于支撑上述散射结构体300的上端;开口部301,形成于上述散射结构体300的上部;珠子供给机构,设置有料斗100,上述料斗100的下端紧贴于上述开口部301,在上述料斗100的上端收容多个珠子;填充检测部500,用于检测珠子在上述散射结构体300中的填充程度;微控制器700,通过检测上述填充检测部500的功率来停止振动床200的振动。

如上所述的照明灯装饰用珠子填充装置首先用丙烯酸板制作准备在内部设置有收容室302的散射结构体300,使得散射结构体300放置于振动床200上,上述振动床200设置于基座600上,上述基座600设置于缓冲垫601上。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床200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可在振动床200的下方设置有下端支撑板202,可在上述振动床200的上方设置上部支撑杆201。其中,上和下、上方和下方、上部和下部、上端和下端分别意味着相反的方向,可理解为,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施加重力的方向为下方,而施加重力的方向的反方向为上方。

如图11所示,在如上所述的上部支撑杆201中,可在上述上部支撑杆201设置与散射结构体300的宽度相一致的支撑凹槽204和设置于上述支撑凹槽204两侧的划分突起205,从而可在1个振动床200设置多个散射结构体300。

即,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部支撑杆201形成多个支撑凹槽204和多个划分突起205,使得可由多个支撑凹槽204和多个划分突起205支撑多个散射结构体300,在如上所述的振动过程中,借助下端支撑板202来支撑散射结构体300的下端,以可稳定地支撑上述散射结构体30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多个散射结构体的收容室302同时投入珠子来使生产率倍增。

并且,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振动床200的两侧固定由橡胶等弹性材质形成的弹性带303的两端,可在上述弹性带303的内表面形成宽度与散射结构体300之间的间隔相同的突起304,以防止因振动板203的振动而导致散射结构体300移动。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由于在弹性带303的内表面以与散射结构体300的宽度相一致的间隔形成突起304,从而借助突起304,可使振动的散射结构体300无法移动,从而可更加稳定地进行作业。

并且,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弹性带303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305,以固定多个散射结构体300的位置,在完成填充后,可通过解除紧固装置305的紧固状态来卸下散射结构体300。此时,所适用的紧固装置305为紧固弹性带303的两端的形态,或可采用捆绑或解除弹性带303两端的其他任何结构。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以经由设置于散射结构体300上方的开口部301的方式投入珠子,可通过使结合部101的下端与散射结构体300上方的开口部301相结合来连接料斗100和散射结构体300,上述结合部101设置于收容珠子的料斗100的下方。此时,紧贴于上述开口部301的结合部101由软质的硅橡胶等制作,从而抑制因振动床200而产生的振动力向料斗100传递,即使因振动床200的振动而导致散射结构体300也振动,也能够以上述散射结构体300的开口部301和料斗100的结合部101不分离的方式稳定地供给珠子。

并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振动床200的下方设置振动板203,通过预先调节振动控制器400的振动强度调节旋钮401和振动周期调节旋钮402,使振动板203根据所调节的强度和周期来振动,据此,通过使放置于振动床200的上述散射结构体300振动,使得料斗100里的珠子通过散射结构体300的开口部301投入到散射结构体300的收容室302。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检测部500设置于散射结构体300的上方,上述填充检测部500由红外线发光部501和红外线收光部502构成,上述填充检测部500与微控制器700的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使得上述填充检测部500向用于控制上述振动床200运行的振动控制器400施加预定的功率。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在本实用新型中,借助晶体管503的电流流过红外线发光部501,使上述红外线发光部501发出红外线,由于如上所述的红外线全部射入红外线收光部502,并借助内置于如图8所示的红外线收光部502的未图示的内置放大器被放大,从而根据向微控制器700的输入输出端口传递的信号,微控制器700向用于驱动振动控制器400的振动板203的驱动电路输出预定的功率,并借助振动板203的振动,执行向散射结构体300的收容室302装满珠子的填充作业,上述红外线发光部501设置于填充检测部500,上述填充检测部500设置于散射结构体300的上端。

