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间行车灯。
背景技术:
目前日间行车灯如图1所示,一般采用LED直射式,光直射到外面罩5或射到反光碗10上,通过反光碗10进行反射,最终穿过外面罩5,给其他车辆及行人予警示作用。
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1、安装方便:为了尽量避免看到LED灯1后方的PCB板2,LED前方反光碗10开口会尽量减小,这样安装PCB板2时,LED灯1容易碰到反光碗,造成报废,不良率高,生产成本提高。同时LED灯1发生问题进行更换时,拆装也不方便。
2、光线刺眼:LED直射光,光只能透过圆形或者方形的反光碗10反射,点灯后是点光源效果,点光源灯光会对对向路径上的驾驶员或行人眼睛造成一定刺激。同时,肉眼从外面罩5可直视到LED灯1灯泡,有碍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安装、拆卸,光线柔和、结构美观合理的日间行车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日间行车灯,包括LED灯、PCB板、反光板、内面罩和外面罩;
所述LED灯设置在PCB板上;
所述反光板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形,设置在PCB板的下方;
所述内面罩设置在反光板的外侧;
所述外面罩设置在内面罩的外侧;
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射至反光板,由反光板反射至内面罩;光线在内面罩中发生折射,再射至外面罩,最终穿过外面罩,给其他车辆及行人予警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板内侧有花纹,所述花纹为直纹、波纹或网纹。反光板上的花纹越细,反光效果越佳。
进一步地,所述内面罩内侧有凸出的花纹,所述花纹为直纹、竖纹、斜纹、波纹或网纹。内面罩内侧的花纹可起到折射光线,遮挡点光源的作用,点灯效果像光带,造型美观。
进一步地,日间行车灯包括遮挡框,所述遮挡框设置在内面罩上下两侧。上遮挡框开口可根据需要调节大小,方便安装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设置两个以上串联的LED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由于PCB板设置在反光板的上部,改变了原来PCB板设置在反光碗后端的结构,PCB板的安装、拆装方便,避免LED灯在安装中造成的报废,节约车灯的安装成本,降低不良率。车灯打开后为光带发光,亮光均匀,效果美观,肉眼不会看到LED点光源,不会对其他车辆驾驶员或行人眼睛造成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现有技术的日间行车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日间行车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LED灯;
2、PCB板;
3、反光板;
4、内面罩;
5、外面罩;
6、上遮挡框;
7、下遮挡框;
8、反光板花纹;
9、内面罩花纹;
10、反光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间行车灯,包括LED灯1、PCB板2、反光板3、内面罩4、外面罩5;所述LED灯1设置在PCB板2上,并在安装前与PCB板2相焊接固定。所述反光板3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形,就是表述反光板3前后两面均为直线曲面,也就是由直母线运动而形成的曲面;反光板3设置在PCB板2的下方;所述内面罩4设置在反光板3的外侧;所述外面罩5设置在内面罩4的外侧;所述外侧即车头所指方向。LED灯1发出的光线射至反光板3,由反光板3反射至内面罩4;光线在内面罩4中发生折射,再射至外面罩5,最终穿过外面罩5,给其他车辆及行人予警示作用。
所述反光板3内侧有反光板花纹8,所述花纹为直纹、波纹或网纹。反光板花纹8越细密,反光效果越佳。本实施例中,反光板花纹8为网纹设计,该设计花纹细密,反光效果较好。
所述内面罩内侧有凸出的花纹,所述花纹为直纹、竖纹、斜纹、波纹或网纹。内面罩花纹9可起到折射光线,遮挡点光源的作用,点灯效果像光带,造型美观。本实施例中,内面罩花纹9为有一定宽度的横纹,五条横纹等距排列,略微凸起,该结构可以使射至内罩面4内侧的光线有多种折射角度,使光线发生较为分散的折射,形成球面光源的效果。在某些实施例中,内面罩内侧也可做皮纹处理,同样可达到多角度折射光线的目的。
日间行车灯还包括遮挡框,所述遮挡框设置在内面罩4上下两侧。上遮挡框6开口可根据需要做大,以方便安装PCB板2为宜。下遮挡框7可为各种形状,以美观实用、方便安装,为设计主要考虑,注意不得遮挡内罩面4。本实施例中,上遮挡框6的开口较大,在拿掉上遮挡框6后,PCB板2可很轻易的从开口处放置到固定位置,避免LED灯1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破损,基本上没有不良率,减少成本。在某些实施例中,日间行车灯可只设置上遮挡框6。
所述PCB板2上设置两个以上串联的LED灯1可为三个、五个,七个。本实施例中,LED灯1五个串联,车灯打开后为光带发光,亮光均匀,效果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