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4157发布日期:2019-04-20 04:3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LED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模组,包括灯珠及配光件。灯珠发射的光线,通过配光件的配光作用,从配光件出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配光件无法对灯珠发射的各个区域的光线进行精准的配光,进而导致LED模组配光精准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LED模组配光精准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配光精准度的LED模组。

一种LED模组,包括:

透镜组件,包括配光件,所述配光件具有入光面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突起形成配光部,所述配光部包括配光凸起及与所述配光凸起同心设置的多个环形配光圈,所述多个环形配光圈的直径在任一个所述环形配光圈的径向上依次增大,且所述配光凸起位于多个所述环形配光圈中直径最小的一个所述环形配光圈内;

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透镜组件朝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配光凸起位置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环形配光圈的末端均呈锯齿状结构,所述配光凸起为球形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光凸起及多个所述环形配光圈在任一个所述环形配光圈的径向上等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还包括透明罩,所述出光面贴合于所述透明罩朝向所述发光单元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为玻璃罩,所述配光件为光学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源腔盖,所述光源腔盖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开设有透光口,所述发光单元及所述透镜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透明罩覆盖于所述透光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罩密封圈,所述透光口的边缘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透明罩密封圈的一端卡持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透明罩背向所述发光单元的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基板,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器及连接线,所述散热器覆盖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述基板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散热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器密封圈,所述收容槽的槽口边缘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散热器密封圈的一端卡持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收容槽的表面抵接。

上述LED模组,灯珠发射的光线包括中心光线及围绕中心光线出射的边缘光线。由于配光件的入光面上形成有配光凸起及与配光凸起同心设置的多个环形配光圈,配光凸起位于多个环形配光圈中直径最小的一个环形配光圈内,且灯珠与配光凸起位置对应,故配光凸起与多个环形配光圈可分别对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进行配光。配光时,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分别在配光凸起的表面及多个环形配光圈的末端端面发生折射,可实现灯珠全方位的精准配光,从而具有较佳的配光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LED模组的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LED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LED模组中配光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配光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模组100包括透镜组件110及发光单元120。

透镜组件110包括配光件112。配光件112具有配光作用,可对LED模组100的光线进行配光,以实现LED模组100上光强分布的控制。一般地,配光件112可以由透明的塑料、玻璃、化学膜或者其他透明材质制作而成。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配光件112具有入光面1121及与入光面1121相对的出光面1122。LED模组100发射的光线照射至入光面1121上,并通过配光件112的配光作用从出光面1122射出。具体地,光线在配光件112上发生折射以实现配光。

入光面1121突起形成配光部(图未标)。配光部包括配光凸起1123及与配光凸起1123同心设置的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直径在任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径向上依次增大,且配光凸起1123位于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中直径最小的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内。

发光单元120安装于透镜组件110朝向入光面1121的一侧。发光单元120包括灯珠121,灯珠121与配光凸起1123位置对应。其中,配光凸起1123表面的曲率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的曲率可调节。发光单元120用于实现LED模组100光线的发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0还包括基板122,灯珠121设置于基板122朝向透镜组件110的一侧,并与基板122电连接。

基板122用于承载及驱动灯珠121发光。具体地,基板122上设置有电路元件,电路元件与灯珠121电连接,以用于驱动灯珠121工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LED灯珠121及配光件112均为多个,多个灯珠121之间分别间隔设置,多个配光件112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且多个灯珠121分别与多个配光凸起1123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灯珠121及多个配光件112,可实现LED模组100大范围的照明。

一般情况下,灯珠121发射的光线包括中心光线及围绕中心光线出射的边缘光线。灯珠121与配光凸起1123位置对应,可对中心光线进行配光。中心光线在配光凸起1123的表面发生折射,并从出光面1122出射。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可对边缘光线进行配光。边缘光线在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发生折射,并从出光面1122出射。具体地,以过灯珠121的中轴线的横切面为例,假设灯珠121在横切面上发射的光线可照射的范围为-60度至+60度的范围内,中心光线的范围为-10度到+10度的范围内,边缘光线为-60度至-10度及+10度至+60度的范围,配光凸起1123可对-10度到+10度的光线进行配光,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可对为-60度至-10度及+10度至+60度范围内的光线进行配光。因此,通过设置配光凸起1123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可实现配光件112全方位的配光。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光件112还具有不同的型号。每种型号的配光件112上的配光凸起1123具有与之对应的表面曲率。每种型号的配光件112上的环形配光圈1124具有与之对应的末端端面曲率。而且,同一型号的配光件112上的不同环形配光圈1124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末端端面曲率。因此,可通过调节配光凸起1123表面的曲率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的曲率,可控制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分别在配光凸起1123的表面及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的折射角的大小。折射角发生变化可导致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在出光面1122上的出射角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光线在出光面1122的叠加将发生变化,进而可实现LED模组100对光线光强分布的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地,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及配光凸起1123的表面可以为锯齿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及配光凸起1123的表面形状及曲率可根据用户对光强的需求进行任意组合,且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形状及曲率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均呈锯齿状结构,配光凸起1123为球形凸部。

