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073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具体公开了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主要包括线路板、背光源和背光透镜,背光透镜是指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透镜结构,在背光透镜的入光面设置led灯珠,led灯珠发出的光经背光透镜向四周发散,实现均匀的配光,背光透镜又称背光源透镜。

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制作的显示器,具有画面色彩更鲜艳的效果,但由于线路板、背光源、背光透镜以及其他光学调光透镜结构都是以层叠的方式组合,会导致最终所获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过大,不符合当下市场对薄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具有良好的匀光发散性能,且透镜厚度小,可满足薄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体,透镜体的底部设有长方体形状的置光空腔,置光空腔内设有光源,光源的侧壁与置光空腔的内壁紧贴相连,置光空腔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发散微透镜单元,透镜体的顶部设有弧形凹陷,透镜体的四周底部环绕有集光凹面槽,透镜体的底面设有漫反射层,漫反射层围绕在置光空腔外。

进一步的,发散微透镜单元为球面凹透镜单元或非球面凹透镜单元。

进一步的,弧形凹陷的中心处设有补光凸起部。

进一步的,漫反射层包括若干锥状凹槽。

进一步的,漫反射层的底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定位脚。

进一步的,光源为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在置光空腔的顶部设有特殊的光发散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匀光发散效果,置光空腔的高度得到有效的缩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透镜体的厚度,可满足薄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此外,透镜体四周设置的集光凹面槽能够有效收集光线并将其导向至靠近透镜体的正面出射,光能的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透镜体10、置光空腔11、发散微透镜单元111、弧形凹陷12、补光凸起部121、集光凹面槽13、漫反射层14、锥状凹槽141、定位脚15、光源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向上凸起的透镜体10,透镜体10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下表面为平面,透镜体10的底部设有长方体形状的置光空腔11,置光空腔11内设有形状大小匹配的光源20,光源20的四侧壁与置光空腔11的四内壁紧贴相连,置光空腔11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发散微透镜单元111,阵列排布的若干发散微透镜单元111能够对光源20各处所发出的光线起相似的发散效果,透镜体10的顶部设有弧形凹陷12,弧形凹陷12为斜边向内凹陷的三角形沿直角边旋转切割形成的,通过弧形凹陷12能够有效避免形成中心亮斑,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匀光效果,透镜体10的光轴穿过弧形凹陷12的中心,透镜体10的四周底部环绕有集光凹面槽13,集光凹面槽13环绕在透镜体10外表面的四周底部,集光凹面槽13的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透镜体10的底面设有漫反射层14,漫反射层14围绕在置光空腔11外。

工作时,光源20安装在置光空腔11内,光源20发出的光线通过大量的发散微透镜单元111发散,从而使光线能够到达透镜体10内的各处,使其能够经过透镜体10上方的出光面出射,光线经过上方的出光面时能够获得有效的会聚收集效果,从而使最终出射的光线获得调束准直的效果,部分光线到达集光凹面槽13时,通过折射或反射的方式能够将光线导至靠近透镜体10上方的一侧出射,能够有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漫反射层14还能够对到达其上的光线实现匀光发生的效果,能够提高最终形成光斑亮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长方体形状的置光空腔11,能够有效压缩置光空腔所需的高度,从而能够有效压缩透镜体10的厚度,获得薄型化设计,在置光空腔11上设置发散微透镜单元111,能够有效确保透镜体10的匀光发散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置光空腔11的顶部设有特殊的光发散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匀光发散效果,置光空腔11的高度得到有效的缩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透镜体10的厚度,可满足薄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此外,透镜体10四周设置的集光凹面槽13能够有效收集光线并将其导向至靠近透镜体10的正面出射,光能的利用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发散微透镜单元111为球面凹透镜单元或非球面凹透镜单元,能够对光线形成良好且均匀的发散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凹陷12的中心处设有补光凸起部121,补光凸起部121能够有效补充透镜体10最终形成光斑中心处的亮度,避免光斑形成中心暗区。

在本实施例中,漫反射层14包括若干向透镜体10内部凹陷的锥状凹槽141,大量的锥状凹槽141能够将到达其上的光线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出射,从而提高透镜体10调光的均匀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漫反射层14的底面通过胶水固定有至少两个定位脚15,通过定位脚15能够方便将透镜体10插接安装在线路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为led灯珠,led灯珠具有节能高效的发光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体(10)的底部设有长方体形状的置光空腔(11),所述置光空腔(11)内设有光源(20),所述光源(20)的侧壁与所述置光空腔(11)的内壁紧贴相连,所述置光空腔(11)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发散微透镜单元(111),所述透镜体(10)的顶部设有弧形凹陷(12),所述透镜体(10)的四周底部环绕有集光凹面槽(13),所述透镜体(10)的底面设有漫反射层(14),所述漫反射层(14)围绕在所述置光空腔(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微透镜单元(111)为球面凹透镜单元或非球面凹透镜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陷(12)的中心处设有补光凸起部(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层(14)包括若干锥状凹槽(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层(14)的底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定位脚(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为led灯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体,透镜体的底部设有长方体形状的置光空腔,置光空腔内设有光源,光源的侧壁与置光空腔的内壁紧贴相连,置光空腔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发散微透镜单元,透镜体的顶部设有弧形凹陷,透镜体的四周底部环绕有集光凹面槽,透镜体的底面设有漫反射层,漫反射层围绕在置光空腔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良好的匀光发散效果,置光空腔的高度得到有效的缩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透镜体的厚度,可满足薄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此外,透镜体四周设置的集光凹面槽能够有效收集光线并将其导向至靠近透镜体的正面出射,光能的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南基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嘉誉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