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智能LED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350发布日期:2020-05-20 02:2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室内智能LED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智能led吊灯。



背景技术:

吊灯,又称吊顶灯,是一种安装在户内屋顶的照明灯具,其一般都由链条、挂钩、电源盒和灯体四个部分组成,其中链条通过挂钩将电源盒与灯体连接悬挂于屋顶,结构样式比较统一。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照明效果,电源盒一般安装于灯体的上部,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不利于节约包装以及运输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室内智能led吊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智能led吊灯,其通过使电源盒可升降连接于灯体的内部,且电源盒的升降过程中不易发生卡顿现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智能led吊灯,包括电源盒、灯体、散热板以及位于散热板下端面上的led光源组件,所述灯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灯体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灯体的内左右两侧面上呈左右对称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电源盒的左右两端上下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内;所述散热板位于灯体的内部且安装于电源盒的下端,所述的电源盒和led光源组件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灯体的内部沿其上下两端方向布置有若干个用于与定位孔限位滑动匹配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防止定位孔脱离定位销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由于所述电源盒可以在限位滑槽内上下滑动,得以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可以使得所述电源盒向下滑动至灯体的内部,从而降低其整体高度,进而降低包装以及运输成本;在安装时,可以使得所述电源盒向上滑动至灯体的上端,从而可以正常使用;另外,在所述的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限位作用下,可以提高所述电源盒在限位滑槽内上下滑动的稳定性。又由于在所述限位部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所述定位孔脱离定位销,则当所述散热板与位于定位销上端的限位部相抵触时,所述电源盒无法继续向上滑动,从而避免所述电源盒以及散热板与灯体分离;当所述散热板与位于定位销下端的限位部相抵触时,所述电源盒无法继续向下滑动,得以防止所述的散热板和电源盒外露于灯体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侧壁和电源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隔,且所述间隔内设有安装于灯体上的且用于防止电源盒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的内侧壁相互接触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安装部、倾斜部和水平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灯体上,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一体连接于安装部上且其抵触于限位滑槽的内侧壁上,所述倾斜部的上端一体连接于水平部的一端,且所述的倾斜部和水平部之间的拐角作用于电源盒的外侧壁上。其优点是:若所述电源盒的外侧壁直接与限位滑槽的内侧壁接触,则所述的电源盒和限位滑槽之间的间隙本身就很小,再加上各部件存在的加工误差以及各部件之间存在的装配误差,故容易造成所述电源盒在上下滑动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在所述弹片的作用下,所述电源盒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因为间隔的存在而出现易晃动现象,且能够使得所述电源盒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缓冲区,得以避免所述电源盒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

优选的,所述电源盒的下端且与拐角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与拐角进行限位匹配的且用于防止电源盒向下滑动的限位缺口。其优点是:当所述电源盒向上滑动至上止点后,所述拐角在倾斜部的弹性作用力下,从而抵触在所述限位缺口内,进而避免所述电源盒自由向下滑动,也能避免安装后所述的电源盒和灯体之间可以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在需要向下滑动所述电源盒时,只需要扳动所述水平段使得拐角向脱离限位缺口,即可向下滑动所述电源盒。

优选的,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弧形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的内弧面朝下。其优点是:通过所述拨动部,得以更加轻松的扳动所述水平段。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呈波浪形结构。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其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灯体的下端安装有扩散板。其优点是:得以在确保高透光率的同时,增加光的扩散率和雾度,从而使得光源更加均匀的向下射出,也能避免出现眩目现象。

优选的,所述灯体的内前后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反光板。其优点是:所述反光板可以在灯体的内部达到光源扩散的效果,大大增加了发光角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上端面且位于电源盒的侧边设有应急电源盒,所述的应急电源盒和led光源组件之间经通过电源盒内部的导线相连。其优点是:所述应急电源盒可以在电源盒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应急使用,从而确保该吊灯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灯体上安装有光控感应器,所述光控感应器电性连接于电源盒。其优点是:可以通过所述光控感应器达到自动开关该吊灯目的。

