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635发布日期:2019-02-15 19:5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



背景技术:

目前,工矿灯的防眩光处理一般使用在灯罩或玻璃表面使用磨砂处理达到防眩光效果。然而,磨砂面处理一般会使光效降低20%以上,虽满足了防眩光的要求,确不能达到照明效果和光线均匀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能够有效解决灯具眩光问题,同时最大程度的保证灯具的照明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其包括与LED灯的出光角度配合的第一散光罩体和第二散光罩体,所述第一散光罩体为球面罩体,所述第二散光罩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散光罩体配合的大口径罩口,以及,可供灯座安装的小口径罩口;所述第一散光罩体上布设有多条自第一散光罩体的中心向四周扩大延伸的第一棱体,多条所述第一棱体构成的横截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二散光罩体上布设有多条自所述小口径罩口向所述大口径罩口扩大延伸的第二棱体,多条所述第二棱体构成的横截面呈波纹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散光罩体与所述第二散光罩体装配时,所述第一棱体与所述第二棱体一一相应拼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散光罩体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散光罩体的中心轴线与LED灯的中心光轴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棱体所形成的夹角在小于或等于120度的范围内自所述第一散光罩体的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棱体所形成的夹角在小于或等于120度的范围内自所述小口径罩口向所述大口径罩口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散光罩体与所述第二散光罩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散光罩体的罩口上设有若干可供螺丝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散光罩体的大口径罩口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散光罩体与灯座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散光罩体的小口径罩口上设有若干可供螺丝穿过的第二安装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第一散光罩体和第二散光罩体的设置,有利于将LED灯发出来的光发散开来,能够增大光的照射区域,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眩光的影响,同时,光线经波浪状凹凸结构的棱体的反射和折射,使光线在第一散光罩体和第二散光罩体上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减少了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光效差距,进而有效解决了灯具眩光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效果。另外,第二散光罩体的结构能够将第一散光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均匀折射出去,在灯具的背面形成光圈,进一步地增大光的照射区域,适用于具有背光功能的灯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背光式防眩光灯罩,其包括与LED灯的出光角度配合的第一散光罩体1和第二散光罩体2,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为球面罩体,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设有与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配合的大口径罩口21,以及,可供灯座安装的小口径罩口22;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上布设有多条自第一散光罩体1的中心向四周扩大延伸的第一棱体3,多条所述第一棱体3构成的横截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上布设有多条自所述小口径罩口22向所述大口径罩口21扩大延伸的第二棱体4,多条所述第二棱体4构成的横截面呈波纹状。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第一散光罩体1和第二散光罩体2的设置,有利于将LED灯发出来的光发散开来,能够增大光的照射区域,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眩光的影响,同时,光线经波浪状凹凸结构的棱体的反射和折射,使光线在第一散光罩体1和第二散光罩体2上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减少了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光效差距,进而有效解决了灯具眩光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效果。另外,第二散光罩体2的结构能够将第一散光罩体1反射过来的光线均匀折射出去,在灯具的背面形成光圈,进一步地增大光的照射区域,适用于具有背光功能的灯具。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与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装配时,所述第一棱体3与所述第二棱体4一一相应拼接,以防止照明暗区的产生。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的中心轴线与LED灯的中心光轴重合。这样的设置,能够使LED灯产生的光线能够均匀照射到目标区域上,使灯具的光照均匀且能够照量更大的区域。

示例性的,为保证散光罩体均匀出光的效果,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棱体3所形成的夹角在小于或等于120度的范围内自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的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棱体4所形成的夹角在小于或等于120度的范围内自所述小口径罩口22向所述大口径罩口21逐渐增大。

示例性的,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与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光罩体1的罩口上设有若干可供螺丝穿过的第一安装孔5;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的大口径罩口2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5相对的螺纹孔6。

示例性的,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与灯座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光罩体2的小口径罩口22上设有若干可供螺丝穿过的第二安装孔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