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024发布日期:2019-06-26 01: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多样性发展,LED照明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车辆,LED车灯相较于传统的车灯具有亮度高的特点,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视野,但是,在LED车灯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车辆交汇过程中,驾驶员很容易受到迎面车辆的LED车灯发出的灯光的直接照射,从而对驾驶员的视力造成干扰,使驾驶员看不清周围景物,产生眩光效应。眩光不仅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而且也会伤害驾驶员的视觉系统,更为严重的是眩光会导致驾驶员无法辨识路面状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为了解决眩光问题,中国专利文件20142006652.3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车灯,包括反光杯、灯珠、壳体、灯罩,反光杯置于壳体内,灯罩安装自壳体上段,将反光杯和灯珠遮盖,反光杯中间设置有一个反光板,反光板上部设置有一个挡板,灯珠置于挡板下方且分别垂直地设置在反光板正反两面。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减少灯珠的光线直射造成的眩光,但是其利用挡板来遮挡和反射由灯珠直接射向出光面的光线,因而光线需要经多次反射后才由出光面射出,导致其光损失较大,车灯的光效较低。

中国专利文献201420095338.5公开了一种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光光源,并具有主、副两路光源,而且副光源采用防眩光设计的LED机车灯。它包括机车灯前盖、钢化玻璃、LED电路板、机车灯后盖,所述的LED电路板内置分别连接主光源电路和副光源电路的电源驱动电路,LED电路板前方设置有聚焦透镜。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副光源解决光亮强度的问题,但是依据存在光源直射的问题,无法避免LED车灯直射入眼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眩光问题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壳体、透光罩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透光罩可拆卸地设在散热壳体的前端面上,散热壳体具有沿其前端面向内凹陷的容纳槽,其中,LED车灯还包括:设在容纳槽中的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LED光源、载板以及位于载板两侧的连接件与曲面反光杯,LED光源固定设在载板上并朝向曲面反光杯设置,载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散热壳体上,且载板垂直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壳体的前端面处于竖直平面内,具体的,LED车灯的出光面也设在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相同或平行的竖直平面内;载板垂直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设置,具体例如为水平设置或者竖直设置等,其中,载板所在平面即为LED光源的安装平面,由于载板垂直设在散热壳体的前端面方向上,可以实现LED光源射出的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至LED车灯的出光面上,而是全部直接照射至曲面反光杯上,并经过曲面反光杯反射后从LED车灯的出光面射出。

进一步的,载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设在固定在散热壳体上,具体的,曲面反光杯与载板固定连接,并通过例如螺栓的方式固定至连接件上;此时,光源模块充满至容纳槽中并可拆卸地固定至散热壳体上,实现了模块化组装,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散热壳体位于容纳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定位曲面反光杯的槽或孔,散热壳体位于容纳槽的开口处设有用于限制曲面反光杯的挡板,以实现在连接件固定至散热壳体上时具有确定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曲面反光杯具有设在LED光源正前方的弧形反射面和设在弧形反射面两侧的防护面,弧形反射面在LED光源的直射方向上外凸设置,而使得照射在弧形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后朝向LED车灯的出光面直射。

优选的,弧形反射面包括弧度不同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正对于LED光源设置,两个第二发射面对称设在第一反射面的两侧,其中第二反射面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射面的弧度,并朝向LED光源呈收拢姿态,以使得反射光线均处于LED车灯的出光面范围内。

进一步的,弧形反射面位于容纳槽的出口处设有多个齿状条纹,多个齿状条纹形成散光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透光罩与散热壳体之间扣合连接。

优选的,透光罩为弧形透光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之处:

采用隐形设置的LED光源结构,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至LED车灯的出光面上,而是全部直接照射至曲面反光杯上,并经过曲面反光杯反射后从LED车灯的出光面射出,可以有效地消除眩光问题;此外,光源模块整体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壳体1、透光罩2、安装支架3和光源模块4,安装支架3与散热壳体1固定连接,透光罩2可拆卸地设在散热壳体1的前端面上。

其中,如图2所示,散热壳体1的具有沿其前端面P向内凹陷的容纳槽11,光源模块4设在容纳槽11中;本实施例中的LED车灯作为前照灯使用,散热壳体1的前端面P与LED车灯的出光面位于同于平面内

光源模块4包括LED光源41、载板42、连接件43和曲面反光杯44,其中载板42设在垂直于散热壳体1的前端面P方向上,例如水平设置,再例如竖直设置,图2中示出了水平设置的状态,以水平设置的方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曲面反光杯44设在载板42的下方,并通过例如螺栓的方式固定在载板42上,连接件43设在载板42的上方并与载板42固定连接,连接件4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散热壳体1上。

具体的,在曲面反光杯44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和连接件43相连的角板45,角板45上还可以设有安装孔451和用于给LED光源41供电的穿线孔452,曲面反光杯44通过角板45固定至连接件43上可以形成更加稳固的连接。

其中,LED光源41安装在载板42上并朝向曲面反光杯44设置,LED光源41射出光线的反射姿态如图2中的箭头L所示,由于载板42水平设置,从LED光源41射出的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至LED车灯的出光面上,而是全部直接照射至曲面反光杯44上,并经过曲面反光杯44反射后从LED车灯的出光面射出。

为了提高光源模块4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散热壳体1位于容纳槽11的底部设有用于定位曲面反光杯44的凹槽12,散热壳体1位于容纳槽11的开口处设有用于限制曲面反光杯44位置的挡板13,进而实现在连接件43固定至散热壳体1上时具有确定的安装位置。

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中的曲面反光杯44具有设在LED光源前方的弧形反射面441和设在弧形反射面441两侧的防护面442,弧形反射面441在LED光源的直射方向上外凸设置,而使得照射在弧形反射面441的光线反射后朝向LED车灯的出光面直射。

进一步的,弧形反射面441位于容纳槽11的出口处设有多个齿状条纹46,多个齿状条纹46形成散光区域。

优选的,弧形反射面441包括弧度不同的第一反射面4411和第二反射面4412,第一反射面4411正对于LED光源41设置,两个第二发射面4412对称设在第一反射面4411的两侧,其中第二反射面4412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射面4411的弧度,并朝向LED光源41呈收拢姿态,以使得反射光线均处于LED车灯的出光面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的透光罩2与散热壳体1之间扣合连接,优选的,透光罩2为图2中示出的弧形透光罩2。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