优选的,所述电源盒的上端设有接线板。其优点是:可以通过所述接线板进行引线,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室内智能led吊灯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源盒在灯体内的活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拐角和限位缺口之间的配合原理示意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光控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的链条和挂钩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吊坠盒的安装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室内智能led吊灯,包括电源盒1、灯体2、散热板3、位于散热板3下端面上的led光源组件(led光源组件在附图中未画出,其通过塑料铆钉铆接于散热板3上铆接孔33上)、弹片4、扩散板5、反光板6、应急电源盒7(应急电源盒7在图1~8中均未画出)以及光控感应器8;其中,所述电源盒1为现有技术,所述电源盒1包括电源盒本体15、通过螺钉安装于电源盒本体15内底部的驱动14以及通过螺钉安装电源盒本体15上端的电源盒盖12。所述灯体2由两个外侧框板以及两个龙骨铆接组成后再进行喷粉,喷粉后利用粉之间的粘合力使外侧框板和龙骨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可靠,得以形成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结构的灯体2。所述灯体2的内左右两侧面上呈左右对称设有限位滑槽21,所述电源盒1的左右两端上下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21内;所述散热板3位于灯体2的内部,所述散热板3通过其上设置的四个螺柱32以及配套使用的螺钉安装于电源盒1的下端,且所述的散热板3和电源盒1外底部之间可以通过垫片10进行隔开,从而提高所述散热板3的散热效果;所述的电源盒1内的驱动14和led光源组件之间通过导线相连,导线贯穿所述电源盒1的内底部与led光源组件相连,所有导线都通过白色纤维管包裹并用扎带扎紧,防止影响所述电源盒1的上下滑动。所述散热板3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优选为四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灯体2的内部沿其上下两端方向布置有四个用于与定位孔31限位滑动匹配的定位销22(所述定位销22的数量和定位孔31的数量相同),所述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防止定位孔脱离定位销的限位部23,在所述的定位孔31和定位销22之间的配合下,得以提高所述电源盒1在限位滑槽21内上下滑动的稳定性,在所述的限位部23作用下,得以对所述电源盒1进行上限位以及下限位,从而确保所述电源盒1滑动至上限位(上止点)后,所述散热板3与位于定位销22上端的限位部23相抵触,得以避免所述散热板3与灯体2。所述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和电源盒1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隔,从而使得所述的电源盒1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之间不能直接接触;所述弹片4包括安装部41、倾斜部42和水平部43,所述安装部41通过螺钉安装于灯体2上,所述倾斜部42的下端一体连接于安装部41上且其抵触于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上,所述倾斜部42的上端一体连接于水平部43的一端,且所述的倾斜部42和水平部43之间的拐角45作用于电源盒1的外侧壁上,在所述拐角45的作用下,所述电源盒1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因为间隔的存在而出现易晃动现象,且能够使得所述电源盒1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缓冲区(利用他们之间的缓冲性,可以增大所述定位孔31的大小,从而提高所述定位孔31在定位销22上滑动的顺畅度),得以避免所述电源盒1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所述扩散板5通过两个压板9并用螺钉固定于所述灯体2的下端,所述散热板5的材料优选为pc,得以在确保高透光率的同时,增加光的扩散率和雾度,从而使得光源更加均匀的向下射出,也能避免出现眩目现象。两个所述反光板6呈前后对称安装于灯体2的内前后两侧面上,所述反光板6的材料优选为鞍钢spcc-sd,得以在所述灯体2的内部达到光源扩散的效果,大大增加了发光角度。所述应急电源盒7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散热板3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应急电源盒7和电源盒1之间为并列排列,所述的应急电源盒7和led光源组件之间经通过电源盒1内部的导线相连,当所述电源盒1内的驱动14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至通过所述应急电源盒7进行应急使用,从而确保该吊灯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光控感应器8通过控制感应器连接臂81安装于灯体2上,即控制感应器连接臂81上设有用于与灯体2上设置的卡座24勾结的卡勾82以及通过锁紧螺钉84与灯体2进行锁紧的u形固定部8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光控感应器8电性连接于电源盒1内的驱动14,得以通过所述光控感应器8达到自动开关该吊灯目的。

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盒1的下端且与拐角4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与拐角45进行限位匹配的且用于防止电源盒1向下滑动的限位缺口11。如图4所示,当所述电源盒1向上滑动至上止点后,所述拐角在倾斜部42的弹性作用力下,从而抵触在所述限位缺口11内,进而避免所述电源盒1自由向下滑动,也能避免安装后所述的电源盒1和灯体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在需要向下滑动所述电源盒1时,只需要扳动所述水平段43使得拐角45向脱离限位缺口11,即可向下滑动所述电源盒1。

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43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弧形的拨动部44,所述拨动部44的内弧面朝下。得以通过外力按压所述拨动部44,从而更加轻松的扳动所述水平段43使得拐角45脱离限位缺口11。

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3呈波浪形结构,得以提高其散热效率。

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盒1的上端设有接线板13,即所述接线板13设置于所述电源盒盖12上,得以通过所述接线板13进行引线,便于日后的安装和维修。

实施例1

图1~7所示的室内智能led吊灯,可以通过图8所示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即先通过两个挂钩100分别挂接于电源盒1的左右两端,再通过两根链条200分别与将两个挂钩100固定连接最后再将两个链条200安装在屋顶上,并通过所述接线板13进行接线。

实施例2

图1~7所示的室内智能led吊灯,还可以通过如图9所示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即先通过在所述电源盒1的上端的中央位置上通过螺钉安装一个吊坠盒300,吊坠盒300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吊挂孔301,再通过内置有导线的吊杆或者吊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吊挂孔301相连,且内置的导线与所述接线板13相连,再将吊杆或者吊绳的另一端安装在屋顶上。

工作原理:由于所述电源盒1可以在限位滑槽21内上下滑动,且连接在所述电源盒1下端的散热板3在定位孔31作用下可以在定位销22上发生上下滑动,从而确保所述电源盒1以及散热板3上下滑动的稳定性;又由于在位于所述定位销22上端的限位部23的作用下,得以对所述电源盒1进行上限位,使其上滑至上止点后不能继续向上滑动,从而避免所述散热板3以及电源盒1脱离所述灯体2;而在位于所述定位销22下端的限位部23的作用下,得以对所述电源盒1进行下限位,使其下滑至下止点后不能继续向下滑动,从而避免所述散热板3与扩散板5接触;在所述间隔作用下,所述的电源盒1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之间不能直接接触,所述弹片4既可以防止电源盒1在滑动过程中因间隔的存在而出现易晃动现象,又能使得所述电源盒1的外侧壁和限位滑槽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缓冲区,得以避免所述电源盒1在滑动过程中因与限位滑槽21之间的间隙太小而出现卡顿现象;故可以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通过向下滑动所述电源盒1,使得所述的电源盒1以及散热板3均位于所述灯体2的内部,从而降低该吊灯的整体高度,进而降低其包装以及运输成本。在安装时,先通过向上滑动所述电源盒1至上止点后,由于所述弹片4的作用,所述倾斜部42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所述拐角45抵触在所述限位缺口11内(如图4所示),从而限制所述电源盒1向下滑动,避免所述的电源盒1和灯体2之间在安装后还能发生相对位移;再通过挂钩100和链条200将该吊灯悬挂于屋顶,或者通过内置有导线的吊绳或吊杆与吊坠盒300上的吊挂孔301相连将该吊灯吊挂于屋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