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4153发布日期:2019-12-20 19:3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探照灯是用于远距离、窄范围的照明的灯具,广泛用于船舶、直升机、军事设施等。在海上作业时,因海上环境恶劣,船用探照灯的防护等级需达到ip66以上,为了提高ip等级,现有的船用探照灯的灯筒会设计成全密封式的,但是这种探照灯散热性能差,若又要同时保证探照灯的散热性,则全密封式的灯筒无法满足需求。传统的散热是采用风扇作为散热机构,不但容易引入灰尘,影响到内部元器件的散热,而且风扇在长时间运行后自行发热,会进一步加剧电子元器件的高温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散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散热装置,包括灯筒和灯座,所述灯筒可转动设置在灯座上,还包括散热单元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发光体和发热元件;

所述灯筒为一封闭的柱状体,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一端为照射端,所述发光体设置在灯筒内,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筒外部且与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散热单元包覆所述发热元件;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制冷器、上回流管、下回流管、散热器、导热管、水泵、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

所述上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上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呈矩形状的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侧板,所述保护侧板通过螺栓与散热芯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侧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螺栓与保护侧板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保护侧板与散热芯体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p-n结半导体,所述p-n结半导体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空隙处填充有气凝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发热元件之间设有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为s型导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端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内端面之间填充有聚氨酯隔热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发热元件外置,把能产生高热量的元器件设置在灯筒外部,且发热元件与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设有预设间隙,能够防止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进入灯筒内部影响设备的使用;通过散热单元包覆发热元件以实现散热,利用散热器代替传统的风扇,解决了内部积累灰尘的问题,同时能够实现长时间持续散热,降温效果好。散热器内的介质在水泵的作用下导出,并与半导体制冷器换热后回流,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灯筒;2、灯座;3、发光元件;4、发热元件;5、散热单元;6、制冷器;7、上回流管;8、下回流管;9、冷凝器;10、导热管;11、水泵;12、散热翅片;13、电机;14、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发热元件外置,把能产生高热量的元器件设置在灯筒外部,通过散热单元包覆发热元件以实现散热,利用散热器代替传统的风扇,解决了内部积累灰尘的问题,同时能够实现长时间持续散热,降温效果好。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散热装置,包括灯筒和灯座,所述灯筒可转动设置在灯座上,还包括散热单元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发光体和发热元件;

所述灯筒为一封闭的柱状体,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一端为照射端,所述发光体设置在灯筒内,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筒外部且与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散热单元包覆所述发热元件;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制冷器、上回流管、下回流管、散热器、导热管、水泵、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

所述上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上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发热元件外置,把能产生高热量的元器件设置在灯筒外部,且发热元件与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设有预设间隙,能够防止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进入灯筒内部影响设备的使用;通过散热单元包覆发热元件以实现散热,利用散热器代替传统的风扇,解决了内部积累灰尘的问题,同时能够实现长时间持续散热,降温效果好。散热器内的介质在水泵的作用下导出,并与半导体制冷器换热后回流,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且安全。

上述的船用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设备工作时,发热元件会散发出热量,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将信息反馈至处理器,处理器驱动制冷器和水泵运行,散热器内置散热介质,能够快速吸收热量,吸热后的散热介质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导热管流出,经过下回流管,在与制冷器换热后通过上回流管回流至散热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呈矩形状的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侧板,所述保护侧板通过螺栓与散热芯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侧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螺栓与保护侧板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保护侧板与散热芯体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螺栓与保护侧板之间和保护侧板与散热芯体之间均设置抗震橡胶垫片,这样使得保护侧板的两侧与其他结构连接具有橡胶垫片缓冲的效果,在产生震动时,橡胶垫片可以很好的吸收震动力,从而保持保护侧板的连接稳定,避免损伤,延长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p-n结半导体,所述p-n结半导体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空隙处填充有气凝胶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与其它未使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器相比,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将其相同单位功耗下的制冷效率提高10%以上,特别适用于在功率较低,而制冷要求较苛刻下的制冷设备;且在上基板与下基板的空隙处填充的气凝胶层,具有隔热绝缘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水泵上设置电机,能够为水泵提供压力,提高散热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发热元件之间设有隔热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制冷器与发热元件之间设置隔热板,能够防止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与制冷器接触,影响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为s型导热管。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导热管设置成s型导热管,增加了导热管的面积,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的上表面。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散热翅片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端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内端面之间填充有聚氨酯隔热胶。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端部设置隔板,且隔板与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内端面之间填充有聚氨酯隔热胶,在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很高时,由于聚氨酯隔热胶的密封性能好,无需大幅度增加发热元件与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的预设间隙,能够在减少预设间隙的同时又能保证发热元件产生的高热量不进入灯筒内部。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船用散热装置,包括灯筒1和灯座2,所述灯筒1可转动设置在灯座2上,还包括散热单元5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发光体3和发热元件4,发光体3为镝气灯;

所述灯筒1为一封闭的柱状体,所述灯筒1位于柱状体一端为照射端,所述发光体3设置在灯筒1内,所述发热元件4设置在所述灯筒1外部且与所述灯筒1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散热单元5包覆所述发热元件4;

所述灯筒1的照射端设有透光片,所述透光片封闭住所述灯筒1的照射端,所述透光片为凹透镜。

所述散热单元5包括制冷器6、上回流管7、下回流管8、散热器9、导热管10、水泵11、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

所述上回流管7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9连接,所述上回流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6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器6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回流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11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11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9连接,所述导热管10为s型导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元件4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器6电连接。

所述散热单元5还包括散热翅片12,所述散热翅片12设置在所述散热器9远离所述发热元件4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散热翅片12的材质为铝合金;

所述水泵11上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与所述水泵11固定连接。

所述制冷器6与所述发热元件4之间设有隔热板14。

所述散热器9包括呈矩形状的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侧板,所述保护侧板通过螺栓与散热芯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侧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螺栓与保护侧板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所述保护侧板与散热芯体之间设有抗震橡胶垫片。

所述制冷器6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p-n结半导体,所述p-n结半导体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空隙处填充有气凝胶层。

在所述发热元件4的功率为2000-4000w,将所述预设间隙设为10-20cm,优选为15cm。

在所述发热元件4的功率为4000-7000w,将所述预设间隙设为15-30cm,优选为22.5cm,在所述灯筒1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端部设置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灯筒1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内端面之间填充有聚氨酯隔热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散热装置,通过将发热元件外置,把能产生高热量的元器件设置在灯筒外部,且发热元件与灯筒位于柱状体另一端的外端面之间设有预设间隙,能够防止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进入灯筒内部影响设备的使用;通过散热单元包覆发热元件以实现散热,利用散热器代替传统的风扇,解决了内部积累灰尘的问题,同时能够实现长时间持续散热,降温效果好。散热器内的介质在水泵的作用下导出,并与半导体制冷器换热后回流,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且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