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524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光照系统是模拟太阳光照射样品,用于样品升温、老化处理,一般红外光照系统在安装完成后其上的红外灯组无法进行高度的升降,以及无法进行角度的旋转,当出现样品高度不同和倾斜角度不同时,这类红外光照系统就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包括安装架、旋转装置、升降装置以及用于安装红外灯组的灯架,旋转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灯架与旋转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安装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安装架进行上升和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让安装有红外灯组的灯架与旋转装置相连,同时让升降装置与固定了旋转装置的安装架相连,从而可以解决灯架上所安装红外灯组的升降和旋转角度的问题,从而能适应不同高度和不同倾斜角度的样品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角度减速机、旋转主轴,旋转角度减速机固定在安装架的一侧,旋转主轴的一端与旋转角度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红外灯架与旋转主轴相连接。

进一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减速机、升降主轴、牵引绳、固定架,升降减速机固定在固定架上,升降主轴的一端与升降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牵引绳的一端与升降主轴相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安装架相连接。

进一步,固定架上设有固定滑轮;牵引绳一端与安装架相连接,牵引绳另一端绕过固定滑轮后与升降主轴相连接。

进一步,升降主轴上设有绕线轮,牵引绳与升降主轴上的绕线轮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导线槽,导线槽的一端与安装架活动连接,导线槽的另一端与固定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导线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线槽相对布置在同一侧。

进一步,导线槽包括上线槽、下线槽,上线槽的上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上线槽的下端与下线槽的上端转动连接,下线槽的下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上线槽和下线槽上均设有过线孔。

进一步,上线槽的宽度小于等于下线槽上所开通槽的槽宽,上线槽通过转轴固定在下线槽的通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的右视图;

图2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中的灯架上升后的状态图;

图3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中的灯架下降后的状态图;

图4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中的灯架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图;

图5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悬挂使用时的状态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安装架,110、吊耳,2、旋转装置,210、旋转角度减速机,220、旋转主轴,3、升降装置,310、升降减速机,320、升降主轴,321、第一绕线轮,322、第二绕线轮,323、第三绕线轮,324、第四绕线轮,330、第一牵引绳,340、第二牵引绳,350、第三牵引绳,360、第四牵引绳,370、固定架,371、第一固定滑轮,372、第二固定滑轮,373、第三固定滑轮,374、第四固定滑轮,4、灯架,5、导线槽,510、上线槽,520、下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包括安装架1、旋转装置2、升降装置3、灯架4。旋转装置2设置在安装架1上,灯架4与旋转装置2的输出端相连接。升降装置3的输出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升降装置3用于驱动安装架1进行上升和下降。灯架4上安装有红外灯组。

安装架1为由四根连接柱依次首尾相连所构成的矩形的框架式结构。旋转装置2包括旋转角度减速机210、旋转主轴220,其中,旋转角度减速机210固定在安装架1的一侧,旋转主轴220的一端与旋转角度减速机210的输出端相连接,安装架1上在与旋转角度减速机210相对侧一侧安装有轴承座,旋转主轴220远离旋转角度减速机210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红外灯架4通过若干连接座与旋转主轴220相连接。

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减速机310、升降主轴320、牵引绳、固定架370。升降减速机310固定在固定架370上,升降主轴320的一端与升降减速机310的输出端相连接,固定架370上在与升降减速机310相对侧一侧安装有轴承座,升降主轴320远离升降减速机310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牵引绳的一端与升降主轴320相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固定架370通过拉杆进行悬吊。

升降装置3中牵引绳的数量为四根,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是六根、八根等,在本实施例中,以四根为例进行说明:

四根牵引绳分别为第一牵引绳330、第二牵引绳340、第三牵引绳350、第四牵引绳360,在固定架370上设有第一固定滑轮371、第二固定滑轮372、第三固定滑轮373、第四固定滑轮374,在升降主轴320上设有第一绕线轮321、第二绕线轮322、第三绕线轮323、第四绕线轮324。第一牵引绳330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第一牵引绳330另一端绕过第一固定滑轮371后与升降主轴320上的第一绕线轮321相连接;同理,第二牵引绳340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第二牵引绳340另一端绕过第二固定滑轮372后与升降主轴320上的第二绕线轮322相连接;第三牵引绳350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第三牵引绳350另一端绕过第三固定滑轮373后与升降主轴320上的第三绕线轮323相连接;第四牵引绳360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接,第四牵引绳360另一端绕过第四固定滑轮374后与升降主轴320上的第四绕线轮324相连接。

在安装架1上还设有四个吊耳110,第一牵引绳330、第二牵引绳340、第三牵引绳350、第四牵引绳360在与安装架1相连时,其实是第一牵引绳330、第二牵引绳340、第三牵引绳350、第四牵引绳360分别对应的与安装架1上的四个吊耳110相连。

可升降和旋转角度的红外光照系统结构还包括导线槽5,导线槽5的一端与安装架1活动连接,导线槽5的另一端与固定架370活动连接,安装架1与固定架370之间所安装的导线槽5的具体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并且两个导线槽5相对布置在同一侧。

导线槽5包括上线槽510、下线槽520,上线槽510的上端与固定架370转动连接,下线槽520的下端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上线槽510的宽度小于等于下线槽520上所开通槽的槽宽,上线槽510的下端通过转轴固定在下线槽520上端的通槽内,上线槽510和下线槽520上均设有过线孔。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