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091发布日期:2018-06-15 23:5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灯饰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采用传统通的两(双)端通电方式的LED灯条(丝)封装的LED灯条(丝)玻璃灯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由于LED灯丝在工作过程中发热,常规的生产工艺是将LED灯丝密封在充有导热惰性气体的玻璃泡壳内,通过气体散热来保证LED灯条的工作寿命,电气相连的LED灯丝两端的焊接与定位皆采用手工操作导致了工艺较复杂;此外,玻璃泡壳易碎的缺陷,导致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都存在玻璃破碎损耗的问题;尤其是,最终买家为了杜绝因破损带来的损失、投诉及产品售后服务成本,更愿意采购不易破碎的——如主要以塑料材质泡壳的LED灯丝灯泡,在此背景下,就出现了采用传统的两端通电方式的LED灯条(或称LED灯丝以下皆称为LED灯条)为光源,塑料材质可以为透明、半透明、乳白和彩色,等其他具有透光性且不易碎性能的材质作为LED泡壳的装饰灯泡,如图1所示的采用塑料泡壳2、主体由灯头1口圈部外壁用顶针挤压出内壁凸点11与塑料泡壳口部21进行铆合连接构成(以下称为:灯头口部内壁凸点铆接塑料泡壳技术)的LED灯泡,其中:所述的灯头1腔内包含设置有LED电源驱动组件14,驱动支撑固定件15,所述的灯头1内铆合(焊)有通电导丝12一端的电气触点13和与所述的通电导丝12的另一端电气相连的LED电源驱动组件14;所述的驱动支架固定件15置于塑料泡壳上沿口211上,驱动支架固定件15腔内放置LED电源驱动组件14;所述的塑料泡壳2内包含设置有双端通电LED灯条22,起支撑及导通作用的两根“L”型通电导线支架23,所述的两根“L”型通电导线支架23的一端与LED电源驱动组件14电气极性相连,并穿过驱动支架固定件15引出,并与所述的LED灯条22两端电气触点电气极性相连,选定一端为LED灯条正极221,另一端则为LED灯条负极222,两“L”型通电导线支架23,分别与正极221,另一端为负极222焊接并使LED灯条22与LED电源驱动组件14电气极性相连,且保持垂直固定。

工作时,LED灯条通电后发光,通过透光泡壳的透射、反射向周围发射光线,起到了和传统白炽灯类似的发光效果的同时,带来了很好的节能及装饰照明效果。

由于LE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采用以上所述方式组装的塑料泡壳的LED灯泡,其产品结构特点导致产品成本较高,尤其是人工及不良品成本,并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表现为如下问题,由于灯条的两端的电气极性触点与“L”型通电导线支架丝,只能通过手工焊接定位来实现与LED电源驱动组件电气极性相连和发光中心位置的定位,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如灯条歪斜、高低不一致、焊接虚焊,灯条报废;此外,在单根LED灯条的情况下,会导致了一侧的光线被L”型通电导线支架丝遮住造成阴影和影响美观,且发光状态下能看到L”型通电导线支架等一列问题;尤其是,采用了高温电弧焊接工艺,在没采用玻璃泡壳封装应用到的惰性散热气体的保护工艺的情况下,焊接部位裸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金属表面高温氧化腐蚀的现象,使得产品后期的慢性生锈等严重质量不良。

