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756发布日期:2019-12-06 16:4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高顶灯用于电力如电厂,变电站,发电厂等做电厂专用灯;工矿企业(适合用于矿上做照明灯具),冶金车间做照明,运动场馆灯等。高顶灯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是新一代冷光源,比管形节能灯省电,亮度高,投光远,投光机能好,使用电压范围宽,光源能够通过微电脑内置控制器。因此,高顶灯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高顶灯悬挂高度固定,需要根据不同使用场所的层高进行定制,通用性较差,不便于灵活的调节悬挂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顶灯悬挂高度固定,不便于灵活的调节悬挂高度的问题,实现高效、快速的对高顶灯悬挂高度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包括悬挂主体,所述悬挂主体的顶部设置挂耳,所述悬挂主体的底部设置挂钩,所述悬挂主体由上下分布的上部组件、下部组件组成,所述挂耳设置在上部组件的顶端,所述挂钩设置在下部组件的底端,所述上部组件内部设置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均啮合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等高,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连接卷线器,所述卷线器的轴线与对应的从动齿轮的轴线共线,所述卷线器上缠绕金属线,所述下部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悬挂在两根金属线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动力装置。

针对现有技术中高顶灯悬挂高度固定,不便于灵活的调节悬挂高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用于悬挂高顶灯并调整其高度。其中将悬挂主体分为了上部组件、下部组件两部分,上部组件位于下部组件的上方,上部组件的顶端设置挂耳,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挂在天花板或顶梁等现有高顶灯安装的位置,下部组件的底端设置挂钩,用于悬挂高顶灯灯体。为了实现灵活调整悬挂高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金属线对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进行悬挂连接,两根金属线分别缠绕在两个卷线器上,通过卷线器来收放金属线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有能力根据需要选用适宜的卷线器进行使用。两个卷线器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且卷线器的轴线与对应的从动齿轮的轴线共线,因此从动轮转一圈,对应的卷线器也转一圈,从而放出或收回一圈金属线。由于两个从动齿轮与同一个主动齿轮啮合,且两个从动齿轮等高,即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悬挂时,两个从动齿轮必然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且两个从动齿轮是完全相同的齿轮,因此两个从动齿轮完全能够带动两个卷线器进行同步收放线,主动齿轮转一圈时,两个卷线器收回或放出的金属线的长度也相等,从而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使得两根金属线放出的长度始终保持相等,从而确保下部组件能够保持平衡,确保悬挂在挂钩上的高顶灯也能够在水平方向保持稳定平衡。主动齿轮由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高顶灯的悬挂高度时,仅需控制动力装置,即可实现对高顶灯悬挂高度的灵活快速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顶灯悬挂高度固定,不便于灵活的调节悬挂高度的问题。其中,对动力装置的控制方式不在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传统的将信号线引至地面进行控制,也可以优选的使用红外线遥控或wifi等无线通讯方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有能力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用,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卷线器上、另一端与下部组件相连。本方案提供了卷线器的具体连线方式,将金属线的一端通过任意方式固定在卷线器上,如点焊、粘接等,即可通过卷线器的转动进行收放线。

优选的,所述下部组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挂环,所述金属线套在挂环上。通过挂环为金属线提供套设位置。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便于灵活的控制正反转,从而方便的对卷线器进行放线或收线;同时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高,有利于对高顶灯悬挂高度进行微调。

优选的,所述上部组件底面嵌设磁性金属片,所述下部组件顶面嵌设永磁片,所述磁性金属片与永磁片相互正对。当本实用新型需要收纳不使用时,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相互脱离,不便于整体收纳,因此本方案通过永磁片与磁性金属片的设置,当卷线器彻底收回金属线时,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的距离很近,磁性金属片进入永磁片的磁场范围内被吸附,通过永磁片与磁性金属片的磁性吸附力,提高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之间的整体性,便于在运输、移动或库存过程中的整体收纳。本方案中的永磁片优选的选用厚度浇薄、磁场较小的永磁片,以直线距离大于10cm则磁场强度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的永磁片为宜,避免正常悬挂过程中造成磁力干扰。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外径大于从动齿轮的外径。主动齿轮外径更大,因此当主动齿轮旋转一圈时,从动齿轮转动圈数更多,收放线效率相对更高,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对高顶灯高度的调节效率。