如上所述,通过向振动床200传递借助振动板203产生的振动来使散射结构体300振动,使珠子借助重力从料斗100下落并进入散射结构体300,从而使填充在散射结构体300的珠子以无间隙地相紧贴的状态被整列,图6示出如上所述的状态。

即,通过振动床200的振动,下落的珠子以无间隙地相紧贴的状态填充在散射结构体300的收容室302,在填充之后,随着在散射结构体300的上端装满珠子,借助经由晶体管503供给的电流来使红外线发光部501发光,由此使红外线射入红外线收光部502,而此时射入的光量则借助填充在散射结构体300的珠子的散射而被减少,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上述被减少的红外线借助内置于红外线收光部502的内置放大器被放大后使向微控制器700传递的信号发生逆转,从而使得微控制器700切断用于驱动振动控制器400的振动板203的驱动电路的运行,以使振动板203处于终止运行的状态,上述晶体管503设置于填充检测部500,填充检测部500设置于散射结构体300的上端。

此时,上述微控制器700使发光检测部206发光,达到可使用肉眼检查放置于振动床200的散射结构体300的珠子填充状态,同时可实施用光线来提示珠子填充状态,由此简化将填充珠子的散射结构体300移到单独的检查装备来检查不良等的检查过程,若珠子填充状态不良,则以可迅速连续填充珠子的方式来减少不良率,从而提高生产率,达到便于生产,上述发光检测部206设置于所放置的散射结构体300的后部面(下面)的振动床200。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卸下完成不良检查的被充满的散射结构体300,并放置新的散射结构体300,从而可进行如上所述的珠子连续填充作业。

并且,若珠子的尺寸越小、重量越轻,在振动大时,反而可使珠子弹出,与此相反,若珠子的尺寸越大、重量越重,在振动弱时,由于珠子互相堆积,有可能无法插入于散射结构体300的内部,所以需要根据珠子的大小和珠子的重量来调节振动板203的振动强度及周期,而如上所述的振动板203的振动可通过借助振动控制器400控制的振动床200的振动强度调节旋钮401及振动周期调节旋钮402来适当调节强度和振动间隔,相比调节振动强度调节旋钮401和振动周期调节旋钮402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如图7所示的键盘701的数字按钮来更加精密地调节振动强度和振动间隔。

并且,上述键盘701控制向搅拌驱动部704搅拌电机703供给的电力,可调节如图9所示的第一料斗706、第二料斗707、第三料斗708的珠子搅拌速度,将如上所述的设定值储存在存储器702,因此无需每次进行设定,从而可反复使用。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珠子的大小各不相同,来借助振动使向散射结构体300填充的珠子的密度达到均匀,而且可达到更加高密度化,如图9所示,在料斗100上追加准备用于投入大尺寸珠子的第一料斗706、用于投入中间大小珠子的第二料斗707、用于投入小尺寸珠子的第三料斗708等多个料斗,在通过向上述料斗投入大小不同的珠子后,设置内置有借助搅拌电机703旋转的未图示的搅拌用叶轮的珠子搅拌机705,并在如上所述的珠子搅拌机705的下方设置料斗100,从而向料斗100供给具有多个大小的珠子,因此,如图10所示,借助振动使得尺寸小的珠子对向散射结构体300所投入的尺寸大的珠子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以高密度、均等间隔填充珠子,致使以更加多彩的光对从后方照射的光源的光进行散射,从而更加提高装饰效果。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在散射结构体300的开口部301安装胶带或与开口部301的直径及规格相一致的盖(未图示)来完成封闭。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示出了开口部301形成于上端端部的例子,在图11至图13中示出了上端一面呈圆形的例子,当然也能够以适合进行珠子迅速投入的其他形态形成在最佳位置。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的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但这仅仅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的范围内,只要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可对尺寸、模样及结构等进行多种变形及模仿,如上所述的变形及模仿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