所以,从经济性、美观性、稳定可靠性角度方面考虑,仍欠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LED灯泡,结构简单且合理、生产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光照装饰效果,减少手工焊接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和质量隐患,能减少大量人工,减少工厂的运营负担的同时还提升生产效率,此结构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产品能实现智能自动化生产,能提升工厂的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灯泡,包括灯头、塑料泡壳、双端通电LED灯条、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所述灯头与塑料泡壳铆合连接,所述灯头包括LED电源驱动组件,所述塑料泡壳包括塑料泡壳口部,所述塑料泡壳口部包括塑料泡壳上沿口,所述塑料泡壳上沿口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与塑料泡壳上沿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卡扣与LED电源驱动组件相互配合,所述LED电源驱动组件通过安装卡扣安装固定在灯头的内腔中,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垂直焊接在LED电源驱动组件上,且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与LED电源驱动组件电气相连,所述双端通电LED灯条的两端分别与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均为薄片型结构,所述不锈钢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一段、第二支架二段和第二支架三段,所述第二支架一段、第二支架二段和第二支架三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支架一段与LED电源驱动组件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二段与第二支架一段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三段与第二支架二段相互垂直,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一段相互平行,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一段的长度,所述双端通电LED灯条包括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和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所述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与不锈钢第一支架焊接固定,且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与不锈钢第一支架电气相连,所述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与第二支架三段焊接固定,且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与不锈钢第二支架电气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灯头还包括内壁凸点、通电导丝和电气触点,所述灯头的口圈部外壁用顶针挤压出内壁凸点,所述电气触点与灯头铆合连接,所述电气触点和LED电源驱动组件分别与通电导丝的两端相连,所述内壁凸点与塑料泡壳口部铆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的相互配合将双端通电LED灯条安装固定在塑料泡壳的发光位置,不锈钢第一支架和不锈钢第二支架的薄片型结构,不遮挡光线且美观;通过LED电源驱动组件与安装卡扣相互配合,将LED电源驱动组件安装固定在灯头的内腔中,代替了驱动支撑固定件,保持结构稳固的同时使安装更加简化,生产安装方便且成本低,节省人工劳动力,减少工厂的运营负担的同时还提升生产效率;此结构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产品能实现智能自动化生产,提升工厂的竞争力,节省材料,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光照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端通电方式的LED灯条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2-塑料泡壳、11-内壁凸点、12-通电导丝、13-电气触点、14-LED电源驱动组件、15-驱动支撑固定件、21-塑料泡壳口部、22-双端通电LED灯条、23-“L”型通电导线支架、211-塑料泡壳上沿口、2111-安装卡扣、221-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2-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31-锈钢第一支架、232-不锈钢第二支架、2321-第二支架一段、2322-第二支架二段、2323-第二支架三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泡,包括灯头1、塑料泡壳2、双端通电LED灯条22、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所述灯头1与塑料泡壳2铆合连接,所述灯头1包括LED电源驱动组件14,所述塑料泡壳2包括塑料泡壳口部21,所述塑料泡壳口部21包括塑料泡壳上沿口211,所述塑料泡壳上沿口21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卡扣2111,所述安装卡扣2111与塑料泡壳上沿口2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卡扣2111与LED电源驱动组件14相互配合,所述LED电源驱动组件14通过安装卡扣2111安装固定在灯头1的内腔中,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垂直焊接在LED电源驱动组件14上,且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与LED电源驱动组件14电气相连,所述双端通电LED灯条22的两端分别与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相连。

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均为薄片型结构,所述不锈钢第二支架232包括第二支架一段2321、第二支架二段2322和第二支架三段2323,所述第二支架一段2321、第二支架二段2322和第二支架三段232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支架一段2321与LED电源驱动组件14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二段2322与第二支架一段2321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三段2323与第二支架二段2322相互垂直,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231与第二支架一段2321相互平行,所述不锈钢第一支架231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一段2321的长度,所述双端通电LED灯条22包括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1和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2,双端通电LED灯条22的一电极,如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1与不锈钢第一支架231焊接固定,且LED灯条正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1与不锈钢第一支架231电气相连,所述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2与第二支架三段2323焊接固定,且LED灯条负极电气极性接触端222与不锈钢第二支架232电气相连。所述灯头1还包括内壁凸点11、通电导丝12和电气触点13,所述灯头1的口圈部外壁用顶针挤压出内壁凸点11,所述电气触点13与灯头1铆合连接,所述电气触点13和LED电源驱动组件14分别与通电导丝12的两端相连,所述内壁凸点11与塑料泡壳口部21铆合连接。所述安装卡扣2111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泡,通过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的相互配合将双端通电LED灯条22安装固定在塑料泡壳2的发光位置,不锈钢第一支架231和不锈钢第二支架232的薄片型结构,发光状态下不易看到第二支架一段2321,不遮挡光线且美观;通过LED电源驱动组件14与安装卡扣2111相互配合,将LED电源驱动组件14安装固定在灯头1的内腔中,代替了驱动支撑固定件,保持结构稳固的同时使安装更加简化,生产安装方便且成本低,节省人工劳动力,减少工厂的运营负担的同时还提升生产效率;此结构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产品能实现智能自动化生产,提升工厂的竞争力,节省材料,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光照装饰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