优选的,所述上部组件的顶部设置两个相互正对的安装柱,还包括固定穿过两个安装柱的连接轴,所述挂耳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上活动套设滚筒。两个安装柱为连接轴提供安装工位,连接轴与安装柱相对固定,连接轴为滚筒提供安装工位。由于挂耳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轴的两端,因此挂耳必然位于连接轴之上,在对上部组件进行悬挂或取下时,叉子等工具容易卡涩在挂耳的孔洞内,导致不易取出,本方案设置滚筒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使得工作人员在地面使用叉子等工具进行悬挂上部组件时,若叉子在挂耳内产生卡阻,能够通过滚筒的转动轻易解除卡涩,便于轻松取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通过两根金属线对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进行悬挂连接,两个卷线器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且卷线器的轴线与对应的从动齿轮的轴线共线,因此从动轮转一圈,对应的卷线器也转一圈,从而放出或收回一圈金属线。主动齿轮由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高顶灯的悬挂高度时,仅需控制动力装置,即可实现对高顶灯悬挂高度的灵活快速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顶灯悬挂高度固定,不便于灵活的调节悬挂高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上部组件,2-挂耳,3-挂钩,4-下部组件,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卷线器,8-金属线,9-挂环,10-动力装置,11-磁性金属片,12-永磁片,13-安装柱,14-连接轴,15-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包括悬挂主体,所述悬挂主体的顶部设置挂耳2,所述悬挂主体的底部设置挂钩3,所述悬挂主体由上下分布的上部组件1、下部组件4组成,所述挂耳2设置在上部组件1的顶端,所述挂钩3设置在下部组件4的底端,所述上部组件1内部设置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的相对两侧均啮合从动齿轮6,两个从动齿轮6等高,所述从动齿轮6上固定连接卷线器7,所述卷线器7的轴线与对应的从动齿轮6的轴线共线,所述卷线器7上缠绕金属线8,所述下部组件4的相对两侧分别悬挂在两根金属线8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5转动的动力装置10。

本实施例中两个卷线器7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6固定连接,且卷线器7的轴线与对应的从动齿轮6的轴线共线,因此从动轮转一圈,对应的卷线器7也转一圈,从而放出或收回一圈金属线。由于两个从动齿轮6与同一个主动齿轮5啮合,且两个从动齿轮6等高,即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悬挂时,两个从动齿轮6必然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且两个从动齿轮6是完全相同的齿轮,因此两个从动齿轮6完全能够带动两个卷线器7进行同步收放线,主动齿轮5转一圈时,两个卷线器7收回或放出的金属线的长度也相等,从而通过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的配合,使得两根金属线放出的长度始终保持相等,从而确保下部组件能够保持平衡,确保悬挂在挂钩上的高顶灯也能够在水平方向保持稳定平衡。主动齿轮5由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高顶灯的悬挂高度时,仅需控制动力装置,即可实现对高顶灯悬挂高度的灵活快速调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顶灯升降悬挂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金属线8的一端固定在卷线器7上、另一端与下部组件4相连。所述下部组件4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挂环9,所述金属线8套在挂环9上。所述动力装置10为步进电机。所述上部组件1底面嵌设磁性金属片11,所述下部组件4顶面嵌设永磁片12,所述磁性金属片11与永磁片12相互正对。所述主动齿轮5的外径大于从动齿轮6的外径。所述上部组件1的顶部设置两个相互正对的安装柱13,还包括固定穿过两个安装柱13的连接轴14,所述挂耳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1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4上活动套设滚筒15。

本实施例中的金属线8由三股外径0.5cm的软铜线编织而成。优选的,金属线8也可使用质软的不锈钢带、铜带、链条甚至高强度尼龙绳进行替代。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