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大功率长寿命的LED照明光源。
背景技术:
LED灯具比传统的白炽灯能效高80%,随着节碳减排的使用需求,LED的高效率及低环境污染的优点,使得LED作为光源的使用必将成为21世纪的具备替代传统荧光灯的新光源。然而,LED组件和驱动器电路散热量很大,如果这些热量没有适当的排放出去,会导致电源损坏、灯具的发光度和寿命急剧下降等问题,因此散热是影响LED灯具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现有的LED灯往往受制于散热性能而无法量产大功率的LED灯具,在实际应用中还不能实现对高压钠灯等高发光效率的灯具的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凑型大功率长寿命的LED照明光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型大功率长寿命的LED照明光源,包括灯座、集成在灯座上的控制电路、光源及泡壳,光源与泡壳间填充有惰性导热气体,所述光源为LED柔性灯条,所述LED柔性灯条由金属基电路板、倒装在所述金属基电路板上的LED芯片及覆盖在所述LED芯片上的荧光层组成,所述LED柔性灯条绕制成三维螺旋状,其两端设有导热柱与所述灯座或泡壳热相连。
优选地,所述金属基电路板从所述LED芯片往下依次由反射层、绝缘层、用于蚀刻电路的铜膜、金属板及绝缘底层组成。
优选地,所述柔性灯条绕制成竖直螺旋状,其顶端设有导热柱与所述灯座相连,其底端设有导热柱与所述泡壳相连。
优选地,所述设于灯条底端的导热柱与所述泡壳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柔性灯条绕制成U形螺旋状,其两端设有导热柱与所述灯座热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为脉冲调频控制电路,以占空比调整的方式对所述柔性灯条的驱动电流进行调控,脉冲频率为0-200hz。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柔性灯条为金属基灯条,并绕制成螺旋形,在紧凑的空间里实现了大功率的同时增加了金属基板与灯具内导热惰性气体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导热效能;
2、螺旋型的柔性灯条的螺旋口处设有导热柱,导热柱直接将灯条上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泡壳,或经灯座传递给泡壳,泡壳通过热辐射或对流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3、柔性灯条采用脉冲调频电路控制,间断性地给LED灯条供电,LED芯片被激发随后冷却,从而使得LED灯条有冷却时间,控制LED灯条的发热量,实现大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灯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型大功率长寿命的LED照明光源,包括灯座1、光源2及泡壳3,光源2与泡壳3间填充有惰性导热气体。其中,光源2为LED柔性灯条,所述LED柔性灯条绕制成竖直螺旋状,其顶端设有导热柱4与灯座1相连,其底端设有与泡壳3一体成型的导热柱5,灯条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惰性导热气体传导给泡壳;一部分通过导热柱5传递给泡壳3;一部分通过导热柱4传递给灯座1,灯座再将热量传递到泡壳3,经泡壳3与空气的热辐射、对流作用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其中,导热柱5与LED柔性灯条仅仅为热连接,导热柱4除与LED灯条热连接外,其为空心结构以便于导线通过以与集成在灯座上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如图2所示的为LED柔性灯条的结构示意图,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包裹LED芯片的荧光层21、若干倒装的LED芯片22、反射层23、绝缘层24、用于蚀刻与LED芯片正负电极电连接的电路的铜膜25、导热绝缘层26、金属板27及绝缘底层28组成。本实施例中金属板为铝板。
LED柔性灯条的控制电路集成在灯座3上,此集成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如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其采用PWM脉冲调频原理,以调整占空比的方式间断性地给LED灯条供电,LED芯片被激发随后冷却,从而使得LED灯条有冷却时间,控制LED灯条的发热量,实现大功率,其脉冲频率为0-200HZ,具体按灯具的实际功率大小与频闪要求设定。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LED柔性灯条还可以有多种绕制方式。如图4所示的是另一种绕制方式,所述LED柔性灯条绕制成U形螺旋状,其两端设有导热柱4与所述灯座热连接,LED柔性灯条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经惰性导热气体传导给泡壳3,另一部分经灯座1传导给泡壳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