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449发布日期:2020-05-22 21:2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能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能地灯。



背景技术:

地灯又称地埋灯或藏地灯,是镶嵌在地面上的照明设施。地灯对地面、地上植被等进行照明,能使景观更美丽,行人通过更安全;现有的地灯大多采用led节能光源,而且大多设置比较小巧,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急需一种节能环保的地灯。

如发明为一种太阳能埋地灯(申请号:2015207663674),包括有壳体、盖板、太阳能板、光源和光折射组件;所述的盖板为透光盖板,盖板与壳体的上部配合安装;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底部设有填充材料层,填充材料层上部设置太阳能板和光源,太阳光线经盖板照射至太阳能板上,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使光源发光;所述的光折射组件设在壳体的内,光源发出的光经折射组件折射后传导出壳体;虽然采用太阳能设计,但装置整体采用地埋式,同时仅仅采用透光板,光线穿透性不足;地灯仅仅用作照明,功能性不足,并且未考虑长时间积水导致的地灯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性、透光性好、高效排水的光能地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能地灯,包括底座、灯罩、矩形灯壁、排水道;所述底座弯曲设置,所述底座上方焊有灯罩,下方嵌有排水道,所述的排水道与底座之间设有排水口,所述灯罩底面对应排水口设有泄水孔,所述灯罩设有大窗口与小窗口,所述大窗口对称分布在灯罩两侧,所述小窗口对称分布在灯罩另外两侧,所述小窗口之间设有透光口,所述灯罩上表面设有多孔透光板,所述灯罩内对称设有填充有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矩形灯壁,所述矩形灯壁以最大面积为标准设有灯壁宽面,以最小面积为标准设有灯壁窄面,所述灯壁宽面对应大窗口设置,所述灯壁窄面对应小窗口设置,进而提高矩形灯壁的照明亮度。

优选的,所述的矩形灯壁内采用交错的圆柱灯管设置,所述的圆柱灯管内填充满纳米稀土发光材料,通过采用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可在有光条件下吸收光能,在无光或少光条件下释放光能,从而实现不用电能照明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的灯壁宽面表面开有直径1mm三角锥,进而提高矩形灯壁的透光性同时提高吸光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排水道上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卡头对应所述小窗口设置;所述的排水道上还设有用以引导水流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一侧,通过卡槽将排水道固定在灯罩下方,同时通过引流槽引导水流进入排水口中进而实现将灯罩内积水排出,防止积水影响地灯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呈“凸”字形设计,并且在弯折处均设有弯曲滑面,所述底座还包括用以方便行人依靠的靠背面;所述靠背面竖直设置,并与灯罩底面垂直;所述靠背面表面采用海绵材料,提高装置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还呈“冖”字形设计,并在弯折处均设有弯曲滑面,进而实现底座既承重又用以给行人休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水平段还设有用以行人休息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均匀分布在底座两侧;所述的承重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0-15°,进而提高雨水排泄性能,同时采用斜面分散重力,提高底座承重能力。

优选的,所述的矩形灯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透光性强的塑料玻璃,可防止矩形灯壁损坏同时增强透光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凸”字形的底座,并且水平段设有10-15°的承重面,提高雨水排泄性能与底座承重能力,同时配合靠背面表面的海绵材料,使行人休息时更舒适。

2.通过将底座设置“冖”字形,并且水平段设有10-15°的承重面,提高雨水排泄能力,同时仅仅采用承重面,增加了可供行人休息的面积,同时采用“冖”字设置减少了装置所需空间。

3.通过将矩形灯壁内采用填满纳米稀土的圆柱灯管设置,可在有光条件下吸收光能,在无光或少光条件下释放光能,从而实现不用电能照明的目的。

4.通过采用大窗口、小窗口、透光口、多孔透光板,同时通过灯壁宽面设有1mm三角锥,提高矩形灯壁的光照强度与吸收光能的面积。

5.通过设置有卡槽、引流槽、排水口的排水道,采用卡槽固定排水道,引流槽引导水流进入排水口进而实现高效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灯“凸”字形设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灯“冖”字形设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灯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灯壁内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水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与灯罩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矩形灯壁,3-排水道,4-灯罩,5-弯曲滑面,11-承重面,12-背靠面,21-灯壁宽面,22-灯壁窄面,23-圆柱灯管,,31-排水口,32-卡槽,33-引流槽,41-大窗口,42-小窗口,43-透光口,44-多孔透光板,211-三角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与图6所示,一种光能地灯,包括底座1、灯罩4、矩形灯壁2、排水道3;所述底座1弯曲设置;所述底座1上方焊有灯罩4,下方嵌有排水道3;所述的排水道3与底座1之间设有排水口31;所述灯罩4底面对应排水口31设有排水槽45;所述灯罩4设有大窗口41与小窗口42,所述大窗口41对称分布在灯罩4两侧,所述小窗口42对称分布在灯罩4另外两侧;所述小窗口42之间设有透光口43;所述灯罩4上表面设有多孔透光板44;所述灯罩4内对称设有填充有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矩形灯壁2,所述矩形灯壁2以最大面积为标准设有灯壁宽面21,以最小面积为标准设有灯壁窄面22;所述灯壁宽面21对应大窗口41设置,所述灯壁窄面22对应小窗口42设置;所述的底座1呈“凸”字形设计,并且在弯折处均设有弯曲滑面5,所述底座1上水平段还设有用以行人休息的承重面11,所述承重面11均匀分布在底座两侧,所述承重面11与水平面夹角为10-15°;所述底座1还包括用以方便行人依靠的靠背面12;所述靠背面12竖直设置,并与灯罩4底面垂直;所述靠背面12表面采用海绵材料,提高装置舒适性。

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座1还可呈“冖”字形设计,并在弯折处均设有弯曲滑面5;所述底座1上水平段还设有用以行人休息的承重面11,所述承重面11均匀分布在底座两侧,所述承重面11与水平面夹角为10-15°,进而提高雨水排泄系统,同时采用斜面分散重力,并且采用“冖”字形设计,可提供更多供行人休憩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的灯壁宽面21表面开有直径1mm三角锥211,进而提高矩形灯壁的透光性与吸光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的矩形灯壁2内采用交错的圆柱灯管23设置,所述的圆柱灯管23内填充满纳米稀土发光材料,通过采用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可在有光条件下吸收光能,在无光或少光条件下释放光能,从而实现不用电能照明的设计。

如图5所示,所述的排水道3上还设有卡槽32,所述卡槽32的卡头对应所述小窗口42设置;所述的排水道3上还设有用以引导水流的引流槽33,所述引流槽33设置在所述排水口31一侧,通过卡槽32固定排水道3,进而通过引流槽33引导水流通过排水口31排出灯罩4内积水。

工作过程或原理:当环境无光时,对称的两个矩形灯壁2内的埋设有纳米稀土的圆形灯管23发光,进而通过灯壁宽面21开设的三角锥211与灯壁窄面22传递光线,同时灯罩4上的大窗口41、小窗口42、通光孔43增加光线传播;同时底座1采用“凸”字形设计或“冖”字形设计,在底座1上的承重面11采用15°设置,并且弯折处均谁有弯曲滑面5,同时利用对应小窗口42设置的卡槽32固定排水道3,排水道3上的引流槽33引导水流经过排水口31,排出灯罩4内积水,进而提高雨水排泄系统;通过底座1采用承重面11分散重力,当行人在承重面11就坐时,采用海绵材料的靠背面12使行人感到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