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盐塔航空障碍灯的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528发布日期:2019-04-30 18:3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盐塔航空障碍灯的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熔盐塔航空障碍灯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能源倡导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趋势下,太阳能热发电因具有稳定、易于调节和并网等特点,同时具有火电不具备的清洁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发展步伐迅速。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新的光热投资和建设热潮,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总装机规模持续上升。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源消耗程度也进一步的加深。电能作为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能源,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开发进入实质阶段。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发电应用之一,吸热塔则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吸热塔多采用筒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内设多层钢结构平台用于放置设备、管道、支撑等。为便于给塔内设备供电,在塔内设有配电室、控制室,同时配有通风设备等房间。吸热塔外立面按功能分为:一般区域、目标靶区域、喷涂区域和吸热区域等四类区域。根据功能要求,目标靶区域和喷涂区域禁止塔外筒壁开孔,吸热区域的作用是将定日镜反射来的太阳能直接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温热能,温度高达200℃以上。航空障碍灯主要用于标识建筑的轮廓,以警示飞行员,确保航空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在民用机场及其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净空保护区域以外,对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高大建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国际民航组织颁布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亦对航空障碍灯有严格规定。

对于塔身不同区域由不同材质构成、完成不同功能的光热发电吸热塔,有必要研究一种能适用于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吸热塔航空障碍灯布置方案,同时满足相关法规的规定。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光热发电工程需要的、满足相关法规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吸热塔航空障碍灯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熔盐塔航空障碍灯的分布结构,所述熔盐塔的外立面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所述熔盐塔的顶部安装高光强障碍灯,所述熔盐塔的第二层、第三次和底四层的外立面上安装中光强障碍灯;

第二层和第三次的中光强障碍灯分别安装在其对应层目标耙区域下方的一般区域;

第四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高度距离熔盐塔直径300m内最高建筑物顶部的距离为40m~52m。

可选的,所述高光强障碍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高光强障碍灯圆周均布,高光强障碍灯与熔盐塔顶部的内筒壁的水平直线距离为1.5m。

可选的,所述熔盐塔的顶部圆周均布四个高光强障碍灯,高光强障碍灯与X轴的水平夹角为45°;所述熔盐塔的第二层、第三次和底四层的外立面均圆周均布四个中光强障碍灯,每一层的中光强障碍灯与X轴的水平夹角为45°,正东方向的水平线为X轴。

可选的,所述高光强障碍灯为高光强A型障碍灯,闪光频率为40闪/分~60闪/分,全天运行。

可选的,所述高光强障碍灯的闪光为白色闪光,闪光的有效光强白天为200000cd,黎明和黄昏为20000cd,夜间为2000cd。

可选的,中光强障碍灯为中光强B型障碍灯,闪光频率应为20闪/分

~60闪/分,晚上运行。

可选的,所述中光强障碍灯的闪光为红色闪光,闪光的有效光强大于2000cd。

可选的,所述第二层与第三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距离为40m~52m,第三层与第四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距离40m~5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熔盐塔航空障碍灯的分布结构,结合吸热塔外壁的功能分区,合理布置航空障碍灯,标识建筑外型,满足航空、民航相关国家标准,避免各功能区域温度等因素对航空障碍灯的灼伤及损坏,减少设备更换及维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熔盐塔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高光强A型障碍灯;2、中光强B型障碍灯;3、内筒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一种熔盐塔航空障碍灯分布结构,该熔盐塔式的外立面按功能自上而下划分为吸热区域、喷涂区域、第一目标靶区域、第一一般区域、第二目标靶区域和第二一般区域,外立面按照高度自上而下分为四层。

熔盐塔的顶部安装高光强障碍灯,所述熔盐塔的第二层、第三次和底四层的外立面上安装中光强障碍灯;

第二层和第三次的中光强障碍灯分别安装在其对应层目标耙区域下方的一般区域;

底四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高度距离熔盐塔直径300m内最高建筑物顶部的距离为40m~52m。

熔盐塔的顶部圆周均布四个高光强A型障碍灯1,高光强A型障碍灯1与X轴的水平夹角为45°,正东方向的水平线为X轴,高光强A型障碍灯1与熔盐塔顶部的吸热塔内筒壁3的直线距离为1.5m。

高光强A型障碍灯1全天24小时运行,为飞机提高熔盐塔的高度坐标,高光强A型障碍灯的闪光为白色,闪光频率应为40闪/分—60闪/分,闪光的有效光强应随环境亮度变光强闪光,白天应为200000cd,黎明和黄昏为20000cd,夜间为2000cd。

熔盐塔的第二层、第三次和底四层的外立面均圆周均布四个中光强B型障碍灯2,每一层的中光强障碍灯与X轴的水平夹角为45°。第二层与第三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间距为40m~52m、第三层与第四层的中光强障碍灯的间距为40m~52m。

中光强B型障碍灯2,晚上运行,为飞机提高熔盐塔的外形轮廓,中光强B型障碍灯2的闪光为红色,闪光频率应为20闪/分—60闪/分,闪光的有效光强不小于2000cd±25%。

该熔盐塔为光热发电吸热塔。

该熔盐塔航空障碍灯的分布结构,航空障碍灯选择和航空障碍灯的布置层数及安装数量,满足航空、民航等相关法规的规定,适合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吸热塔,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节省人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