呈球形凸部的配光凸起1123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通过设置球形凸部,可使得灯珠121的光轴通过球形凸部的中心点,即中心光线可关于球形凸部的中轴线呈轴对称分布。球形凸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中心光线照射到球形凸部时,可完全位于球形凸部表面的覆盖范围内,并在球形凸部上发生折射,实现中心光线的均匀配光。而且,一般情况下,中心光线的光强较为密集,覆盖角度一般较小,且偏折角度也较小,球形凸部相对于锯齿结构的曲率也较为缓和,因此,球形凸部与中心光线具有更好的配光匹配度。

而将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设置为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的表面相对于球形凸部具有较大的曲率。一般而言,边缘光线相对于中心光线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及偏折角度,因此,需设置较大曲率的锯齿形结构以对中心光线边缘的杂光进行控制,从而具有较大的配光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配光凸起1123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在任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径向上等间隔设置。

配光凸起1123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在任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径向上的间隔为灯珠121发射的光线可投射的范围内,且每个环形配光圈1124均与对应角度范围的光线作用。通过将配光凸起1123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间隔设置,可使得对应角度范围内的光线仅在对应的配光凸起1123或对应的环形配光圈1124上发生折射,从而可避免同一角度范围内的光线在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上同时发生折射而影响配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光凸起1123与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中直径最小的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间距也可以与多个环形密封圈之间的间距不相同,而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环形密封圈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根据配光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组件110还包括透明罩114。出光面1122贴合于透明罩114朝向发光单元120的表面。

透明罩114通常设置于LED模组100的表面,对配光件112具有结构防护作用,可防止配光件112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磨损及脆化,从而使得LED模组100具有较佳的照明效果。

具体地,透明罩114可以为塑料透明罩、玻璃透明罩或者其他形式的透明罩11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罩114为玻璃罩,配光件112为光学膜。

玻璃罩具有较佳的耐候性,可大幅提升灯珠121的光通维持率及使用寿命。而光学膜厚度较薄,通过将光学膜覆盖于透明罩114的内表面,可在实现LED模组100配光及较长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可有效的降低透镜组件110的厚度。因此,在光线传播时,透明罩114及光学膜的四周对光线不发生遮挡,从而具有较高的出光率。具体地,光学膜可通过胶黏或者热压成型的方式贴覆于玻璃罩内。

在本实施例中,LED模组100还包括光源腔盖130。光源腔盖130具有收容槽131,收容槽131的底部开设有透光口132。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收容于收容槽131内,透明罩114覆盖于透光口132。

光源腔盖130对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均具有保护作用。将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收容于收容槽131内,可防止LED模组100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损坏。此外,收容槽131对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还具有支撑及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LED模组100还包括透明罩密封圈140。透光口132的边缘开设有环形凹槽141,透明罩密封圈140的一端卡持于环形凹槽141内,另一端与透明罩114背向发光单元120的表面抵接。

通过设置透明罩密封圈140,可防止外界的水汽及小分子杂质从透光口132的缝隙进入到收容槽131内而影响配光件112的使用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环形凹槽141,可将透明罩密封圈140固定于环形凹槽141内,以防止透明罩密封圈140从LED模组100上掉落而影响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LED模组100还包括散热器150及连接线151。散热器150覆盖于收容槽131的槽口,基板122通过连接线151与散热器150电连接。

散热器150覆盖于收容槽131的槽口,并与光源腔盖130围设形成密闭的收容腔,以将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收容于收容腔内,从而可防止外界环境对发光单元120及透镜组件110造成损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22与散热器150、散热器150与收容槽131的槽口边缘均开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设于散热器150与收容槽131的槽口边缘的螺纹孔,可实现散热器150与光源腔盖130可拆卸地安装。螺钉穿设于基板122与散热器150的螺纹孔,可实现基板122可拆卸地安装。

而且,通过设置散热器150,还可对LED模组100工作过程中集聚于收容腔内的热量迅速扩散至空气中,从而防止LED模组100因温度过高而引发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LED模组100还包括散热器密封圈160。收容槽131的槽口边缘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61,散热器密封圈160的一端卡持于环形限位槽161内,另一端与散热器150朝向收容槽131的表面抵接。

通过设置散热器密封圈160,可密封散热器150与收容槽131槽口之间的缝隙,并与光源腔盖130、玻璃罩、透明罩密封圈140配合形成密闭的收容腔,从而可防止外界的水汽及小分子物质进入到收容腔内而影响LED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上述LED模组100,灯珠121发射的光线包括中心光线及围绕中心光线出射的边缘光线。由于配光件112的入光面1121上形成有配光凸起1123及与配光凸起1123同心设置的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配光凸起1123位于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中直径最小的一个环形配光圈1124内,且灯珠121与配光凸起1123位置对应,故配光凸起1123与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可分别对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进行配光。配光时,中心光线及边缘光线分别在配光凸起1123的表面及多个环形配光圈1124的末端端面发生折射,可实现灯珠121全方位的精准配光,从而具有较佳的配光精准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